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华远集团股票行情
扩展阅读
没多少钱怎么买股票 2025-05-15 23:53:20
紫鑫药业股票值得买吗 2025-05-15 23:50:18

华远集团股票行情

发布时间: 2025-05-15 15:41:59

❶ 华远集团的发展情况

华远宗旨 来源于社会 服务于社会
华远精神 坚韧、团结、探索、奋斗
华远原则
总体最优 2008年9月,湖北幸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幸福实业”)换股吸收合并北京市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工作实施完成,华远地产成功借壳幸福实业实现上市。
“华远”是国内房地产业最早创立的品牌之一,至今已诞生二十余年。华远地产于八十年代初进入房地产业,一直致力于开发高品质的具有市场代表性的房地产产品。
1987年北京市西城区华远建设开发公司成立,1993年改组为北京市华远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原华远房地产”),之后陆续完成了中外合资、境外间接上市,创造了房地产企业利用外资高速发展的奇迹,成为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的股份制一级综合开发企业。至2000年,公司总资产达80亿元,净资产达30亿元,累计税后利润达15亿元,为全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之一,资产、销售额、开发量等指标连年居北京房地产市场前茅,累计开发竣工住宅8万多套,公建40多万平方米,其中包括西单文化广场、华威大厦、华南大厦、华亭嘉园、华清嘉园、凤凰城等北京地产界知名的项目。
2001年,华远地产开始进行二次创业,2002年创立北京市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85亿元,旗下设立多家项目开发子公司以及华远经纪、物业管理等公司,形成了涵盖项目开发、销售代理、物业管理的地产开发综合体。
华远地产以尊重和维护业主权益、树立行业规范为重要责任,以诚信为立业之首,先后推出“业权分配”、“工程保证担保”等创新理念并积极实践,成为维护市场公平和行业规范的中坚力量;华远地产“产品标准”成为华远品牌产品卓越品质的保障。
秉承华远集团“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宗旨,华远地产致力于“营造精致品质生活”,开发高品质的具有市场代表性的地产产品。从2001年至2007年底,华远·海润国际公寓、华远·尚都国际中心、华远·盈都大厦、华远·静林湾、华远·昆仑公寓、华远·北京公馆、华远·首府、华远·企业号、华远·裘马都等多个高品质项目相继投入市场,涵盖顶级住宅、商务公寓、写字楼、购物广场、TOWNHOUSE等多种业态,彰显华远地产市场多样、产品多元、高端精品的旗舰企业实力。2007年,华远·裘马都被评为北京十大热销楼盘之一;华远·昆仑公寓获得精瑞建筑设计大奖……
2008年,华远地产加大土地储备力度,继续高端精品路线,在财富聚集的燕莎商圈及CBD地区先后获得多个高端项目。同时积极开拓外埠市场,在青岛、西安、长沙等地获取了百万平米项目。
为了实现突破性的发展,华远地产对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湖北幸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ST幸福,股票代码600743)进行了重组,以幸福实业吸收合并华远地产的方式实现借壳上市。按照重组方案,幸福实业的全部现有资产、负债由原控股股东负责剥离,并以换股吸收合并的方式将华远地产现有全部资产、负债注入幸福实业,华远地产的权利、义务由幸福实业全部继承,华远地产原股东转变为幸福实业股东。在全部重组手续完成后,原华远地产将注销,未来幸福实业将更名为华远地产。借助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华远地产将取得更大的开拓空间,未来将取得更快更强的发展。
华远地产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微幅增长。公司目前正逐渐进行战略转型,未来侧重于二三线城市项目的运营,结算项目布局不尽完善,在建项目占比较大,尽管华远地产2011年计划开复工面积同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受到项目开发周期的影响,计划竣工面积继续收缩,由此或将导致公司全年结算收入下滑。
华远地产(600743:4.94,0,↓0) 7月7日公告,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1.76亿元,同比增长2%。基本每股收益0.14元。2011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5亿元,同比增长62%。
面对层层加码的楼市调控下,对于华远地产这样一家中等规模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来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尚可。利润增幅慢于收入增长,主要因素在于公司正在进行战略转移。公司前期主要地产项目多集中于北京,且多属于中高端住宅。项目毛利率较高。而一线城市目前受国家调控政策影响相对较大,一线城市住宅价格增幅不大。公司目前的发展战略已经逐步侧重于二三线城市的扩张。北京以外的销售收入占比逐渐扩大。二三线城市住宅项目毛利率相对较低,使得公司总成本增长快于收入增长。 1993年,北京市什刹海经济建设开发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是西城区区属国有企业。1998年,西城区政府将该公司划归北京市华远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公司。2001年,北京市华远集团公司与其关联公司北京市西单购物中心、北京市华远国际旅游有限公司、北京市华远金海马家具装饰公司、北京市远华生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将什刹海经济建设开发公司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增至3 亿元人民币,公司名称变更为北京市华远新时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华远地产)。
2002年10月,华远地产2个月私募2 亿元,公司完成增资扩股,注册资本超过5亿元。公司资产增加了4倍,超过12亿元。
2002年12月30日,华远地产完成股份制改组,正式更名为北京市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公司注册资本总额为50085.8万元,公司股东为北京市华远集团公司(持有总股本62.058%),北京华远浩利投资管理中心(持有总股本的13.4%)、北京京泰投资管理中心(持有总股本的12%)、北京首创阳光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持有总股本的12%)、北京市华远国际旅游有限公司(持有总股本的0.542%)。

