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利率期权的计算
在交易所买卖利率期权时,买方支付期权费,以取得期权所具有的权利;卖方则需支付保证金,以保证履行其所承担的责任。期权卖方在成交后所支付的保证金为初始保证金,在期权价格发生不利于卖方的变化时所需增加的保证金是维持保证金或可变保证金(Variation Margin)。
如果期权卖方卖出的是无保护的利率买权,即没有持有相应的证券,那么,对于现行价格高于协议价格的利率买权,卖方需支付初始保证金的计算公式:
初始保证金=证券价值×一定百分比+期权费
对于现行价格低于协议价格的利率买权,卖方需支付初始保证金的计算公式:
初始保证金=证券价值×一定百分比+期权费-协议价格与现行价格之差
在美国股票交易所(AMEX),对国库券、政府票据和政府债券期权卖方支付的初始保证金所规定的百分比分别为0.35%、3%、3.5%。但是,对于现行价格低于协议价格的利率买权,为防止协议价格与现行价格相差过大而造成初始保证金过小,还规定了最低限度的初始保证金的计算公式:
最低初始保证金=证券价值×一定百分比+期权费
对国库券、政府票据和政府债券期权应支付的最低初始保证金所规定的百分比分别是0.05%、0.5%、0.5%。
在不同交易所,利率期权初始保证金计算中的百分比不同;另外在许多交易所,证券价值与百分比的乘积被固定为某个金额。
Ⅱ 利率期权与股票期权的区别
首先是标的物不同,一个是利率,一个是股票。
另外行权方式不同,一个是到期时用现金或利率合约结算,一个是按协议价可买入或卖出股票。
股票期权是指买方在交付了期权费后即取得在合约规定的到期日或到期日以前按协议价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相关股票的权利。股票期权是上市公司给予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在一定期限内以一种事先约定的价格购买公司普通股的权利。股票期权是一种不同于职工股的崭新激励机制,它能有效地把企业高级人才与其自身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
利率期权是指买方在支付了期权费后即取得在合约有效期内或到期时以一定的利率(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面额的利率工具的权利。利率期权合约通常以政府短期、中期、长期债券,欧洲美元债券,大面额可转让存单等利率工具为标的物。利率期权是一项规避短期利率风险的有效工具。借款人通过买入一项利率期权,利率期权可以在利率水平向不利方向变化时得到保护,而在利率水平向有利方向变化时得益。利率期权有多种形式,常见的主要有利率上限、利率下限、利率上下限。
Ⅲ 证券无风险利率的计算
无风险收益率(Risk-free rate of return)是指把资金投资于一个没有任何风险的投资对象所能得到的收益率
证券,是多种经济权益凭证的统称,也指专门的种类产品,是用来证明券票持有人享有的某种特定权益的法律凭证。
证券主要包括资本证券、货币证券和商品证券等。狭义上的证券主要指的是证券市场中的证券产品,其中包括产权市场产品如股票,债权市场产品如债券,衍生市场产品如股票期货、期权、利率期货等。
拓展资料:
2021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七)》规定了欺诈发行证券罪(取消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罪名)罪名。
基本特征
证券实质上是具有财产属性的民事权利,证券的特点在于把民事权利表现在证券上,使权利与证券相结合,权利体现为证券,即权利的证券化。它是权利人行使权利的方式和过程用证券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法律现象,是投资者投资财产符号化的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信用发达的一种标志和结果。
证券必须与某种特定的表现形式相联系。在证券的发展过程中,最早表彰证券权利的基本方式是纸张,在专用的纸单上借助文字或图形来表示特定化的权利。
因此证券也被称为"书据"、"书证"。但随着经济的飞速前进,尤其是电子技术和信息网络的发展,现代社会出现了证券的"无纸化",证券投资者已几乎不再拥有任何实物券形态的证券,其所持有的证券数量或者证券权利均相应地记载于投资者账户中。"证券有纸化"向"证券无纸化"的发展过程,揭示了现代证券概念与传统证券概念的巨大差异。
证券作为表彰一定民事权利的书面凭证,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证券是财产性权利凭证。
证券表彰的是具有财产价值的权利凭证。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对财富形态的直接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而是更重视对财富的终极支配和控制,证券这一新型财产形态应运而生。持有证券,意味着持有人对该证券所代表的财产拥有控制权,但该控制权不是直接控制权,而是间接控制权。
例如,股东持有某公司的股票,则该股东依其所持股票数额占该公司发行的股票总额的比例而相应地享有对公司财产的控制权,但该股东不能主张对某一特定的公司财产直接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只能依比例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讲,证券是借助于市场经济和社会信用的发达而进行资本聚集的产物,证券权利展现出财产权的性质。
2.证券是流通性权利凭证。
证券的活力就在于证券的流通性。传统的民事权利始终面临转让上的诸多障碍,就民事财产权利而言,由于并不涉及人格及身份,其转让在性质上并无不可,但其转让是个复杂的民事行为。
比如由于"债权相对性"的民事规则,债权作为财产的表现形式是可转让的,但债权人转让债权须通知债务人,这种涉及三方利益的转让行为受制于法律规范的调整,并不方便快捷。但一旦民事权利证券化,财产权利分成品质相同的若干相等份额,造就出一种"规格一律的商品",那么这种财产转让不再局限于转让方和受让方之间按照协议转让,而是在更广的范围内,以更高的频率进行转让,甚至通过公开市场进行交易,从而形成了高度发达的财产转让制度。证券可多次转让构成了流通,通过变现为货币还可实现其规避风险的功能。证券的流通性是证券制度顺利发展的基础。
3.证券是收益性权利凭证。
