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股票 » 海上稠油热采技术上市公司股票
扩展阅读
恒安集团4月份股票行情 2025-08-23 00:42:16

海上稠油热采技术上市公司股票

发布时间: 2022-05-25 02:25:20

① 稠油油藏的成因

在油田的石油开采中,稠油具有特殊的高粘度和高凝固点特性,在开发和应用的各个方面都遇到一些技术难题。就开采技术而言,胶质、沥青质和长链石蜡造成原油在储层和井筒中的流动性变差,要求实施高投入的三次采油工艺方法。高粘、高凝稠油的输送必须采用更大功率的泵送设备,并且为了达到合理的泵送排量,要求对输送系统进行加热处理或者对原油进行稀释处理。 就炼化技术而言,重油中的重金属会迅速降低催化剂的效果,并且为了将稠油转化为燃料油,还需要加入氢,从而导致炼化成本大大增加,渣油量大,硫、氮、金属、酸等难处理组份含量高,也是炼油厂不愿多炼稠油的原因。可见,稠油的特殊性质决定了稠油的采、输、炼必然是围绕稠油的降粘降凝改性或改质处理进行的。 针对稠油粘度大等特征和各油藏的构造可采取不同的采油工艺。稠油油藏水驱开采技术主要包括机械降粘、井筒加热、稀释降粘、化学降粘、微生物单井吞吐、抽稠工艺配套等:稠油油藏热采技术主要包括蒸汽吞吐、蒸汽驱、丛式定向井以及水平井、火烧油层以及与稠油热采配套的其它工艺技术等。 火烧油层的难点是实施工艺难度大,不易控制地下燃烧,同时高压注入大量空气的成本又十分昂贵。而化学降粘法加入的化学药剂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地层严重污染。目前国内外对稠油和高凝油开采一般均采用热采方式,电加热技术是在空心抽油杆中穿一根电缆,电缆的一端与空心抽油杆的底端相连,在由电缆、空心抽油杆构成的回路上施加交流电,通过被加热的空心抽油杆对稠油或高凝油的热传导实现加热降粘。与其他技术相比,具有较高的效率,而且该工艺方法作业比较简单,费用较低,采油比较经济。因此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在我国的许多油田得到广泛应用。

② 什么是HDCS技术

水平井(horizontal well)、油溶性复合降粘剂(dissolver)、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蒸汽(steam),稠油热采技术。

③ 请问股票分析步骤一般都涉及哪些呢

例如:中海油服(601808)投资圈点:
投资亮点:
1、2008年公司完成了对挪威钻井公司Awilco Offshore ASA 的收购,使得钻井板块的装备能力增强,海外市场份额扩大,作业地区更是延伸至北海、地中海等地区。
2、公司作为中国近海钻井服务、油田技术服务、近海工作船服务和物探勘察服务的主要供应商,在市场上拥有和操作规模最庞大和功能最广泛的大型装备群,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可服务于整个中国海域的油田服务市场。
3、公司自主研发、国内首创的“钻屑研磨成浆系统”顺利完成现场功能试验,为设备的国产化和钻井废弃物回注作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自升式平台桩腿弦管制造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填补该项技术国内空白,成为支持COSL 大型装备发展的重要保障。
4、公司钻井中途测试仪(FCT)工程样机测试成功,使得COSL 成为全球第四家拥有该技术的公司;稠油热采3技术在渤海油田实验取得良好效果,使得平均原油日产量增长3-4 倍,前景较好。
负面因素分析:
气候、自然灾害等带来的损失以及石油需求的下降给公司经营带来一定压力。
港澳资讯综合评价:
公司是中国近海最具规模且占主导地位的综合油田服务供应商,操作着中国最强大的海上石油服务装备群,业务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及生产的各个阶段,其中钻井服务、油田技术服务、船舶服务和物探勘察服务四大业务板块在国内均居主导地位;未来增长态势良好,可关注。
从持有人情况来看,2009一季报显示,前十名流通股东中:
共有9家机构持有6010.60万股该公司的股票
较上期增加-1077.55万股,机构有减持迹象。

④ 什么是稠油啊

稠油一般指重油,是原油提取汽油、柴油后的剩余重质油,其特点是分子量大、黏度高。重油的比重一般在0.82~0.95,热值在10,000~11,000 kcal/kg。其成分主要是碳氢化合物,另外含有部分的硫黄及微量的无机化合物。

