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股票 » 美国烟草公司股票大涨
扩展阅读
爱普检测股票行情 2025-05-18 04:22:50
中核资本股票行情 2025-05-18 03:56:18

美国烟草公司股票大涨

发布时间: 2023-07-23 23:59:04

⑴ 美股股王50年上涨1万倍 贵州茅台能赶超它吗

被称为“美国第一大牛股”的烟草巨头奥驰亚(Altria Group, NYSE: MO)近日遭遇政策利空,大跌不止。这只半个世纪上涨了1万倍的大牛股再次引起市场关注,A股不少茅台粉丝们又开始想入非非:美股有奥驰亚,A股有茅台,同为消费品,贵州茅台会成为下一个奥驰亚吗?

平均年回报率超20% 奥驰亚“秒杀”所有股票

世界卷烟巨头奥驰亚(Altria)或许并不为人所熟知,但旗下品牌万宝路却是全球最大的香烟品牌,每年为公司贡献利润高达80%以上。中国财富网记者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获悉,2016年万宝路美国香烟市场占有率高达41%,比排名其后的八个品牌市占率之和还高,而万宝路霸占垄断地位已长达40余年。

万宝路如此霸气,那么这只“美国第一大牛股”有多牛呢?世界顶级投资和金融专家、沃顿商学院教授Jeremy Siegel在《投资者的未来》一书中试图寻找1957年后标准普尔500指数中表现最好的股票,而他们的发现既不是激动人心的科技股,也并非石油巨企,而是一只简单的消费股票:卷烟制造商Philip Morris(现在称为Altria)。在Jeremy Siegel看来,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与Altria媲美。他还发现,长期表现最佳的20只股票中有11只都来自一个沉闷无趣的板块:必需消费品。

CNN算了一笔账——如果1968年投资于Altria这只股票1美元,那么截至2015年2月,这1美元股票的投资价值竟高达6638美元(包括分红)。这意味着这只股票在过去47年里年平均回报率高达20.6%。而如果当时把1美元投资标准普尔500指数,那么现在则只值87美元。

美国一位基金经理Patrick O’Shaughnessy在基于Jeremy Siegel研究的基础上扩大了测算范围——美股所有股票。结果显示,1963年至今表现最出色的股票仍然是Altria:年均升幅20.23%,半世纪累计回报超过1,000,000%(1万倍)。虽然未考虑通胀等因素,但仅从名义回报看也鲜有能超越Altria的股票。

超级暴利“邪恶股票” 遭遇政策利空股价受重挫

作为美股“史上最赚钱”的股票,Altria拥有超高的净利润率,也是美股最暴利的公司之一。Altria目前市值超过1200亿美元,根据2016年年报,公司总营收257.44亿美元,净利润142.39亿美元,净利润率高达55.3%。而其2015年总营收254.34亿美元,净利润52.41亿美元,净利润率也达到20.6%。这意味着是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美国知名公司的盈利情况。

如图所示,与同为消费类巨头股票相比,奥驰亚2016财年55.3%的净利润率具有绝对优势,即使是2015财年20.6%的净利润率也远高于耐克、可口可乐、百事、宝洁等公司。再和我们耳熟能详的科技巨头比较下,这些科技垄断企业都以高利润率著称,2016财年苹果、谷歌、微软三家的净利润率相对接近,分别为21.19%、21.58%、23.57%,脸书和奥驰亚一样出现2016财年净利润率逆袭暴涨的现象,达到36.97%,不过与奥驰亚的55.3%相比仍然不够“暴利”。

烟草行业其实一直是过去几十年美国表现最差的行业之一,烟草广告已经被禁十几年。除了处于垄断地位、利用消费者上瘾提价等因素促其保持暴利外,烟草公司保持超额回报还有其他原因。

“奥驰亚是典型的‘邪恶股票’(sin stocks),美股中有不少‘邪恶股票’,业绩股价都非常好。比如私营监狱股票,过去一年两倍回报;大麻板块的一些列股票也是涨势凶猛。这类‘邪恶股票’盈利能力非常强,如烟草、大麻、监狱、夜总会都属于高利润行业。”美国海银资本首席策略师、纽约大学教授陈凯丰告诉中国财富网记者,“美国很多机构投资人因为法律限制不能投资这些股票,比如州养老基金、大学捐赠基金等,导致股价因为投资人受限制而有溢价,对一般投资人投资便有额外收益。”

不过,这只“股王”最近却遭遇监管政策利空。7月28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宣布一项烟草和尼古丁监管计划,通过制定可实现的产品标准,将香烟中的尼古丁降至不至瘾水平。而这只是FDA对该行业法规全面审查的第一步,审核目的是鼓励开发比香烟危险性更小的新产品。

消息发布后,美股烟草公司股价出现集体下挫。奥驰亚最深跌幅近20%下探60.01美元,盘后下跌9.49%,收于66.94美元;拥有Lucky Strike等品牌的英美烟草也大跌逾10%。此后几天,遭遇重挫的奥驰亚股价一直在低位徘徊,尚未走出利空阴影。

