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美自由贸易协议》签订后美国的纺织业,案例分析(案例在一楼)
案例:
对于约翰马丁来说,1992年8月12日是真正不幸的一天。就在那一天,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宣布在原则上同意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根据这一计划,这3个国家之间所有的关税将在今后10年—15年内取消,其中大部分关税将在5年内削减。而计划中最为困扰约翰的一项条款是,3个国家之间纺织品贸易的关税将在10年内取消。在协定草案中,还允许墨西哥和加拿大每年向美国出口一定数量的由外国原料制作的服装和纺织品,而且配额讲在协定签订之初的5年内逐步提高。“我的上帝!”约翰暗想,“现在我不得不决定是否把我的工厂迁移到墨西哥了。”
约翰是一家总部设在纽约的纺织品公司——马丁纺织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这家公司在马丁家族手中已经延续了4代,由其曾祖父在1910年创建。今天这家公司已经在纽约拥有3个生产棉制品的工厂和1500名员工,主要生产内衣。所有的一线员工都是工会会员,而且这家公司长久以来都有良好的劳资关系。这家公司从未有过劳资纠纷,约翰和在他之前的父亲、祖父、曾祖父一样,将工人看作“马丁家族”的一部分。约翰引以为豪的是他不仅知道许多员工的名字,而且知道工龄较长的员工的许多家庭情况。
在过去的20年里,这家公司经受了日益严峻的竞争,包括来自海外和国内的竞争。80年代中期尤为困难。这段时期外汇市场中美元的走强使得亚洲的生产商能以很低的价位进入美国市场。自此以后,尽管美元相对许多主要货币处于弱势,叶舟的生产商却没有提高价格以对跌落的美元作出反应。在诸如服装制造业这样低技能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里,成本收到工资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推动。毫不奇怪,地处美国东北部的约翰的大多数竞争者,对 激烈的成本竞争作出的反应是将工厂转移到南方,首先是如南卡罗来纳和密西西比等州,那里没有加入工会的劳动力比起工会化的东北部来说,雇佣成本要低的多;然后是墨西哥,那里纺织工人的劳动力成本低于每小时2美元。相反,马丁设在纽约的工厂的工资达到每小时12.50美元,而东南部各州没有组织工会的纺织厂的工资为每小时8美元—10美元。
过去的3年对于马丁纺织公司来说,形势尤为严峻。公司每年都有小规模的亏损,约翰明白公司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的主要客户,尽管赞赏公司产品的质量,也警告他说产品的价格太高,可能不会再继续与他进行业务往来。长期合作的银行曾告诉他必须将劳动力成本降下来。约翰同意这一点,但是他也知道只有一条成功之路,就是将生产移到南方去,甚至更南面,移到墨西哥。他一直不愿意这样做,但是现在他似乎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他担心5年之后美国市场将充斥着从亚洲、美国和墨西哥的公司进口的便宜货,而这些产品都是在墨西哥生产的。看起来马丁纺织公司的唯一生存之路就是关闭在纽约的工厂,将其迁移到墨西哥。留在美国的只有销售人员。
约翰的脑子里一团乱麻。抛弃忠诚的员工,使其失业,怎么能说是对国家有好处呢?政界人物声称这将对贸易有好处,对经济增长有好处,对3个国家都有好处。而约翰却不那么看。已经为马丁纺织公司工作了30年的玛丽怎么办?她现在已经54岁了。她和像她这样的其他人怎样找到其他工作?他对他的工人的道义责任呢?他的工人多年来对他家族的忠诚又怎么办?难道这就是回报的好方式吗?他怎样向那些为公司工作了10年—20年的雇员宣布这个消息呢?还有墨西哥的工人如何?他们能否像现在的雇员那样忠诚和高效呢?从在墨西哥监理生产厂的其他美国的组织公司那里,他听到了低下的劳动生产率、拙劣的技能、频繁的跳槽以及大量的旷工。如果这一切是真的,他将怎样对付?约翰一直认为马丁纺织公司成功的部分原因是家庭般的氛围,这有助于激励工人忠诚度、高效、注重质量,而这种氛围是经过4代人才建立起来的。在墨西哥的一群甚至连语言都听不懂的外国工人中间,他怎样才能复制这种气氛呢?
案例讨论题
对于马丁纺织公司来说,将工厂迁移到墨西哥的经济成本和收益各是什么?
对于马丁纺织公司来说,将工厂迁移到墨西哥的社会成本和收益各是什么?
工厂迁移后的经济和社会的成本和收益是否是相互独立的?
看起来最符合伦理观念的行为是什么?
如果你是约翰马丁,你会怎么做?
② 注册南卡罗来纳州公司对于企业有什么优势呢
1、以南卡罗来公司的名义在国外置业、投资可以更好的拓展国际品牌,树立公司国际形象;
2、在南卡罗来当地银行开户,利用支票收支,调动、周转资金,以直接面对美国客户,了解美国客户的需求使产品适销对路;
3、直接以美国资本名义全资控股国内自己公司的产权,还可以与美国公司之间进行贸易,减少贸易风险;
4、美国南卡罗来公司注册好后可与美国当地开设银行账户,资金进出方便,无外汇管制;
5、可投资中国享受外商投资优惠税收政策;
6、在南卡投资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南卡大学商学院“摩尔商学院”,该学院为来南卡投资的企业提供大量的优秀商业人才。 注册美国公司的优势是众多周知的,但是在美国完成注册后,后期的维护是十分的重要的,比如年审报税、公司变更以及银行开户
③ 伯纳德·巴鲁克的投资大师
华尔街投资大师伯纳德·巴鲁克1870年生于美国南卡罗来纳的坎登镇,1889年进入华尔街股票经纪行当学徒工,开始学习风险投资,周薪3美元,但很快就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投资人。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1896年5月26日以40.94点创立,到了同年8月8日一下子跌到了24.48点,是历史记载的最低点,但三年以后,即1899年夏天又上升两倍到了77点。所以,华尔街上每一笔财富的获取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预测股票的走势很容易出差错。有时你过早地购进了,有时又太晚地售出;有时尽管你作出了正确的判断,但很可能赶上背运而错失良机。
巴鲁克早年做的是伦敦和纽约市场之间的套利。由于当时战事频繁,利用战争间隙股票市场的波动来赚取利益,锻炼了年轻巴鲁克的判断力和迅速反应能力,同时也显示出他极强的预见性和有勇有谋的一面。 1898年,巴鲁克的投资才华再次让华尔街感到了震惊。1898年7月3日,正在新泽西州朗布兰奇陪妻子和家人共度周末的巴鲁克从老板豪斯曼处得知西班牙舰队在圣地亚哥已经被美国海军歼灭,美军已经取得了美西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巴鲁克立刻意识到,这一胜利意味着,战争即将结束,美国的金融市场将随之快速反弹,甚至有可能出现强劲势头。第二天是7月4日国庆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按照惯例将停业一天,但是伦敦的证券交易所应该和往常一样正常营业。此时如果在伦敦低价购进股票,然后在纽约高价抛出,中间的差额利润将是可观的。
