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很早之前就已经发明出以空气为动力的车,为啥得不到推广
很早之前就已经发明出以空气为动力的车,为啥得不到推广?期间,南阳《水氢汽车》的闹剧传遍全国。 庞青年掌舵的南阳洛特斯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是这场闹剧的主角。 在科学双手剥开下水氢汽车的“华装”后,闹剧的核心暴露出来:不考虑能量转换损失,自来水氢汽车以铝合金为催化剂获取1公里氢气需要消耗117度的电。 现在,用电解水制造氢气的话,每公里的耗电量在50度左右。 谁更环保,更节能,一目了然。
2010年成立的咸宁祥天(关联企业祥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涉及100起诉讼。 前副社长蔡某还因组织、领导的传销募集资金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8个月。 “空气车”当然是咸宁祥天交给投资者的“毒药”,以“要在美国纳斯达克主板上市”为噱头,将原始所有权分配给投资者。
其实“空气车”和现在国内造车新势力的“PPT造车”多么相似啊,有种高利润的噱头。 都有以传统产业为目标的“技术”。 造车新势力的项目可能还有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配套,但在没有成熟的产品出现之前,想活下去的只有不断的融资、研发/宣传烧荒、再融资的渠道。 产品诞生后,为了维持现金流,必须想办法销售,但这也不容易。 毕竟,国内汽车市场已经饱和。
环境不好的时候,总是会出现“妖魔鬼怪”。 在各种搞笑的洗礼中,密闭钱包是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优先事项。 毕竟,有连传统燃油车企业的产品都解决不了的安全问题,何况造车新势力们的PPT项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