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股票 » 公司股票发行老板留多少
扩展阅读
监事可以买公司股票吗 2025-07-15 00:18:41

公司股票发行老板留多少

发布时间: 2022-05-07 00:58:12

A. 我想问关于公司上市后原股东在公司股份比例有什么变化

公开募集并上市后,因为股份数量增长,都邑导致原股东持股比例相对降低降低若干要看股份增长了若干。具体计算办法是用新增股份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乘上原股东发行前的持股比例。你举的例子因为没有给出发行前股份数量所以只能按照比例计算了。弥补你的例子:假定原总股本也是1亿新增1亿则愿大年夜股东的新持股比例=80%*50%=40%原其余2位各占新持股比例=10%*50%=0.5%
解释上市后原股东股份比例相对上市前降低了。

B. 公司上市后持股如何股份变化

公开募集并上市后,由于股份数量增加,都会导致原股东持股比例相对降低
具体计算方法是用新增股份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乘上原股东发行前的持股比例。

1.假定原总股本也是1亿,新增1亿
2.原大股东的新持股比例=80%*50%=40%
3.原其余2位各占新持股比例=10%*50%=0.5%
说明上市后原股东股份比例相对上市前降低了。

C. 公司如何划分股份发行的股票占全部股份的多少

你所指的公司股份是指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没有股份概念。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按面值计帐,假如公司注册资金为1000万元,股份面值为1元/股,则股份数就是1000万股,如果面值为10元/股,则股份数为100万股。在我国证券市场只有一个特别案例,面值为0.1元/股,他的股份数就是注册资本的10倍。
如果公司不上市,所谓发行股份就是指增资扩股,没有额度限制,随便发,只要有人买。如果公司只坐在家里发股票不经营,理论上也行(就是你的想法),不过你会给这样公司去投资吗?!
如果公司上市,发行股份就需要中国证监会审核,那不是一般企业能通过的,全中国每年也不过100家左右,另外发行数量约为10-25%,也不是随便想发多少就发多少。你把问题想的真是太天真了。
如果一家公司发行了1亿股,你全买了,你就成了这家公司的股东,至于是不是当家人,还得看原来的股份有多少,也就是你占多少。如果超过51%,你能当董事会主席,如果只有1%,你就是虾米。
一家公司的股票发行价格是市场说了算,你卖1万美元1股,只要有人买就是成功滴,你只卖1美元,没人买,这个价格就是个屁。
你对公司法的理解和公司的治理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一定要多多学习。

D. 公司上市后原始股东该怎么分配股份呢跪求大侠解答!。。。。。

上市之后会吸纳公开投资者,原有的股权比例当然会变动。

E. 股票发行量到底占公司股份的多少

1、如果公司的总股本是10万股,在市面上流通的10万股就是公司的所有股本。
2、一个公司本身有100万股,ipo时只选择发行其中的一部分,而这部分就是市面上流通的全部股票:很多上市公司在IPO 时只选择发行总股本的一部分,20%-90%不等。但是你所说的“这部分就是市面上流通的全部股票”观点不是很准确,
IPO之后的一年时间之内,你的理解是正确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年之后,发行时金融机构中签的股票会上市流通;IPO 三年之后,所有的股票都会上市流通,这是2005年实行股改之后中国股市的现状。但是三年之后虽然全流通了,部分公司并不代表其总股本会真正在市场流通。例如中国石化等国有大型企业的股票,绝大部分股份仍控制在国资委的手中,这一部分股本根本就没有上市流通。
3、一股股票所占有的公司所有权,到底是多少:正与你所说:假如公司发行10万股,一股股票占10万分之一。如果公司发行10亿股,则一股股票占10亿分之一的所有权。

