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南京银行发布《关于网传不实信息的澄清公告》,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南京银行发表了明确的公告。 公告称,最近,网络传递了有关不实的信息。 公司郑重声明,相关信息为恶意谣言,将通报公安机关,依法追究相关主体法律责任。 南京银行还在公告中表示,目前公司经营管理一切正常,经营发展良好。 但截至发稿,南京银行官网仍未能查到上述公告,疑云已被排除。 值得一提的是,6月29日晚,南京银行宣布,董事、银行行长林静然因工作需要。
另有任用,将于2022年6月29日向董事会提交离职报告,辞去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主委、发展战略委员会、银行行长、财务主管及其企业法定代理人职务。 林静然的卸任从2022年6月29日开始生效。 二级市场上,南京银行股价连续两天下跌。 6月30日新房开盘后,该股迅速暴跌,接近股票跌停,至收盘价下跌6.46%。 当天,记者致电南京银行,对于股票下跌,该行工作人员表示该不该公布,没有透露。
Ⅱ 南京银行股价为什么会跌这么厉害
南京银行作为上市公司,股价跳水是资本市场的正常现象,没必要大惊小怪。当然,南京银行股价的异常波动与公司的管理和效率有很大关系。
南京银行股价最近一路下跌,甚至跌停。该公司股票市值两天蒸发80亿元。所以很多持有南京银行的股东都很震惊,不知道如何操作。关于南京银行股价暴跌,一直有很多猜测,认为银行可能出了问题。事实上,作为上市公司,南京银行的股价在资本市场出现波动,属于正常情况。股价的波动不仅与公司的经营有关,还与资本市场的大环境有关。
南京银行的一些管理层变动引起了资本市场的恐慌。首先,南京银行行长林突然辞去行长和公司董事职务,让大家感到有些不可思议。毕竟林才当了两年的总裁,正是做出巨大成绩的时候。这个时候辞职会给很多投资人造成误解。其次,南京银行宣布更换公司印章。所有这些异常的变化,甚至公司的正常运营,都会让南京银行陷入被动,股价必然下跌跳水。
对于南京银行来说,股东结构的变化也是股价跳水的原因。在资本运作过程中,南京银行引入了外资。目前法国巴黎银行是公司的最大股东,因此持有南京银行的一些私募基金和金融机构可能会抛售公司股份套现。他们大量抛售股票,必然会引起市场的波动,股价会继续下跌。再者,公司效益可能不如以前,利润有所下降。人们对公司的预期降低,会抛售股票,造成市场波动。
Ⅲ 南京银行、中国联通、中国石化(股票)
我认为就现在的角度来看,南京银行要好一些,理由是现在南京银行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少,且业绩好、市盈率低。而中国联通最近遇到了垄断们事件,估计股价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内波动比较大,风险也比较大。而中国石油这只票则是盘子太大,股性十分的不活跃,如果买这只票的话很难取得你理想中的收益。
Ⅳ 我想知道一下南京银行有什么好的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主要分为三类:
1 低风险固收理财产品,收益率3.5左右。这部分产品的特点就是收益率低,但是风险不大。选择其中投资去向无杠杆的品种就可以了。
2 中等风险产品,一般收益率在6左右。这部分产品一般投资于高风险项目,收益波动会比较大,存在损失本金的一定可能。需要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进行选择。
3 大额存款或者是结构性存款。这部分产品的收益在4左右,随着利率下行,目前基本上都低于4.特点是这种产品风险极低,有银行背书,锁定期一般也比较长,三年左右。适合有闲钱的进行投资。
而如果觉得银行收益率偏低还可以选择另外几种投资渠道:
1 信托固收产品, 特点是资金门槛高,一般百万起步,收益率8左右。锁定期一般三年左右。可以选择其中资金投资的项目不错的产品,同时底层信用可靠的产品,也就是借贷方信用可靠的产品。有担保方的,也需要考虑担保方的实力。
2 金交所固收理财产品,这部分产品的特点是收益率高10左右。期限灵活,一般有半年期,一年期,两年期,而且按季度付息。现在金交所的很多产品,其项目基本上和信托产品重合。所以,也只需要考察底层信用来判断其安全性就可以了。
Ⅳ 银行股那支最好
浦发银行最好。其中推荐——五大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南京银行和招商银行的股票。从14年12月份以来这五家银行都呈上升趋势。但总体来说,银行股票股价还是在反复波动中,股民们要时刻关注股市的变化。适时买入或卖出。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发银行)是1992年8月2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1993年1月9日开业、1999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交易代码:600000)的国有控股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设在上海。秉承“笃守诚信、创造卓越”的经营理念,浦发银行积极探索金融创新,资产规模持续扩大,经营实力不断增强。2010年12月底,公司总资产规模高达21,621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11,465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6,387亿元,实现税后利润190.76亿元。浦发银行将继续推进金融创新,努力建设成为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现代金融服务企业。上市以来,浦发银行连续多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上市公司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