针对重油现状,国际第七届重油及沥青砂国际会议显示中国稠油热采技术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稠油热采配套技术。发现70多个稠油油田中,总地质储量约12亿立方米,年产量达1300万吨,已累计生产逾亿吨。

(4)海上稠油热采技术上市公司股票扩展阅读

应用——

重油又称燃料油,呈暗黑色液体,按照国际公约的分类方法,重油叫做可持久性油类,顾名思义,这种油就比较粘稠,难挥发。所以一旦上岸,很难清除。主要是以原油加工过程中的常压油,减压渣油、裂化渣油、裂化柴油和催化柴油等为原料调合而成。

其比重超过0.91的稠油,黏度大,含有大量的氮、硫、蜡质以及金属,基本不流动,而沥青砂则更是不能流动。开采时,有的需要向地下注热,比如注入蒸汽、热水,或者一些烃类物质将其溶解,增加其流动性,有的则是采用类似挖掘煤炭的方法。

⑤ 中国首个海上大规模超稠油热采油田投产,会影响到我国的能源结构么

我国首个海上大规模超稠油热采油田投产,这也是全球首个海上大规模超稠油热采开发油田,实现对特超稠油的规模化、经济开发的突破,将撬动渤海湾盆地上亿吨特超稠油资源的开发,从而影响我国的能源结构,并提高国家石油战略储备。

据央视网报道,中国海油4月23日发布消息,中国首个海上超稠油热采开发油田——中国海油旅大5-2北油田投产。此次“稠油热采”开发模式的成功应用,将助力渤海湾盆地上亿稠油资源的开发。


我认为,我国首个海上大规模超稠油热采油田投产,将稠油储量变产量,对于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影响我国的能源结构,并有效提高国家石油战略储备。

⑥ 稠油热采用英文怎么翻译

Heavy Oil Development steam stimulation technology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method, it is also the major heavy oil thermal recovery methods. Over the past 10 years, relying on steam stimulation technology opens a new situation of China's heavy oil development. Steam stimulation to improv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effects of min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must be based on reservoir to optimize the design parameters of steam injection process, the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operations. In this paper, a new development block in the concept of exploitation of heavy oil by steam stimulation model, optional Canadian software company CMG STARS simulator to simulate the dynamics of proction, optimizing steam injection parameters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development program.

⑦ 稠油热采封窜用热敏凝胶性能研究

张锁兵 赵梦云 苏长明 张大年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摘 要 稠油热采防窜一直是油田开发的难点之一,常用封窜剂难以解决热采井深部的封窜问题。本文研究了自制热敏凝胶体系的封堵性能,考察了其黏温性能、黏浓性质及浓度对凝胶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明:热敏体系在特定温度下,从溶液转变为高强度冻胶,降温后体系自动恢复流动性,整个过程是可逆的;热敏凝胶体系具有注入性、耐温性、稳定性好和封堵率高等优点,特别适合于稠油热采井封窜的深部处理。

关键词 稠油 热采 热敏凝胶 深部封窜

Performance Experiment on Thermal Sensitive Gel for

Plugging in Thermal Proction Wells of Heavy Oil

ZHANG Suobing,ZHAO Mengyun,SU Changming,ZHANG Danian

(Exploration and Proction Research Institute,SINOPEC,

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 Heavy oil anti-channeling has been one of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oilfield development.The application of anti-channeling agents could not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deep channeling in thermal proction wells of heavy oil.The performance of thermal sensitive gel which proced by the authors was investigated.And its viscosity-temperature performance,sticky concentrated nature and concentration of the gelling properties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can change from solution into high strength gel system at thermal sensitive temperature,and resume mobility after cooling.The whole process is reversible and can be repeated form any times.The system has good behaviors of adjustable thermal sensitive temperature and gel strength,good injection performance,temperature tolerance,stability and high plugging efficiency,which is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deep channeling p lugging in steam huff and puff wells.

