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股票 » 客户合众银行股票价格
扩展阅读
中美贸易战怎么买股票 2025-07-13 06:56:24
股票通常在哪里买 2025-07-13 06:32:46

客户合众银行股票价格

发布时间: 2021-05-27 00:25:08

1. 最近银行走势如何,想考虑投资银行股。投资银行股有没有什么注意事项啊

金融危机总是伴随着银行业的大危机,在欧美各发达国家都是如此。我国虽然政府对银行支持很强,但是在经济危机的阴霾下,我国银行业也难免被人看衰唱空的悲剧命运。银行股市盈率仅为个位数,银行股一跌再跌。到底银行股有没有投资价值,如何选择银行股,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下巴菲特选银行股的4个原则。 危机,也谓危中有机。最近4年巴菲特增持富国银行24亿美元、买入美国银行50亿美元优先股。巴菲特正是在别人恐惧时贪婪,才得以低价买入最好的银行股。巴菲特在2012年致股东的信中说:“美国银行业正在起死回生。” 重温1990年度巴菲特对他的第一大银行重仓股富国银行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巴菲特选择银行股的四个标准:业绩一流、管理一流、规模较大、股价便宜。 巴菲特说:“过去的净资产收益率为20%,总资产收益率为1.25%。”请注意,巴菲特除了净资产收益率以外,还使用总资产收益率评估银行业绩。 巴菲特重视银行管理,因为管理对银行业绩影响很大:“银行业并非我们偏爱的行业。如果资产是股东权益的20倍——这是银行业的普遍资产权益比率(资本充足率的倒数)。那么,只是涉及一小部分资产的错误就能够毁灭很大部分的股东权益。因此,在许多大型银行中,错误不是例外,而是已经成为惯例。大多数错误源自于一种管理上的失败,这就是去年年报中我们讨论过的”机构盲从症“:管理层盲目模仿同行行为。” 由于资产与权益比率为20:1的财务杠杆,同时放大管理上的优势和劣势的影响,巴菲特对以“便宜的”的价格买进一家管理糟糕的银行的股票毫无兴趣。相反,他惟一的兴趣是以合理的价格买进管理良好的银行。 巴菲特1990年投资的富国银行是一家规模很大的银行,当时资产规模高达560亿美元。2011年巴菲特投资组合中四大银行资产规模在美国排名分别是,美国银行第1,富国银行第4,美国运通第19,合众银行第10,都是规模很大的银行。巴菲特之所以只投资大银行,是因为银行业规模优势很重要,而且规模越大的银行股很难被收购,股价往往更加便宜。巴菲特说:“我们买进资产规模560亿美元的富国银行的股票,占其股权比例为10%,大致相当于100%整体收购一家具有相同的财务指标,而资产规模只有50亿美元的小银行。我们买入富国银行10%的股价花费2.9亿美元,但是如果整体收购这样一家小银行,我们就必须支付2倍的价格。” 巴菲特1990年买入富国银行时市盈率不到5倍:“1990年我们能够大规模买入富国银行,得益于当时一片混乱的银行股市场行情 。这种混乱的市场行情是理所应当的:一个月接着一个月,一些过去一直很受尊敬的银行被公开曝光做出愚蠢的贷款决策。随着巨大贷款损失被揭露出来,投资者情理之中自然会这样推论:没有一家银行披露的财务数据值得信赖。在投资者纷纷抛售逃离银行股的风潮中,我们才得以投资2.9亿美元买入富国银行10%的股份,买入的股价低于税后利润的5倍,低于税前利润的3倍。” (文章来源: www.cfcyb.com )

2. 银行股大涨意味着什么

银行股大涨的原因和意义:

1、中国经济总量已经处于全球第二,经济质量也在不断上升,但资本市场的发展远远滞后,A股市值占GDP的比重不足70%,发达国家则达到130%以上。

因此,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实现经济复苏,要助力实体经济扶持创新科技企业,需要资本市场走出“健康牛”,况且创业板指数已经创四年多新高了,在这种情况下,上证综指需要带一带节奏,而目前启动银行股冲关会比较容易,毕竟银行股的权重非常大,牵一发而动全身。