可难题是,巴鲁克如何在第二天伦敦证券交易所敲钟开盘之前,赶到位于纽约的办公室。由于时差,伦敦证券交易所开盘时,纽约才刚凌晨5点钟。由于国庆日前一天已没有到纽约的火车,巴鲁克急中生智租了一列专车连夜向纽约狂奔,最终在天亮时赶回办公室,向伦敦发出了大量吃进股票的电传。第二天,因为相信和平将带来好运,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开始纷纷上涨,巴鲁克让老板和自己都稳稳地赚了一大笔。
从1897年到1900年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巴鲁克的个人资产上升到了100万美元,而他刚入行时还是个一文不名的穷小子!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他就赚取了上百万美元的资产,这真是一个奇迹。而与此相关的却是,为获得这些财富,巴鲁克表现出了他兼容并蓄、不拘一格的投资手段。如今在华尔街打拼的投资者,几乎每一个人都是某一领域的高手,或是经纪专家,或是风险投资家,或是场内交易人、投资银行家,而巴鲁克却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将所有这些角色集于一身,成为投资的“多面手”。
④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公司进行注册的优势是什么
1、公司进行海外投资,投资声誉高,为企业间接带来高效率
2、成立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公司,以美国亚南卡罗来纳州司名义可与世界知名银行开设银行账户,资金进出自由,没有任何的外汇管制
3、成立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公司,企业可以更好的拓展海外市场
4、可以进行合理的避税,降低财务、税务负担低
5、可以进行反向投资,成立美国公司可以在大陆投资,成为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享受外资的待遇
6、海外公司可以不需要每年召开股东大会及董事会,即使召开,其地点也可任意选择,管理程序简单,即可轻装上阵,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公司经营的管理中。
⑤ 美国主要城市的简写是什么
1、洛杉矶Los Angeles,简写是LA
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城市,太平洋沿岸最大城市,美国第三大城市,美国西部工商业第一大城市。1835年设市,现已发展成全国有名的飞机制造中心、电影电视中心。市内有著名的游乐场所迪斯尼乐园(Disneyland),其北郊还有著名的电影制片中心好莱坞(Hollywood)。
洛杉矶是美国重要的工商业、国际贸易、科教、娱乐和体育中心之一,也是美国石油化工、海洋、航天工业和电子业的主要基地之一。洛杉矶还拥有许多世界知名的高等教育机构,比如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南加州大学、佩珀代因大学等。
2、阿拉斯加Alaska,简写AK
阿拉斯加州(State of Alaska)位于北美大陆西北端,东与加拿大接壤,另三面环北冰洋、白令海和北太平洋。该州拥有全美20座最高山脉中的17座,6194米的麦金利峰是北美最高峰。世界上大多数活动冰川在阿州境内,其中最大的马拉斯皮纳冰川流域面积为5703km²。
主要经济为渔业、矿业、林业和旅行业。大马哈鱼是主要鱼类。矿产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大宗,其次有煤、金、铜等。旅游业发展迅速。
3、纽约(New York),简写NYC
位于美国纽约州东南部大西洋沿岸,是美国第一大城市及第一大港口,纽约都市圈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圈之一,与英国伦敦、中国香港并称为“纽伦港”(Nylonkong)。纽约与伦敦并列为全世界最顶级的国际大都市。
纽约市服装、印刷、化妆品等行业均居全美国首位,机器制造、军火生产、石油加工和食品加工也占有重要地位。时报广场联盟公布的一项报告显示,位于纽约市中心著名的时报广场2011年创造的经济价值高达1100亿美元。
4、加利福尼亚California ,简写是C
加利福尼亚州(State of California)是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的一个州,州政府位于萨克拉门托。北接俄勒冈州,东界内华达州和亚利桑那州,南邻墨西哥,西濒太平洋。面积411013km²,它的名称取自西班牙传说中一个小岛的名称。
州花是金罂粟(Golden Poppy)。州鸟是加州鹑 (California Valley Quail)。州树是加州红木(California Redwood)。州座右铭是“我已找到它” (I have found it)。
5、佛罗里达Florida,简写是FL
是美国东南部的一个州。位于东南海岸突出的半岛上。东濒大西洋,西临墨西哥湾,北与亚拉巴马州和佐治亚州接壤。面积为151670平方公里。
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给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柑橘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蔬菜产量仅次于加利福尼亚州。农业与旅游业和制造业构成该州经济的三大支柱。森林覆盖率60%。
盛产松木、柏木和松脂。畜牧业以饲养良种马著称。沿海和内河渔业发达,鱼类和贝壳类有700种以上。在大沼泽地国家公园可以观赏鳄鱼。矿产以磷酸盐最重要,年产量占全国的75%。此外还有钛、锆、钍、锑、石油、泥炭、石灰石和高岭土。制造业主要有食品加工、木材、化学、造纸、家具、电子和金属制品等部门。
⑥ 国家宝藏总 尼古拉斯凯奇 介绍 华尔街的来历是什么
还介绍的是百老汇
华尔街的由来
华尔街起源于17世纪,当时那里隶属于荷兰新移民。那块被称为新阿姆斯特丹的地方位于曼哈顿岛前端,夹在两条航运方便的河流之间,是易于停靠船舶的天然深水良港。因而,航海业发达的荷兰看中了这一地点。
十年后,新阿姆斯特丹北部前沿被三角形栅栏“墙”所取代,它延续了910米,为的是防范新的敌人——英国人。
