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CODM是动视开发的,还是腾讯开发的国内是腾讯代理吗听说是腾讯独自开发使命召唤,来问问是不是
CODM动视负责设计和策划,天美负责建模和UI。分成的部分国际服归动视,台服和东南亚服归Garena,腾讯只有国内代理权,使命召唤手游是腾讯游戏天美工作室开发的。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由马化腾、张志东、许晨晔、陈一丹、曾李青五位创始人共同创立。
腾讯多元化的服务包括:社交和通信服务QQ及微信/WeChat、社交网络平台QQ空间、腾讯游戏旗下QQ游戏平台、门户网站腾讯网、腾讯新闻客户端和网络视频服务腾讯视频等。
2004年腾讯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公开上市(股票代号00700),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是马化腾。
2018年6月20日,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在北京发布了2018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分析报告。腾讯居第二位。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强》揭晓,排名第39。
2019年7月,发布2019《财富》世界500强:位列237位。2019年8月,入选2019年中国最佳董事会50强。2019年9月1日,2019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榜单在济南发布,腾讯控股有限公司排名第32位。
2019年10月,2019福布斯全球数字经济100强榜位列14位。 2019年10月23日, 2019《财富》未来50强榜单公布,腾讯控股有限公司排名第12。“一带一路”中国企业100强榜单排名第14位。
2019年12月,腾讯入选2019中国品牌强国盛典榜样100品牌。2019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发布中国品牌发展指数100榜单,腾讯排名第4位。
② 曾经最强的FPS标杆《使命召唤》如今为何被玩家“喷惨”你怎么看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其实整个使命召唤系列口碑反转的阶段就是从IW工作室员工离开动视的时候开始的,这次大麦就来完完整整的给大家捋一遍《使命召唤》系列的发展史来了结这个问题吧。
IW加入动视最早使命召唤是动视正在研发的一个独立项目,然而由于动视的资金不足再加上当年荣誉勋章的名声几乎垄断了整个FPS游戏界。因此动视内部对于使命召唤这个项目其实是非常不坚定的,甚至一度想要砍掉这个项目。
然而事情后来出现了转机,曾经效力于2015工作室的员工们由于不满老板开出的薪资水平,在完成了荣誉勋章以后全部跳槽出来成立了名为IW的独立工作室。动视就是看重IW工作室曾经的FPS游戏制作经验便将其收入麾下,去拯救那个岌岌可危的使命召唤。
还别说,动视的眼光准确,成功收购IW工作室以后,IW迅速接手使命召唤的工作并且最终成功上市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动视乘胜追击,要求IW继续开发使命召唤2,并且为其进军主机市场保驾护航。当年使命召唤2直接拿下了IGN评分的最高分9.3分,同时还极大推动了xbox 360的销量!
与此同时,战地的崛起也对使命召唤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动视为了挽回口碑又将二战题材给搬了出来。但二战的新内容几乎已经没什么值得在创新的地方了,几乎所有的以二战为背景的FPS游戏都逃不开“诺曼底登陆”“进攻柏林”这些老掉牙的题材。
厂商又不太可能完全架空历史,因此使命召唤14造就了最短的单人战役,而多人模式却又不如战地1,因此使命召唤14也创下了近几年来最糟糕的评价。
其实我们发现,使命召唤这几年口碑大幅度下降的作品全是IW制作的。例如使命召唤10:幽灵、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不知道是不是老IW员工留下来的诅咒哈哈哈哈。去年使命召唤15进行了巨大的创新,删除了单人战役以及加入大逃杀模式。然而这次的大创新并没有给使命召唤的口碑带来多大的改善,也对动视的股票没有什么太多的影响。
一个简单的小结语如今使命召唤系列已经是一个有将近20年历史的老牌IP了,虽然这两年在玩家心目中的口碑的确下降了不少,但依然无法阻止其年货的本质。毕竟如今的使命召唤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产流程,就像我们国人每年春节常看的春晚一样,每年都骂,但每年都看。
其实使命召唤的游戏质量并没有下降,只是因为能和他竞争的游戏越来越多了。隔壁EA的战地,早已成为了使命召唤最为主要的竞争对手。而这两年吃鸡类游戏的火爆也对这种传统FPS游戏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似乎这两年使命召唤为何口碑下降谁也没办法说出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感觉各方各面的因素有有点关系。或许是动视商人的本质玩家们早已厌烦,又或许是老IW员工留下来的诅咒成为了动视头上挥之不去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