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股票 » 货币超发银行股票
扩展阅读
东方6号股票行情 2025-09-12 02:48:41
近年茅台股票历史价格 2025-09-12 02:34:12
青岛港股票怎么买不进去 2025-09-12 02:31:26

货币超发银行股票

发布时间: 2022-05-30 14:26:07

㈠ 货币发行过量,超发的货币都去哪儿了


摘要


1货币持续宽松,却没能推升通胀。日本货币持续宽松,尝试了几乎所有非常规货币政策,但通胀长期保持低迷,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超发的货币并没有流入商品领域。如果比较日本居民工资以及物价走势我们会发现,日本通胀虽然很低,但是工资涨幅更低,甚至远远跑输了通胀。


2超发的货币去哪儿了?虽然日本货币政策持续宽松,但是有很大一部分货币趴在银行的准备金账上,流出去的货币有一部分被企业存了回来,还有一部分货币则流向了日本的股票市场。2010年日本宽松加码后,虽然经济没有很明显的起色,但股票市场大幅上涨。


3货币为何流向了资产领域?我们认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贫富分化。无论从收入角度,还是从财富角度,日本的贫富分化问题都是在不断加剧的。在贫富差距较大的情况下,超发的货币更容易推升资产类商品的价格,却很难推升普通消费品价格。而且即使货币超发对消费品价格有影响,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如果用黄金价格走势来代表货币超发程度,从货币超发到通胀回升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


1 货币持续宽松,却没能推升通胀


日本90年代地产经济泡沫破灭之后,为了应对经济衰退和通货紧缩,不断调低政策利率,在政策利率降至0后,陆续进行了量化宽松、购买风险资产、收益率曲线控制等几乎所有非常规货币政策。


但对物价的刺激作用却不明显,1999年9月政策利率到零之后,日本仍然有一半以上的月份CPI同比是小于0的。


所以货币超发是否会推动通胀,还是要看货币的流向。在贫富差距较大的情况下,超发的货币更容易推升资产类商品的价格,却很难推升普通消费品价格。而且即使货币超发对消费品价格有影响,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如果用黄金价格走势来代表货币超发程度,从货币超发到通胀回升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

㈡ 货币超发可能会带来什么影响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全球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在2020年度美国进行了三次以上的无限期量化宽松政策和经济刺激政策,我们不难理解,美国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缓冲国内经济以及给大量穷人发放补助性金钱,让美国经济重回正常流通。

目前,就美国疫情的发展趋势来看,在各种经济政策的刺激之下,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发着钱让美国人民过日子,而美国经济也出现了非常糟糕的一幕,社会流通性在下降,大量热钱无处可去。

我们近几日可以看到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中国一家关于生产电子烟的企业在股票发行当日股价暴增150%左右,那么这种现象,对于我个人来讲,我认为是美国人民的钱无处可去,只能用来炒股,进而推高了资本市场的巨大泡沫,而在过三到五年,我们转头再来看这些公司一地鸡毛。

接下来,我们就具体谈一谈,美国是全世界超级货币,它可以无限期的超发货币,全世界为什么没有能力去遏制它的发展?

图片

我们在疫情中可以看到,如果美国政府不出台无限期的量化宽松政策来救助美国企业的发展,不出台经济刺激政策,美国国内的大量人群,由于失业就会造成生活困难,毕竟,没有钱吗?

因为我们讲社会流通性下降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美国底层的民众没有钱了,本来很多人由于买房贷款等大量负债压在头顶,在疫情期间,很多人也因此失业,生活难以继续。

而我们讲现在的美国产业主要是高科技公司为主,这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证明美国因高科技而领先世界,但因此也产生了一些很现实的问题,如果这些高科技,例如,像我国国内的阿里巴巴集团一样,在商平台出现了垄断,那么,这将势必会影响其他产业或者说企业的正常发展,美国也是一样。科技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垄断,而伴随以前科技公司开始使用机器人,大量的员工也失业,这就难以带动就业,大量失业人群必将会对社会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图片