1664年,英国人和荷兰人展开了一场海上争夺战,英国人成功地占领了新阿姆斯特丹,“墙”没有起到多大的防御作用。1685年,英国人把这条街命名为“华尔街”(WallStreet)。英文单词“Wall”是“墙”的意思。
华尔街临近港口,地理位置重要,对于纽约商业金融活动具有特殊意义。在英国人统治时期,纽约迅速发展成为港口城市,并逐渐展现出一个国际大都会的雏形。
把华尔街作为市中心,是英国任命的纽约总督托马斯·唐干做出的决定。他事先偷偷购买了临近的大片土地,然后分成许多小块待价而沽。1686年,华尔街开始大规模建设开发,他便顺势出售牟利。一些人也看出了门道,分别赶在华尔街区域地价飙升之前购入大量地产。在17世纪的最后十年里,华尔街经过扩建改造,面貌焕然一新,原来老的木栅栏被拆除,基石用于建造市政厅,第一所基督教三一教堂也建造起来,从而拉开了华尔街空前但不绝后的序幕。
汉密尔顿计划
华尔街居民当中,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最为著名。在合众国早期历史上,一些设计者们,不仅从无到有创建了美国,而且为未来发展指明了道路,汉密尔顿就是其中之一。汉密尔顿坚信,新诞生的国家不仅应该制定明确的宪法,而且还要相应地建立起制定和实施商业法规的有效运作系统。一位观察家认为,汉密尔顿把自己看做乔治·华盛顿总统任期的联邦总理,而不仅仅是一位财政部长。
当时,由于独立战争的影响,美国的内、外债总额高达5400万美元,其中包括严重贬值的面值4000万美元的大陆币,以及各州政府未偿还的2500万美元债务等。单债务利息一项就高达400万美元,联邦政府的年度税收根本无力偿付。
为摆脱困境,汉密尔顿实施了集资和还债计划。他认为,应该将资金集中于商人、经纪人阶层,并由他们对国家的未来进行风险投资。为赢得这些新生资产阶级的信任,国家必须预先投资,而自己的计划就是其中的一个步骤。
在实施计划过程中,汉密尔顿首先开始发行新纸币,用以取代大陆币。其次,汉密尔顿又发行联邦债券,募集了8000万美元资金。债券买卖主要面向沿海商业中心地带的券商和经纪人。
对于大陆币面值可能重新恢复,华尔街经纪人早有预料。他们以十分优惠的折扣大量购进,用旧币换新币,再用新币买政府债券。当曼哈顿南区普通投资者犹豫不决时,华尔街的经纪人不仅购入大批国债,还从南方各州买进了大批大陆币,几乎相当于美国债务总额的三分之二。
这样,政府有钱了,经纪人持有了国家债券,不值钱的大陆币退出了流通领域。可是,对于经纪人可以按极低的价格买进旧币,然后等额兑换新币,众多旧币持有者一无所知,做梦也想不到会出现这种情况,遭受重大损失。正是这种投机,导致了华尔街第一次金融丑闻的发生。
操纵市场的报应
1789年财政部成立的时候,汉密尔顿任命杜尔为助理部长。但杜尔只在这一职位上干了七个月就提出辞职。
1790年12月,杜尔委托伦纳德·布利克作为代理,去南卡罗来纳州购买旧大陆币。有证据表明,在布利克前往南卡罗来纳州之前,杜尔已经开始投机交易了,当时他还在财政部任职。与他关系密切的商业合作伙伴,事先从他口中得知汉密尔顿计划的消息,大多以很低的价格吃进大量大陆币进行囤积。
杜尔不满足于仅投机大陆币,还与别人联手在市场上秘密收购纽约银行的股票,试图取得控股权。纽约银行是一家州立商业银行,在汉密尔顿酝酿的金融大餐里,它是一道重要的基础原料。因为合众国银行不属于商业银行,不能够吸纳储蓄或开展借贷业务,所以汉密尔顿需要将一家信誉良好的商业银行纳入其中,以便保持金融稳定,进行必要的政府资金周转。
杜尔认为这是一个赚钱的机会,便与华尔街一些著名人物一起,秘密开始股票收购的垄断操作。杜尔的企图开创了华尔街历史上进行市场操纵的先河,其具体运作策略是:当股价低落时,尽可能地全部买进,然后消除压低股价的负面因素,促使价格回升,再抛售手中的股票。问题在于,随着垄断者不断买进,市场力量自然推动股价上涨,而这恰恰是垄断者满仓之前所极力避免的事情。为达到这一目的,杜尔在运作中巧妙地设计圈套,诱骗投资者相信一家新的银行正在建立,将与纽约银行展开竞争,致使纽约银行股票价格大幅滑落。此后,杜尔竭尽所能吃进纽约银行的股票。当用尽了所有资金和抵押的时候,他开始以2%-4%的月利率从纽约中央大街的广大民众中集资借钱。
1791年8月,汉密尔顿开始对杜尔产生了怀疑,提醒他不要进行与身份不符的投机生意,后来得知杜尔计划拼凑一家新银行,与纽约银行展开竞争时,汉密尔顿勃然大怒,为避免其将整个国家建立商业信誉的宏伟计划置于险境,汉密尔顿和纽约银行合作,采取拒绝抵押的方式,阻止杜尔及其同谋染指纽约银行。
纽约银行不再为杜尔及其同伙提供进一步的贷款,杜尔的集资由于必须支付2%-4%的月利息,现金流一旦受阻,将产生致命的影响。这样,杜尔的压力骤然增大,灾难发生了。
杜尔不得不被迫宣布无法履约付息。消息一经泄露,他们随即遭到投资者的围攻,但为时已晚,有人这样描述当时的混乱情况:晚上人声嘈杂、喧闹纷乱,城市里出现了暴民,声讨投机之父杜尔掠夺了所有财产,使他们血本无归。暴怒的民众试图将他从监狱里揪出来,但被市长和行政官员制止了。由于令人诅咒的投机,这个城市一半人倾家荡产了。
梧桐树协议
金融丑闻是导致《梧桐树协议》签署的重要事件之一。经纪人希望制定公共管理条例,规范金融市场,以便平息公众的愤怒,同时将约束机制掌握于自我手中。
据说,在杜尔被捕一星期后,在《梧桐树协议》签署大约两个月之前,一批经纪人于3月21日在克里宾馆集会。根据《美国政府公报》报道:“商人和股票经纪人……任命了一个委员会,负责报告与商业交易运作模式有关的法律和法规,并研究他们的意见是否合适。”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树木大多用来生火,曼哈顿街道上树木贫乏,因而华尔街68号院这棵尚存的梧桐树就格外引人注目,树阴下成了良好的集会场所。1792年5月17日,24个经纪人在树下召开会议,达成一项协定,协议具有中世纪行业协议的性质,它规定24个签约者进行债券买卖时,彼此间享有优惠,以统一、固定的比率提取佣金:
我们,签约者,作为买卖公共证券的经纪人,特此庄严承诺并彼此保证:在从今往后的交易中,无论对任何人,无论买卖任何证券,都将以不低于交易额0.25%的比率提取佣金,而我们之间彼此交易时,则相互磋商,给予优惠。
从此,会员专属和固定最低佣金成为传统和定制,延续并影响到以后的交易活动,直到 20世纪。《梧桐树协议》签约者的行为,也正是所有市场开拓者们梦寐以求的目标:设置壁垒,将自己和其他人隔离开来,以便实现市场垄断;只有在方便可行的情况下,才允许其他人进入同一市场。
《梧桐树协议》的签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阻止政府对于金融市场的干涉。
“庄家”的出现
华尔街作为一个金融中心,在最初形成的两年里建章定制,为以后两个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样,华尔街培育了早期的券商。他们既是证券交易的受益者,也担负着责任和义务。
无论如何,早期的华尔街迅速繁荣起来,并且很快出现了许多重要场所,容纳商人们从事金融活动。其中第一场所当属唐提饭店,唐提饭店由唐提投资机构建造,也因此得名,它不仅是一家饭店,更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招商引资载体。对于经纪人来说,集资的方式已经不算新奇。从贩运皮毛,到买卖奴隶,他们曾经一度无所不为。经纪人作为中间人,从供货商手里购买商品。