2、银行股的估值低廉,容易成为新增资金关注的重点。目前A股的银行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大部分银行股破净。按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银行股的增长与货币投放的增长有比较密切的关系,5月M2(广义货币)增速已经达到11.1%了,银行股再不济也能达到货币增速的一半,也就是5%,优质中小银行的增速也许会更高。

3、金融安全的需要。金融大开放以后,国际金融巨头进入,一个比较快捷的方式就是收购,现在已经不限制持股比例了,如果银行股过于便宜,则对外资是天大的好事,一定要提高它们并购的成本。

4、在银行理财资金有20万亿元以上。这部分资金如果进入资本市场,银行可以从中拓展新业务,增加收入。

(2)客户合众银行股票价格扩展阅读:

商业银行发行股票有两种情况,一为银行创立之初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金;二为发展扩大银行发行增资股票,或者为保持适度的清偿能力发行的股票。

世界上一些著名银行,如英国的英格兰银行、美国的合众银行等都是通过股份集资创办起来的。

投资者之所以愿意购买商业银行的股票,原因在于它有比较稳定的股息收入和股票市场价值的增值。一般而言,商业银行很少发行增资股票,因为这会削减股东的权益。

3. 巴菲特投资过的股票有哪些

很多人误解巴菲特买入股票都是长期持有,其实稍有了解的都知道巴菲特个人财富在做到5000万美元以前(1950-1968年),很少长期持有股票,一般都是持有1到3年,价值修复后抛售,比如美国运通,60年代一度因为丑闻大跌,巴菲特买入后1,2年股价涨150%左右后卖出。
巴菲特个人财富在从20万美元做到3000-5000万美元的过程,是美国股市1929-1945年大熊市后的大牛市过程(1950-1968年),巴菲特发现了很多大幅度低于重置成本的公司,买入,公司股价合理回归后卖出,如此反复。低于重置成本的意思是关门清算还能赚钱。当然并不是所有低于重置成本买入的都能赚钱,比如美国曾经的纺织公司和钢铁公司,地毯公司等。
最近2,3年A股受到美股的影响很大,尤其是科技行业,比如医疗器械,苹果只能手机概念,互联网概念,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xx概念等。2013年10月初,媒体报道巴菲特旗下增持肾透析公司达维塔医疗(DVA)后,A股的宝莱特在7元附近2个涨停,此后回调后涨到27元以上。当然医疗器械板块15个月累计平均涨幅就有200%。其实达维塔医疗(DVA)不是巴菲特中意的股票,是泰德-韦斯勒(TedWeschler)的爱股,也是一个5倍十倍股。
达维塔医疗(DVA)估值不算高,市净率,市销率都不高,但是这个公司的运营确实比较激进的,财务杠杆常年在3倍以上(负债率超过66%,1亿美元净资产借入2亿多美元经营,放大收益,也放大了风险),这也有违巴菲特保守安全低负债的一贯理念。
美国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区别很大,富国银行,美国合众银行都是具有强烈保守价值观(基本上体现了新教传统道德上的保守,对股东,对员工,对客户负责的精神),这两个银行都躲过了1990-1992年,2007-2008年的房地产熊市危机,因为他们保守不激进。亚洲有能躲过本国房地产熊市的大银行吗?没有。所以,巴菲特在富国银行,美国合众银行上面的成功,不可复制。巴菲特选了富国银行,美国合众银行,而不是其他更贪婪的银行(比如每一次经济危机都受到打击的花旗银行,花旗银行100多年来几乎参与了每一次泡沫,而且没有一次是逃过的,可能泡沫具有赚钱上瘾的药效吧),这充分说明巴菲特的选股能力。
