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股票 » 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扩展阅读
373交易官网 2025-08-11 23:41:51
股票退市价格如何清算 2025-08-11 23:41:44
怎么看一个股票值多少钱 2025-08-11 23:40:20

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发布时间: 2022-05-15 17:23:46

『壹』 合康新能源再次涨停收盘 美的造车路被资本看好

4月1日合康新能,受到美的股份收购的利好消息影响,高开4.35%,最终报收4.3元,当日上涨0.39元,涨停收盘。合康新能于3月25日晚间披露了美的集团拟通过下属子公司美的暖通收购其控股权的消息后,次日一开盘,合康新能便一字涨停。分析方认为,这是美的再次进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一次尝试,对于合康新能在新能源方面的布局有一定的肯定。

家电厂商造车美的并非首次。在此之前曾经参与过造车项目,运作过商用车的制造。作为家电行业的竞争对手,格力也曾大力投入进入客车新能源领域。

2016年12月,董明珠携10亿元,联手王健林等知名企业家,共计30亿元共同入股银隆新能源,开始了漫漫造车路。初期银隆新能源还是在行业内非常有声量,但是从近期的销量来看,并不出色。

据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最新数据,2019年银隆新能源客车销量达2708辆,同比下滑高达62.8%。值得注意的是,银隆新能源对国家补贴存在过度依赖的情况。2019年4月25日,银隆新能源在其微信公众号上透露,银隆新能源前高管涉嫌骗取国家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金额高达1.12亿元。

家电企业涉足汽车行业并非易事,但此次美的集团仅涉足新能源零部件或者配套产业,投入并不大,所以是一个业务拓展的需要考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贰』 家电巨头入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除了格力、创维,美的也要插一脚

近日,美的集团发布的《关于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的提示性公告》称,公司拟通过下属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暖通)以协议方式收购合康新能控股权,收购价格为7.4亿元,根据上述协议,本次交易之后,美的暖通将控制合康新能23.73%的表决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美的集团将成为公司的间接控股股东,这一消息一时间引起来了各界纷纷议论。

总结:在我看来,家电巨头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的挑战是大于机遇的,虽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发展环境也日渐完善,但这条赛道的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而不管是面对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格力、美的、创维等家电巨头都没有明显的优势,虽然汽车产业能让它们的产品更多元化,有更多的可能性,但这终究是一步险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叁』 美的:我只想搞机器人和自动化,你们却想让我造车

跨界造车的风险有多大?强悍如董小姐,造车之路也是铩羽而归。不过,家电行业的转型之路并没有消停,创维的黄老板也开启了天美汽车。而这次“被跨界”的美的也平地起风雷。

?

截止3月30日,美的集团的市值为3359亿元,格力电器的市值为3133亿元,体量已经非常巨大。而且,从毛利率这个重要指标来看,根据Wind数据,2018年到2019年第三季度,美的空调的毛利率已经由30.63%下降至29.09%。同样,格力空调的毛利率由36.48%下降至30.16%。所以,除了车用空调的争夺,寻找新的突破口成为家电巨头们的当务之急。

而且,随着5G时代的来临,家电巨头投身汽车领域,也是为了抓住5G时代下智能汽车与车联网带来的新机遇。美的布局汽车供应链,也是理所当然。

但是,造车是有巨大风险的。包括很早以前的春兰、奥克斯,还有近几年的戴森、格力、创维等,而目前“跨界造车”的家电企业最终都以失败收场。

春兰作为90年代家电行业的龙头品牌,1997年年底曾斥资7.2亿元收购亏损严重的东风南京汽车,而后组建春兰汽车有限公司进入汽车行业。苦撑11年后,2008年春兰将持有的春兰汽车60%股权转手他人,退出了事。

而2003年,奥克斯斥资4000万元收购了沈阳双马95%的股份,从而获得了SUV和皮卡等车种的生产许可,同时成立了沈阳奥克斯汽车有限公司。2004年2月奥克斯宣布正式进军汽车行业。不过,2005年3月就停止了汽车梦。

所以,跨界造车真的不是很好玩的事。在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频频倒下的当下,更是让新进入者噤若寒蝉。在汽车行业同样进入大转型时代的当下,除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之外,也许现金流比什么都重要。

文/王小西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肆』 合康新能股票代码

股票代码300048

『伍』 7.4亿元收购合康新能 美的下注新能源产业

中国网汽车3月31日讯记者获悉,日前,美的集团发布《关于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合康新能)控股权的提示性公告》,《公告》表示:公司拟通过下属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暖通)以协议方式收购合康新能控股权,收购价格为7.4亿元。

