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可以通过公开市场大量购买一个公司的股票,然后达到控制这个公司的目的吗
股票本身就是拿来买卖的,特别是对于A股同股同权来说,你持有的股票越多你的话语权越高,如果持股达到较高的比例,进入公司的管理层并控制公司也并非不可能。
通常情况下,一个公司的股权有几个界限,不同的股权比例所享有的权利是不一样的。
绝对控制权67%,当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机构只有一个公司67%以上的股权,那么它就可以做到100%的控制这个公司,别人反对一点作用都没有;
相对控制权51%,基本上可以很安全的控制这个公司;
安全控制权34%,一票否决权 ;
30%上市公司要约收购线;
20%重大同业竞争警示线; 临时会议权
10%,可提出质询/调查/起诉/清算/解散公司;
5%重大股权变动警示线。
当然上面我们所说的这些股权结构是建立在同股同权的基础上,只要你的股票是通过合法合理的渠道购买的,符合监管的相关要求,那从理论上来说,通过大量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成为公司最大的股东之后,你不仅可以进公司的管理层,甚至有可能控制整个公司。
但从实际上来看,想要通过大量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控制一个公司的难度是非常大的。
关于大量收购上市公司的股票以达到控制上市公司的目的,最近几年就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那就是万宝之争。
当股东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超过5%,按照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就必须发布公告,而一旦发布公告之后,大家知道有人要举牌上市公司,会有更多的人购入这家公司的股票,从而在短期之内推升这家公司的股价,这会让收购的成本进一步增加。
而且一旦举牌之后,就会引起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警惕,他们肯定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反制,比如通过回购股票,以及舆论压力给收购方施加压力等等,这会大大的增加收购方的收购难度。
第二、目前大部分公司的创始团队都持有大部分的股份。
很多是上市公司为了避免控制权落入他人的手中,他们在上市的时候创始人团队所掌控的股权比例一般都很大,比如目前A股有很多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持股比例都达到30%以上,甚至有的公司董事长持股比例达到40%以上,所以即便某一个人通过公开市场购入这家公司的股票,但是想要成为第一大股东的难度也是比较大的。
第三、上市公司可能是同股不同权。
目前很多上市公司,特别是在美国上市的公司,为了保持创始团队的绝对控制权基本上都实行的是同股不同权的股票方式,这里面最典型的就是京东,阿里巴巴等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
比如在京东的股权结构当中,虽然刘强东只有15%左右的股权,但其所拥有的投票权却超过75%,相反,虽然腾讯旗下的投资公司拥有京东18%的股权,但其投票权却只有4.5%左右。 这种同股不同权的股票设置,可以让创始人团队以较少的股份掌握着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从而可以有效避免被恶意收购的目的。
第四、上市公司可以开启毒丸计划。
毒丸计划简单来说就是股权单薄反收购措施,当一个上市公司面临恶意收购的时候,上市公司公司创始团队为了保住自己的控制权,就会大量低价增发新股,让收购方手中持有的股票比例下降,从而达到稀释收购方股权的目的,比如2005年新浪在面对盛大收购的时候,就采用了这种毒丸计划,最终盛大只能无奈的放弃收购新浪的计划。
❷ 能否用股票市值当注册资金注册一家公司
不能。股票不能充现金。
❸ 一个公司股票对于这个公司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说股票是企业用来融资的一种手段那么融入的资金是否可以...
公司的股票是公司资产的一种代表,拥有股票说明拥有股票的一些权利。一般的投资者拥有股票分红权,知情权,不具有决策权,资金使用权,这种权利可以自由转让。公司的股票可以用与并购其他公司。融资不是企业收入。
❹ 上市后股民购买股票的钱公司可以用来投资项目吗
今年参与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去年仅有778家公司参与,规模约7000亿,今年不管是公司数量还是金额,都有了显著的上升。
只能说今年一些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确实不错,加上今年房地产调控,给房市平添了不确定因素,如果所在的行业不景气,辛辛苦苦地经营还不如理财收益高,很多投资者就会更愿意把资金投入理财产品,以获得稳健的收益。反正上市公司不缺资金,缺了还有大把的股民愿意投。
但是,A股有一个奇特现象,就是这些上市公司一方面对我们说,公司为了提高资金利用率,为了带来更多的收入,把闲置资金拿去购买理财产品了。
我花钱买股票,上市公司反而拿着股民的钱,去买了理财产品
但是你这边说有钱,那边又说没钱需要融资,为什么不用自有资金进行再投资,而是反复通过再融资来开发项目呢?
行行行,募资不能用来购买理财产品,所以你先把自有资金购买理财,再把融资用于项目研发,算是一种提高资金利用率的方法,但是你们有没有考虑过,这样做,有可能损害我们股民的利益啊?
我花钱买股票,上市公司反而拿着股民的钱,去买了理财产品
风险这么高,不如我自个儿买理财
如果上市公司反复再融资,而投资的项目却没有什么太大的利润,会摊薄股东的权益。而且不排除会不会出现利益输送,不断摊薄股东权益的可能。
如果上市公司有着足够的诚意,投资的项目具有高额的盈利,投资者的权益还是有着或多或少的暴涨的,但是目前来看,为投资者利益着想的公司真的是,少!