Key words heavy oil;thermal proction;thermal sensitive gel;deep channeling plugging

国家对石油资源的巨大需求而国内产量难以供给的矛盾,使得以前不动用的难开采、非常规资源成为今后的主攻方向。其中,我国稠油资源储量丰富,约2.5×1010t,占总油气资源的28%[1~3]。开采稠油资源的最好方式是热力采油(包括蒸汽吞吐和蒸汽驱),但由于流度差异以及重力超覆等原因,实际生产中,蒸汽容易在高渗层中发生指进和汽窜,从而降低了蒸汽波及系数,严重降低了热采开发效果[4,5],汽窜已成为稠油开发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也是稠油开采中亟待解决的困难之一。

采用化学剂对稠油热采油井进行高温封窜,已被我国石油工作者广泛采用[6~8]。然温水浴锅;安瓿瓶等。

药品:KDM-12型热敏凝胶(自制);模拟矿化水Ⅰ(自制,总矿化度5727mg/L,Ca2+、Ma2+总量为108mg/L);模拟矿化水Ⅱ(自制,总矿化度19334mg/L,Ca2+、Ma2+总量为1028mg/L)。

2.2 实验方法

2.2.1 凝胶温度确定

将配制好一定浓度的热敏凝胶体系加入到安瓿瓶中,氮气吹扫后用铝盖密封,然后置于恒定温度的水浴中,放置一定时间观察,若液体不流动,则为凝胶温度;若仍为液体,则继续升高水浴温度,待恒温后放入样品,重复步骤直到确定凝胶温度为止。

2.2.2 凝胶强度测定

采用真空度法表征热敏凝胶体系成胶后的强度,测定步骤:把玻璃管的一端插入形成凝胶的热敏凝胶体系,另一端用真空泵抽吸,用空气突破冻胶时压力表上的读数来表征凝胶的强度[11]

2.2.3 耐温性能评价

将凝胶体系封存于安瓿瓶中,然后放在高温烘箱中,观察在高温下经历不同时间后样品的脱水情况,以确定凝胶体系的耐温性能。

2.2.4 封堵性能评价

采用单管模型评价热敏凝胶的封堵性能。具体试验流程如下:(1)用模拟矿化水饱和填砂管,一定温度下测定填砂管的堵前水测渗透率kw0;(2)用平流泵以1mL/min流量将1.0Vp(孔隙体积)的预凝胶液注入填砂管,升温至胶凝温度以上(90℃)下恒温3h后,测定填砂管的堵后水测渗透率kw1;(3)计算封堵率E。试验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 单管模型流程图

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五)

式中:E为堵水率,%;kw0为堵前渗透率,μm2;kw1为堵后渗透率,μm2

3 结果与讨论

3.1 注入性能

在30℃恒温条件下,利用流变仪测定不同质量分数KDM-12溶液的黏度,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不同质量分数的KDM-12溶液对应的黏度

由图3可知,随着KDM-12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加,溶液的黏度增加,为了保证溶液易于注入地层,合适的KDM-12溶液质量分数不应高于3%。

3.2 凝胶温度的确定及黏温关系

测定质量分数为2%凝胶体系溶液的黏度,并利用试管倒置法确定了对应的凝胶温度,如表1所示。

表1 质量分数为2%的凝胶体系的黏度及胶凝温度

测定质量分数为2%的KDM-12溶液的黏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试验结果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溶液的黏度先降低后升高。当温度低于胶凝温度时,溶液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呈线性关系降低;而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黏度急剧升高,最终形成凝胶。当温度低于胶凝温度时,由于氢键作用,水分子在疏水基团周围形成有序的“笼形结构”,使体系溶于水;当温度升高时,分子运动加剧,结构产生紊乱和破坏,疏水基团甲氧基相互缠绕,形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

3.3 抗剪切性能

配制质量分数为2%的KDM-12溶液,加入到waring混调器,在1档位置将其剪切不同时间后测定体系的黏度及凝胶强度。如表2所示。

图4 不同温度下KDM-12溶液对应的黏度

表2 剪切对热敏凝胶体系的影响

由表2可知,随着剪切时间的延长,KDM-12溶液黏度降低,具有剪切稀释性。由于剪切导致分子链段断裂,导致溶液黏度降低,但是亲水链节上仍存在疏水基团。当温度升高时,疏水基团发生缔合形成连续的网状结构,形成凝胶,但是由于分子链断裂对水的控制能力降低,导致凝胶强度降低。

