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核电股票有哪些
中国核电股票有东方锅炉、东方电机、中核科技、申能股份、上电股份、沃尔核材、振华科技等。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支股票背后都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时,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的。
❷ 股票事件!
、“东方锅炉”事件的揭露
1999年1月16日,“东方锅炉”董事会在《上海证券报》上刊登公告称,公司上市过程中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正在接受有关部门调查。几日之后,有关媒体就刊载了如下消息:“审计署 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所属的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包装上市’的办法,连续多年编制虚假财务报告,虚增净利润1.23亿元,上市后又将应列作1996年度的销售收入1.76亿元,销售利润3800万元,转列到1997年度,而将应列作1997年度的销售收入2.26亿元,销售利润4700万元转列到1998年,创造连续3年稳定盈利,净资产利润率增长平衡的假象。”
当投资者们正等待证券监管部门对此事做出处罚之时,3月份,“东方锅炉”又先后两次在《上海证券报》刊登公告,称“本公司前任董事长江促生,现任董事长何允民,董事马一中、程兆峰,因涉嫌经济犯罪,已被司法机关依法逮捕。”投资者们不禁纳闷“东方锅炉”到底出了什么事?4月14日,“东锅”事件终于真相大白,法院开庭审理了江仲生、何允民、马一中、程兆峰等4个在“东方锅炉”股票上市前,私自领取社会公众股进行场外交易以非法牟取暴利、将某证券公司返还广告费款200万元私分等违法事实。至于法定审理的结果,尚未公布。
可见,“东锅”事件主要存在两方面的违法行为,其一是公司采取非法手段包装上市;其二是一部分董事私自将公司股票进行场外交易牟取暴利以及私吞公司财产。
四、对“利润截期”问题的分析
在公司上市前和上市后对公司利润进行包装,是“东方锅炉”违法行为的第一个方面。
“东方锅炉”在上市之前,就通过调整财务报表而虚增净利润1.23亿元,上市后,又在“利润截期”问题上大做手脚,将1996年度的销售收入1.76亿元和销售利润3800万元,调整至1997年底。1997年度又以同样的方法,将该年度的销售收入2.26亿元和销售利润4700万元转移到1998年,从而创造连续3年稳定盈利,净资历产利润率增长率平衡的假象。毫无疑问,这是一种严惩的利润包装行为。可是,我们不禁要问,作为“东方锅炉”管理部门何以敢如此妄为呢?而作为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的注册会计师,为何对如此严重的违法行为却视而不见呢?
首先,从会计责任来看,销售收入的确认与利润的核算是有一定原则的。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的规定,销售商品的收入,应在下列条件均能满足时予以确认: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出售的商品实施控制权;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与此同时,财政部还在上述准则的基础上,颁布了有关确认销售收入的指南,进一步明确了对销售收入的确认,不能简单地满足形式上要求,而应注重交易的实质。只有同时满足上述的所有条件,销售才能据以确认。因此,会计准则的颁布,使企业要嘉宾行销售收入的人为调节,就有一定难度。但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东方锅炉仍然操纵销售收入的调节,其动机就值得研究。
我们推测,东方锅炉管理当局之所以敢如此调节利润,其根源就在于轻视应有的会计责任。按照他们的想法:只要销售收入是确实存在的,尽管在时间上有所出入,也不能算违法行为。因此,他们不仅调节了1996、1997年的销售收入与利润,还调节了1998年的销售收入与利润,而且所调节的金额之大令人咋舌。
事实上,“东方锅炉”直到事发之后,管理当局对这种调节行为的会计责任仍未有所认识。而国际上在确认会计责任时,将销售收入与利润的调节视作为严惩的会计违法行为,一经发现,严惩不贷。例如:以生产“芭比娃娃”著称的美国马蒂称玩具制造公司于1971年调节了销售收入与利润,将本应在1972年实现的1500万美元的销售收入及800万美元的利润,调入1971年的会计年度,欺骗了该公司的投资者。事发后该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罗丝被美国联邦法院判决个人罚款57000美元,并必须无偿提供2500个小时的公益服务。最后,该董事长罗丝被董事会逐出玩具公司。如果我国的会计监管部门也将销售收入与利润的调节视作为一项严重的会计违法行为的话东方锅炉公司的管理当局就可能不会如此的肆无忌惮了。