证券持有人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收益,这是证券持有人投资证券的直接动因。一方面,证券本身是一种财产性权利,反映了特定的财产权,证券持有人可通过行使该项财产权而获得收益,如取得股息收入(股票)或者取得利息收入(债券);另一方面,证券持有人可以通过转让证券获得收益,如二级市场上的低价买入、高价卖出,证券持有人可通过差价而获得收益,尤其是投机收益。
4.证券是风险性权利凭证。
证券的风险性,表现为由于证券市场的变化或发行人的原因,使投资者不能获得预期收入,甚至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证券投资的风险和收益是相联系的。在实际的市场中,任何证券投资活动都存在着风险,完全回避风险的投资是不存在的。
Ⅳ 当题目中出现认股权证、股份期权时,如何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只考虑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影响,而不考虑不具有稀释性的潜在普通股。认股权证、股份期权都应该考虑稀释性,对于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的情况,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假设这些认股权证、股份期权在当期期初已经行权,计算按约定行权价格发行普通股将取得的股款金额。假设按照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发行股票,计算需发行多少普通股能带来上述相同的股款金额。
2、比较行使股份期权、认股权证将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与按照平均市场价格发行的普通股股数,差额部分相当于无对价发行的普通股,作为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的净增加。增加的普通股股数=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行权价格×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
3、将净增加的普通股股数乘以其假设发行在外的时间权数,据此调整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分母。
下面我们以认股权证为例,简单说明一下计算过程: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17年的有关资料如下:
2017年1月1日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为80000万股。2017年5月31日,经股东大会同意并经相关监管部门核准,甲公司以2017年5月20日为股权登记日,向全体股东每10股发放1.5份认股权证,共计发放12000万份认股权证,
每份认股权证可以在2018年5月31日按照每股5元的价格认购1股甲公司普通股。甲公司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2017年度为32000万元。甲公司股票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平均市场价格为每股10元。
计算甲公司2017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32000/80000=0.40(元/股)
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12000-12000*5/10=6000(万股)
稀释每股收益=32000/(80000+6000×7/12)=0.38(元/股)
(4)股票期权交易利息怎么算扩展阅读:
计算稀释每股收益除了需要考虑认股权证、股份期权外,还需要考虑可转换公司债券:
可转换公司债券。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分子的调整项目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已确认为费用的利息等的税后影响额;分母的调整项目为假定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期初或发行日转换为普通股的股数加权平均数。
可转换债券是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简称,又简称可转债,是一种可以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普通股票的特殊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兼具债权和期权的特征。
可转换债券是债券持有人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票的债券。该债券利率一般低于普通公司的债券利率,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可以降低筹资成本。可转换债券持有人还享有在一定条件下将债券回售给发行人的权利,发行人在一定条件下拥有强制赎回债券的权利。
Ⅳ 期权费怎么计算,和利率什么关系
1.多头同价对敲,就是看涨和看跌的期权费一样,就都假设为c吧。那么那标的资产的价格波动大于2c是将可以获得盈利。也就说,无论标的资产(一般是股票)的价格从你购买期权的日到期权到期日的价格上涨还是下跌,只要涨跌的程度大于2c都可以获得盈利,且波动幅度越大,盈利越大。若波动幅度小于2c,则亏损。且若股价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时,亏损最大,为2c。
(图形类似于倒三角形的性状)
2.这个我也不是很明白,这样理解吧。
若现货价格x小于88元,平掉期货合约,损益为89-x,放弃执行期权合约,损失期权费3元,所以总损益为86-x,因为x小于88,所以损失小于2元。
若现货价格x大于等于88元,则在期货市场上,平掉期货合约,收益为89-x,在期权方面,选择执行该看涨期权,收益为x-88,期权费3元,总损益为-2元。
所以,可以看到,选择这样的一个结构合约,最大亏损为2元,即总成本锁定在2元。
所以可以认为合成后的期权费是2元。
总之,期货合约肯定要平的,期权根据当时的市价选择执行或不执行。
3.
