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微软靠什么赚钱
微软早期主要靠软件赚钱:
微软最大业务当然是Windows操作系统,是世界上垄断PC主机的操作系统,虽然我国盗版有的比较多但其他国家都卖的好好,其次是Office办公系列,SQL数据库系以及Visual Studio等等,正规公司要用要付钱的,微软还有游戏业务,著名的 XBox游戏机和游戏软件,电脑的游戏帝国时代等游戏软件。
......
而往后发展,如今云计算也是微软主要赚钱的业务。
但是,您要是认为比尔盖茨要是靠微软的股票蝉联世界首富,那你就错了。
正确答案是,微软的股票+投资。
为什么这么说呢,且看:
事实上,盖茨是依靠微软发家,在30年的时间内,比尔·盖茨的身家翻了近290倍。然而微软只占盖茨身家900亿美元的1/8,而且这些年,盖茨一直在减持微软股票。
其实赚钱主要来自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微软公司盖茨不去打理了只做股东等分红或者减持变现。而盖茨专业做经营自己的基金,基金则可以理解为,专业的投资机构,包括一级的股权认购二级市场的股票投资,期货,现货,原油,黄金等等投资,盖茨的基金也有持股中国的上市公司。
比尔盖茨说过:"If you’re born poor, it’s not your mistake. But if you die poor, it is your mistake."(生于穷困不是你的错,但若你死于穷困,就是你的错了。)
㈡ 公司上市后10万元的原始股有多少回报
公司上市原始股肯定是赚钱的,少的几倍,多的几十,上百倍甚至更多。比尔盖茨当年起家的时候仅有6万美元,与人合作创办了微软公司,6万美元的原始股如今他的资产是400亿美元。
还有公司上市后原始股是限售的,这也是为了防止原始股抛盘导致股价大跌。不过虽然不能卖,但是原始股的价值却已经提高了,解禁后就可以卖出了
㈢ 请问微软公司每年的收入大约是多少
10个亿以上
㈣ 为什么微软一直在盈利股价却一直没有增长
1、大象要动,动静就大,比如内地的工行、中石油,香港的长实,米国的麦当劳可口可乐;
2、已过最佳成长期,分析师、投资者审美疲劳,虽然能赚很多钱,但从利润增长率来说太低,如同米国一年GDP增长1%,也比中国增长10%还多,但中国被认为有机会,是增长率高;
3、巨人的品牌婴儿的股本是容易做大的,比如苹果,巨人的品牌巨人的股本则不太容易了,另说如今苹果6000亿的估值,再大幅上涨已不现实;
4、微软有没有人愿意买,是有的,比如养老基金,各国的国家基金,财团与银行的配置,总的来说就是追求高股息、高派息、稳定分红的投资者喜欢,对于投机来说,微软就不是一个好标的了
㈤ 每年股票分红最好的公司都有哪些呢一股最多见过可以分多少钱呢求大家给我说说,新手不懂!
中国的股票分红基本上是微乎其微一般每10股10元都算高的了,而且都是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
不象美国的股市。微软就曾经创下过5年内7次1股拆成2股5次2股拆成3股而且每年的分红都在每股1-2美元最高达到每股3美元。
㈥ 我想学习炒股,想问一下送股是咋回事,买到的股票有送股时该怎么操作
答:您好!关于“股票送股”,我们为您做了如下详细解答:
送股是上市公司以发放股票作为红利,从而将利润转化为股本。送股后,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的总额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总股本增大了,同时每股净资产降低了,其来源是上市公司的利润。而转增股本却来自于资本公积,它可以不受公司本年度可分配利润的多少及时间的限制。投资者在分析年报时,应该根据分析上市公司本身的利润的增减情况而对它们做出区分,并相应地调整投资策略。
上市公司分红送股必须要以某一天为界定日,以规定哪些股东可以参加分红,那一天就是股权登记日,在这一天仍持有该公司股票的所有股东可以参加分红,这部分股东名册由登记公司统计在册,在固定的时间内,所送红股自动划到股东账上。
股权登记日后的第二天再买入该公司股票的股东已不能享受公司分红,具体表现在股票价格变动上,除权日当天即会产生一个除权价,这个价格相对于前一日(股权登记日)虽然明显降低了,但这并非股价下跌,并不意味着在除权日之前买入股票的股东因此而有损失,相对于除权后“低价位”买入股票但无权分享红利的股东而言,在“高价位”买入但有权分享红利的股东,二者利益、机会是均等的。
上述内容为“股票送股”的解答,希望我们的回答可以让您满意!
若您有不理解的地方或其他问题需要咨询,欢迎您直接与我们联系:
在线咨询网址http://sh.gtja.com/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1-518-369
预约上海地区开户的客户请咨询:服务人员屠经理, 手机号码:1365-194-1771
国泰君安证券——网络知道企业平台乐意为您服务!