在1790-1792年剧烈动荡时期过后,华尔街的证券交易停顿了近20年。 1812年对英战争爆发,政府又开始通过大量发行债券募集资金,华尔街随即迎来新一轮投资热潮。战争结束后发生了三起重大事件,将华尔街继续推向前进: 1816年美国第二合众银行重新开张,注册资金3500万美元,其中2800万美元向公众出售;为造伊利运河,首批债券开始发行,总额达7000万美元;成立纽约证券交易委员会。
纽约证券交易委员会与《梧桐树协议》签约者联盟一样,都是会员制,但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成为一个行业协会,可以凭几个经济人的实力和影响,为华尔街确定证券价格。普赖姆被选为第一任主席,并且成为现代华尔街的伟大规划者。
最早,普赖姆以银行间的票据买卖积累财富,他以频繁交易成为第一个“庄家”,并通过银行控股,成为第一个私人银行家。他放贷的利率,被称为“普赖姆利率”。当时,由于受杜尔丑闻影响,证券交易行业十分萧条。普赖姆是个革新家,通过对传统交易去粗取精,他在自己的交易场所营造了安全、稳妥、宾至如归的氛围。
此后十年里,竞争出现了,一方自诩为“官方”交易者,采取各种限制措施;另一方为外来者,认为证券交易不能包办代替,不时发起挑战,并聚集在马路上开出了“路边市场”。双方争来斗去,在法庭内外打起了官司,最终导致了法律、经济等领域的新观念的形成——即在一个自由市场体系中,自由应普遍存在,不应仅由一部分人享有这种特权。
罗斯福宣誓就职后不久,就请求国会支持银行业立法。首先,禁止商业和储蓄银行投资股市证券;其次,建立银行保险金保护储户利益。一家金融机构必须做出选择:是致力于成为一家投资银行,还是成为大型的、以客户为主的商业银行——银行业的两种功能间设置了防火墙。
金融大都会的再生
1835年12月16日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但发生了一场特大火灾,夜晚火势骤起,烈焰凶猛,以致连商业贸易大厦的大理石建筑都毁于一旦。当大火终于熄灭的时候,原来的华尔街所剩无几,一片废墟。火灾发生前,纽约共有26家火灾保险公司,火灾后,其中23家宣布破产。
尽管如此,华尔街的乐观精神和无穷活力并没有被摧垮。火灾后仅四天,商业贸易就恢复正常营业。一年后,500幢新建筑拔地而起或正在兴建,一个更新、更好的华尔街如凤凰再生般展现出来。
火灾发生后的一段时间里,纽约证券交易委员会失去了栖身之地,只好四处游动办公,直到新商业交易大厦在原址重新建造。新大厦位于华尔街和交易场所、汉诺威街和威廉街之间,占据了整片城区。设计者艾赛亚·罗杰斯采用了当时普遍流行的希腊新古典风格,在面对华尔街一面,竖立了12根巨大的爱奥尼亚式立柱。立柱每根重45吨,来自马萨诸塞州昆西市的一个采石场,都是由整块的岩石切割打磨而成,使用特制的木筏通过河流向南漂浮运输,抵达纽约后,用了40组牛群从港口运抵施工现场。新大厦的圆形大厅,可以同时容纳3000个交易员来回走动,从事各式各样的商业贸易活动。
纽约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办公地点设在“鲍德厅”,罗杰斯匠心独具,把它设计成一个规模宏大的商业中心,采光、供热、通风设施一应俱全,还带有一个巨大的地下室作为金库,摆放着铁皮保险柜,储存各式各样的股票、债券及商业票据。
“卖空”交易的引入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华尔街许多伟大的人物都是从“路边市场”开始职业生涯、发家致富的。他们在交易方法上革新、创造,发展了许多专业技巧。“不间断交易”就是从“路边市场”开始的。纽约证券交易委员会每天只进行两次交易,刻板不变,而“路边市场”则不同,随时可以进行交易。这样,市场交易得以与瞬息变动的证券价格相适应,更趋活跃,市场交易额远远高于证券交易委员会。另外,在 “路边市场”里,对某些特定企业或行业颇有研究的专家们,每天经常站在同一个地方,逐渐固定成习惯。长此以往,并经过发展演变,就产生了20世纪证券交易中具有显著特点的“交易席位”和“专家”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最著名的操盘手是雅各布·利特尔,将证券交易中的卖空、买多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卖空意味着以特定价格卖出他并不拥有的股票,约定30天或60天后交割。他赌定届时市场价格会有所下降,自己可以按照比约定价格低的价格买进,从而保证个人只赚不赔。
利特尔并非完全凭借预感、对市场趋势的精确分析或者胡乱碰运气,而是通过垄断市场、散布虚假消息、利用他人帮助等手段,操纵特定品种的证券价格,使之向着自己的预期价位靠拢,以达到盈利目的。他最著名的一次成功操盘,是在19世纪 30年代中期。他通过囤积“莫里斯运河及银行公司”的股票,随即将股价从10美元成功地拉升至185美元,从而赚了个钵满盆盈。
利特尔一夜暴富,又一贫如洗,一生至少经历了三起三伏。直到1857年,金融恐慌最终使他倾家荡产,甚至剥夺了他从事金融交易的权利。据一位认识他的经纪人所记录,利特尔本人结束操盘生涯后,在曾经享受国王般的待遇、备受尊崇的鲍德厅里,像鬼一样出没,进行五股这样小份额的买卖,而恰恰同一只股票,他曾经一度可以翻云覆雨。
脆弱的金融体系
国家经济造就了国家金融体系,信用票据毫无阻隔地从一个大洋流向另一个大洋。在政府和普通民众的支持下,华尔街成了美国资本和金融市场的管理者。华尔街的股票交易成了国家金融市场平衡所依赖的杠杆。这一金融机构的顶层是华尔街新的代理人——私有投资银行,它彻底改变了华尔街力量的对比,一跃成为19世纪最后25年中华尔街最重要的力量。
新兴投资银行中最强大的是J·P·摩根,摩根大厦就在华尔街和百老汇大街交汇处,摩根战略性地把办公大楼建在财政部大楼及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对面,暗示摩根最终掌控的国有及私有经济领地——正如他既经营华尔街的铁路债券,又经营宾夕法尼亚大道的政府债券那样。摩根秉承了维多利亚时代银行家的风范,他把诚信、声誉和自律作为推进事业的核心准则。
穿着旧式的套装和样式古板的衬衫,摩根在华尔街总部里一张大书桌后面发号施令,管理由自己一手缔造的金融帝国,经营铁路运输、黄金、石油和钢铁,这是美国新工业经济的核心——这也是摩根的首选。
但是,这个国家忽视了一个警告:“用公众的钱漫无目的地修路是不合理的。” 1865-1873年,美国铁路里程增长了一倍;运输能力的增大导致了价格战,新兴集团公司的运输优惠也由此产生——钢铁业巨头卡内基和石油业巨头洛克菲勒都是摩根的客户。危机的伏笔是托拉斯合并和兼并的过分泛滥,几年中,有3000家公司因兼并而消失。在顶峰的1899年,资本总额达22.7亿美元的 1200家公司被工业托拉斯吞并,这些托拉斯公司的名字在20世纪是人们非常熟悉的:标准石油、卡内基钢铁公司、联合水果公司、全国饼干和联合碳化物公司。
