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投资与理财 成功或失败案例 最好是股票的 可加分
股票市场的成功案例没有代表性,国内市场本事就不成熟,个人投资者想在上面赚到钱很难。投资理财本身是一门涉及很广泛的学问,个人做到稳健,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工具就可以了
B. 有关因风险投资失败的案例
教训之一:不能自己为自己下套
2000年2月,保罗?艾伦向rcn投资16.5亿美元。目前价值:1亿美元。
保罗?艾伦是微软的共同创办人之一,也是jimi hendrix博物馆的建造者及美国最富有的人之一。当初他向鲜为人知的rcn公司开出巨额支票时,很多人都非常吃惊。rcn公司的主业是宽带业务,它曾宣称,要与地方电话和有线电视公司一较高低。艾伦投资时曾表示,rcn将成为自己投资的重心。然而,他投资的时机很不好,在网络股全体滑坡之前,他开出的支票己经兑现。更糟糕的是,艾伦与rcn首席执行官大卫?麦考特的谈判也落在了下风。
艾伦没有购买rcn的普通股,而是购买了优先股。优先股有红利可拿,而且在要求获得公司资产时优先于普通股,此外,rcn的优先股还可以兑换成每股62美元的普通股。也就是说,艾伦有权利以62美元的价格优先换取rcn的股票。rcn的股价一度曾经冲上70美元,艾伦当时一定沾沾自喜。可现在,rcn的股价仅在4美元左右徘徊。一般来说,持有优先股,多多少少可以降低这种价格暴跌的风险。因为优先股可以获取现金红利,到期后又可以把原始投资换回成现金。可是艾伦的优先股不同,他的红利将以按60美元兑换的新的优先股来支付,而不是现金。最糟糕的是,艾伦的优先股在2007年到期后,麦考特有权迫使他将优先股以62美元的价格兑换成rcn普通股,而不是收回16.5亿美元。那样的话,艾伦将拿到2660万股rcn普通股(目前大约价值1亿美元)。
当然,这些假定都是以rcn的寿命为基础。
额外的教训:把契约的附属细则细读一遍。
C. 求个人投资股票失败的故事
无意看到这个问题,本来失败的事 就不想多说,但是希望自己的小小经历 能给你一点小小帮助!
我对股票一直有关注,就在去年,做生意赚了10万余元。正式开户进入股市,本人今年23,年轻气盛,做股票也一样 ,喜欢追高,短短的一个月 亏了百分之60,后来决定 在多多了解,我是这样告诉自己的,失败没关系,只要知道自己哪里不足 如何失败的,我相信不久将来 我一定在股市做的很好,虽然现在不操作,但是每天开盘我都会密切关注我自己选的股票!
我做股票自认为还行,就是心态不好,沉不住气, 要是让我选3支票 一个礼拜 以后肯定会有一支在7点以上的,但是毕竟做股票 是实在!!
现在的想法就是。 做股票 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再就是有丰富的经验, 需要长时间密切关注,追高就不易做长线,,,,抄底就要适可而止!看公司的行业,市场价值 ,以及前景。 老农民不知道怎么表达。需要交流再联系
D. 急求股票投资 成功 和 失败 的经典案例
失败:http://info.china.alibaba.com/news/detail/v5003013-d5274581.html
成功:http://ke..com/view/7841.htm?fr=ala0_1_1#5
够用了应该
E. 谁有平安保险公司投资失败的案例呀 !!急要
“通过法律手段来寻求自己的权利,这一点是理性的。”招商证券分析师李阳认为,富通集团在分拆国有化过程中确实存在股东表决机制方面的瑕疵。据了解,作为富通集团单一第一大股东,中国平安并没有获得投票权,来决定富通的分拆事项。
一位银行业内分析人士也认为,收购富通造成亏损,完全是平安投资失误造成的。虽然富通被国有化,但是原则上来讲,平安并不亏什么,因为投资浮亏在国有化之前就已经造成了,只不过平安失去了对富通的所有权。
天价年薪、巨额再融资方案以及收购富通浮亏90%等一系列动作打击了公众对于中国平安的信心。昨天,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些基金经理已经不再看好这只股票,他们对中国平安管理层的专业性表示怀疑。
目前,中国平安的股价已经从最高点149.28元跌到了22.55元。
F. 股市投资的不成功的例子
中核集团总经理康日新因挪用资金炒股等问题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在接受组织调查。有相关人士称,涉及的总额达到了18亿元人民币。中核集团发行2009年度企业债券,发行金额40亿元,期限10年。本期债券所募集的40亿元资金,将全部用于福建福清核电一期工程项目、浙江秦山核电厂扩建项目和三门核电工程项目,以及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中核此举是因为涉及到去年违规炒股,亏得太厉害,账面上已经无法掩盖了。”知情人士称。
殷保华没学技术分析以前,因为盲目买卖股票赔过不少钱。
........比比皆是,民间的炒股人士中几乎都在接触股市初期赔钱。
G. 给偶几个生动的炒股失败的案例。。
4:
http://..com/question/25033774.html
http://..com/question/25037818.html
H. 中国投资失败的案例,请写出案例,~在写出失败原因及其应对方法,谢谢
这个东西有点大,很大,非常大!咋可能在这些哦