茅台会成为下一个奥驰亚吗?业内警示“茅粉”别想得太多了

奥驰亚走弱,倒是让国内一众茅台粉丝们遐想连篇起来,国内不少茅台拥趸者一直把美股奥驰亚作为茅台的对标标的。作为A股最暴利的上市公司之一,贵州茅台2016年营收388.62亿元,净利润167.18亿元,净利润率达到43%,“暴利”程度与奥驰亚不相上下。

在“茅粉”们看来,二者的性质也非常相像:都生产(过量就会)危害健康的产品,却都是超高净利润的暴利之王,且都是一度不被价值投资者承认的终极价值标的。也有茅粉认为,奥驰亚无以伦比的上涨速度,源于烟草公司的天然护城河“上瘾性”牢不可破,尽管美国吸烟率一直下降,但由于高度垄断可以不断提价,净利润一直高速增长。而具有这样潜质的公司在A股只有茅台。甚至有茅粉网友计算,2001年8月贵州茅台上市发行价格为31.39元,如果以后复权计算,8月7日的复权价格对应为2910.65元,增长幅度高达91.73倍。对比奥驰亚的市场表现,茅台后市想象空间巨大。

不过,对烟草行业投资与白酒不尽相同,二者不可简单对标。“茅台已经从原来的消费品变为收藏品,很多人是收藏茅台的,这导致茅台的价格不断上涨,而产量供不应求。白酒并不算对身体有伤害,是一种消费品;但香烟是对身体有害的,在烟盒上都有提示。”尽管资本都是逐利的,对人体是否有害不构成投资的关键因素,但投资仍要看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利润增长。

“奥驰亚是一只比较特殊的股票,不能和茅台直接比较。”从奥驰亚公司的历史演变进行解读,“奥驰亚一个主营业务是香烟,会导致上瘾、肺癌,所以历史上由于这个原因被各个州起诉,赔偿了几千亿美元。起诉最终导致公司分拆四个,剩下奥驰亚以烟草业务为主。所以,公司所谓历史业绩确实很高,但它的计算部分归功于已经分拆出来的食品公司等其他股票,不能简单的把历史业绩套到现在。现在的奥驰亚只是以前传统公司中的部分业务。”

据了解,2003年万宝路生产商菲利普莫里斯公司Philip Morris更名为奥驰亚集团Altria Group,经营涉及烟草、食品、啤酒、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涉及卡夫、吉百利、奥利奥、米勒啤酒等多个知名品牌。其后,公司逐渐将国际业务、食品业务进行分拆。

除了对标茅台外,奥驰亚因FDA文件引起市场恐慌股价一泻千里,也有不少投资者认为这波抛售是市场误判,对这只“股王”来说现在正是难得的买入机会,可以尽快“买票上车”。

奥驰亚仍具有一定的法律风险。“很有可能将来再发生集团诉讼的时候,公司会继续出现大规模诉讼、支付大规模赔偿金的问题。不建议投资者当成茅台的对标,两家是完全不一样的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国内投资者们纷纷惊呼机会来了,国外机构却依然将奥驰亚最新评价设为“卖出”。本周,BidaskClub将奥驰亚集团评级从“强烈卖出”升级为“卖出”,而加拿大皇家银行RBC也警告投资者不要买入该投资标的。尽管RBC分析师Nik Modi将奥驰亚评级从“低于行业”升级为“与行业一致”,但仍将其股票目标价格设定为62美元,较周五大跌后收盘价66.94美元仍降低7.4%。Modi认为,尽管监管导致的股价冲击在过去二十年里创造了不少买入机会,但这次却有所不同。

⑵ 30个道琼斯工业股指成分股是什么啊

道琼斯工业指数首次在1896年5月26日公布,它象征着美国工业中最重要的12种股票的平均数。至今为止,在这12种成份股中,只有通用电气仍然留在指数中。其余11种为(以下按公司英文名顺序排列):
* 美国棉花油制造公司,Bestfoods的前身,现为联合利华的一部份
* 美国糖类公司,现为Amstar Holdings
* 美国烟草公司,在1911年破产
* 芝加哥燃气公司,在1897年被Peoples Gas Light & Coke Co.收购(现为人民能源公司)
* Distilling & Cattle Feeding Company,现为Millennium Chemicals
* Laclede Gas Light Company,仍以The Laclede Group之名运作
* National Lead Company,现为NL Instries
* 北美公司,在1940年代破产
* 田纳西煤、铁与铁路公司,在1907年被美国钢铁收购
* 美国皮草公司,1952年解散
* 美国橡胶公司,1967年改名为Uniroyal,1990年被米其林收购