然而,美国没有管理流动资本扩张活动的中央银行,货币供应的增长受到限制货币供应扩张的金本位制的控制。这种进退两难的窘境,即经济扩张继续而货币扩张停滞的局面,在繁荣的遮羞布褪下时最终爆发。
风向标是不断累积而无法兑付的国债,由此产生的第二轮投机使情况愈发加剧。结果,投资回报如同一个队列,每一份获取的收益都在递减。华尔街大买家最先到达,中央大街的投资者永远迟到,只拣到内部交易者盛宴后的残羹剩饭,其收益之低可想而知。这种模式每次都要重复,从1792年第一次危机到最近20世纪末的网络泡沫,概莫能外。
戳破气泡的事件是联合铜业公司的垮台,该企业背后有摩根的支持,其领导人是信托公司的查尔斯·巴尼。当摩根拒绝巴尼的援助请求时,他举枪自杀了,随之出现其他自杀事件。市场的信心马上崩溃,暴露出堂皇的金融大厦相当脆弱的根基。在之后很短时间,即1907年10月22日,摩根被迫从他心爱的图书馆出来,主持对美国的金融援救行动。
1907年l0月22日,美国财政部长乔治·科特柳,按摩根的安排投放 2500万美元以稳定美国金融市场和平息外国投资者中对欠款延付的担心。两天后,为了避免迫近的国内金融动乱,纽约股票交易所主席H·托马斯造访摩根,告知他,经纪行的大面积破产迫在眉睫,除非摩根拿出2000万美元堵住华尔街亏损的洪水。接到摩根的通知,一位又一位银行家步入他的办公窒,到当天下午,赶在市场闭市的三点钟之前,他集资2500万美元向经纪行放贷,这就实现了中央银行“最后援助贷款方”的功能。
但他们并没能立刻结束危机,在这期间,储户们排队从银行取钱,人数之多迫使城里的警察像今天的面包店一样分发编号的纸条以维持秩序。10月28日,纽约市长请求摩根给予3000万美元的紧急融资并获得同意,这是摩根财团牵头进行的四次金援,在仅仅一周之内聚集了总额达8000万美元的资金,摩根拯救了华尔街、纽约和美国财政部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信誉。
构筑“防火墙”
摩根去世的1913年,美国取得了两个在金融改革之路上意外而又重要的进展。国会当年建立了联邦储备制度,从而解决了关于成立一家合众国银行的论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华尔街从1914年负债超过30亿美元的净债务人,变成了1917年向世界各地放贷50亿美元的净债权人。在其后的20年代,牛市吞没了华尔街,汽车改变了美国人的活动方式,电话在家庭和工厂的普及加速了信息的传播,美国似乎走上了一条持久繁荣的大路。当气泡在1929年10月24日这个周四又一次破碎的时候,美利坚银行倒闭了,这在象征意义上成为大萧条的导火索。恐慌第二天就蔓延到了证券交易所,抛售的浪潮打击了股价,股价暴跌的结果,就是严重的通货紧缩和经济大萧条。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当选,对普通美国人预示了一场新政,而对华尔街则是新一轮监管约束。1933年3月,罗斯福宣誓就职后不久,他就请求国会支持银行业立法,其法理基础是“古老的真理”:那些经营银行、公司和其他管理或使用他人钱财的机构是代表他人利益的托管人。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1933年)为普通银行储户提供了协调保护。首先,禁止商业和储蓄银行投资于股市证券;其次,建立银行保险金保护储户利益——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一家金融机构必须从中做出选择,是致力于成为一家投资银行,还是成为大型的、以客户为主的商业银行——银行业的两种功能间设置了防火墙。
第一部管理华尔街证券市场的法律经国会通过——《1934年证券交易法》,该法的实质是透明度,凭借SEC(证券交易委员会)和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执法权的要求注册和完全的信息披露,其现有权力扩大到管理新发行的证券。
1934年,罗斯福任命埃克尔斯担任联邦储备银行主席,他在这个位子上干了14年。作为一个远离华尔街地理和意识形态圈子的人,埃克尔斯正是民主主义者梦寐以求的人物:一个来自西北的坚定正直的银行家,他改革了联邦储备银行,以新的方式控制了货币政策。
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监管制度一直执行到20世纪80年代,这半个世纪中美国经济要比历史上任何其他可比时期的增长更快,同样,这也是华尔街惟一一个没有发生重大或甚至轻微金融危机的50年。
⑦ 四十四家银行申请破产
2011年美国有45家银行倒闭。
2011年,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接管了南卡罗莱纳州一家地区银行,2011年美国银行倒闭数量增至45家。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表示,总部位于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的Atlantic Bank and Trust成为2011年美国第45家宣告倒闭的银行,同时也是南卡罗来纳州2011年倒闭的第二家银行。
次贷风暴、金融危机及随后经济重挫,使过去两年美国银行经营困难。其中,2009年全美140家银行关门,2010年则有157家银行关门,创20多年来的最高纪录。但今年银行业情况有所好转,截至目前银行倒闭数比去年同期减少四成。
(7)南卡罗来纳银行股票成交量扩展阅读
美国百年银行倒闭,美国媒体炸锅了
2020年4月3日盘后,一家于纳斯达克上市的金融服务公司MVB Financial在一份声明中称,旗下全资子公司MVB Bank(下称MVB银行)收购了西弗吉尼亚州一家银行的存款和部分资产,后者被监管部门(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宣布破产。
这家名为First State Bank(简称:第一州银行)位于西弗吉尼亚州,可提供全方位的存贷款服务,有超过100年的历史。截至2019年12月31日,First State Bank的总资产约为1.524亿美元,存款总额为1.395亿美元。
⑧ 美国经济的经济历史
欧洲人来到美洲之前,当地土著居民与外界鲜有贸易来往。以伊洛魁人为例,他们的经济以狩猎采集和农业为基础。而在欧洲人来到美洲后,当地土著居民保有的经济体制从此被殖民者带来的欧洲货品,火器,皮草贸易以及后来的战争,疾病,原著民土地的流失等深远的改变了。
公元1492年,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西班牙皇室的赞助下启航寻找通往亚洲的新航道,却意外的发现了“新大陆”。随后的一百年中,英国,西班牙,葡萄牙,法国和荷兰等国的探险家们先后来到新世界寻找财富荣耀,和推广宗教。不过北美的荒地起初未曾给这些探险家们很多黄金和荣耀,于是他们中许多人陆续的退出了这一事业。而北美真正意义上最初建立殖民地的一批人在随后来漂洋过海来到新大陆。公元1607年,一小股英国殖民者在现弗吉尼亚州的詹姆斯镇建立了英国在北美最初的永久性聚居地。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漫画,显示美国正在锯掉一头牛的角(象征同英国商业关系的断裂) ,一个苦恼的英国人正在观看,其他的欧洲列强等着去挤奶。这幅漫画代表了美国在独立战争时期的经济状态。