其次,从审计责任来看,根据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时需要确定一般审计目标,而一般审计目标包括7项内容,即总体合理性、真实性、完整性、所有权、估价、截止和机械准确性。其中“截止”一项在我们上述“利润截期”问题分析中已经涉及。“截止”又称截期,英文表达为Cutoff,即注册会计师在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审查时,要确定接近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是否已计入适当的期间。尤其对于销售收入、应收账款、销售折让及退还等科目,注册会计师更应关注其截期正确与否。根据我国的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只要遵循了规定的程序,是可以并应该提示出企业在利润截期问题材的生大错误的。比如,对于“主营业务收入”这一项目截期正确与否的审查,不管“东方锅炉”在会计记账时是以货物发出作为确认收入的标准,还是以发票的开出为标准,只要通过抽样、检查、函证、分析性复核等方法,注册会计师完全可以获取有效的审计证据。
退一步说,假设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确实遵循了独立审计准则,但由于企业的帮意隐瞒或精心伪造而致使注册会计师不能发现其中的生大错报和漏报的话,那么还是有两个方面问题值得总结,要么是现有的独立审计准则存在先天不足,无法发现重大错报、漏报,要么是审计报告使用者对注册会计作用期望过高,对其抱有超越其能力的奢望。这些问题都是值得会计界进一步研究与总结的课题。
五、对公司董事擅自出售公司股票牟取暴利一事的分析
“东方锅炉”部分董事私自将公司股票领出进行场外交易,牟取暴利后私分以及私吞公司财产的行为,是“东锅”事件的第2个需要剖析的方面。
据司法机关调查发现,在“东方锅炉”5400万股社会公众股尚未上市之前,即1996年11月,当时的“东方锅炉”董事长江仲生和董事何允明、马一中、程兆峰等4人背着公司其他领导,共谋后由程兆峰从董事会秘书处领出东方锅炉社会公众股30万股(在未付认购股本金每股2.2元的情况下),并按照事先与北京某公司的约定在成才蜀都大厦一客房以每股7元的价格转卖,获得现金210万元。同月,和兆峰两次领出50万股股票,同何允明一起再次在蜀都大厦以每股8.8元卖给对方,获得440万元。四人均分了650万元中的340万元,分别以个人名字和家属名字存入银行,或用于购买国债、偿还个人债务等。
1996年12月,上述4人在到上海参加“东方锅炉上市挂牌仪式”期间,构同商议后以东方锅炉财务收据收取某证券公司返还广告费款200万元现金平均私分,以各自亲属名字存入上海市合作银行武昌支行,存单归个人所有。同月,在“东方锅炉”股票托管期间,厂务领导会议决定东方锅炉每位董事可获得2万股社会公众股的处置权,并要缴纳股本认购金。会后,4人又私自决定将何以明管理的“东方锅炉”股票每人再多分8万股统一办好手续后交由个人处理。据查,4人已将私分的8万股股票以不同的价格在不同的证券公司卖出,江仲生获73万元,何允明获92万元,马一中获73万元,程兆峰获69万元。(参考1999年4月14日《中国证券报》)
“东方锅炉”1996年12月27日挂牌上市的社会公众股为5400万股,这是由于“东方锅炉”作为股份制试点企业而于1988年和1989年分两次募集的。但由于当时并没有证券交易二级市场,于是便有了成都红庙的非正规交易市场,俗称“一级半市场”。正是看到了在这个一级半市场上许多投机家发了大财,使何以明等4个产生了心理不平衡。这时,他们想到了自己手中的权利。作为公司的董事长和董事,他们可以从公司领出股票,然后在未付股本认购金的情况下,先拿去一级半市场进行交易,在牟取暴利之后现将股本认购金归还公司。以1996年11月程兆峰领出的50万股股票为例,认购股本金为2.2元,而交易成交价为8.8元,4个从中牟利为330万元,他们不需支付一分钱便可轻而易举地取得如此丰厚的利润。而“东方锅炉”的投资者们对此却一无所知,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权利已经被某些人滥用并以此而发了横财。这对于投资者而言是极不公平的。对此,我们觉得在上市公司运行机制上以及注册会计师审计方面,有值得总结的方面:
(一)在上述事件中,公司管理人员在私分内部职工股、侵吞200万元广告费的过程中,可以不受约束地为所欲为,不得不使我们对现行上市公司的管理机制引起思考。尽管为了强化控制,国家规定了上市公司内部必须设置监事会机构,以防止公司的管理部门超越权限,为个人谋取私利。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这一职能部门形同虚设,以致重庆百货大楼股份中,这一职能部门形同虚设,以致重庆百货大楼股分公司(600729)在公布1998年财务报表时,没有公布作为年报重要内容之一的监事会报告,引起社会公众的极大反响。在解释这一事件时,公司董事会秘书称:在1999年4月5日如开董事会会议时,监事会主席缺度。实际上,该公司监事会成员共有5人,其中监事会主席系重庆市商业局局长,自1997年10月以后,从未列席过董事会,现已退休。而副主席也已调离公司,另一位监事声称自己是公务员,早已写了矢职报告。因此,所谓的监事会实质上是没有召集人的一个残缺机构(详见1999年4月15日《中国证券报》)。可见,由于我国目前正处在转型时期,上市公司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Corporate governance),使得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大旦的内部人控制现象(Insidrt\ control),公司的经营决策大权均掌握在公司总经理与有关主管人员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公司的管理部门就有了私营舞弊的机会。“东锅”事件给我们一个学生的教训。