1999年11月1日,雪佛龙、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西尔斯公司和美国联合碳化物从道琼斯工业指数中删除,加入英特尔、微软、家得宝和西南贝尔公司。英特尔和微软成为首两间从纳斯达克调换到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公司。2004年4月8日,国际纸业、AT&T和伊士曼柯达公司被辉瑞制药、Verizon和美国国际集团代替。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包括以下30间公司(以下按公司股票代号顺序排列):
公司 行业 股票代号
美国铝业公司 铝 AA
美国国际集团 保险 AIG
美国运通公司 金融服务 AXP
波音公司 航空航天 BA
花旗集团 金融服务 C
卡特彼勒公司 重型机械 CAT
杜邦公司 化工 DD
迪士尼 娱乐业 DIS
通用电气公司 电子、金融服务 GE
通用汽车 汽车 GM
家得宝公司 零售、家居改善 HD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电子 HON
惠普公司 电脑硬件、打印机 HPQ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硬件、软件和服务 IBM
英特尔 微处理器 INTC
强生制药有限公司 制药 JNJ
摩根大通公司 金融服务 JPM
可口可乐公司 饮料 KO
麦当劳 快餐、特许经营 MCD
3M公司 原料、电子 MMM
阿尔特里亚集团
(前身为“菲利普·莫里斯公司”) 食品、饮料、烟草 MO
默克制药公司 制药 MRK
微软 软件 MSFT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制药 PFE
宝洁公司 家庭用品、制药 PG
西南贝尔公司 电讯 SBC
联合科技公司 航空、防御 UTX
Verizon 电讯 VZ
沃尔玛 零售业 WMT
埃克森美孚公司 石油 XOM