早期的移民者有许多不同的原因来到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清教徒想在新英格兰创建一个纯洁的宗教。其它移民者,比如说佛吉尼亚, 主要的为了商业投机。英格兰在扩大殖民地的成功以致于后来成为美国,是因为大量的使用特许持证公司。 特许公司是由一群股东(通常是商人和富有的农场主)构成,他们追求个人经济利益而且有时还会服务英国国家利益。尽管它们作为金融私有的公司,英国国王为每个项目颁发了特许状或者经济特权以及政治和司法许可。各殖民地通常不会短期内看到回报,但是英国投资者会把他们的特许权转让给本地居民。这样做的政治影响深远,尽管当时少有察觉。各殖民地开始建立自己的生计,社区和独立的经济。
殖民地早期的繁荣归功于毛皮贸易,但是在殖民地中,人们主要是居住在自给自足的小农场。而在少数一些小城市以及南卡罗来纳和弗吉尼亚的些大型种植园里,一些生活必需品和几乎所有的奢侈品都通过出口烟草,稻米和靛蓝来得以交换。
支持性产业随着殖民地的扩张而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专用锯床和磨坊开始出现。殖民地居民开始建立造船厂,同时制造渔船队和商船。他们也建立小型冶炼厂。到了18世纪,局部的发展模式变得清晰:新英格兰殖民地居民依靠造船和航运来积累财富;马里兰,弗吉尼亚和南北卡罗来纳的种植园(其中不少使用奴隶),主要种植烟草,水稻和靛蓝;中部的殖民地如纽约,宾夕法尼亚,新泽西和特拉华主要经营作物和毛皮的航运。这个时期,除了奴隶之外,殖民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甚至超过了英国。而由于英国投资者的离开,土地开始向殖民地企业家开放。
从詹姆斯一世开始(1603–1625)就受控于英国的北美殖民地,在1770年时已经在政治经济两方面做好了加入一场新兴的自治运动的准备。争吵最早出现在与英国的税收和其他方面;美国人希望修改税收和法令来满足他们对自治的要求,但是一部分人认为,越来越多的争吵最终将引发一场抵抗英国统治,谋求殖民地独立的战争。
崛起的中产阶级借用了洛克的《再论公民政府》中的一句话“生命,自由,财产是不可剥夺的权利”作为自己的口号。和在17世纪18世纪的英国政局动荡中一样,中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坚定的支持着美国革命。
虽然政治上的分裂,也许并不是殖民地居民的原始目的,但是独立并且创造一个新的国家——美国,却成了事情的最终结果。 1789年的美国宪法确定了在州际之间的商业贸易没有关税,整个国家是一个统一联合的整体。在对联邦的权利范围的讨论中,第一任美国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持有一个很宽松的界定。汉密尔顿利用国债建立了强大的国家信用,这些国债被贵族们持有(因为贵族们有利益驱动将国家保持在健康的状态下),并利用进口关税作为担保。汉密尔顿相信国家能通过分散投资船运业,制造业和银行业来实现经济增长。他提议征收保护性关税来为政府支出买单,然而西部的农民很不满政府征收威士忌税。1791年他从国会得到特许,成立了美国第一银行,有效期至1811年。
托马斯·杰斐逊和詹姆斯·麦迪逊反对建立一个极权中央政府(相应的也反对汉密尔顿大多数的经济政策),但他们无法阻止汉密尔顿,因为当时汉密尔顿在华盛顿管理层里有着很大的权力和政治影响力。到了1801年,杰斐逊当选总统之后,开始推行一个分散的土地式民主(agrarian democracy),被称为杰斐逊式民主(Jeffersonian democracy)。其理念是保护普通民众免于政治和经济上的暴政。他称赞小农们是“最有价值的公民”。在他之后的麦迪逊总统让银行特许证于1811年到期,但在美国经济走下坡路之后,于1816年成立美国第二银行。 棉花在开始时只是小规模的在南部种植,后来由于艾里·惠特尼(Eli Whitney)发明了轧棉机,可以将原棉和种子以及其他废物分开。所以棉花开始大规模种植。因为棉花的种植,一些使用奴隶的大型种植园让一些家庭变的非常富有。
数以千万计的移民向更加肥沃的美国中西部迁移。官方建立的国道和水路如“坎伯兰大道”和“伊利运河”帮助大量移民向西部迁移并且将大量的农产品运往市场。自由党人支持克莱的美国系统,它主张进行内部改进(道路,运河,港口)保护工业,并且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银行。然而,自由党人的立法程序被民主党人阻止了。
总统安德鲁杰克逊( 1829年至1837年)反对美国第二银行,因为他认为美国第二银行有利于他的敌人的既得的利益。在杰克逊第二次当选为美国总统的任期内,他拒绝恢复银行的特许权并获得了国会的支持。杰克逊反对使用纸币,并要求向政府支付黄金和白银硬币。1837的恐慌使得经济停止增长达三年之久。
铁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之一。 关于铁路是否是“必不可少”的,有许多截然不同的观点,但毫无疑问铁路是非常重要的。铁路为经营大规模商业运作的新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创造了一个为未来商业所使用的蓝图。他们首先遇到管理的复杂性,工会问题及竞争问题。由于这些彻底的革新,铁路成为首个大规模商业企业。
恐慌并没有对在19世纪经济快速成长的美国造成太大的影响.相对而言;对于美国人口成长,快数发展的农场及工业发展仍然相当稳定.当交通建设的改善和新市场的持续扩张;新的发明以及资本的投资,仍旧驱使著美国经济引擎推动.蒸气船的发明使得船运更加的方便及便宜;但是铁路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更加全面性.不像是其他的交通运输,铁路在发展的期间受到了政府的许多支援,例如土地征收以及开山辟路,隧道工程...等等.并且得到了许多的民间及一些欧洲企业的私人资助。
有一些人一夜致富但是大多数人却失去毕生积蓄,然而愿景以及海外资金,结合了黄金的发现以及对美国公共利益及私人财富的承诺,使这个国家有能力发展大规模铁路运输系统,奠定日后工业化的基础。 表一: 美国铁路里程(按美国各地区)1850年 1860年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新英格兰 2,507 3,660 4,494 5,982 6,831 中部各州 3,202 6,705 10,964 15,872 21,536 南部各州 2,036 8,838 11,192 14,778 29,209 西部各州及区域 1,276 11,400 24,587 52,589 62,394 太平洋沿岸各州及区域 23 1,677 4,080 9,804 整个美国 9,021 30,626 52,914 93,301 129,774 来源: Chauncey M. Depew (ed.), One Hundred Years of American Commerce 1795–1895 111页 18世纪,工业革命从北方开始,到19世纪初期时,迅速席卷了整个美国。