(二)在对上市公司审计过程中,我国注册会计师更多地是关注财务报表的公允表达,而较少关注上市公司的舞弊现象。那么,迪样的做法是否达到社会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呢?“东方锅炉”作为一个典型安全,生动说明了财务报表的“公允表达”与公司内部的管理舞弊二者并不矛盾。从“东锅”公司的财务报表来扯,形式上已经满足了会计准则的要求,没有违反有关的会计法规,公司管理当局只是在报表之外,炒作职工内部股时进行了营私舞弊。因此,如果从专业角度据此指责注册会计师,似乎对注册会计师期望过高。但是,对并非专业人士的社会公众来说,经过注册会计师审核过的公司仍存在成额欺诈,要说注册会计师没有责任,他们似科是难以接受的。因此,如何处理财务报表公允表达与查找公司管理当局舞弊一直是国际审计界中的一个难题。例如,美国除了在1988年颁布的每53、54号审计准则说明中,对注册会计师揭露与报告企业舞弊及非法行为的责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外,又在1997年颁布的第82号审计准则说明中,再一次强调了注册会计师应对企业存在舞弊和差错的可能性保持应用的专业关注。如注册会计师在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时,必须询问公司管理部门在防止舞弊的问题材上采取了会么样的措施,这些措施实施的效果如何?有否发现过舞弊?对已发现的舞弊采取了会么栏的行动。通过这些程度,可以形成对管理当局舞弊的威慑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舞弊的发生。但在我国独立审计准则中,虽然也包含了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舞弊予以关注的具体准则,但从目前来看,绝大多数注册会计师仅仅关注财务报表的公允表达,而不太关注的问题材。从“东锅”事件看,除了要进一步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核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时应注意公允表达的目标外,同时还要强调注册会计师对公司舞弊现象的关注。实际上,当公司舞弊现象比较严重时,后者的意义要大于前者。
❸ 股票问题
核电相关部分上市公司资料
与核相关的上市公司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关键设备的核心核电设备股,另一类是辅机制造业务的核电设备股。目前A股市场主要有上海机电600835、东方锅炉600786、东方电机600875等电力设备类上市公司。东方锅炉主要生产核反应设备。东方电机主要生产核发电设备。上海机电主要生产核电成套起重设备。其中东方锅炉已成功岭澳一期2*100万千瓦核电站8台核岛主设备的分包制作。而上海机电独立中标秦山核电三期70万千瓦的核电项目,此类个股必将成为我国发展势头迅猛的核电设备业务的受益者。
除以上三家公司外,其他与“核电”关联相对密切的还有以下这些上市公司。
攀钢钢钒000629,公司与中国核动力研究院研共同开发核燃料。
S*ST合金000633,核电站建设中需要的乏核燃料格架、乏核燃料运输容器、堆芯测量装置、电气贯穿件等关键部件,在国内厂家中,目前大连宝原的产品能够替代进口产品。而大连宝原与SST合金有着较大的关联性,公司注入大连宝原核设备41%股权,故该股的前景相对很乐观。
中核科技000777,大股东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阀门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获得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压水堆核电阀门设计、制造许可证,具有国家核安全级局批准的国内唯一生产核安全1级、2级铸件资质,其研制的核电站关键阀门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具备设计制造百万千瓦级核电阀门的能力。
威尔泰002058,公司主要产品为压力变送器和电磁流量计,属于工业自动化仪表领域,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建材、造纸、食品加工等行业。2006年9月公司研制成功的核安全级WT3000N差压/压力变送器及SEM6600交流励磁电磁流量计新产品,对公司未来发展起到较好的行业发展空间。
沃尔核材002130,主要业务是核辐射化工材料生产。核电厂使用的热缩材料和辐射电线的市场潜力十分巨大,目前公司产品已经销售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哈空调600202,公司两大核心业务中,大型电站空冷设备和石化空冷设备都保持较快增长。
兰太实业600328,公司拥有储量1.14亿吨吉兰泰盐湖,金属钠的生产能力位居全球第三和亚洲第一。公司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合作建设核极金属钠生产项目,应用高科技钠净化技术生产核极钠,已经向我国第一座快中子实验核反应堆提供了350吨的核极钠,此举不仅使公司取得了核极钠的生产技术及其配套设备,而且使公司成功的切入了高尖端科技的核能源领域。