⑶ 英美烟草集团的发展史

1902年9月29日,为平息激烈的贸易战,英国的帝国烟草公司与美国的美国烟草公司联合创办合资企业——英美烟草公司。
根据协议,两家公司将不得在对方的国内市场开展贸易,但有权在各自的市场范围内使用对方的品牌和商标。两家公司在英国或美国“本地”市场外的业务均交由英美烟草公司经营,从而使新公司的业务遍及加拿大、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南非和中国等多个国家。
詹姆斯·杜克,一位一丝不苟的、自学成才的商业巨子,出任英美烟草第一任主席。他的战略是雇佣最优秀的人才,开发更加优质的产品,尽量降低产品价格,实施机械化生产、进行合理组织,并进行产品推广。
在前10年里,英美烟草发展迅速:1904年进入西印度群岛;1905年进入锡兰和埃及;1906年进入荷兰、比利时、瑞典和挪威;1908年进入芬兰、印度尼西亚和东非地区;1911年进入马来亚(今天的马来西亚)。
截至1910年,英美烟草的香烟销量已经超过100亿支,公司利润也急速飚升。
1911年,美国烟草公司放弃了在合资企业中的股份。英美烟草在伦敦股票交易所上市,英国投资商认购了其美国母公司持有的大部分股份。此后,英美烟草可以自由在全球各地独立经营业务——但由于与帝国烟草公司签订了地域协议,英美烟草不能在英国本土开展业务。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军队对烟草的大量需求将公司的产能提高到了极限。1915年,英美烟草共销售了250亿支香烟。
一战期间,英美烟草建立起了一体化的企业文化,一改以往各自为政的局面。与此同时,由于男性劳动力被抽调参加战事,公司开始招聘女性员工,从此改变了公司的员工结构。
英美烟草的广阔市场得益于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张。1921年,Cigarrera Bigott Sucs在委内瑞拉成立。其后数年,英美烟草分别在智利、墨西哥和中非进行了收购活动。
杜克于1923年辞职,其继任者是雨果·坎利夫欧文(Hugo Cunliffe-Owen),他也是一位才华过人、作风果断的领导人。雨果先生继任主席后第一项举措就是在1925年收购了Ardath Tobacco的海外业务,一并获得State Express的商标权。
英美烟草在收购北卡罗莱纳州的小公司布朗和威廉森后,于1927年涉足美国市场。
1927年,英美烟草公司成立25周年,此时它已经跻身英国领先公司行列,旗下设有120家子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75,000人。公司立足美国市场,并吞并了其唯一的国际竞争对手Ardath。英美烟草在全球各大洲均建立起了良好的业务,年均利润超过600万英镑。
虽然经济萎靡不振,但在1932年以前,英美烟草在大部分没有实施政府垄断的国家中开办了工厂。同年,公司营业所建立起独立的分销网络,后来演变为成熟的子公司;英美烟草在印度、中国、巴西和尼日利亚等国开展烟叶种植和加工业务,并收购了德国的Haus Bergmann公司。 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和非殖民化运动对英美烟草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剧变以及失去了中国地区业务之后,公司相继丢失了多个终端市场。但是,全球销售额依然保持增长势头。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二战也对英美烟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司在欧洲地区的业务受到严重破坏。在远东地区,英美烟草与被日本人占领的公司失去了联系。1937年,公司在中国境内的香烟销量超过了550亿支。此后,由于日本入侵,英美烟草在中国的销售中断了四年多。
在经济大萧条期间,公司的利润一直维持在550万英镑左右。到1942年,则猛降至300万英镑。此后直到战争结束,公司的利润始终维持在这个水平。
战后社会
二战结束后,贸易环境异常艰难。英美烟草需要面对通货膨胀、高昂的烟叶价格,并且需要重建在战争中损失的资产,所有这些都令公司盈利受挫。
1952年,英美烟草成立50周年,公司的经营环境开始发生转变。战争动荡最终导致公司损失了多个终端市场,其中包括埃及、印度尼西亚和中国。虽然某些地区中出现了政局动荡,但是公司依然取得了佳绩。
新领导层
1953年,邓肯·奥本海姆(Duncan Oppenheim)出任公司主席一职,为英美烟草揭开了全新的发展纪元。奥本海姆彬彬有礼的风范和过人的法律才智,使公司在随后的13年中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发展。
1953至1955年期间,按照公司利润计算,英美烟草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公司中位列第三。1960年,公司的全球销量为2,800亿支,贸易利润创记录地超过了5,800万英镑。
1956年,英美烟草收购了Benson & Hedges的海外业务。和State Express一样,Benson & Hedges发展成为集团在国际品牌市场中占据领导地位的基石。
多元化发展
20世纪60年代初,英美烟草开始涉足纸张、纸浆、化妆品及食品行业。公司首先购入Wiggins Teape和Mardon Packaging的股份。1964年,公司还收购了英国的Tonibell冰激凌公司和Lenthéric香水公司。布朗·威廉森以及南非和澳洲的英美烟草公司也开始投资食品行业。
1966年,英美烟草收购了雪茄生产商Henri Wintermans,公司盈利首次突破1亿英镑大关。同年,公司新主席登齐尔·克拉克(Denzil Clarke)接任主席职务,进一步加快了公司的收购步伐。 截至1970年,英美烟草的业务已经遍及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
70年代末,英美烟草产业集团(BAT Instries)成立,并推动多元化发展;80年代进军金融服务领域。1989年,集团放弃这些领域的业务,将重点重新调整到烟草业务方面。
收购
1970年,在新主席理查德·多布森(Richard Dobson)的带领下,英美烟草在50个国家和地区中开办了140家工厂。两年后,英美烟草撤销了1902年与帝国烟草公司签署的地域限制协议,从而获得了其原有品牌(包括State Express)在英国和西欧的独家拥有权。
英美烟草致力于开拓全新业务,最终决定发展零售业,在70年代收购了英国的Argos及美国的Saks Fifth Avenue。
1976年,集团进行全面重组。在新主席彼得·马卡达姆(Peter Macadam)的带领下,集团运营事宜开始由新控股公司英美烟草产业集团掌控。在两年时间里,英美烟草产业集团发展为英国第三大企业,并成为自由世界中最大的烟草商,每年销售卷烟5,000亿支。
1977年,英美烟草成立75周年,马卡达姆评价道:“我们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损失了中国地区的业务及其它很多地方的不动产……但是,我们已经变得更加强大,我认为我们目前的状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
与此同时,布朗·威廉森公司投资1.5亿美元资金,在美国乔治亚州梅肯市开设了一处新工厂。到70年代末,英美烟草向中国输出卷烟,这是自30年前其卷烟业务在中国被国有化后,英美烟草首次重回中国卷烟市场。
70年代末,通过收购Lorillard的国际业务,英美烟草获得了多个重要品牌,其中包括建牌。
重整业务
1981年,集团产能稳步提升,烟草业务的贸易利润已经增至前10年的3倍,突破4.63亿英镑。
1984年,英美烟草产业集团收购鹰星保险(Eagle Star);一年后收购Allied Dunbar;1988年又收购了Farmers Group。1989年,英美集团成为英国最大的保险集团。同年,英美集团税前利润上升了24%,突破20亿英镑,却遭到恶意收购,随后集团决定重新专注于烟草和金融服务领域,剥离了其它业务。
新机遇
上世纪90年代,经济逐渐开放,国营专卖制度开始瓦解,中欧、东欧和远东地区出现了不少崭新的贸易机遇。1992年,英美烟草收购了匈牙利的Pecsi Dohanygyar,此后又开展了大量收购活动,并建立起了众多合资公司,涉及地区包括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捷克共和国、俄罗斯、罗马尼亚和波兰。
1994年,英美烟草收购了美国烟草公司,完成了另一次重要收购,获得了Lucky Strike和Pall Mall品牌的所有权。
回归根本
1998年,英美集团剥离了其金融服务业务。同年,集团收购了墨西哥境内的领先烟草公司Cigarrera La Moderna。
1998年,英美烟草私人有限公司成为一家在伦敦股票交易所独立挂牌的公司,马丁·白礼顿(Martin Broughton)出任主席。1999年,全球第二大烟草公司英美烟草宣布与世界第四大烟草公司乐富门国际烟草公司合并。通过此次合并,英美烟草吸纳了多个重要品牌(其中包括登喜路)。
进入新千年
与乐富门合并后,集团在加拿大市场的股权发生了重大变化。现在加拿大已经成为集团利润最高的市场。2000年,乐富门出售了其在加拿大的股份,并购入了英美烟草联营公司Imasco的其余股份,并售出了非烟草业务。现在,加拿大业务已重组为英美烟草全资拥有的纯烟草子公司,称为加拿大帝国烟草(Imperial Tobacco Canada)。
2001年,集团宣布一系列新投资计划,涉及土耳其、埃及、越南、韩国和尼日利亚多个国家。
2002年,英美烟草成立一百周年。集团重申其对下属员工、自身产品和烟草行业的信心,并宣布将在尼日利亚、韩国和土耳其开始新投资。
同年,英美烟草成为第一家发布社会报告的烟草公司。
2003年,英美烟草获得了秘鲁Tabacalera Nacional公司的控制权,并赢得了对意大利前国家烟草专卖局ETI与塞尔维亚Duvanska Instrija Vranje烟草公司的竞标。此外,英美烟草还提出了将其美国子公司布朗·威廉森的美国业务和RJ雷诺烟草公司进行合并的计划。
2003年11月,马丁·白礼顿宣布自己将于2004年6月从英美烟草退休。截至2004年6月,白礼顿已在英美烟草任职十年,其中前五年担任集团总裁,后五年担任集团董事会主席。
保罗·亚当斯于2004年7月继任集团总裁,杜立石(Jan Plessis)担任非执行主席。
2004年,布朗·威廉森的美国业务与RJ雷诺烟草公司正式合并,雷诺美国(Reynolds American)公司成立。新公司拥有更加强大、更加稳定的业务,英美烟草拥有其中42%的股份。
2005年,英美烟草在瑞典和南非试销售瑞典款无烟型产品snus,使得吸烟者有机会享用风险更低的无需点燃型烟草。
2006年,在瑞典和南非销售snus的店铺进一步扩大,Toscano雪茄开始在意大利销售。同年10月,集团退出F1赛车赞助——作为对2001年签署的《国际市场推广准则》的一项长期承诺。
2007年,snus扩展到加拿大市场进行试销,我们将烟斗烟草的一些商标出售给了丹麦Orlik烟草公司。2007年5月,我们向Skandinavisk Tobakskompagni公司雪茄部门出售了比利时的雪茄工厂及其相关品牌。
2008年,集团以17.2亿美元的高价赢得了土耳其国有烟草公司Tekel的卷烟资产拍卖。随后,又获得了Skandinavisk Tobakskompagni卷烟和无烟型产品snus销售权。