I. 有没有我国上市公司因盲目融资,后经营失败的案例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并购,无论是大鱼吃小鱼还是快鱼吃慢鱼,都是企业发展生存的重要手段。在并购活动中,人们却失去了“理性”,成功率低的并购不断发生,大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气概。仔细分析,这种现象并不是缺乏“理性”所致,而是由更高层次的“理性”主导者:成功率低,意味着风险大;而风险大的事,一旦成功其收益也就大;别人不成功,并不意味着我也不成功;昨天不成功,并不意味着今天不成功;权衡之后,还是值得一搏的。企业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取得了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只是完成了并购目标的一半。要想真正实现企业的目标,在收购完成后,必须对目标企业进行整合。现结合企业并购的实例,分析一下并购最终失败的原因。
一、 并购后不能很好地进行企业整合
企业完成并购后面临着战略、组织、制度、业务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整合。其中,企业文化的整合是最基本、最核心,也是最困难的工作。
通过并购得到迅速发展的海尔集团提出自己的经验:在并购时,首先去的地方不应是财务部门,而应是被并购企业的企业文化中心。
如果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在企业文化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企业并购以后,被并购企业的员工不喜欢并购企业的管理作风,并购后的企业便很难管理,而且会严重影响企业效益。
2004年1月,TCL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组建TTE公司,共同开发、生产及销售彩电及其相关产品和服务。2004年4月,TCL并购法国阿尔卡特,组建手机合资公司T&A。
然而并购未能达到TCL预期综合效益提高的目标,相反TCL集团2004年的净利润减少了一半,直接导致集团亏损的就是TTE和T&A的不良业绩。
TCL文化的一大特色是――诸侯分权。李东生向来习惯于分权,他看中业绩,很少过问各子公司的管理细节。所以TCL注重迅速采取行动,员工加班加点是正常现象。这种“分权”文化造就了TCL昔日的繁荣。而在汤姆逊,受法国文化影响,员工注重生活品质,重视闲暇时间,认为该工作就工作,该休息就休息。据称李东生在法国时曾在一个周末召开会议,却发现所有的人都关闭手机。李东生对此感到不可思议!
存在文化差异下的“诸侯分权”带来的后果:对汤姆逊大量职位进行调整,由TCL派人员担任主要职位,导致被下调的原法国管理人员高度不满。2004年底到2005年3月份,法国员工的高层经理基本离职,市场和销售的一线经理也相继离职,TCL陷入空前困境。
2004年,联想集团宣布以12.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在并购的3年时间里,联想的销售额逐步增加。2008年,联想业绩出现明显下滑,利润出现大幅亏损。截止2009年3月31日,其营业收入149亿美元,同比下滑8.9%,净亏损2.26亿美元。2009年初,联想进行人事调整,用纯中国团队经营海外市场,联想前期聘用的很多海外人才相继离职,这显示出联想跨国并购后企业文化面临较大冲突。遭遇“文化门”的上海双龙联姻也是如此。
二、决策不当的并购
企业在并购前,或者没有认真的分析目标企业的潜在成本和效益,过于草率地并购,结果无法对被并购企业进行合理的管理;或者高估并购后所带来的潜在的经济效益,高估自己对被并购企业的管理能力,结果遭到失败。
2001年德国安联保险集团并购德国第三大银行德累斯银行。安联以240亿欧元收购了德累斯银行大部分股份,使其资产达到了1万亿欧元。兼并德累斯后,安联无可奈何地发现,银行经营风险对自己来说是一个全新课题。德累斯银行所借贷的许多小公司在当时不景气的国际环境下愤愤宣告破产,安联保险不得不用其自有资金去弥补银行经营中的亏损,从而导致自有资本金下降,信用等级随之下调。另外,分属于保险和银行两类客户互相渗透的方式也没有得到德国法律的支持。
让诺勒悔之晚矣的是,本来拥有庞大资产传动装置的安联集团,在并购之后将其30%都用做资产投资,而另外大部分资金更是花在了流通渠道等的建立上,这样,一旦市场不景气,可支配的资金便捉襟见肘,根本无法抵御重创。2002年,安联集团共亏损25亿欧元,其中9.72亿欧元来自德累斯顿银行。尽管前9个月售出的51亿份养老金保险合同中,只有7.4万份是通过德累斯顿银行出售的。由于德累斯银行的持续亏损,安联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没有经过仔细考虑的跨行业兼并,就如同不合胃口的菜肴一样,消化能力跟公司的规模乃至决心有时并不成正比。
三、支付过高的并购费用
当企业想以收购股票的方式并购上市公司时,对方往往会抬高股票价格,尤其是在被收购公司拒绝被收购时,会为收购企业设置种种障碍,增加收购的代价。
海尔收购美泰,从美国最大的白色http://www.zhao-kao.com/2-xiangmuguanli家电制造商惠而浦加入美泰竞购战,提出13.5亿美元的收购价格后,价格就开始不断攀升。海尔选择了退出。惠而浦先后三次提高收购价格,最终以总报价23亿美元得到美泰的肯定。
实例不胜枚举,近几年从2009年,中铝与澳大利亚力拓的195亿美元“世纪大交易”失败。2010年,腾讯竞购全球即时通讯工具鼻祖ICQ失败。2010年,华为竞购摩托罗拉业务失败,被诺基亚西门子公司以低于华为报价的12亿美元收购成功。2010年,四川腾中重工收购悍马失败。2011年,上海光明食品收购美国健安喜股权和收购法国优诺公司股权案均无疾而终。无不警示我们:并购风险很大,我们应慎之又慎。
J. 求企业投资失败致使亏损的案例
看下边:
1、风险投资失败案例汇总
http://wenku..com/link?url=_tg1B-FT-3vqx7h88ABll_6Hhb0eAuMG5sVmW__t2hNHbZUcy_EPi
2、细数雷军那些赔到血本无归的失败投资案例
http://tech.ifeng.com/a/20150424/41066663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