3.4 耐矿化度能力

利用模拟矿化水配制不同质量分数为2.0%的KDM-12溶液,分别取一定体积的溶液盛入安瓿瓶中,氮气吹扫后密封,考察其凝胶温度和凝胶强度,后将形成凝胶的安瓿瓶放置在100℃烘箱中考察其3d后的脱水量,见表3。

表3 KDM-12对不同矿化度模拟水的耐受性

由表3可知,不同浓度的矿化水对KDM-12型热敏凝胶体系的性能影响较小,其表现出较好的耐受性。

3.5 热稳定性能

将质量分数为2%的KDM-12溶液封存在安瓿瓶中,放置在不同温度(100℃及120℃)的烘箱中进行老化,考察其凝胶脱水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不同温度条件下凝胶脱水量与老化时间的关系

由表4可知,相同老化时间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凝胶的脱水量增加,但增加量并不多,说明KDM-12体系具有较好的耐温性能。

3.6 封堵性能

参照封堵性能评价方法,利用单填砂管模型(直径2.5cm,长50cm)评价了质量分数为1.5%、2%的KDM-12溶液的封堵性能,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110℃下不同质量分数的KDM-12溶液的封堵性能

由表5可知,随着KDM-12溶液的质量分数增加,封堵率增加且均高于97%,表明热敏凝胶体系具有好的封堵性能。

4 结论

1)静态评价结果表明,自制的热敏凝胶冻胶液初始黏度低,入泵性能好;凝胶强度大;抗剪切性能好;对高矿化度水有较好的耐受性,在总矿化度19334mg/L,Ca2+、Ma2+总量为1028mg/L时仍具有较高的凝胶强度;热稳定性好,在120℃的高温环境中,30d后只有少量脱水。

2)动态评价结果表明,热敏凝胶具有较高的封堵率。

参考文献

[1]于连东.世界稠油资源的分布及其开采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特种油气藏,2001,8(2):98~103.

[2]牛嘉玉.稠油资源地质开发及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0~13.

[3]张庆茹.中国陆上稠油资源潜力及分布特征[J].中外科技情报,2007,(1):2~3.

[4]王灵奎.稠油油藏的非均质研究[J].测井技术,2000,24(2):96 ~101.

[5]吴奇等编译.国际稠油开采技术论文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4:13~17.

[6]李坤,廖易刚.陈大钧低毒改性脲醛树脂堵剂的室内研究[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7,30(2):53~56.

[7]吴文刚,武川红,陈大钧,等.高温高盐油藏堵水调剖用凝胶实验研究[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8,24(5):559~562.

[8]姚凯,王史文,孙明磊,等.井下自生气复合泡沫技术在稠油热采中的研究与应用[J].特种油气藏,2002,9(1):61 ~64.

[9]余吉良,谢刚,南庆义,等.改性酚醛树脂封窜堵漏剂的性能及应用[J].油田化学,2005,22(4):299~301.

[10]徐春碧,王明俭,吴文刚,等.一种自生泡沫凝胶复合堵剂的室内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4):138~141.

[11]戴彩丽,王业飞,冷强,等.长成冻时间的深部调驱剂研究[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8(1):12~26.

⑧ 什么是稠油热采

通常称黏度高、相对密度大的原油为稠油。我国的稠油沥青质含量低、胶质含量高、金属含量低,稠油黏度偏高,相对密度则较低。由于稠油与常规原油的性质存在很大差别,使其采油工艺也有很大区别。

稠油与常规轻质原油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1)黏度高、密度大、流动性差。它不仅增加了开采难度和成本,而且使油田的最终采收率非常低。稠油开采的关键是提高其在油层、井筒及集输管线中的流动能力。(2)稠油中轻质组分含量低,而胶质、沥青质含量高。(3)稠油黏度对温度敏感。随着稠油温度的升高其黏度显著降低,这是稠油热采的主要机理。

热处理油层采油技术是通过向油层提供热能,提高油层岩石和流体的温度,从而增大油藏驱油动力,降低油层流体的黏度,防止油层中的结蜡现象,减小油层渗流阻力,达到更好地开采稠油和高凝油的目的。目前常用的热处理油层采油技术主要有注热流体(如蒸汽和热水)和火烧油层两类方法(图5.6)。其中注蒸汽处理油层采油方法根据其采油工艺特点,主要包括蒸汽吞吐和蒸汽驱两种方式。

图5.6火烧油层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