而此轮美国政府在疫情期间给民众发钱的行为,就是为了促进消费流通,科技公司生产的机器人可以24小时工作,但是人不可以,机器人可以不吃饭,但是人要吃饭,人要消费机器人只干活不消费,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人用,大量的穷人买不起用不起,最后市场经济也无法运转,因此,美国开始向基层民众发钱,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基本的生活供应,就是能吃起饭。另一方面,也像那些大公司各大企业巨额的援助,这样能够保证美国的大企业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同时让民众有消费能力

㈢ 全球放水,货币超发,下一个蓄水池会是什么

全球放水确实也出现了货币超发的现象,目前传统的蓄水池也就是三个银行,楼市,股市。有很多的人特别是一些富豪,他们一眼会热衷于把钱放在银行,银行相对于其他地方是比较安全的,毕竟银行存款存股资金都是有一定的保本。从保险的角度上来讲,那些富豪们他们都会将一部分资金放在银行,在有需要的时候或者面临投机机会的时候,他们就会将这些钱拿出来进行投资。

其实最好的蓄水池就是资源,只不过想要投资资源这一块有很大的限制,所以很难成为一个蓄水池,只能够成为小部分人的蓄水池。像这个能源矿产都是属于资源,不管货币怎么超发,这些资源都是会跟着涨的,所以才是最好的,一个避免货币超发的蓄水池。

㈣ 货币超发对市场、股市的影响是怎样产生的

货币贬值,即价格上涨,俗称通货膨胀;股市应该是上涨,不过中国股市一向不按常规走

㈤ 通货膨胀对股市是利好还是利空

在经济正常运行的前提下,通胀上升说明GDP已经先行上升,所以对股市利好。后续通胀继续上升的情况下,央行会开始收紧资金,融资变得困难,股市加杠杆的投资者必然出局,同时利率的上升会吸引资金进入其他市场,股市即转空。
【拓展资料】
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储蓄下降、成本上涨、失业率增高。当通货膨胀产生的时候,因为人们对预期值的错误预估,导致市场对资源进行了错误的配置,进而出现种种后果。
1.货币贬值
货币多发之后一个后果就是本国的货币贬值了,通俗的说就是钱不值钱了,那么你需要更多的钱去买别的国家产品,而别的国家只需要少量的钱就能买本国的产品,现在的土耳其就是这种情况。
2.物价上涨
因为货币超发,物价也随之上涨,物价上涨的连锁反应可能是无货可买。
3.储蓄下降
货币超发之后,由于物价上涨,存在银行的钱就是变向贬值,所以大家更愿意把钱投资在其他产品上(比如黄金)。
4.成本上涨
物价上涨,人工上涨,企业无论是用人成本还是材料成本也随之上涨。
5.失业率增高
当企业无法负担起成本,或者产生的利润无法和成本后者预期成本相一致的时候,企业就会进行裁员,减少产量等措施。国家的失业率就会升高。
主要类型
1.低通货膨胀(LowInflation)
低通货膨胀的特点是,价格上涨缓慢且可以预测。
我们或许可以将其定义为年通货膨胀率为1位数的通货膨胀。此时的物价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人们对货币比较信任。
2.急剧通货膨胀(GallopingInflation)
当总价格水平(astanderofpricelevel)以每年20%,100%甚至200%的2位数或3位数的比率上涨时,即产生了这种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局面一旦形成并稳固下来,便会出现严重的经济扭曲。
3.恶性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
最恶性的通货膨胀,货币几乎无固定价值,物价时刻在增长,其灾难性的影响使市场经济变得一无是处。

㈥ 货币超发会有什么影响懂经济的学者帮帮忙!