到19世纪中叶,尽管海上贸易通道仍被英国皇家海军的炮舰外交主宰,但是美国的购买力水平已经超过沙俄、普鲁士,并几近与法国或印度相平。
到1860年, 阿伯拉罕·林肯任总统期间,16%的美国人口居住在城市,而且全国三分之一的收入来源于制造业。城市工业起初仅限于东北部地区;棉布生产占据首要位置,制鞋业、毛纺生产和机械制造也在扩张。许多新的工人都是移民。从1845年到1955年,每年大约有30万欧洲移民来到美国。他们中的很多都是穷人,留在了东部的城市,并且往往是他们刚到达时所在的港口城市。 而另一方面, 依然是农业地区的美国南方,对北方存在着资本和制造业商品上的依赖。 南方的经济利益, 包括奴隶制的保有, 只有在南方控制联邦政府的前提下才能收到政治力量的保护。1856年建立的共和党,代表着工业化的北方。1860年, 共和党和他们的总统候选人阿伯拉罕·林肯在奴隶制上持观望态度,但在经济政策上就坚定得多。1861年, 他们成功地出台了保护性的关税政策。1862年, 第一条太平洋沿岸的火车线路被特许设立。1863年,一个全国性的银行系统建立,用以资助美国南北战争;每个城市都设立了“第一国家银行”,有些依然存留至今。
美国北方在工业化程度上对南方的的优势确保了其在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中的胜利。北方的胜利决定了美国的未来及其经济体制。奴隶制的废除,使得南方的棉花大种植园收益锐减。在战时和战后迅速扩张的北部工业则继续迅猛发展。工业化逐渐统领了美国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社会和政治领域。南方种植园主的贵族统治宣告结束。
美国南方遭受了巨大的破坏,随之而来的是贫困的纠缠。 重建期间铁路建设获得了大量的补贴(同时腐败现象也很严重),但南方地区保持了其棉花生产的独立性。曾经的奴隶转变成了受雇劳工或佃农。随着人口增长超过了经济的发展速度,很多潦倒的白人也加入了雇佣工人的行列。到1940年,卡罗莱纳州的纺织厂,和阿拉巴马州的钢铁企业,成为了少数起重大作用的制造行业。 南北战争结束之后迅速发展的美国经济奠定了现代美国工业的基础。1880年代,美国超越英国成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从传统上说,美国政府领导人大多不愿意让联邦政府过多干预私人企业,但运输部门除外。一般情况下,他们认可自由放任(laissez-faire)的理念,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认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仅限于执法、维持秩序。到了19世纪后期,当小企业、农场和劳工运动要求政府出面为他们调停时,这种态度才开始变化。 发生在1929年10月的华尔街大崩盘或许是金融世界遭受过的最大灾难 。 大危机期间美国股市暴跌,大批企业破产,失业人数大量增加,银行倒闭,生产持续下降。这次经济萧条是以农产品价格下跌为起点:首先发生在木材的价格上(1928年),这主要是由于苏联木材竞争的缘故[来源请求];但更大的灾难是在1929年到来,加拿大小麦的过量生产,美国强迫压低所有农产品产地基本谷物的价格。不管是欧洲、美洲还是澳洲,农业衰退由于金融的大崩溃而进一步恶化,尤其在美国,一股投机热导致大量资金从欧洲抽回,随后在1929年10月发生了令人恐慌的华尔街股市暴跌,整整十年期间美国失业率超过20%的高档。
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取代了焦头烂额的胡佛,当选为美国第 32 届总统。他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被称为“新政”, 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 , 即复兴、救济 、改革 。由于大萧条是由疯狂投机活动引起的金融危机而触发的。罗斯福总统的新政也先从整顿金融入手 。 新政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救济工作 。 表2:大萧条数据 1929 1931 1933 1937 1938 1940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GNP) 101.4 84.3 68.3 103.9 103.7 113.0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122.5 108.7 92.4 102.7 99.4 100.2 工业生产指数 109 75 69 112 89 126 货币供应量 (十亿美元) 46.6 42.7 32.2 45.7 49.3 55.2 出口 (十亿美元) 5.24 2.42 1.67 3.35 3.18 4.02 失业率 3.1 16.1 25.2 13.8 16.5 13.9 战时生产局负责协调整个国家的生产力,以优先满足军事需要。许多生产消费品的工厂转而为军事服务。汽车制造商开始制造飞机和坦克,把美国变成了“民主武器库”(arsenal of democracy)。随着国家收入的增加以及消费品变得稀缺,政府建立了价格管理局,来防止通货膨胀。价格管理局主要通过控制一些地区的租金,和一些普通消费品,例如糖,石油等;以此控制价格上涨。
1940年代早期,受益于二战的影响,美国成功摆脱了大萧条的阴影。但也有政治评论说弗兰克林·罗斯福的社会民主政策对此也有贡献,但批评说罗斯福的政策阻碍了经济复苏,甚至让情况变得更坏 。但至少经济的复苏,有部分是因为其自我恢复的特性;大萧条是美国历史上第六次衰退。
6百万妇女开始参与生产制造业的工作;这些临时工作大部分都是制造弹药。她们部分替代了男人在军事中的位置。这些女工们被抽象成小说中的人物,女子铆钉工。战后,随着男人们回到家乡,很多妇女停止工作回到了家中。但二战中使用女工的先例,为以后让妇女加入美国劳动大军铺平了道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1970年代是美国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华尔街在战后享受了历史上最长的一次牛市,股市几乎毫无阻力的从1949年到一直上涨到1957年。美国政府当时参与社会福利和被艾森豪威尔称为军事工业复合体的政策一直延续至今。
从1975年到1979年,失业率总体上稳定下降,但不久后开始陡然升高。