巴菲特不喜欢零售连锁公司,因为巴菲特发现几乎所有零售连锁公司历史上都会遇到困难时期,30年以上常青的零售连锁公司太少了,不过经过那么30多年的观察,沃尔玛涨了几千倍以后,巴菲特还是买了。巴菲特居然也买市净率极高的科技股IBM,可见这一轮科技的魅力。埃克森美孚。历史统计分析显示,高科技股票泡沫破裂后,买入原油公司几乎是发财的赖人秘籍,1960年代末电子股科技泡沫破裂后,原油股票70年代涨幅巨大,2000年科技股泡沫破裂后,原油股2001-2007又一次涨幅巨大。现在说这个马后炮没什么价值,但是2002年以前说有形资产牛市和原油股等牛市来临的书籍和文章不少,因为他们预期历史将重复,而历史确实重复了。巴菲特具有经济学本科学位,和金融硕士学位,并且在小时候熟读他爸爸和当地图书馆拥有的全部股票书籍,自然不会不知道科技股泡沫和有形资产泡沫交替发生了规律,所以1999-2003他买了10亿美元级别的白银,买了中石油,买了美国的原油股。
巴菲特当前持有的10只股票
沃伦-巴菲特是有史以来最成功、最受广泛关注的投资者之一。他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CEO和最大的股东,他花费数十年试图驾驭金融风暴并留下了永恒的智慧箴言。他也通过致股东的信,向股东和投资者展示了他是如何投资的。
以下是他认为最具价值的10支股票。
10.达维塔医疗合作伙伴公司年初至今表现:4.7%在去年第四季度中,伯克希尔将其在达维塔的股票从500万股增加到3650万股,价值约23亿美元。而巴菲特是伯克希尔最具代表性的亿万富翁,他这次可能不会购进。泰德-韦斯勒(TedWeschler)是巴菲特亲手选中的投资组合经理人之一,他是达维塔背后的主要大买家。韦斯勒在2012年初加入伯克郡,但记录显示他已经给达维塔投资超过十年的时间了。
9.美国直播电视集团年初至今表现:4.1%去年第四季度末,伯克希尔也拥有美国直播电视集团的3650万支股票,价值25亿美元。持有量与上个季度相比持平。
8.美国合众银行年初至今表现:1.0%总部位于明尼苏达州的美国合众银行继续成为巴菲特的推荐股票之一,伯克希尔在去年第四季度将拥有其的股票数量轻微增加至7930万股,价值约29亿美元。作为比较,伯克希尔在前一季度拥有合众银行股票7910万股。
7.沃尔玛年初至今表现:-3.7%伯克希尔在去年第四季度将对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的持股量增加至4950万股。总价值在12月末达到39亿美元。
6.埃克森美孚年初至今表现:-7.0%埃克森美孚是世界上最大的上市炼油公司,相比之下它是进入伯克希尔持仓较晚的股票,但已经是伯克希尔持有最多的几支股票之一。伯克希尔在去年第四季度末拥有埃克森美孚4110万股股票,而前一个季度则拥有4010万股。总价值在去年12月底达到了42亿美元。
5.宝洁年初至今表现:-2.5%在去年第四季度中,伯克希尔保持其在宝洁的股票数量为5280万股不变,价值43亿美元。而2013年末股价达到了52周以来的峰值,今年却因为新兴市场的波动变为亏损。
4.IBM年初至今表现:-2.1%IBM公司是市场上最具影响力的绩优股之一,也是巴菲特持有其股份最多的公司。去年第四季度末,伯克希尔拥有该公司6810万股股票,价值138亿美元。
3.美国运通年初至今表现:-1.9%去年第四季度末,伯克希尔拥有信用卡巨擘美国运通的1.516亿股股票,与前一季度相比保持不变,价值约138亿美元。
2.可口可乐年初至今表现:-5.8%可口可乐是着名的巴菲特最看好的股票之一。事实上,巴菲特公开表明他将永远不会出售他拥有的可口可乐股票。去年第四季度,伯克希尔拥有可口可乐4亿股股票,价值165亿美元。
1.富国银行年初至今表现:1.6%美国最具盈利性的银行也是巴菲特拥有股票最多的公司。去年第四季度,伯克希尔拥有富国银行4.635亿股股票,与前一季度相比有轻微增加。12月末,总资产达到210亿美元。