F. 公司上市IPO首次发行3000万股票让散户去打新认购,上市之后那原先公司的老板持有多少股数呢

IPO的一般流程(一)网上竞价发行的申购程序新股网上竞价发行的具体程序如下:1、新股竞价发行,须由主乘销商持中国证监会的批复文件向证券交易所提出申请,经审核后组织实施。发行人至少应在竞价实施前2—5个工作日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报刊及当地报刊上按规定要求公布招股说明书及发行公告。2、除法律、法规明确禁止买卖股票者外,凡持有证券交易所股票账户的个人或者机构投资者,均可参与新股竞买。尚未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通过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及各地登记代理机构预先登记,开立股票账户,并在委托竞价申购前在经批准开股票交易业务的证券营业部存入足够的申购资金。3、投资者在规定的竞价发行日的营业时间新股竞价申购的委托买入,其法类似普通的股票委托买入法。申购价格不得低于公司确定的发行底价,申购量不得超过发行公告中规定的限额,且每一股票账户只能申报一次。4、新股竞价发行申报时,主承销商为唯一的卖方,其申报数为新股实际发行数,卖出价格为发行底价。5、新股竞价发行的成交(即认购确定)原则为集合竞价方式。即对买入申报按价格优先、同价位时间优先原则排列,当某申报买入价位以上的累计有效申购量达到申报卖出数量(即新股实际发行数)时,此价位即为发行价。当该申报价位的买入申报不能全部满足时,按时间优先原则成交。累计有效申报数量未达到新股实际发行数量时,则所有有效申报均按发行底价成交。申报认购的余数,按主承销商与发行人订立的承销协议中的规定处理。6、电脑主机撮合成交产生实际发行价格后,即刻通过行情传输系统向社会公布,并即时向各证券营业部发送成交(认购)回报数据。7、新股竞价发行结束后的资金交收,纳入日常清算交割系统,由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将认购款项从各证券公司的清算账户中划入主承销商的清算账户;同时,各证券营业部根据成交回报打印“成交过户交割凭单”同投资者(认购者)交割手续。8、竞价发行完成后的新股股权登记由电脑主机在竞价结束后自动完成,并由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以软盘形式交与主承销商和发行人。投资者如有疑义,可持有效证件及有关单据向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及其代理机构查询。9、采用新股竞价发行,投资人仅按规定交付委托手续费,不必支付佣金、过户费、印花税等其他任何费用。10、参与新股竞价发行的证券营业部,可按实际成交(认购额)的3.5‰的比例向主承销商收取承销手续费,由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每日负责拨付。(二)网上定价发行的申购程序一、目前网上定价发行的具体处理原则为:1、有效申购总量等于该次股票发行量时,投资者按其有效申购量认购股票。2、当有效申购总量小于该次股票发行量时,投资者按其有效申购量认购股票后,余额部分按承销协议。3、当有效申购总量大于该次股票发行量时,由证券交易所主机自动按每1000股确定一个申报号,连序排号,然后通过摇号抽签,每一中签号认购1000股。二、新股网上定价发行具体程序如下:1、投资者应在申购委托前把申购款全额存入与该次发行的证券交易所联网的证券营业部指定的帐户。2、申购当日(T+0日),投资者申购,并由证券交易所反馈受理。上网申购期内,投资者按委托买入股票的方式,以发行价格填写委托单,一经申报,不得撤单。投资者多次申购的,除第一次申购外均视作无效申购。每一帐户申购委托不少于1000股,超过1000股的必须是1000股的整数倍。每一股票帐户申购股票数量上限为当次社会公众股发行数量的千分之一。3、申购资金应在(T+1日)入帐,由证券交易所的登记计算机构将申购资金冻结在申购专户中,确因银行结算制度而造成申购资金不能及时入帐的,须在T+1日提供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电子联行系统汇划的划款凭证,并确保T+2日上午申购资金入帐。所有申购的资金一律集中冻结在指定清算银行的申购专户中。4、申购日后的第二天(T+2日),证券交易所的登记计算机构应配合主承销商和会计师事务所对申购资金进行验资,并由会计师事务所楚剧验资报告,以实际到位资金(包括按规定提供中国人民银行已划款凭证部分)作为有效申购进行连续配号。证券交易所将配号传送至各证券交易所,并通过交易网络公布中签号。5、申购日后的第三天(T+3日),由主承销商负责组织摇号抽签,并于当日公布中签结果。证券交易所根据抽签结果进行清算交割和股东登记。6、申购日后的第四天(T+4日),对未中签部分的申购款予以解冻。

G. 公司要上市了,老员工一般能分到多少原始股

最多分到1-2万,可能还会没有,一般公司股改前进公司的员工才会有原始股,股改后进公司的除非是高层才会获得原始股原始股是公司上市之前发行的股票。 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原始股”一向是赢利和发财的代名词。在中国股市初期,在股票一级市场上以发行价向社会公开发行的企业股票,投资者若购得数百股,日后上市,涨至数十元,可发一笔小财,若购得数千股,可发一笔大财,若是资金实力雄厚,购得数万股,数十万股,日后上市,利润便是数以百万计了。这便是中国股市的第一桶金。

H. 在公司股权设计中,老板到底该拿出多少股份分配

确定股权激励数量,需考虑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总量,二是个体数量。前者解决的是股东与激励对象之间公平性的问题,后者解决的是激励对象之间公平性的问题。

先谈公司股权设计总量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应当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1、资本战略