根据上述协议,本次交易完成后,美的暖通将控制合康新能23.73%的表决权。美的将成为合康新能的间接控股股东,公司业务延伸至新能源汽车产业。

据了解,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2003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和新能源装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经营范围除涵盖高压变频器产品业务外,还包括节能设备高端制造业、节能环保项目建设及运营产业、新能源汽车总成配套及运营产业三大板块。

目前,合康新能在总成配套及运营产业方面已经布局了以合康动力、合康智能、畅的公司为主的三大公司,其中合康动力负责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制造及新能源汽车系统总成;合康智能负责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制造;畅的公司负责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网络建设及运营、新能源汽车租赁业务、云平台及APP应用等。此外,在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关键零部件上,合康新能的动力总成产品已与一汽、江淮等国内多家主流车厂形成配套关系。

此外,美的集团早在2003年就已经正式进军商用汽车领域,其先后收购云南客车厂、云南航天神州汽车有限公司及湖南省三湘客车集团有限公司三家企业,一度实现了万台客车整车制造能力。2008年因经营不善,美的造车项目中止。美的集团表示,合康新能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业务方面的业务布局,增加了美的集团业务的多元性,也为美的集团在新业务、新模式的拓展上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基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陆』 E周动态|营业利润下滑45%、比亚迪业绩发布,新能源补贴延长2年!

以上便是湃客盘点的这一周新能源领域所发生的大事件。其中新能源补贴政策延期不论对车企还是想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无疑都是一大利好消息;美的收购合康新能、天美汽车首款车型发布官图则说明更多企业看到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前景而试图踏足这一领域;比亚迪以及恒大健康集团发布的2019年度业绩报告却恰恰说明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并没有外界看到的那么美好,其需要的投入以及风险都是巨大的。对于这些事件,不知作为消费者的你会有怎样的看法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柒』 美的7.43亿控股合康新能 业务延伸至新能源汽车领域

日前,美的集团(000333)发布公告称,拟通过下属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暖通”)以协议方式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康新能”)控股权。本次收购总价为7.43亿元,交易完成后美的暖通将合计控制合康新能23.73%的表决权。

尽管如此,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整体下滑的境况下,新的延展投入依然面临较大挑战,更别提从零跨界切入了。因此,美的就算真的要重启造车,鉴于商业转化考虑,势必会有较长观察和铺垫期。而今,先以收购形式介入,探索行之,不失为较佳选择。具体后期如何发展,盖世汽车将会持续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捌』 7.4亿元协议收购合康新能,美的触角伸向新能源汽车产业

(文/张钰翊)前有房产大亨恒大砸钱造车,后有家电巨头美的进军新能源。近日,美的集团发布《关于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康新能)控股权的提示性公告》称,公司拟通过下属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暖通)以协议方式收购合康新能控股权,收购价格为7.4亿元。

在新能源汽车配套总成方面,合康新能布局了以合康动力、合康智能、畅的公司为主的三大公司,涉及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制造及新能源汽车系统总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网络建设及运营、新能源汽车租赁业务、云平台及APP应用等多方面业务。值得一提的是,合康新能的动力总成产品已与一汽、江淮等国内多家主流车厂形成合作。

事实上,美的涉足汽车领域的时间远比想象得要早。早在2003年,美的集团就开始进军以客车为代表的商用车领域。随后在2004年到2006年间先后收购了云南客车厂、云南航天神州汽车有限公司以及湖南三湘客车集团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在昆明和长沙建造制造基地,拥有万台客车整车和专用底盘制造能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玖』 家电龙头收购新能源企业,醉翁之意到底在哪

汽车似乎有着一股魔力,一股让人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去驾驶的隐形力量。与此同时,汽车也在吸引着众多门外汉去一探究竟;全球各国都有汽车行业以外的企业,试图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汽车行业。互联网企业通过车机、人工智能等形式,把汽车和互联网、大数据从真正意义上结合起来,为自动驾驶的发展出一份力。

随着新能源车的火热,似乎把造车的难度降低了,使得不少造车的门外汉都投身到城墙里一探究竟。但更聪明的做法,应该是利用造车这个“平台”与自身的业务进行有机结合,在上万亿的庞大产业链当中抓住发展机会;继而建立起属于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体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