4. 谁知道"股票"的来源啊

股票是商品经济及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的历史和发展过程大概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在16世纪作为筹集资金、分散风险的一种手段而进入远航贸易领域。
在15世纪,意大利的航海家哥伦布发现了南美州新大陆,随后葡萄牙的航海家麦哲
伦又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这些地理上的大发现开通了东西方之间的航线,使海外贸
易和殖民地掠夺成为暴富的捷径。而要组织远航贸易就必须具备两大条件,其一是组建
船队需要巨额的资金;其二是因为远航经常会遭到海洋飓风和土著居民的袭击,要冒很
大的风险。
而在当时,没有一个投资者能拥有如此庞大的资金,且也没有谁甘愿冒这么大的风
险。为了筹集远航的资本和分摊经营风险,就出现了以股份集资的方法,即在每次出航
之前,招募股金,航行结束后将资本退给出资人并将所获利润按股金的比例进行分配。
为保护这种股份制经济组织,英国、荷兰等国的政府不但给予它们各种特许权和免税优
惠政策,且还制订了相关的法律,从而为股票的产生创造了法律条件和社会环境。
在1553年,英国以股份集资的方式成立了莫斯科尔公司,在1581年又成立了凡特利
公司,其采取的方式就是公开招买股票,购买了股票就获得了公司成员的资格。这些公
司开始运作时是在每次航行回来就返还股东的投资和分取利润,其后又改为将资本留在
公司内长期使用,从而产生了普通股份制度,相应地形成了普通股股票。
因为在贸易航行中获取的利润十分丰厚,这类公司就迅速膨胀,相应地股票也得到
发展。在1660年之间,股东若要转让其所持股票,就要在本公司内找到相应的人员来接
受,或设法依公司章程规定将本公司以外的承购者变为公司的成员,股票的转让相当不
便。但从1661年开始,股票开始可以任意转让,购买了公司股票的人就具有了公司的股
东资格,享有股东权。
到1680年,此类公司在英国已达49家,这就要求用法律形式确认其独立的、固定的
组织形式。在17世纪上半叶,英国就确认了公司作为独立法人的观点,从而使股份有限
公司成为稳定的组织形式,股金成为长期投资。股东凭借公司制作的股票就享有股东权,
领取股息。
与此相适应,证券交易也在欧洲的原始资本积累过程中出现。17世纪初,为了促进
包括股票流通在内的筹集资本活动的顺利开展,在里昂、安特卫普等地出现了证券交易
场所。
1608年,荷兰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一个证券交易所,即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
二、17世纪后,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股票逐渐进入金融和工业领域。
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英国、法国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大机器工业生产
代替手工生产的产业革命迅猛崛起,导致了商品经济的极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因适应
了大工业的要求而迅速发展起来,股票也相应地得到发展。出于生产对于扩大资金来源
和进行远距离运输以扩大市场的需要,银行、运输业急需大量筹集资金,而通过发行股
票来筹集资金、建立股份有限公司就成为当时的一种普遍方式。1694年成立的第一家资
本主义国家银行——英格兰银行及美国在1790年成立的第一家银行——合众美国银行都
是以发行股票为基础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由于股价制银行既可发行银行券,又能吸收
社会资金来发放贷款,其盈利非常可观。而相对于远航贸易来说,银行股票是金融业股
票,不但股息多,且风险小,所以股票和股份制在金融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和推广应用导致了工业革命。
此时,资本主义的主要工业部门从手工业逐渐地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生产。不但纺织
业使用了大机器,且推广到轮船和机车,改变了整个工业的交通状况,大大地促进了生
产力的发展。这时的生产规模,已经远远不是单个资本家的小规模投资所能适应,它不
但需要专业化生产和分工协作,还要求在交通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巨大
的投资,而这些投资却不是少数资本家或当时政府的财力所能承担的。而股份有限公司
和股票正好提供了一条用资本社会化来集中资金的出路。
在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中期,英国利用股票集资这种形式共修建了长达2200英里
的运河系统和5000英里的铁路。美国在18世纪初的50年里建成了约3000英里的运河及28
00英里的铁路。
到了19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要求扩大企业规模、改进生产技
术和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独资或合伙办企业就难以适应。这时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就采
取各种优惠措施来鼓励私人集资兴建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在工业系统确立统治地位。
于是,股票的自由转让,特别是利用股票价格进行投机,刺激了人们向工业企业进行股
票投资的兴趣。股份有限公司在各个工业领域都迅猛发展,成为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
且通过股票筹措的资本额越来越大。如1799年杜邦创立的杜邦火药公司就是用每股2000
美元的股票筹措了15股资本创办的,而1902年成立的美国钢铁公司则用股票筹措了多达
14亿美元的股金资本,成为第一个10亿美元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
三、随着证券交易的发展,其相应的法规及手段日益完善。
随着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和股票发行数量的日益增多,证券交易所也在逐步发展。
1773年,股票商在伦敦的新乔纳咖啡馆正式成立了英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现伦敦证券
交易所的前身),并在1802年获得英国政府的正式批准和承认。它最初经营政府债券,
其后是公司债券和矿山、运河股票。到19世纪中叶,一些非正式的地方性证券市场也在
英国兴起。
美国的证券市场从费城、纽约到芝加哥、波士顿等大城市开始出现,逐步形成全国
范围的证券交易局面。这些证券市场开始经营政府债券,继而是各种公司股票。1790年
美国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费城证券交易所诞生,1792年纽约的24名经纪人在华尔街
11号共同组织了“纽约证券交易会”,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纽约证券交易所”。随
着股票交易的发展,在1884年,美国的道和琼斯发明了反映股票行情变化的股票价格指
数雏形——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数。
股票在近代和现代的高速发展,要求法律制度不断完备。
各个西方国家均通过制定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等来维护股份有限公司和股票的
发展,以保护股东的权益。美国根据1929年经济危机的经验,于1933年颁布了《证券法》
主要规定了股票发行制度。1934年又颁布了《证券交易法》,用于解决股票交易问题,
并依该法成立了证券委员会作为股票市场的主管机关。1970年,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减少投资风险,颁布了《证券投资者保护法》。另外,在各国的股票交易市场上形成了
反映股票行情变化的股票价格指数。比如,美国的道·琼斯公司编制的道·琼斯股票价
格平均指数,是美国目前最有代表性的大工业垄断公司股票的价格指数。有关证券(股
票)法律的公布和股票价格指数的产生,促进了股份有限公司和股票制度的发展。
我国最早发行股票是在80年代中期,1984年北京的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为
中国的第一家股份制企业。随后,上海的飞乐公司、深圳的宝安公司相继发行了股票。
1988年前后在上海和深圳出现了地区性的股票交易,1990年12月后上海证券交易所、深
圳证券交易所相继宣布而开业,拉开了中国股票交易的序幕。1992年,中国证券监督管
理委员会正式成立,从而使中国的股票交易逐渐走上了正规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5. 巴菲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买入美国合众银行的

