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商银行上市时美国人买了多少原始股
别在哪里拉仇恨。早年国内金融市场就不成熟,大盘股根本就发行不掉,大型国企都要钱,最后没办法,就只能找老美要,很多银行把老外坑美了。
2005年在美国上市,2006年是在香港上市,工行集资约1400亿港元(约1426亿元人民币),每股招股价介乎2.76元至2.9元,市净率2至2.2倍,10月27日在港沪上市。
B. 工商银行是唯一一家没有外资注入的银行吗
工商银行不是唯一一家没有外资注入的银行,工行银行也有国外持有股份的,当然所有四大银行都有外资的。
2006年5月,高盛、安联和美国运通共同出资37.8亿美元购买工商银行8.89%的股份。
高盛出资25.8亿美元,德国安联出资10亿美元,美国运通出资2亿美元。当时是在工行上市前作为战略投资者进入的。
工商银行属于国资委直属的央企。
① 中国工商银行(全称: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五大银行之首,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拥有中国最大的客户群,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
② 中国工商银行是中国最大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基本任务是依据国家的法律和法规,通过国内外开展融资活动筹集社会资金,加强信贷资金管理,支持企业生产和技术改造,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C. 工商银行股票以后走向
一、成效卓著的二十年改革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金融自由化、电子化和信息化的影响,全球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和竞争格局一直处于迅速的发展变革之中。与之不同的是,中国商业银行组织体系的形成、市场化竞争的兴起、经营管理方式和竞争格局的演变,则主要是由渐进的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所推动的。
80年代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为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从重建金融体系、实现金融宏观调控到全面展开金融部门的市场化改革,中国的金融改革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之路。伴随着整体金融体制改革发展的步伐,中国商业银行业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和规范,演绎着生机勃勃的改革篇章。
其一,组建“专业银行”,标志着中国商业银行体系雏形的出现。八十年代初期,人民银行“一统天下”、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不分彼此”的格局被打破,形成了由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四大行组成的专业银行体系,这是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最初形态。
其二,商业银行概念诞生,四大专业银行逐步改造成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初期,中国没有“商业银行”这一概念。八十年代中后期,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对银行业和金融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银行运作中存在不少弊端也逐渐暴露,中国开始考虑建立体制较新、业务较全、范围较广、功能较多的银行,从而出现“综合性银行”的提法和“银行企业化” 口号。而真正形成商业银行的概念,把商业银行作为一种分类标准、作为一种体制选择、作为一个行业来对待是在90年代初期。大约从1994年前后开始,在中国的银行体系中不再有“专业银行”这一类别,在中国的银行体系中起绝对支撑作用的工、农、中、建被改造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其三,设立一批新型商业银行,丰富和完善商业银行体系。1987年国家重新恢复交通银行,以及招商银行等一批新兴商业银行随即产生,到目前为止,已先后设立了10家新型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包括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已剔除合并了的中国投资银行和被关闭的海南发展银行),十多年来,这些股份制商业银行迅速发展壮大,现在这10家银行的总资产已占全国商业银行总资产的十分之一以上。
其四,组建政策性银行,分离商业性和政策性银行职能。从1993年开始,我国先后组建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从而实现了在金融体系内,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职能的分离,扫除了工农中建四大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方向改革的最大障碍。 其五,突破了地方不能办银行的限制,全国各地大中城市分两步组建了近百家地方性商业银行。从1995年开始,我国先后将分散的众多城市信用社改组、合并成城市合作银行,继而在1997年之后全部改称为“某某市商业银行”。这些银行基本上是由地方政府(通过财政渠道)掌握一部分股权加以控制。另外还有2家住房储蓄银行(即烟台住房储蓄银行、蚌埠住房储蓄银行)和约4500家城乡信用社。
其六,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从1993昕
D. 被外国控股的中国银行有几家
除了中国农业银行,无一例外已被外资银行参股或控制。
1. 中国工商银行