⑷ 美股10年回报率最高的股票排行

1、网络(NASDAQ:BIDU)位列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前10家大盘股排名第一。网络过去一年中投资回报率为43.32%,该公司在该时间段资产周转率(营收与资产的比率)为0.95。

2、里德国际公司(NYSE:RUK)位列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前10家大盘股排名第二。里德国际公司(Reed Elsevier plc总部在伦敦,过去一年中其投资回报率为35.11%,该公司在该时间段资产周转率为3.26 。

3、爱思唯尔公司(NYSE:ENL)位列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前10家大盘股排名第三。爱思唯尔公司(Reed Elsevier NV)总部在阿姆斯特丹,过去一年中其投资回报率为33.85%,该公司在该时间段资产周转率为3.16。

4、奢侈品零售商Coach(NYSE:COH)位列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前10家大盘股排名第四。该公司总部在纽约,过去一年中其投资回报率为32.58%,该公司在该时间段资产周转率为1.52。

5、罗瑞拉德公司(NYSE:LO)位列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前10家大盘股排名第五。罗瑞拉德公司(Lorillard Inc.)是美国第三大烟草制造商,过去一年中其投资回报率为32.16%,该公司在该时间段资产周转率为1.88。

6、黑莓手机制造商RIM(NASDAQ:RIMM)位列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前10家大盘股排名第六。RIM过去一年中其投资回报率为27.21%,该公司在该时间段资产周转率为1.68。

7、丹麦制药公司诺和诺德公司(NYSE:NVO)位列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前10家大盘股排名第七。诺和诺德公司(Novo Nordisk A/S)过去一年中其投资回报率为26.20%,该公司在该时间段资产周转率为1.11。

8、美国半导体生产商阿尔特拉公司(NASDAQ:ALTR)位列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前10家大盘股排名第八。阿尔特拉公司(NASDAQ:ALTR)过去一年中其投资回报率为25.74%,该公司在该时间段资产周转率为0.63。

9、苹果(NASDAQ:AAPL)位列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前10家大盘股排名第九。苹果是目前最为流行的智能手机iPhone和平板电脑iPad开发商,该公司过去一年中其投资回报率为25.73%,该公司在该时间段资产周转率为1.15。

10、美国手机芯片开发商德州仪器(NYSE:TXN)位列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前10家大盘股排名第十。德州仪器过去一年中其投资回报率为25.20%,该公司在该时间段资产周转率为1.10。(文/腾讯科技)