你的头像和名字很亮啊。。哈哈哈,你问的问题建议你问问股市牛人们吧,毕竟他们股市实战经验丰富,对这些东西了解的也多些。建议在手机应用市场里搜索“财来啊”,是我用过的一款股票社交app,有什么问题可以和里面的股市牛人交流学习吧,干货比较多。炒股还得靠自己,天上不会掉馅饼。

6. 合众的股东介绍

合众人寿股东由中发实业集团、意大利欧利盛人寿股份有限公司(Eurizon Vita S.p.A)、日本太阳生命保险株式会社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组成。
合众人寿第一大股东——中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997年,总部设在北京的大型集团企业,入选全国工商联“2007年度上规模民企500家”(第219位),《胡润百富》“非上市民营企业100强”(2007、2009)。中发集团旗下产业涵盖房地产(开发、酒店、物业管理)、金融(保险、典当)、医药等行业板块,中发集团企业总资产超过200亿元。
外资第一大股东——意大利欧利盛人寿股份有限公司为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寿险公司。联合圣保罗银行是意大利第一大银行,世界500强企业,拥有7669家分行,占意大利银行业约17%的市场份额,总资产为6774亿欧元,2010年末市值为257亿欧元,市值排名中位列欧洲第8位。
另一外资股东为日本太阳生命保险株式会社,为T&D子公司,太阳生命成立于1893年,为世界500强企业,太阳生命在日本全国拥有146家分公司。至2010年12月末,太阳生命的资产总值约为6兆日元,所有者权益(纯资产)约为2,300亿日元。
2006年11月,意大利欧利盛人寿股份有限公司购入合众人寿19.9%股份,成为合众人寿第二大股东,也是合众人寿历史上的第一家外资股东。2007年5月,日本太阳生命保险株式会社以每股8元的价格购入合众人寿5.09%的股份,成为合众人寿第二家外资股东。与此前意大利欧利盛人寿股份有限公司每股6.5元的价格相比,太阳生命入股价格再创新高。