嘉宝集团600622,公司旗下的高泰公司是一家主要研制、生产核燃料锆合金管、钛、铌及其他稀贵金属及合金等系列产品,公司年产核电用锆管65万米,而每100万千瓦发电能力一年要消耗掉20到25万吨金属锆,这就使锆合金产品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申能股份600642,拥有秦山联营公司12%和秦山第三核电公司10%股权。
东方电气(600875):目前国内唯一已经具备制造百万级核岛和常规岛设备能力的企业
继广东岭澳核电二期项目后,又承接了辽宁红沿河、福建宁德两个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常规岛主设备6台机组的供货任务,同时承担了宁德核岛主设备和红沿河部分核岛主设备的供货任务。08年上半年,公司新增订单中核电的比重明显增加,占上半年新增订单的33%,核电产品比例快速提高,预计09年有望为公司贡献利润,预计2010年核电贡献收入40亿元左右。
上海电气(601727):上海电气为国内核岛和核电设备生产的主要企业
上海电气作为国内核岛和核电设备生产的主要企业,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45%,国内常规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33%,核电设备将在未来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自仪股份(600848):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合作引进第三代核电仪控技术
自仪股份是目前A股市场中为数不多的核电概念股,此前,上海电气集团曾宣布,投入60亿元建设上海电气核电制造基地,使之成为国内核电基地中投入最多、设施最集中、专业化能力最强的核电制造基地,未来12年内地用在核电项目投资将高达4300亿元人民币。今年3月自仪股份也发布公告称,为落实国家AP1000 核电自主工作会议精神,配合国家第三代核电技术引进,公司将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有意共同出资组建核电仪控系统工程的合资企业,共同承担第三代核电 AP1000 仪控系统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以及在AP1000 基础上发展的序列堆型仪控系统的研发和制造,促进国家第三代核电国产化建设。庞大的市场下,高技术含量,大股东背景以及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的合作将让自仪股份尽享未来核电发展的大蛋糕!
中成股份(000151):拥有我国独立研究开发的低温热堆技术
在新能源题材中,目前两市中以太阳能和风能类上市公司居多,而核能由于技术壁垒高,仅有少数企业具有应用能力,公司拥有庞大的项目和技术资源,并获得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我国科技部的支持,在核能研究应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公司拥有我国独立研究开发的低温热堆技术,与清华大学等组建中清源核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利用核能新技术,曾承接了"摩洛哥王国核能海水淡化示范厂项目"。公司与清华核能研究院签定了《合作意向书》,拟以交钥匙方式承担该项目,清华大学核能研究院是我国最早的核能科学技术研究基地之一,是我国核技术的权威。公司与清华大学、国家电力公司合作拓展核能领域,为公司今后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核科技(000777):国内核电站阀门生产厂家中唯一的上市公司
公司是阀门行业的龙头企业,国内最大的特种阀门开发与生产制造基地及阀门出口企业。公司成立了专门的技术研发中心,与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上海核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等国内知名研究单位建立广泛合作,扩大核工业用阀门、核电站用关键阀门、高温高压加氢装置阀门、金属密封球阀、调节控制阀等项目的研发能力。核电站关键阀门是核电站的重要设备,长期以来,主要依赖进口,因而,也成为制约中国核电国产化的"瓶颈"之一。公司和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共同研制的核电站关键阀门于今年3月通过了由中核集团公司科技与国际合作部组织的国内权威专家的鉴定,这标志着公司在核电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发改委日前发布报告称,我国核电具备规模发展条件,但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核工业的应用规模小,总体水平不高。预计我国今后将加快核电开发建设,这将为公司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哈空调(600202):核空调在国内有技术领先优势
1995年哈空调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核级空气处理机,从而确立了其在国内核空调行业的