⑸ 道琼斯指数的指数

平时所说的道琼斯指数就是指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这是一种代表性强,应用范围广,作用突出的股价指数,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最有权威性的一种股票价格指数。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于1896年5月26日问世。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目前由《华尔街日报》编辑部维护,其成份股的选择标准包括成份股公司持续发展,规模较大、声誉卓著,具有行业代表性,并且为大多数投资者所追捧。目前,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中的30种成份股是美国蓝筹股的代表。这个神秘的指数的细微变化,带给亿万人惊恐或狂喜,它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财务指标,而是世界金融文化的代号。
原因之一是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所选用的股票都是有代表性,这些股票的发行公司都是本行业具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公司,其股票行情为世界股票市场所瞩目,各国投资者都极为重视。为了保持这一特点,道琼斯公司对其编制的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所选用的股票经常予以调整,用具有活力的更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替代那些失去代表性的公司股票。自1928年以来,仅用于计算道琼斯工业股票价格平均指数的30种工商业公司股票,已有30次更换,几乎每两年就要有一个新公司的股票代替老公司的股票。
原因之二是,公布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的新闻载体--《华尔街日报》是世界金融界最有影响力的报纸。该报每天详尽报道其每个小时计算的采样股票平均指数、百分比变动率、每种采样股票的成交数额等,并注意对股票分股后的股票价格平均指数进行校正。在纽约证券交易营业时间里,每隔半小时公布一次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
原因之三是,这一股票价格平均指数自编制以来从未间断,可以用来比较不同时期的股票行情和经济发展情况,成为反映美国股市行情变化最敏感的股票价格平均指数之一,是观察市场动态和从事股票投资的主要参考。
但是由于道·琼斯股票价格指数是一种成分股指数,它包括的公司仅占目前2500多家上市公司的极少部分,而且多是热门股,且未将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服务性行业和金融业的公司包括在内,所以它的代表性也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和批评。 从1996年5月25开始,还针对我国的股票市场编制了道琼斯中国股票指数。截至1998年4月1日,沪深两市共有88支股票作为其成分股入选,故称为道琼斯中国88股票指数。 道琼工业指数首次在1896年5月26日公布,它象征着美国工业中最重要的12种股票的平均数。至今为止,在这12种成份股中,只有通用电气仍然留在指数中。其余11种为(以下按公司英文名顺序排列):
美国棉花油制造公司,Bestfoods的前身,现为联合利华的一部份
美国糖类公司,现为Amstar Holdings
美国烟草公司,在1911年因违反反托拉斯法被迫分割
芝加哥燃气公司,在1897年被Peoples Gas Light & Coke Co.收购(现为人民能源公司)
Distilling & Cattle Feeding Company,现为Millennium Chemicals
Laclede Gas Light Company,仍以The Laclede Group之名运作
National Lead Company,现为NL Instries
北美公司,在1940年代破产
田纳西煤、铁与铁路公司,在1907年被美国钢铁收购
美国皮草公司,1952年解散
美国橡胶公司,1967年改名为Uniroyal(台译:优耐陆),1990年被米其林收购。
当它首次被公布时,指数是40.94点。它被当作平均指数来计算,首先加上所有成份股的价格,再除以股票的数目。1916年,道琼工业指数中的股票数目增加到20种,最后在1928年增加到30种。到了1972年11月14日,平均指数首次超过1000点(1003.16点)。
1980年代后,特别是1990年代,可以看到平均指数出现非常迅速的增长。1995年11月21日,它首次超过5000点(5023.55点)。到1999年3月29日,道琼工业指数收盘达到了10,006.78点,首次超过了10,000点大关。仅仅一个月后的5月3日,它收盘时达到11014.70点,首次超过11,000点。但到2002年中期,它回到1998年的8000点水平。在2002年10月9日,道琼工业指数掉到7286.27点的低点,它是自从1997年10月以来的收盘最低点。但是,在2003年底,道琼工业指数回到了10,000点水平。在2006年10月19日,即黑色星期一19周年的日子,道琼工业指数突破12,000点,随后在2007年4月25日首破13,000点,当日收市点数为13,089.89点,最高曾见13,107.45点。
2007年7月19日,道琼工业指数首次突破14,000点,当日收市点数为14,000.41点,最高曾见14,015.85点,由4月25日的13,089.89点,升至7月19日的14,000.41点,只是仅仅三个月的事。之后虽一度下跌,但在10月初时再破前高,达到14198.1的历史新高。
因美国次级房贷等影响,2007年11月开始下跌,到2008年10月6日,再次跌破10000点。此后,急剧下挫。到10月9日,跌破9000点。道琼工业指数最大单日百分比跌幅发生在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当时平均指数下跌了22.6%。最大单日点数跌幅发生在2008年9月29日,当时道琼工业指数下跌777.68点,收10,365.45点.
但随后因为连串因应次级房贷的财经政策推陈出新,在2008年10月13日又创下单日最大涨点记录。当天道琼工业指数劲扬936.42点,收9,387.61点。
2011年8月4日,受美国债务危机预期影响,到纽约股市收盘时,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比前一个交易日跌512.76点,收于11383.68点,跌幅为4.31%。 道琼工业指数的个体成份偶尔由于市场环境的理由而改变,它们由《华尔街日报》的编辑所选择。当其中的公司被取代,将调整个体比重,使平均指数不受公司更换的直接影响。
1999年11月1日,雪佛龙、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西尔斯公司和美国联合碳化物从道琼工业指数中剔除,加入英特尔、微软、家得宝和西南贝尔公司。英特尔和微软成为首两间从纳斯达克调换到道琼工业指数的公司。
2004年4月8日,国际纸业、AT&T和伊士曼柯达公司被辉瑞制药、Verizon和美国国际集团代替。2005年12月1日,AT&T重返道琼工业平均指数。2008年2月19日,阿尔特里亚集团(Altria Group)和霍尼韦尔国际公司(Honeywell)被剔除出道琼工业平均指数,加入美国银行和雪佛龙。
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6月1日早上,通用汽车公司正式向美国政府申请破产保护。据悉,美国政府将向重组后的通用提供总计达到300亿美元的援助。据悉,根据新闻集团(NewsCorp.)设立的标准,通用汽车申请破产保护后,该公司将退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由思科取而代之,将于2009年6月8日正式成为成份股。 公司 行业 股票代号 耐克 服装 NKE 卡夫公司 食品 KFT 美国运通公司 金融服务 AXP 波音公司 航空航天 BA 花旗集团 金融服务 C 卡特彼勒公司 重型机械 CAT 杜邦公司 化工 DD 迪士尼 娱乐业 DIS 通用电气公司 电子、金融服务 GE 思科 电子 CSCO 家得宝公司 零售、家居改善 HD 雪佛龙 石油 CVX 维信公司 信用卡 V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硬件、软件和服务 IBM 英特尔 微处理器 INTC 强生制药有限公司 制药 JNJ 摩根大通公司 金融服务 JPM 可口可乐公司 饮料 KO 麦当劳 快餐、特许经营 MCD 3M公司 原料、电子 MMM 高盛 银行 GS 默克制药公司 制药 MRK 微软 软件 MSFT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制药 PFE 宝洁公司 家庭用品、制药 PG 苹果公司 消费电子产品 AAPL 联合科技公司 航空、防御 UTX Verizon 电讯 VZ 沃尔玛 零售业 WMT 埃克森美孚公司 石油 XOM