虽然中国货币超发情况一直存在,并且在近年中货币超发规模位居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首,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目前为止,在中国还没有出现因货币超发而引致的不可控制的通货膨胀,亦即没有发生失控的恶性通货膨胀。在长达二十多年时间里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经济奇迹。当然,也应该看到,长时间的货币超发也给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后果。
首先,在一段时期内引发了较为严重通货膨胀和社会问题。远的不说,金融海啸以来内地的通胀情况令人记忆犹新。由于统计上的缺陷,尽管内地官方公布的2010年和2011年的通胀率只有3.3%和5.4%,但许多农副产品价格的月涨幅已经达到两位数,农副产品物价的持续暴涨,令普遍老百姓怨声载道,叫苦连天。
通胀野火烧不尽
其次,导致了严重的资产泡沫至今仍是隐患。2009年初,在极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促动之下,内地大量货币资金开始涌向市场,房价、股市乃至艺术品市场在短时间内掉头上升,以至于时至年尾,美国知名杂志《福布斯》将中国的房地产泡沫评为2009年全球七大金融泡沫亚军,其理由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房地产价格、股票价格的虚高。甚至有国外舆论认为,中国的楼市泡沫是迪拜的千倍。
第三,冲击国家正常经济运行秩序和宏观调控。2009至2010年期间,内地大量信贷资金流入楼市和股市,既脱离国家宏观经济目标,更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的运行。一方面,与国家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或技术改造有关的企业和领域未能得到货币政策应有的支持;而另一方面,银行释放的大量信贷资金却流向了具有严重泡沫成分的股市和楼市,使得高烧不退的楼价成为了全民的公愤,以致迫使中央不断出手打压楼市。
资产泡沫藏隐患
第四,扭曲收入分配、挫伤人民创业热情。
由于货币超发所引发的通货膨胀会导致居民手持货币出现贬值,因而货币超发首先在宏观层面上扭曲了政府与百姓之间的分配关系。据统计,1980年的100元人民币实际价值已经降到今天的15元左右。在微观层面,货币超发所引发的资产泡沫化,刺激市场的投机活动,那些金融和地产行业人士或者部分先行涉足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人们近水楼台,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炒股、炒房暴富冲击着众多埋头苦干的劳动者和企业家,严重挫伤社会各阶层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热情。
第五,严重影响政府的施政威信。大量货币资金刺激泡沫经济,致使中央的楼市调控政策不断失效,严重损害了中央政府的施政威信,近年来,凡是内地出台调控楼市措施,反而屡被认为是楼价上涨的前兆。货币的大量超发,也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甚至助长了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令环境及生态遭受较大的破坏。货币超发也引发了诸多的腐败问题。这些都直接和间接地对政府的信用和威信构成负面影响。