7. 股票已经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股票
是商品经济及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的历史和发展过程大概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在16世纪作为筹集资金、分散风险的一种手段而进入远航贸易领域。

在15世纪,意大利的航海家哥伦布发现了南美州新大陆,随后葡萄牙的航海家麦哲

伦又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这些地理上的大发现开通了东西方之间的航线,使海外贸

易和殖民地掠夺成为暴富的捷径。而要组织远航贸易就必须具备两大条件,其一是组建

船队需要巨额的资金;其二是因为远航经常会遭到海洋飓风和土著居民的袭击,要冒很

大的风险。

而在当时,没有一个投资者能拥有如此庞大的资金,且也没有谁甘愿冒这么大的风

险。为了筹集远航的资本和分摊经营风险,就出现了以股份集资的方法,即在每次出航

之前,招募股金,航行结束后将资本退给出资人并将所获利润按股金的比例进行分配。

为保护这种股份制经济组织,英国、荷兰等国的政府不但给予它们各种特许权和免税优

惠政策,且还制订了相关的法律,从而为股票的产生创造了法律条件和社会环境。

在1553年,英国以股份集资的方式成立了莫斯科尔公司,在1581年又成立了凡特利

公司,其采取的方式就是公开招买股票,购买了股票就获得了公司成员的资格。这些公

司开始运作时是在每次航行回来就返还股东的投资和分取利润,其后又改为将资本留在

公司内长期使用,从而产生了普通股份制度,相应地形成了普通股股票。

因为在贸易航行中获取的利润十分丰厚,这类公司就迅速膨胀,相应地股票也得到

发展。在1660年之间,股东若要转让其所持股票,就要在本公司内找到相应的人员来接

受,或设法依公司章程规定将本公司以外的承购者变为公司的成员,股票的转让相当不

便。但从1661年开始,股票开始可以任意转让,购买了公司股票的人就具有了公司的股

东资格,享有股东权。

到1680年,此类公司在英国已达49家,这就要求用法律形式确认其独立的、固定的

组织形式。在17世纪上半叶,英国就确认了公司作为独立法人的观点,从而使股份有限

公司成为稳定的组织形式,股金成为长期投资。股东凭借公司制作的股票就享有股东权,

领取股息。

与此相适应,证券交易也在欧洲的原始资本积累过程中出现。17世纪初,为了促进

包括股票流通在内的筹集资本活动的顺利开展,在里昂、安特卫普等地出现了证券交易

场所。

1608年,荷兰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一个证券交易所,即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

二、17世纪后,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股票逐渐进入金融和工业领域。

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英国、法国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大机器工业生产

代替手工生产的产业革命迅猛崛起,导致了商品经济的极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因适应

了大工业的要求而迅速发展起来,股票也相应地得到发展。出于生产对于扩大资金来源

和进行远距离运输以扩大市场的需要,银行、运输业急需大量筹集资金,而通过发行股

票来筹集资金、建立股份有限公司就成为当时的一种普遍方式。1694年成立的第一家资

本主义国家银行——英格兰银行及美国在1790年成立的第一家银行——合众美国银行都

是以发行股票为基础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由于股价制银行既可发行银行券,又能吸收

社会资金来发放贷款,其盈利非常可观。而相对于远航贸易来说,银行股票是金融业股

票,不但股息多,且风险小,所以股票和股份制在金融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和推广应用导致了工业革命。

此时,资本主义的主要工业部门从手工业逐渐地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生产。不但纺织

业使用了大机器,且推广到轮船和机车,改变了整个工业的交通状况,大大地促进了生

产力的发展。这时的生产规模,已经远远不是单个资本家的小规模投资所能适应,它不

但需要专业化生产和分工协作,还要求在交通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巨大

的投资,而这些投资却不是少数资本家或当时政府的财力所能承担的。而股份有限公司

和股票正好提供了一条用资本社会化来集中资金的出路。

在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中期,英国利用股票集资这种形式共修建了长达2200英里