❷ 华远地产的股票简介

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前身系湖北幸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幸福实业”)。幸福实业于1996 年8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以“鄂政函(84)号”文批准,由原幸福服装厂改组并以社会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幸福实业于1996 年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审字(1996)155 号”文批准发行社会公众股2,000 万股,并于1996 年9 月9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为600743。注册资本为8,000 万元。 1997 年度,幸福实业实施了10 送4.95 转增5.05 的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案,股本增至16,000 万元。 1998 年度,幸福实业实施了10 配1.5 的配股方案,并在配股后进行了10 送3 股转增4 股的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案,使幸福实业总股本由16,000 万股增至3 1,280 万股。根据幸福实业2007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暨股权分置改革决议,幸福实业于2007 年2 月13 日与北京市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华远地产”)及名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名流投资”)签订了《资产负债整体转让暨新增股份换股吸收合并协议书》;2007 年3 月1 日幸福实业与原华远地产及名流投资、名流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名流置业”)签订《关于〈资产负债整体转让暨新增股份换股吸收合并协议书〉的补充协议书》;2007 年10 月22 日幸福实业与原华远地产及名流投资、名流置业签订《〈资产负债整体转让暨新增股份换股吸收合并协议书〉的补充协议书 (二)》,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方案是: (1)幸福实业将全部资产、负债出售给名流投资或其指定的企业。 幸福实业以截至2006 年10 月31 日的全部资产和负债的评估值为基础经与名流投资协商作价4,000 万元,出售给名流投资或其指定的企业。拟出售资产自评估基准日至实施完成日期间形成的期间损益由名流投资享有或承担。 (2)幸福实业以新增股份换股吸收合并原华远地产,本次以新增股份换股吸收合并原华远地产的基准日为2006 年10 月31 日。原华远地产自审计基准日2006 年10 月31 日至吸收合并完成日所产生的盈利由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后的幸福实业新老股东共同享有。 (3)根据《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书》、《股权分置改革说明书》,幸福实业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与股权分置改革、全体股东等比例减资相结合,以重大资产重组、向流通股股东送股作为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对价安排。本次股权分置改革与重大资产重组、全体股东等比例减资不可分割,同步实施。 (4)2008 年1 月28 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核准了幸福实业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核准幸福实业向北京市华远集团公司、北京华远浩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首创阳光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京泰投资管理中心、北京市华远国际旅游有限公司发行不超过65,300.9126 万股的人民币普通股换股吸收合并原华远地产。 2008 年2 月15 日,公司2008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全体股东等比例减资议案,2月21 日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经股权分置改革A 股市场相关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幸福实业实施减资议案,幸福实业全体股东所持股份以每1 股减为0.4 股的方式减少注册资本,减资完成后,幸福实业股本由31,280 万元减少至12,512 万元; 同月,幸福实业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08)120 号”《关于核准湖北幸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出售暨定向发行股份换股吸收合并北京市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发行了65,300.9126 万股的人民币普通股换股吸收合并原华远地产,并于2008 年5 月21 日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变更后的注册资本为77,812.9126 万元。