㈦ 股票中期分红是必须的吗 最迟什么时候披露
股票中期报告的分红或是配股是看公司来的,有些公司是有分红色或是配股的,有些是没有的,有的比例还是比较少的,2015年上半年的分红的股票总共有95支,10转10股,10转8股,10转20股。
“按季分红”就是国外上市公司成熟的表现,表明国外公司是重视回报股东的。中国股市还是一个重融资轻回报的市场。在中国股市里融资才是第一位的,至于回不回报投资者,其实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情。在中国股市里,上市公司5年、8年甚至10几年不回报投资者似乎也是正常的。因为中国股市并没有形成一种以不分红为耻辱的风气。国内的上市公司为什么要因为国际板公司的“按季分红”而感到无地自容呢?实际上,国内股市也还是有重视分红的公司,比如那些A+H股上市公司。如中石油每年也还是比较重视现金分红的。虽然中石油不是按季分红,而是按半年分红,但重视现金分红却是客观事实。但面对中石油对现金分红的重视,也没见哪一只“铁公鸡”无地自容,难道将“按半年分红”改为“按季分红”,“铁公鸡”就无地自容了?
更重要的是,“按季分红”并不能增加股票的投资价值。上市公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取决于公司的总体业绩,取决于公司的成长性如何。至于是按季分红也好,还是按半年分红也罢,或者按年度分红也好,这些只是利润分配的“技术性处理”而已,并不改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一些没有投资价值的公司,即便每季度分配几分钱,也是没有价值的。相反,一些具有成长性的公司,哪怕没有“按季分红”,甚至多年不分红,它同样也有投资价值。最明显的就是微软公司,该公司曾经多年不分红,但投资者并没有因为微软公司曾经多年不分红而否定它的投资价值。
而且即便是国际板上市的那些优秀公司,虽然按国外的发行价格,其现金分红具有投资价值,但如果其登陆国际板属于高价发行,那么其投资价值也要大打折扣。以中石油为例,该公司一年内累计分红每股0.3442元,按中石油H股1.28港元的发行价计算,其回报率约为25%。但由于A股发行价高达16.70元,回报率只有2.06%,甚至比银行存款利率都不如。因此,就算把中石油的“按半年分红”改为“按季分红”,也不能提高中石油A股投资价值。
㈧ 2020年度国内外知名慈善家有哪些
比尔·盖茨现年49岁,据《福布斯》杂志估计个人资产达480亿美元,他将自己30亿美元的微软公司年度股票分红捐赠给了比尔·盖茨夫妇基金会。《商业周刊》指出,这...
㈨ 股票分红派现,划算吗
若一家公司现在不支付股利,至少将来总有一天会支付。而一只从来不支付股利的股票,对投资者而言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有投资者对分红派现存有疑问:股票分红派现金之后除权,可是要交纳10%的税金。换句话说,亏了10%的派现分红。派的越多,亏的越多? 真是这样吗?首先,从本质上来说,投资股票,就是为了得到分红。而公司挣了钱回报股东,也属天经地义。想象一个极端,倘若一家公司永远都不分红,那股东投资它作什么?难道永远只能依靠在二级市场上低买高卖来从中获益? 实际上,一只股票的内在价值,就取决于股东能从持有这只股票获得多少现金流回报,这其中包括现金红利和卖出股票的所得。而卖出股票所得,要看下一个买入者所支付的价格。下一个买入者支所付的价格,也必将是此后持有该股所能获得的红利和卖股所得——后者仍然要看下下个买入者的出价……,以此类推的最终结果,会得出“当前的股价取决于未来一连串的股利”这个结论,这就是财务学中有名的估计股价的“股利折现模型(DDM)”。 不纠缠于模型的细节,单说其中的思想:若一家公司现在不支付股利,至少将来总有一天会支付(如微软公司的所作所为)。而一只从来不支付股利的股票,对投资者而言是没有任何价值的(相当于只圈钱不花钱的“黑洞”公司)。 其次,对于公司什么时候应该支付股利、以及应该支付多少,不要说许多人存在疑惑,这实际上也是财务学中的一个难题,也叫“股利之谜”。解释它存在各种不同的理论流派纷争:其中,支持支付股利的,有“鸟理论”,秉承“一鸟在手胜于二鸟在林”古训,眼前看得见摸得着的现金红利,对该理论的拥护者来说,胜过遥远不定的资本利得。认为是否支付股利要看情况而定的,有“追随者效应”理论,若公司的投资者多属一些年纪大、需要现金支付的投资者(俗称“孤儿寡母”型投资者),公司应当多支付股利;反之,若公司的投资者是更看重长远收益的青壮年,则少支付股利。反对支付股利、如篇首的投资者那样思考的,有“税差学派”:若支付股利,投资者马上就要缴纳所得税;若拖延支付股利,则投资者相当于受到延期纳税的好处。另外,还有支不支付股利无所谓的“股利无关论”。 若公司处于高速成长阶段,增长迅速而投资收益丰厚,显然把钱留在公司手里而不作为股利分发,对股东来说更加划算(股东虽然没有得到股利,但从股价上涨获益)。因为股东个人很难获得公司那样的投资机会。反之,当公司的投资效益很差,增长速度缓慢,则还不如把钱分给股东,让股东去寻找更高收益的投资机会(这样的公司即使股价有增长,也是极其缓慢的)。 通过上述分析得到一般推论是,新的、成长期的公司应当少支付或不支付股利,而成熟、衰退阶段的公司,应当更多支付股利。 最后,考虑到若管理层掌握的“自由现金流”太多,有可能引发乱投资、或为私人牟利的“道德风险”,为降低这一“代理成本”,削减公司多余的现金流用于支付股利(或股票回购)也是有必要的。 总之,分红派现花不划算,要看具体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