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股票 » 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股票
扩展阅读
创新软件的股票价格 2025-08-07 02:46:05
恒神股份的股票行情 2025-08-07 02:42:58

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股票

发布时间: 2022-05-14 04:50:27

❶ 国投创新是国企吗

不是,是民营企业。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2009-07-13在西城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高国华,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投资管理;投资咨询。(“1、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以公开方式募集资金;2、不得公开开展证券类产品和金融衍生品交易活动;3、不得发放贷款;4、不得对所投资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提供担保;5、不得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等。
拓展资料:
国投集团旗下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国家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领投的大型无人机公司丰鸟科技,实现了吨级大型无人机首飞。(企业供图) 作为央企中唯一的投资公司和首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去年,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集团”)不仅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取得良好业绩,还在为国有企业改革_路方面迈出新步伐。“国投集团很重要的一个基因就是创新。”国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白涛表示,国投集团2020年利润总额、净利润等经营指标均创历史新高,连续16年荣获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国投集团采取了直接投资与基金投资“双轮驱动”。一方面加大投资,与重点科研院所合作,重点布局新材料、医药健康、先进制造、新基建、智能科技、生态环保等领域。比如,雅砻江水电与清华大学合作建成世界最深及最大的暗物质实验室——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促进了我国迈向世界前沿基础科学顶尖领域的步伐。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以股权投资基金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途径。国投集团旗下基金管理公司共管理基金32只,聚焦高端装备、工业机器人、信息技术、新材料、医药医疗等领域,总规模约1900亿元,投资了近600个项目,在科创板上市企业已有46家,多数是突破产业瓶颈、打破国际技术壁垒、攻克“卡脖子”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项目及行业领军企业。

❷ 估值超百亿元,比亚迪半导体筹划分拆上市

日前,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了《关于拟筹划控股子公司分拆上市的议案》,同意公司控股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比亚迪半导体)筹划分拆上市事项,并授权公司及比亚迪半导体管理层启动分拆比亚迪半导体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

资料显示,比亚迪半导体成立于2004年10月15日,注册资本4.5亿元,法定代表人陈刚,主要业务覆盖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IC、智能传感器及光电半导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拥有包含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和下游应用在内的一体化经营全产业链。

“经过十余年的研发积累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比亚迪半导体已成为国内自主可控的车规级IGBT领导厂商。”比亚迪表示,比亚迪半导体在技术积累、人才储备及产品市场应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将以车规级半导体为核心,同步推动工业、消费等领域的半导体发展。

此前,比亚迪曾表示,比亚迪半导体积极寻求适当时机独立上市。随后,比亚迪半导体便引入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中金资本、国投创新等投资机构;此外,比亚迪及比亚迪半导体与爱思开(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投资机构(下称本轮投资者)签署了《投资协议》。

比亚迪介绍,引入两轮战略投资者后,比亚迪半导体的投后估值已达102亿元,还有进一步上升空间。

“完成两轮战略投资者引入工作后,集团将加快推进比亚迪半导体分拆上市。”比亚迪表示,两轮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工作,是继内部重组之后,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的又一重要举措。

比亚迪认为,此次分拆上市有利于比亚迪半导体进一步提升多渠道融资能力和品牌效应,通过加强资源整合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充分利用中国资本市场,把握市场发展机遇,为成为高效、智能、集成的新型半导体供应商打下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比亚迪半导体已完成内部重组、股权激励、引入战略投资者及股份改制等相关工作,公司治理结构、激励制度、产业资源、储备项目均获得提升,具备独立运营的良好基础。

比亚迪指出,此次分拆计划是为了更好地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半导体业务,不会导致公司丧失对比亚迪半导体的控制权。目前,比亚迪直接持有比亚迪半导体72.3%的股份。

❸ 国投创新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怎么样

国投创新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是2013-06-27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商城路1287号1幢3层320A室。

国投创新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10000071248310G,企业法人高国华,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国投创新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投资管理,股权投资管理。 【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国投创新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❹ 基金国投创新的代码多少

国投创新基金全称为国投瑞银创新动力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代码121005。

国投创新基金收益分配原则:

1、基金收益分配方式有现金方式和红利再投资方式。其中,红利再投资方式是指基金份额持有人可以事先选择将所获分配的现金收益,按照《基金合同》有关基金份额申购的约定转为基金份额;

2、本基金默认的收益分配方式是现金分红,即基金份额持有人事先未做出分红方式选择的,基金管理人应向基金份额持有人分配现金收益;

3、每一基金份额享有同等分配权;

4、基金收益分配后每基金份额净值不能低于面值;

5、基金投资当期出现净亏损,则不进行收益分配;

6、基金当年收益应先弥补上一年度亏损后,才可进行当年收益分配;

7、在符合有关基金分红条件的前提下,本基金每年收益分配次数最多为四次,全年分配比例不得低于年度可供分配收益的80%,若基金合同生效不满3个月可不进行收益分配;

8、法律、法规或监管机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❺ 鞍钢产业升级一期股权投资基金(天津)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怎么样

鞍钢产业升级一期股权投资基金(天津)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是2017-11-29注册成立的有限合伙企业,注册地址位于天津自贸试验区(中心商务区)响螺湾旷世国际大厦1栋1509-133房间。

鞍钢产业升级一期股权投资基金(天津)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20118MA05YB6W77,企业法人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委派代表:白国光);鞍资(天津)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委派代表:付多朋);,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鞍钢产业升级一期股权投资基金(天津)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经营范围是:从事对未上市企业的投资,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投资以及相关咨询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鞍钢产业升级一期股权投资基金(天津)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爱企查查看鞍钢产业升级一期股权投资基金(天津)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更多信息和资讯。

❻ 国投安信是国家队吗

不是。
国投安信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5月13日在上海市工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施洪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投资管理,企业管理,资产管理,商务信息咨询服务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队”资本代表了国家意志,从他们的投资布局上,可以解读出产业发展的风向,以及产业规划的重点。我们先对“国家队”资本进行定义,“国家队”资本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由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注册成立的投资公司。各部委、直属机构出资,组建的投资公司。央企出资,组建的投资公司。各地方政府、地方部委出资,组建的政府引导基金或产业专项基金。第一类投资机构代表是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新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和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由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是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企业。中国国新作为发起人和控股股东,发起了“国风投基金”,在医疗领域有布局,投资了思路迪、联影医疗、海虹控股等。第二类投资机构代表是由科技部、财政部设立的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以下简称转化基金),转化基金又成立、运营了数支子基金,进行各行业的投资。在医疗领域,转化基金子基金投资有苏州迈瑞微电子、上海鼎晶生物医药、亨利医药、华健未来、纳百生物等。第三类投资机构代表包括中国医药投资公司发起的国药资本、中科院控股发起的国科嘉和、国投集团发起的国投创新、国投创业等。需要指出的是,这一类投资机构并非全为国有资本出资或管理,而是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共同出资、共同管理。第四类投资机构更多,其模式是地方政府、部委等与专业投资机构、大型企业等合作,组建专门投向某一领域的产业基金,按“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机制运行。
从资本类型看,由部委、国资背景企业发起的投资机构是主流,参投项目也比较多。比如由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科控股)直接管理的国科嘉和、中金公司旗下数支产业基金、国投集团旗下国投高新、国投创业等。部委、国资背景企业有丰富的资金、资源储备,同时“国家”背景为其提供了较强的信任背书,能够发挥资本集聚作用。从参与时间看,“国家队”投资机构开始投向医疗领域发生在2011年前后,兴盛于2016年前后。彼时,“国家队”资本完成了多项医疗领域投资,比如2016年11月,招银国际、国投创新等投资了诺禾致源。2016年12月,招银国际再次投资了燃石医学。国投创新则在当年11月和12月投资了信达生物、亚盛医药等。
从投资领域看,“国家队”资本投资标的主要分布于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基因、医疗AI等领域,在“互联网+医疗”领域鲜有布局。这与“国家队”资本的投资逻辑不无关系,其更偏向于长期、持续地投资,并进行产业引导或扶持,前沿技术或创新模式出现之后,需要“跑”一段时间才能验证其成长性,“国家队”资本则会在此时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