❸ 华远地产的公司简介

1. 1987年,北京市西城区华远建设开发公司成立。
2. 1993年,原华远房地产成立,标志着华远集团在房地产领域的正式发展。
3. 经过中外合资和境外间接上市,华远房地产成为国内首家中外合资的股份制一级综合开发企业,并创造了房地产企业利用外资高速发展的奇迹。
4. 到2000年,华远地产的总资产达到80亿元,净资产达到30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之一,连续多年在北京房地产市场保持领先地位。
5. 2001年,华远地产启动二次创业,并在两年后成立北京市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85亿元。
6. 华远地产秉承“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宗旨,以“责任地产、品质建筑”为理念,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市场代表作品。
7. 自2001年起,华远地产在北京市中心区域推出了多个高品质项目,包括华远·海润国际公寓等,涵盖了多种业态。
8. 2008年,华远·裘马都等项目如期入住,同时华远地产在燕莎商圈及CBD地区的高端项目也在积极筹备中。
9. 2009年,华远·九都汇项目开工,标志着华远地产在外埠市场的积极拓展。
10. 华远地产异地拓展的里程碑之一是2008年推出的华远·君城(西安姿陵)项目。
11. 自2006年起,华远地产在外埠市场积极开拓,多个项目正在开发中。
12. 华远地产重视维护业主权益,树立行业规范,推出了“业权分配”、“工程保证担保”等创新理念。
13. 华远地产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实现了在A股市场的上市,并在2008年8月完成了与北京市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组。
14. 2008年10月,幸福实业更名为“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3月公司股票简称更名为华远地产,标志着华远地产借助资本运营平台取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❹ 问一下我国商业银行都是什么时间上的市