的运河系统和5000英里的铁路。美国在18世纪初的50年里建成了约3000英里的运河及28

00英里的铁路。

到了19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要求扩大企业规模、改进生产技

术和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独资或合伙办企业就难以适应。这时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就采

取各种优惠措施来鼓励私人集资兴建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在工业系统确立统治地位。

于是,股票的自由转让,特别是利用股票价格进行投机,刺激了人们向工业企业进行股

票投资的兴趣。股份有限公司在各个工业领域都迅猛发展,成为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

且通过股票筹措的资本额越来越大。如1799年杜邦创立的杜邦火药公司就是用每股2000

美元的股票筹措了15股资本创办的,而1902年成立的美国钢铁公司则用股票筹措了多达

14亿美元的股金资本,成为第一个10亿美元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

三、随着证券交易的发展,其相应的法规及手段日益完善。

随着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和股票发行数量的日益增多,证券交易所也在逐步发展。

1773年,股票商在伦敦的新乔纳咖啡馆正式成立了英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现伦敦证券

交易所的前身),并在1802年获得英国政府的正式批准和承认。它最初经营政府债券,

其后是公司债券和矿山、运河股票。到19世纪中叶,一些非正式的地方性证券市场也在

英国兴起。

美国的证券市场从费城、纽约到芝加哥、波士顿等大城市开始出现,逐步形成全国

范围的证券交易局面。这些证券市场开始经营政府债券,继而是各种公司股票。1790年

美国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费城证券交易所诞生,1792年纽约的24名经纪人在华尔街

11号共同组织了“纽约证券交易会”,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纽约证券交易所”。随

着股票交易的发展,在1884年,美国的道和琼斯发明了反映股票行情变化的股票价格指

数雏形——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数。

股票在近代和现代的高速发展,要求法律制度不断完备。

各个西方国家均通过制定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等来维护股份有限公司和股票的

发展,以保护股东的权益。美国根据1929年经济危机的经验,于1933年颁布了《证券法》

主要规定了股票发行制度。1934年又颁布了《证券交易法》,用于解决股票交易问题,

并依该法成立了证券委员会作为股票市场的主管机关。1970年,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减少投资风险,颁布了《证券投资者保护法》。另外,在各国的股票交易市场上形成了

反映股票行情变化的股票价格指数。比如,美国的道·琼斯公司编制的道·琼斯股票价

格平均指数,是美国目前最有代表性的大工业垄断公司股票的价格指数。有关证券(股

票)法律的公布和股票价格指数的产生,促进了股份有限公司和股票制度的发展。

我国最早发行股票是在80年代中期,1984年北京的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为

中国的第一家股份制企业。随后,上海的飞乐公司、深圳的宝安公司相继发行了股票。

1988年前后在上海和深圳出现了地区性的股票交易,1990年12月后上海证券交易所、深

圳证券交易所相继宣布而开业,拉开了中国股票交易的序幕。1992年,中国证券监督管

理委员会正式成立,从而使中国的股票交易逐渐走上了正规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8. 巴菲特巴菲特历史上持有过哪些股票

1973年开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蚕食《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他的介入使《华盛顿邮报》利润大增,每年平均增长35%。10年之后,巴菲特投入的1000万美元升值为两个亿。

1980年,他用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单价,买进可口可乐7%的股份。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购下435万股美国高技术国防工业公司——通用动力公司的股票。

2006年6月,巴菲特宣布将一千万股左右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股捐赠给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的计划,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慈善捐款。

(8)客户合众银行股票价格扩展阅读

巴菲特清仓IBM索罗斯增持金融股

13F数据显示,巴菲特投资旗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第一季度在美股市场上的持仓规模达到1889亿美元,市值仅比前一个季度减少了22.2亿美元。经历了美股2月份的大幅波动,巴菲特不为所动,只是稍许减仓。

值得注意的是,在持有IBM股票七年后,巴菲特选择了彻底放手,上季度还持有的200万股IBM股票已一股不剩。分析人士认为,巴菲特投资IBM的时机并不好,这一笔投资并不能说是成功的“巴菲特式”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