⑹ 烟草行业大变局!四大巨头发布2020财报,有人欢喜有人愁

近日,国际烟草四大巨头菲莫国际、英美烟草、帝国烟草、日本烟草相继发布2020年年报。

从财报数据看,四家烟草公呈现出“两家欢喜两家愁”的局面:早早布局新型烟草业务的菲莫国际和英美烟草涨势稳定,而对转型犹豫不决、策略失误的帝国烟草和日本烟草颓势初显。

1、“欢喜”的菲莫国际和英美烟草:新型烟草布局早,增势强劲

专注新型烟草技术和产品创新多年的菲莫国际和英美烟草,在2020年迎来市场的进一步认可。

菲莫国际全年营业收入增长15.3%。增势背后,公司正越来越依赖新型烟草的市场表现。财报显示,菲莫国际2020年全年卷烟出货量下降11.1%。但新型烟草产品出货量却增长27.6%。

其中,主力产品IQOS对公司收入贡献达到了23.8%。在全球市场(不包括中国和美国),IQOS市场份额上升1.7%,达到6.1%,菲莫国际估算,到2020年底,全球IQOS用户总数约为1760万,其中1270万用户已彻底改用IQOS并成功戒烟。公司还预计,到2025年,新型烟草产品对公司总收入贡献将提高到50%以上。

英美烟草的新型烟草业务也首次对公司利润增长做出贡献。据2020年报,英美烟草全年营业收入虽同比下降0.4%,但净利润获得了4.8%的增长。

据2020年报,包括雾化电子烟产品Vuse、Velo和加热不燃烧产品Glo在内的新型烟草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至15亿英镑,其中,雾化电子烟业务更是增长52.3%。目前,该公司新型烟草产品用户数量达到1350万,同比增长30%。英美烟草预计,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进一步增长到5000万。

增势良好的两家公司均早已坚决布局新型烟草业务,并持续重金投入。2016年起,菲莫国际就将公司愿景确定为“创造无烟未来”,甚至近期投资者日上预测,许多国家将在10到15年内彻底停止卷烟销售。同样的,英美烟草去年在这个领域投入近10亿英镑,并预计到2025年,新型烟草可为公司贡献50亿英镑销售额。

两家烟草巨头在进行2021展望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beyond nicotine”(不止尼古丁)这一产品概念,并强调要“进一步转向更好、更具可持续性的业务”、“转型成技术和创新公司”。这似乎意味着,烟草巨头已着手继续扩大新型烟草行业本身的市场想象力,如无尼古丁产品、雾化医疗等领域,也极有可能成为转型的下一站。

2、“忧愁”的帝国烟草和日本烟草:裁员换高管,能否扭转颓势?

相比之下,日本烟草和帝国烟草明显掉队。

据日本烟草2020年财报和2021年业绩展望,该公司2020年利润下降6.6%,并预计2021年,利润将继续下降22.6%。

同时,日本烟草还宣布了裁员计划。公司称由于传统卷烟销量下降,计划将国际烟草业务和日本国内烟草业务合并,裁员1000人。另一方面,将加强对降低风险产品的投入,比如加热不燃烧产品,并计划在2021年推出新品,以提高其在日本的竞争力。

日本是全球最大的加热不燃烧产品市场。菲莫国际自2014年推出的IQOS曾迅速风靡日本市场,独占鳌头。直到2017年,日本烟草才推出加热烟草产品Ploom与其竞争,可一直未能彻底扭转局势。

为消费者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成为该公司当务之急。近日,日本烟草CEO Masamichi Terabatake表示,考虑到近年来传统卷烟销量下降以及高度不确定的经营环境,公司不得不做出一些“困难而必要的决定”。