如果考虑未来要引入战略投资者,一般创始人经过3-4轮的融资,个人股份持有比例降低到个位数是很正常的。

2、控制权

如果只是虚拟股份的小伙伴可以无视这一条,但如果是涉及到注册股,也就是要去工商局进行注册变更的话,那就可要慎重了,公司股份的几条生死线是每个企业家要时刻牢记的:67%-51%-34%-10%。

3、薪酬组成

这一点说白了就是看激励对象当前拿多少,如果本身就已经是高薪了,那么再给予高额的股权激励,实在是有钱任性的做法;但笔者估计大部分情况应该是之所以股权激励,实际上很多时候激励对象的薪酬并不是非常的令人愉快,因此,这个时候就要考虑到激励对象预期创造的价值和收入是否成正比,那么就要常规薪酬+股权激励收入的总和来进行计算。

4、未来的人才预留

随着公司发展,势必要不断的有新鲜血液进来,因此,很多企业在进行股权激励的时候,实际上是首先预估了未来3-5年大致的企业发展思路,预计可能会有多少精英的加入,然后从总体上进行股权的规划,再从这里面拿出一部分,作为本次股权激励计划。

5、人力资本依赖性

意思就是你这个企业的发展,是因为人才,还是因为占据了某些资源(前些年的山西煤老板),如果是前者的话,相应的激励总量也会大一些(少了人家不来啊)。

最后,对于激励对象来讲,关心的是分红收益,而并非是控制权,因此,与其强调比例,更重要的是要计算股份数量,因为如果从ROE的角度(净资产回报率)的角度,激励对象更容易明白一件事情:到底手上的这些股份(虚拟股份)能换来多少真金白银。

再看公司股权设计个量

1、岗位

大家要始终记得一件事情,进行股权激励(储蓄-股票参与计划之类的除外),绝大多数的目的,都是希望激励对象在拿到股份之后,能够想股东之所想、急股东之所急,从而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共赢。别忘了,很多时候,这个人能够做出多大的贡献,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要处于相应的岗位之上,因为岗位代表了职责、代表了权限、代表了资源,就好比厨师要做出好的菜,首先你要让他当厨师的道理一样。这就意味着,如果激励对象的岗位出现了调整,相应的持股数据也应有所调整。(具体要看激励方式和相应的持股约定)。

2、个人不可替代性

有一些人,在的时候,我们并不去珍惜,直到失去后才追悔莫及,如果能够再给我们一个机会,我们一定回去挽留,不是么?身为老板,可以在脑海里盘点一下,有哪些岗位,一旦人员流失,至少在三个月之内无法找到合适顶替的人员,或者是能力,或者是对本企业的了解,或者是在企业内的威望,那么这些人一定是要被纳入到股权激励的范围当中的。

3、个人破坏性

对,你没看错,就是个人破坏性。担心客户资源流失、担心核心秘方泄露、担心核心技术被山寨、担心公司的黑幕被曝光(最好没有黑幕,或者不那么黑),在股权方案中都应该考虑到有可能“点火”的人,并不是说股权激励是万金油,但如果股权计划处理不好,有可能会成为“导火线”。

4、竞争对手给出的条件

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很多情况下,产品的市场定价,其实是由竞争对手给制定出来的。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讲,他有的是需求,而在可以选择的条件之下,自然是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和服务了,这个时候,你想定高价也不可能——除非是两桶油。因此,如果你企业的几名关键性人才,在市面上有着公认的价格,那你就要给予或者至少许诺在未来有相应的价值回报(大家可以看看马云“忽悠”蔡崇信加盟阿里巴巴的案例)。

5、工龄

俗话说,没有功劳有苦劳,没有苦劳有疲劳。其实,对于这部分激励来说,与其说是发放给激励对象的,不如说是发给老板自己良心的和给其他员工看的。

6、个人职称与学历

大多数人都理解的是,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但对于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很多时候,学历、职称从概率上来讲,还是能够代表着一定的个人水平的,特别是当企业内部组织、薪酬、评价机制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这个时候,国家给出的这个“评价标准”可以作为参考。

7、老板的视野和格局

一个股权激励计划实行的成功与否,其源头来自于大股东,也就是老板的初心。如果是本着利益分享,将蛋糕做大的初衷,那么在整个方案的设计过程中,一定会站在激励双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最终的效果一定不差,如果出现问题,也只能是技术上,但如果一开始就动机不良,或者勉为其难,那么最后的结局很可能不欢而散或者是对簿公堂。因为,股权激励只是第一步,对于很多公司来说,尤其是非上市公司来说,激励对象真正能拿到多少分红,还要看账目是否清晰、透明,税后利润中拿出来分红的比例有多少,因此,股权激励方案的执行只是第一步!

内容很多,望细看,也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