里根推行的经济政策为供应面经济学,被人称为里根经济学,将所得税降低了25%、减少通货膨胀、降低利率、扩大军费开支、增加政府赤字和国债,排除税赋规则的漏洞,继续对商业行为撤销管制,使美国经济在历经1981-1982年的急遽衰退后,于1982年开始了非常茁壮的经济成长。他始终强调他对于联邦政府在处理问题上的能力抱持着怀疑态度,尤其是在经济问题方面。他的解决方式是撤回政府的干涉并减少税率和撤销管制,以此让自由市场机制能自动修正所面临的问题。
他在就职典礼那天说道:“政府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政府本身才是问题所在。”成为当代名言,几乎全部共和党支持者都认为雷根经济学是摆脱80年代初期衰退和最后击败苏联的关键,民主党人士当时也无法反驳,直到21世纪金融海啸爆发后雷根经济学才在世界范围内遭到质疑,并认为80年代初的衰退只是利率上升过高以吸收市场流窜资金的后遗症,仅调低利率就能恢复经济本来面貌,与雷根经济无关。 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崩盘,苏联解体美国赢得冷战,并打赢第一次波湾战争,国债增长75%,GDP增长69%,标准普尔500指数增长超过3倍。1994年到2000年期间,电脑革命的科技创新和实际产出增长,伴随着温和的通货膨胀以及不到5%的失业率,伴随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提供大量廉价产品进入美国刺激消费,随之而来的是暴涨的股票市场,以及互联网繁荣相对于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美国显得崛起之势明确。
90年代后期市场的热点是高科技的首次公开发行和互联网公司。然而到了2000年,网络泡沫化股票估值产生崩跌,从2000年3月,市场开始释放出90年代大约50%到75%的增长。2001年经济恶化,国民产出只增长0.3%,但失业率和破产数量都大幅上升,带来了21世纪初的衰退,但也有人常常把这次衰退归咎于九一一恐怖袭击。
⑨ 美国到底有几个州,分别是什么
美国有50个州。
美国人口普查局把全国划分为九大地区,每个地区所包括的州如下:
1、新英格兰地区包含州:缅因州、新罕布什尔州、佛蒙特州、罗德岛州、康涅狄格州、马萨诸塞州。
2、中大西洋地区包含州: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新泽西州、特拉华州、马里兰州、弗吉尼亚州、西弗吉尼亚州、华盛顿特区。
3、东南地区包含州:北卡罗来纳州、南卡罗来纳州、佐治亚州、佛罗里达州。
4、上密西西比河谷地区(五大湖区)包含州:密歇根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伊利诺伊州、威斯康星州。
5、南方地区所含州:肯塔基州、田纳西州、亚拉巴马州、密西西比州、阿肯色州、路易斯安那州。
6、中西部地区(大平原地区)所含州:明尼苏达州、爱荷华州、密苏里州、堪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内布拉斯加州、南达科他州、北达科他州。
7、落基山区所含州:蒙大拿州、爱达荷州、内华达州、怀俄明州、科罗拉多州、犹他州。
8、太平洋海岸区所含州:华盛顿州、俄勒冈州、加利福尼亚州。
9、西南地区: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德克萨斯州。
(9)南卡罗来纳银行股票成交量扩展阅读
美国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于北美洲中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湾接壤,本土位于温带、副热带地区。
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美大陆西北方,东部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峡和俄罗斯相望;夏威夷州则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岛。美国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还拥有多处境外领土和岛屿地区。此外,美国还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着374个海外军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积定义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亿人口,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国家之一。美国地形与气候复杂多样,是多种野生动物的家园。
美国早先在清朝时因国旗的图案而获别称“花旗国”;一些美国事物的中文名称至今仍含有“花旗”的字样,如美国特产花旗参以及美国最大银行之一 ——花旗银行(Citibank)。
官方文件可溯自乾隆年间之“咪唎𠼤”,曾国藩也指出“咪夷质性醇厚,于中国时思效顺。”道光年间则称“米利坚”,后采裨治文等人译“亚美理驾合众国”,简称“美国”或“合众国”,参见1844年《望厦条约》、1858年《天津条约》、1901年《辛丑条约》;1860年以降逐渐用“美”代“米”,及至宣统退位前签订《各国禁烟公约》为“美利坚合众国”。
此外,尚有“咩哩干”(《海录》)、“弥利坚”(《四洲志》、《海国图志》)、“美利哥”(《瀛寰志略》提及别名)译名等等;日本与华交流亦受影响,例如江户时代《神奈川条约》使用美国译名“米利坚合众国”、“亚墨利加”可见于《瀛寰志略·卷九·北亚墨利加米利坚合众国》,也就是日文简称“米国”由来。
⑩ 注册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公司优势
1、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公司进行海外投资,投资声誉高,为企业间接带来高效率;
2、成立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公司,公司的名义可与世界知名银行开设银行账户,资金进出自由,没有任何的外汇管制;
3、企业可以更好拓展海外市场;
4、可以进行合理的避税,降低财务、税务负担低;
5、可以进行反向投资,成立美国公司可以在大陆投资,成为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享受外资的待遇;
6、海外公司可以不需要每年召开股东大会及董事会,即使召开,其地点也可任意选择,管理程序简单,即可轻装上阵,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公司经营的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