a,可行。甲公司的固定利率上比乙公司优惠1%,乙公司在浮动利率市场上比甲公司贵0.5%,可以通过互换降低平均成本。
b,合计降低融资成本即0.5%。站在甲乙公司上看,本来甲公司需要浮动利率,成本为libor+0.25%,乙公司需要固定利率,成本为10%。现在通过互换,甲公司成本变为libor+0.75%,乙公司变为9%。所以合计成本降低0.5%。
c,范围是大于等于9.5%,小于等于10%。理论上可取等号,实际上若取等号的话,就与直接从银行借一样了,所以实际上不应取等。
可以这样理解,甲从处借入浮动利率的贷款,比他直接从银行借成本要高0.5%,所以他要从乙处取回这部分费用,所以他借给乙的钱的利率要比银行高至少0.5%,为9.5%,这是下限,如果比这个低的话,甲就直接从银行借了。而上限就是乙直接从银行借入其所需的固定利率的成本,就是10%。比这个高的话,乙就直接从银行借了。可见,二者可以共同节省的费用加起来就是0.5%,他们的协商也只能在这个范围内。
Ⅵ 期权是什么意思_利率期权介绍
期权(Option),又称为选择权,它是在期货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金融工具。从其本质上讲,期权实质上是在金融领域中将权利和义务分开进行定价,使得权利的受让人在规定时间内对于是否进行交易,行使其权利,而义务方必须履行。
在期权的交易时,购买期权的合约方称作买方,而出售合约的一方则叫做卖方;买方即是权利的受让人,而卖方则是必须履行买方行使权利的义务人。期权交易起始于十八世纪后期的美国和欧洲市场。由于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影响,期权交易的发展一直受到抑制。
利率期权是一种与利率变化挂钩的期权,到期时以现金或者与利率相关的合约(如利率期货、利率远期或者政府债券)进行结算。
最早在场外市场交易的利率期权是1985年推出的利率上限期权,当时银行向市场发行浮动利率票据,需要金融工具来规避利率风险。利率期权是指买方在支付了期权费后即取得在合约有效期内或到期时以一定的利率(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面额的利率工具的权利。利率期权合约通常以政府短期、中期、长期债券,欧洲美元债券,大面额可转让存单等利率工具为标的物。
Ⅶ 什么是股票期权费用为什么确认股票期权费用导致净利润大减
[例15] 20×2年11月,B公司董事会批准了一项股份支付协议。协议规定,20×2年1月1日,公司为其200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0份现金股票增值权,这些管理人员必须在该公司连续服务3年,即可自20×4年12月31日起根据股价的增长幅度可以行权获得现金。该股票增值权应在20×6年12月31日之前行使完毕。B公司估计,该股票增值权在负债结算之前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及结算日的公允价值和可行权后的每份股票增值权现金支出额如下表:
单位:元
年份
公允价值
支付现金
20×2
14
20×3
15
20×4
18
16
20×5
21
20
20×6
25
第一年有20名管理人员离开B公司,B公司估计三年中还将有15名管理人员离开;第二年又有10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公司估计还将有10名管理人员离开;第三年又有15名管理人员离开。假定:第三年末有70人行使了股份增值权,第四年末有50人行使了股份增值权,第五年末剩余35人全部行使了股份增值权。
(1)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计算过程见下表:
单位:元
年 份
负债计算(1)
支付现金(2)
当期费用(3)
20×2
(200-35)×100×14×1/3=77000
77000
20×3
(200-40)×100×15×2/3=160000
83000
20×4
(200-45-70)× 100×18=153000
70×100×16=112000
105000
20×5
(200-45-70-50)×100 ×21=73500
50×100×20=100000
20500
20×6
73500-73500=0
35×100×25=87500
14000
总额
299500
299500
其中:本期(3)=本期(1)-上期(1)+本期(2)
(2)会计处理:
①20×2年1月1日
授予日不作处理。
②20×2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77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77000
③20×3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83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83000
④20×4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105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105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112000
贷:银行存款 112000
⑤20×5年12月31日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20500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⑥20×6年12月31日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4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14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87500
贷:银行存款 87500
当期应计入损益的金额=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当期支付的现金-应付职工薪酬期初余额
Ⅷ 股票期权名义本金什么意思
名义本金额是指交易双方在协议中所确定的合约规模,即要进行交易的资金数额。
如买入一个欧元兑美元看涨期权,名义本金100万欧元,期限为1个月,执行汇率为1.30,客户支付期权费买入这个期权后,客户有权利在1个月后按1.30的汇率买入欧元卖出美元。这个期权的合约面值就是100万欧元。期权对应的标的物换成其它资产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