2020年对帝国烟草也是困难的一年。年报显示,该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79.9亿英镑,较2019年下降0.1%。净利润为35.3亿英镑,较上年37.4亿英镑下降。尽管帝国烟草一直尽力保持与竞争对手一致的步伐,积极推出新型烟草产品(Blu),但该公司在2020年遭遇了产品和市场组合不理想的问题,股票在过去一年中下跌了18%。

公司前任CEO因公司产品在美国电子烟市场遭遇重挫,于2019年迫于投资者压力辞职。新任CEO斯特凡·邦哈德(Stefan Bomhard)近期宣布未来5年计划时称,将执行更有“纪律性”的新型烟草布局策略,根据市场调研谨慎调整其在欧洲加热烟草、美国雾化电子烟的战略。

2月,斯特凡·邦哈德还任命了新的CFO,并表示对改善下一代产品运营而采取的措施很有信心。但市场分析却认为,与菲莫国际、英美烟草相比,帝国烟草的新战略偏保守,并猜测或许是因为新任CEO希望平稳过度,稳住颓势。

3、国际烟草格局变局前夜,属于中国企业的机会浮现

不难看出,传统烟草行业向新型烟草的转型期已到来。英美烟草CEO杰克·鲍尔斯(Jack Bowles)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曾表示,“卷烟市场目前以平均每年3%速度下降。”伴随减害逐渐成为烟草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和研发热点,新型烟草需求和市场潜力巨大。

被四大烟草巨头长期占据的全球烟草市场(不包括中国市场)也因此进入了变革期。是否及时坚定调转船头,转型新型烟草业务,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改变国际竞争格局的分水岭。

在这次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大转型中,机会同样交到了中国企业手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烟生产基地,在产业链中上游处于绝对领先地位。2019年出口金额已达765.85亿元。全球电子烟市场一直呈现出“中国生产、欧美消费”的格局。

近几年,这一格局正逐渐被打破。一些中国企业如中国烟草、雾芯 科技 (RELX悦刻母公司)、思摩尔国际等公司正在凭借技术积累和有影响力的国货品牌,强势进入国际市场。中国企业正凭借新型烟草的创新,敲开长期封闭的全球烟草市场大门,并逐渐显现竞争力。

当下全球已公开上市的烟草和新型烟草行业龙头企业最新市值排名中,菲莫国际以1260亿美元市值稳居第一,而中国企业思摩尔国际和雾芯 科技 分别凭借580亿美元和380亿美元位列第四名、第五名。

但要进一步争夺这场全球竞争中的话语权,还需扎实的技术积累。美国专利局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创新领域,新型烟草技术的专利申请数量已排到第二位。而菲莫国际等公司也积累了数十万页的文件,从毒理学、临床、体外、流行病学等方面研究其产品对 健康 的影响。

目前国内雾化吸入系统性科学研究尚且处于起步。据雾芯 科技 招股书,该公司也设立了理化实验室和生命科学实验室,通过建立全球科学研究平台等举措加强科研投入,引领行业扩大对的认知半径。

不可否认,目前传统卷烟仍然是全球烟草市场主流,在中国市场上的地位也将长期不可动摇。但是,能否在新型烟草领域坚定布局、扩大优势,将直接决定中国企业在未来国际烟草行业中的地位。无疑,中国必须努力把握这一契机,从政策等层面推动和扶持越来越多新型烟草创新企业参与到全球市场的竞争中,进而在既有全球产业链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这一领域的全球价值链。

⑺ 烟草公司可以上市吗

因为烟草行业特殊,属于垄断性行业,资金充足,根本没必要上市融资。

但是国外有上市烟草公司,美股市场上的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奥驰亚、雷诺美国、罗瑞拉德等都是上市烟草企业。 烟草行业是暴利行业,菲利普莫里斯、英美烟草公司、日本烟草公司、帝国烟草公司等占据全球烟草市场份额一半以上,四家公司营收2277亿美元、纳税1287亿美元、实现净利润255亿美元。

这些公司都是上市公司。 英美烟草公司,股票在伦敦证券 交易所买卖,大部分股东为财务公司或资金管理公司,最大的股东仅占公司2%的股份。

(7)美国烟草公司股票大涨扩展阅读:

要求:

北京在2015年就已经出台了国内最严的禁烟法,上海和深圳等地也陆续开始推出相关的禁烟措施。这一状况对于烟草公司而言应该是十分不利的。而中烟总公司和国家的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也是大同小异,政府机关和企业公司的双重身份,这也是中烟一直未上市的原因之一。

但是即将上市的是旗下的子公司,受到的束缚相对来说就会小不少。而中烟国际的上市,更像是想要成为独立的国际企业。比起其他再国际上知名的烟草集团,中烟虽然占据了不小的产销规模,但是对外的贸易存在感却十分低,仅占3%左右,更别提国际竞争力了。

如此看来,中烟的上市或许是国企改革必行的一步了。而比起中烟的长远考虑,投资者的想法就更为简单了。中烟作为烟草垄断企业,之前私人投资者没有任何的渠道可以从中获利。现在中烟上市,那么等于是打开了一个缺口,必定将会受到众多投资者的追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烟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烟草总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