㈦ 货币超发对股市的影响多大

正常情况下超发货币对股市的影响是推高,但不排除经济面极为不好的反作用,变成股市暴跌

㈧ 货币超发对股市的影响多大

中国货币超发为何没有引发通胀?
抛开情感从客观上来说,中国在这场货币发行大赛中也不能独善其身,甚至可以说是名列前茅。对中国国内经济来说,中国需要印钞,这能带来经济的繁荣。而且,我们印钞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保护出口,被动印钞来平抑人民币汇率。
按常理来说,大幅度印钞最大的顾忌就是会产生通货膨胀。最近世界范围内大幅度的量化宽松,产生通胀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中国的广义货币M2超过100万亿。中国发行这么多的货币,为何没有引起显著的通胀?中国的货币发行后都流失到了哪里?会不会有什么隐患呢?
首先,中国的货币超发本身并不马上意味着经济的失调和通胀的产生。我们货币量M2远远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冠军有一定的理由和基础。在美国,银行体系的总资产仅大约12万亿美元,而股票与债券市场的市值超过了60万亿美元,即在美国经济中直接融资比例超过了80%。而与之相反,在中国,银行系统总资产超过80万亿元,而股市债市规模则仅仅为20万亿元。资本市场的欠发达使得大量的资金无处消化,进而导致了M2的激增。当然,也正是在目前中国这样的金融体系资源配置效率下,大量货币发行后进入股票市场或者期货市场等黑洞漩涡中。以至于在中国,为了解决实体经济的融资问题,需要特别多的货币发行。
然而这还不能成为全部的理由,不能说中国的货币超发就没有任何问题了。中国的货币超发现在没出现问题,不代表以后就没问题。
在经济学上,货币发行量代表的只是一个国家通胀的潜力。也就是说,印钞只是代表一种潜力,而并不马上产生通胀,从印钞到产生通胀,是需要一段过程来传导的。从国外经济学统计来看,货币M2到通胀的传导过程,可能只需要1年时间。但这个传导过程,放在咱们中国这样特殊的国家,那可就说不定了,也许这个传导过程会很长很长。
货币发行到通胀的这个传导过程时间取决于什么呢?我们能想到一些术语,比如产能过剩。假设各行业都是产能过剩,产品供给超过需求,那么即使货币再多,也未必能推高这种产品的消费价格。显然,这个传导时间就变长了。
当然,类似影响传导时间的因素有很多很多,但这都不是关键。中国为什么从印钞到通胀的传导时间很长呢?关键的所在是房地产。我们只要印出一块钱来,无论这钱是首先流到老百姓、企业家还是一些官员手上,都被用来推高房地产价格了。这是一种中国人的习惯所致,也是中国经济刚刚开始崛起的必经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无论老百姓、企业家还是政府官员,都喜欢寻找一种安全感、一种保障。买房就是一种最好的投资、一种最好的安全感、一种最好的保障。
由此,中国进入了全民买房时代。无论是老百姓、企业家还是政府官员,只要有了钱,必先买房,无论是一套、两套还是一百套。而用在消费品上的钱却越来越少,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的消费率会越来越低。像粮食、蔬菜等消费品对应的CPI没有明显的上涨,这就是中国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通胀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说,中国印出来的钞,大半变成了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
有人会问了,那买房的钱不是钱么?房价不也应该算入CPI么?还真别说,房价还真不能计入CPI。宏观经济学的这种设计是对的,房子属于一种投资,不是一种消费。买了房子,你甚至可以在几年后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这跟消费品有最本质的区别。所以,房价确实不应该计入CPI。
有人说,那房价涨难道就跟通胀无关了么?答案是,房价涨确实应该跟通胀有关,但计入CPI的应该是房租,而不应该是房价。尤其对于中国这样的国家来说,无论是房价还是房租都占据了生活中很大的一笔钱,很多在大城市的人都深有感触,自己一个月的收入几乎一多半被用来交房租了,更别说买房了。也就是说,房子明显是跟通胀有关联的,具体的关联点是房租。
既然房租要计入CPI中,而且在生活支出中占据那么大的比例,那么它在CPI中的比重一定要很高才对。问题是,在我国实际统计的CPI中,房租所占的比重很低很低。虽然有关部门从来不公布权重,但能推算出来,这个权重一定高不了。也就是说,是因为这个权重问题,才让公布出来的CPI比我们实际感受的要低很多。
所以,有两个结论是可以得出来的:第一,中国实际的通胀应该比官方公布的CPI涨幅要大一些,但还没到多严重的地步。第二,货币超发,现在虽然没出现严重的通胀问题,但不代表以后就没问题。只是中国从印钞到通胀的传导过程太长,这种通胀的潜力还没有显现出来。
对于一国经济整体来说,货币发行权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掌握在政府手上,提高了政策效率,是利于发展的。但我们并不能因此便忽视其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们应该要做的是: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减少贫富差距,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杜绝贪污腐败,让民众牢牢抓住经济发展的果实,国富民也富,这才是真正的强大!(许一力)

㈨ 中国货币到底超发有多严重能买下整个美国是真的

货币超发是指发行的货币面值总额大于经济价值总量的现象,一般应当等于或小于经济价值总量的70%,是指货币发行增长速度超过货币需求的增长速度,即货币发行量超过了维持经济正常运行所需要的货币量。按照货币学基本原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每增长出1元价值,作为货币发行机构的中央银行也应该供给货币1元,超出1元的货币供应则视为超发,建议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9-23,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㈩ 当股票等金融资产价格呈现上涨趋势时,为什么银行的货币创造功能会进一步推升金融资产的价格

货币超发进去社会,资金是逐利的,哪里成本低 利润高 容易操作,资金先去哪里,股市房市弹性大,资金吸引力高,所以当钱多时,一些资产价格会优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