领先地位。目前,哈空调已经具备生产核安Ⅱ级设备的资格,是中国唯一有10年以上核级
空气处理机组和核级风机安全运行经验的企业。产品应用于秦山二期核电站、巴基斯坦恰
西马核电站等。
❹ 东方锅炉和华西能源是什么关系
生意社12月23日讯
12月23日,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将审核华西能源工业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华西能源)的首发申请。
经济导报记者发现,该公司位于四川省自贡市,与2008年3月退市的东方锅炉股份公司(600786)关系密切,同宗同祖。华西能源的实际管理人黎仁超及多个公司高管来自东方锅炉。但不同的是,华西能源是民营企业,而东方锅炉则是国有企业。
总经理联手女富豪
华西能源目前总股份为1.1亿股,其中黎仁超持股43.44%,赖红梅持股17.73%,其他股东持股比例都在6%以下。
预招股书显示,公司实际控制人黎仁超1987年7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系焊接专业,1996年11月至2003年10月历任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处长、副总经济师等职;2003年9月至2004年4月任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兼东方锅炉实业公司(华西能源前身)总经理。
华西能源的另一位重要股东赖红梅则颇为神秘,公告资料显示该女子家族非常有钱,黎仁超投资东方工业(实业公司改制后的继承公司)的1650万元钱全部是借赖红梅的。至于赖红梅的身份,华西能源没有进行详细介绍,仅表示,此女出生于1968年,本科学历,曾就职于重庆日杂总公司和招商银行重庆分行,现为重庆市渝中区区委校教师。
临近改制亏损猛增
在预招股说明书中,华西能源不厌其烦地强调其前身东方锅炉实业公司为“集体企业”,但实际情况是,国有控股企业东方锅炉股份公司持有其41%的股份。
根据上市公司东方锅炉股份公司历年财务报告,1990年至1997年,实业公司每年都有盈利,而1998年至2003年8月,该公司是连续亏损的,其中1999年亏损最多,达705万元,之后3年亏损逐步减少,2000、2001、2002年亏损额分别为530万、309万、203万元。但2003年1—8月份(主辅分离时),实业公司亏损额突然猛升为853万元。
经济导报记者发现,在2001年,由于国家控制电力建设规模,东方锅炉曾连年亏损,股票戴上了ST的帽子,企业几乎不能继续经营。东方锅炉2000年每股亏损0.56元,2001年每股亏损0.85元。但这种情况到2002年发生转变,转变来得如此之快,以至于2003年东方锅炉在年报中这样描述:“产品交货集中、产品制造任务非常繁重。”2002年,东方锅炉开始盈利(0.08元/股),2003年,盈利出现爆炸式增长(0.79元/股).
7000万“负资产”另有隐情?
2003年,在锅炉行业整体向好的情况下,东方锅炉实业公司却突然出现大幅度亏损,令人迷惑不解。
夏草对此也深表质疑,他认为,依据锅炉行业当时的现状,实业公司2002年、2003年也应握有巨额合同,而这些合同可能给企业带来上亿元的利润。但实业公司在2003年改制时极有可能“采取隐瞒收入、虚增费用,人为制造巨额的亏损并导致资不抵债”。实际上,如果实业公司真得资不抵债7000万元,早就申请破产了,怎么可能零价格承债式收购呢?
东方锅炉财报及实业公司原始财务记录表明,截至2003年8月31日,实业公司的账面净资产为-863万元。但经过改制时的审计,实业公司的净资产立马变为-7321万元。公司解释,造成实业公司减值较大的原因在于,实业公司长期以来的潜在亏损一直未在财务报表上体现。
经过2003年末的改制后,继承实业公司资产负责的东方工业利润快速增长。2006年、2007、2008年净利润分别为5731万元、10163万元、9479万元。业内人士预测,如果华西能源成功上市,2004年借钱入股的黎仁超身家将超过10亿元。
华西能源前世今生
华西能源最早本为东方电气旗下的东方锅炉厂的一个劳动服务公司。1990年,东方锅炉工业公司和东方锅炉厂东方工业锅炉公司合并,更名为东方锅炉实业公司。2003年末,实业公司以东方锅炉厂的辅业被剥离出来,东方锅炉将其持有41%股权转让给了实业公司集体股东。
2004年5月18日,黎仁超和赖红梅共同出资成立东方工业,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承接实业公司资产、债务和员工。
2005年3月,黎仁超和赖红梅分别按原出资比例对东方工业进行增资,其中黎仁超以现金增资3850万元,赖红梅以现金增资3150万元。黎仁超此次资金仍为外借,借方为重庆恒滨建设集团。此次增资后,东方工业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
2007年1月,公司名称变更为华西能源工业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9月7日,黎仁超、赖红梅分别与外来投资者及公司高管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分别转让7.22%和25.49%股权,公司股东变为33个。
2007年9月26日,华西有限在完成股权转让后再次增资1000万元,注册资本达到1.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