还有某些不务正业的公司,主营业务没啥起色,完全依靠着理财收益让财报更加好看,不经意得了"股神"的名号。
❺ 买股票怎么回事,买入一家已上市公司的股票,那钱是进入该公司吗股票的涨跌与公司的盈亏有什么样的关系
影响具体有:
①股票的跌涨往往和公司声誉相关,股票跌下去的话代表着这家公司不被看好。
②高管持有股票,股票也成为他个人资产的一部分股票跌了,也相当于个人资产缩水。
③公司股票的价格直接反应的是这家公司的市场价值,反映一家公司的实际价值的并不是净资产,而应该是它的市场价值。如果市场价值不高,这家公司往往实际价值也不会被看好。
(5)用所持股票去投资一个公司扩展阅读:
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经营管理和盈利及财产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权利的股份,代表满足所有债权偿付要求及优先股东的收益权与求偿权要求后对企业盈利和剩余财产的索取权。普通股构成公司资本的基础,是股票的一种基本形式。现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进行交易的股票都是普通股。
普通股股东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权利:
(1)公司决策参与权。普通股股东有权参与股东大会,并有建议权、表决权和选举权,也可以委托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东权利。
(2)利润分配权。普通股股东有权从公司利润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赢利状况及其分配政策决定。普通股股东必须在优先股股东取得固定股息之后才有权享受股息分配权。
(3)优先认股权。如果公司需要扩张而增发普通股股票时,现有普通股股东有权按其持股比例,以低于市价的某一特定价格优先购买一定数量的新发行股票,从而保持其对企业所有权的原有比例。
(4)剩余资产分配权。当公司破产或清算时,若公司的资产在偿还欠债后还有剩余,其剩余部分按先优先股股东、后普通股股东的顺序进行分配。
❻ 我持有一个公司的股票,公司在大赚后,我做为股东,得到好处在哪里
公司在大赚后,公司价值就增长了,你的股票就增值了。
红利只是股东权益的一小部分,大头还是股票价值本身,每张股票都对应一份公司的资产。公司所有的权益都属于股东。
❼ 买某个公司股票是不是它就能用你的钱先投资发展他的公司
融资功能是上市公司的作用之一。这一点你说得对!股价的涨跌与公司的业绩不一定成正比。这与国情有关。中国股市你应该知道,受政策影响比较大。所以股市中也有公司业绩非常好,但A股分红并不尽人意。相反有的 公司业绩差,但由于某种利好预期而短时间受追捧,股价节节攀升,你的收益照样杯满钵溢。
❽ 股民买入了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 对这家上市公司有什么好处吗
1)、股票上市后, 上市公司就成为投资大众地投资对象,因而容易吸收投资大众地储蓄资金 ,扩大了筹资地来源。
(2)、股票上市后, 上市公司地股权就分散在千千万万个大小不一地投资者手中,这种股权分 散化能有效地避免公司被少数股东单独支配地危险,赋予公司更大地经营自由度。
(3)、股票交易所对上市公司股票行情及定期会计表册地公告,起了一种广告效果,有效地扩大 了上市公司地知名度,提高了上市公司地信誉。
(4)、上市公司主权分散及资本大众化地直接效果就是使股东人数大大增加,这些数量极大地股 东及其亲朋好友自然会购买上市公司地产品,成为上市公司地顾客。
(5)、可争取更多地股东。 上市公司对此一般都非常重视,因为股票多就意味着消费者多,这 利于公共关系地改善和实现所有者地多样化,对公司地广告亦有强化作用。
(6)、利于公司股票价格地确定。
(7)、上市公司既可公开发行证券, 又可对原有股东增发新股,这样,上市公司地资金来源就 很充分。
(8)、为鼓励资本市场地建立与资本积累地形成, 一般对上市公司进行减税优待。
当然,并非所有地大公司都愿意将其股票在交易所挂牌上市。美国就有许多这样地大公司, 它们不是不能满足交易所关于股票挂牌上市地条件,而是不愿受证券交易委员会关于证券上市 地种种限制。
2、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大涨而且长期维持高股价的好处是:
⑴、提高上市公司的流动资产市值,公司持有的股票随时可以变为大量现金;
⑵、提高公司在商务合作的身价、地位、分量、话语权和影响力;
⑶、兼并别的公司或者合作时可用股票折价做资本;
⑷、对有股权激励政策的公司有很大好处,激励员工更加为公司卖力;
⑸、使公司股东变的非常富有和财大气粗;
⑹、再融资变得容易,对开展其他项目有了资金保障;
❾ 自己在一家股票投资公司中投了钱,后来公司倒闭了,自己的钱怎么办
引言:投资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有些人喜欢给对自己看好的公司进行投钱。那如果说在于一家股票投资公司中投了钱,但是公司却倒闭了,那么投入的钱会怎么样呢?
其实除了上市融资之外,有很多的公司都是通过私下的吸引投资人来进行融资的/比如说有一些企业进行PPT演示,通过朋友介绍就拉了人,然后凑钱开公司。这个时候就需要谨慎的,虽然说在投资之前企业的负责人会讲未来企业的发展看起来很诱人/但实际上企业的经营还是要一步一步走才能来的,如果当然如果投资了一个好公司肯定是能获得很高收益的,但是投资的公司如果很差劲的话,那么自己的钱就相当于打水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