2006年,美国高盛集团、德国安联集团及美国运通公司出资37.8亿美元入股工商银行,收购工行10%的股份,收购价格1.16元。上市后,按照2007年1月4日盘中价格6.77元计算,市值最高达到2755亿元,三家外资公司净赚2460亿元人民币,不到一年时间投资收益9.3倍,世界罕见。
2. 中国银行
苏格兰皇家银行、新加坡淡马锡控股、瑞银集团和亚洲开发银行投资中国银行共51.75亿美元,收购价格1.22元。上市后,按照2007年5月10日盘中价格6.26元计算,市值最高达到2822亿元,四家外资公司净赚2419亿元人民币,不到一年时间投资收益6.6倍。
3. 深圳发展银行
美国新桥投资集团以每股3.5元购买深圳发展银行3.48亿股,目前股价已达35.8元,投资增殖10倍,按照深发展20亿多股计算,新桥用12.18亿获得了700多亿。根据新桥目前的做法,很快将达到1000亿元。
4. 华夏银行
德意志银行和萨尔?奥彭海姆银行联合组成的财团将出资26亿元人民币,购入华夏银行约5.872亿股份,占华夏银行总股数的14%。每股价格4.5元,现在近14元,净赚56亿多人民币。目前已被德国银行控股,500亿落入对方手中。
5. 中国交通银行
汇丰银行持股交行19.9%的股权,出资144.61亿元购买91.15亿股,每股为1.86元。交行2006年5月在香港上市,现在市价超过10港元,净赚近800多亿,07年国内A股发行上市又赚取500多亿,合计将近1400亿,10倍回报。
6. 中国建设银行
上市前,美国银行和淡马锡公司分别斥资25亿美元和14.6亿美元购买建行9%和5.1%的股权,每股定价0.94元港币。发行价格2.35元港币,最高市价5.35元港币。按照目前建行共有2247亿股计算,2家净赚1300多亿港币。
参考资料
网络-中国工商银行
网络-中国银行
网络-深圳发展银行
网络-华夏银行
网络-中国交通银行
网络-中国建设银行
E. 高盛是什么开始购买中国工商银行的股票
2006年5月,高盛、安联和美国运通共同出资37.8亿美元购买工商银行8.89%的股份。高盛出资25.8亿美元,德国安联出资10亿美元,美国运通出资2亿美元。当时是在工行上市前作为战略投资者进入的。
统计显示,在工商银行一只股票上,高盛赚了超过60亿美元折合约360亿元人民币。这相当于全国13亿人口每人送给高盛27元钱。四大行上市的不良资产由国家兜底,背后真正的买单者还是全体人民。四大行清理坏账后先把原始股卖给外国投行,普通投资者却只能溢价申购新股。外资坐享IPO增值收益,普通股民却承担了二级市场波动的巨大风险。
如有不懂之处,真诚欢迎追问;如果有幸帮助到你,请及时采纳!谢谢啦!
F. 中国人为什么把自己股票低价给外资银行
第一点,吸收外来资本,增强实力,提高银行竞争力
第二点,缓解外国银行进入中国,对中国银行业的冲击力,外国人不会傻到用自己的银行抢自己银行的生意吧~
第三点,某些银行脑有病,以低价出售股权给外资金融机构,再以高价欺负中国国内的投资者。
G. 中国内地银行为什么把自己股票低价给外资银行
这个问题就是权利与资本的问题了。
给你一篇文章,里面说的就是这个问题。
猴王的博客 (资本与权利) 链接http://www.sh-antong.com/hw/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043
我们的央企不断对外输送利益对内盘剥,为什么?因为他们需要引入外来的力量维系他们的正统性,因为当权力垄断资本体系后,其实这个权力的合法性已经丧失,民众在反对这个垄断资本的时候自然而然开始怀疑这个权力或者说政权的合法性,为什么我们买的东西比在美国买的东西要贵?为什么我们的油价要比美国的油价要贵?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有国外势力的配合,国外势力会通过控制的媒体来解释央企的这个做法是合适的,价格高是有理由的,这个就是我国左派人士的天天在嚷嚷的口号:国有资产不能流失(实质是各种势力策划的这种口号,目的是保护权力对于资本的垄断)。
H. 外资入股工商银行,危险吗
外资入股工商银行,只要在可控的股份内就没有危险。
I. 四大国有银行外资持股的比例是多少
截止2018年11月21日,四大行外资持股比例如下:
1、工商银行外资持股比例为24.41%,外资持股人为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
四大行外资股东都是处于第二第三大股东,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看到这个估计有不少人又开始出来喷了,四大行作为我国银行业最重要的机构,为什么外资持股比例那么高?
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外资持股人都是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
那这个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是什么来头呢?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是港交所全资附属公司,其所持有的股份为其代理的在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交易平台上交易的H股股东账户的股份总和。
这家公司不直接参与投资,只是后台集中清算的中介公司而已,它记录管理每个股民的持股情况,而不是实质持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所账户上的股份,是H股股东账户的股份总和,这些股份的权益仍旧归属投资者本身所拥有。
而四大行当中第二第三大股东之所以出现香港中央结算代理有限公司,是因为沪港通的原因。
沪港通开通之后,H股账户投资者投资A股,是以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呈现出来的,也就是说四大行上出现的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它不是简单的一个公司持股,而是h股投资者投资四大行的一个集中。
而且目前除了四大行之外,A股的很多上市企业的第二第三大股东当中,都出现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
比如中国平安,中集集团,万科,中兴通讯,潍柴动力,鞍钢股份,还信科龙等等的前十大股东当中都有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