以下均为国内上市,故交行、建行、中行等H股未列在内。

1.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系在对深圳经济特区内原6家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基础上设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1987年5月10日以自由认购的形式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售人民币普通股,于1987年12月22日正式设立。1988年4月7日,本行普通股在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首家挂牌公开上市。 截至2006年12月31日,本行已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重庆、大连、杭州、南京、海口、济南、青岛、珠海、佛山、宁波、温州、成都、昆明等地开设了分支机构。 ,
2.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1992年8月2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以银复(1992)350号文批准设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1992年10月19日由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法人营业执照,1993年1月9日正式开业。1999年9月 23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证监发行字[1999]第127号文批准,本公司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境内上市内资股(A股)股票4亿股,每股发行价为人民币10元,并于1999年11月10日上市交易。2002年度经2001年度股东大会批准,本公司实施了每十股转增五股的资本公积转增方案,2002年12月23日,本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证监发行字[2002]135号文核准增发A股3亿股,每股发行价为人民币8.45元,该次增发已于2003年1月13日完成,业经安永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验证并出具安永大华业字(2003)第016号验资报告。2006年11月16日,本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证监发行字[20 06]118号文核准增发A股7亿股,每股发行价为人民币13.64元,实际公开发行 A股数量为4.40亿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募集资金人民币60亿元,该次增发已于2006年11月22日完成,业经安永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验证并出具安永大华业字(2006)第636号验资报告。本公司现股本为人民币 43.55亿元,法定代表人为金运,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3100001001236,金融许可证号为B11512900H0001。
3.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及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于19 96年2月7日成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本行于2000年发行人民币股票普通股(A股) 350,000,000股,上述股票于2000年12月1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本行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批准持有B109 11000H0001号金融许可证,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核准领取注册证1000001001898(4-3)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于2006年12月底,本行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大连、南京、杭州、重庆、西安、济南、福州、宁波、成都、太原、苏州、泉州、石家庄、昆明、天津、青岛、温州及厦门开设了23 家分行级机构,并在汕头开设了1 家直属支行。
4.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中国人民银行银复(1986) 175号文、银复(1987) 86号文批准,由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于一九八七年三月三十一日在深圳招商局蛇口工业区设立的商业银行,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亿元,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号为蛇企字0345号,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号为银证字第0497号。 经中国人民银行(1989) 12号文批准,本行吸收六家新股东入股,注册资本变更为人民币4亿元,实收资本人民币4亿元。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号为蛇企字0025号,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号为银金管字第9-0006号。 一九九四年,本行根据深圳市人民政府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深改复[19 93] 73号文及深圳市证券管理办公室深证办复(1994) 90、132、133号文批准,进行股份制改组并调整新增发行股份数量和股权结构。改组后,股本为人民币11.23亿元。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1000001001686 (4-4)。 一九九六年,经中国人民银行银复[1996] 93号文批准,同意本行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转增后注册资本变更为人民币28.07亿元,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1000001686-X。 一九九八年,经中国人民银行银复[1998] 173号文批准,同意本行股本增加人民币14亿元, 一九九九年募股后,注册资本变更为人民币42.07亿元。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号为11115840001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1000001001686。 二零零二年,经中国证劵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行字[2002] 33号文批准,本行于三月十九日至四月一日期间以每股人民币7.30元发行人民币股票普通股(A股) 15亿股,扣除上市发行费用及加上筹集资金利息收入后,共募集资金现金净额人民币107.69亿元。上述股票于二零零二年四月九日在上海证劵交易所交易。二零零二年四月二日,注册资本变更为人民币57.07亿元。 二零零四年,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银监复[2004] 106号文批准,本行将资本公积人民币11.41亿元转增资本,转增后注册资本由人民币57.07亿元增至人民币68.48亿元。
5.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华夏银行,系经中国人民银行 [银复(1992)391号]批准,于1992年10月14日由首钢总公司独资组建成立的全国性商业银行。1996年4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同意华夏银行变更注册资本并核准〈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批复》[银复(1996) 109号],批准华夏银行以发起方式改制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3月18日本公司依法取得了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1000001002967号),并依法取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编号B10811000H0001号)。本公司由33家企业法人单位共同发起设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5亿元,业经建银会计师事务所于1996年3月13 日出具建银验字(96)第2号验资报告予以验证。 2003年7月21日,经中国证劵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行字(2003)83号 ]文批准,本公司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A股)10亿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每股发行价5.60元,扣除上市发行费用及加上筹集资金利息收入后,共募集资金现金净额人民币54.60亿元。上述股票于2003年9 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变更后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5亿元,业经北京京都会计师事务所于2003年9月5日出具[北京京都验字(2003)第003 6号]验资报告予以验证。 根据2004年4月28日召开的本公司2003年度股东大会的决议和修改后章程的规定,本公司以2003年末总股本35亿股为基数,按照每10股转增2股的比例将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7亿股。变更后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2亿元,业经北京京都会计师事务所于2004年5月26日出具[北京京都验字(2004)第0017号]验资报告予以验证。 2006年6月6日,本公司完成股权分置改革,非流通股股东以向方案实施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全体流通股股东支付股票的方式作为对价安排,流通股股东每持有10股流通股获付3股股票。各非流通股股东支付股票的数量按各自持有非流通股的比例确定;对价安排执行后,本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东持有的非流通股股份变更为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流通股股东获付的股票总数为3.6亿股。
6.兴业银行根据国务院《关于福建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请示的批复》(国函[1988]58号),经中国人民银行以《关于成立福建兴业银行的批复》(银复[1988]347号)文件批准,于1988年8月在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本行设立后,分别于1996年、2000年及2004年三次增资扩股,2004年增资扩股后,本行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9.99亿元。上市日期: 2007-02-05
7. 中信银行是经国务院办公厅及人民银行的批准,于1987年4月20日在中信集团原银行部基础上改组而成,原名中信实业银行。 1985年4月,国务院和人民银行同意中信集团在其财务部的基础上成立银行部,进一步扩展对外融资、外汇交易、发放贷款、国际结算、融资租赁和吸收存款等全面银行业务。 1986年5月底,中信集团向人民银行申请“将中信集团银行部改组成中信实业银行”。1987年4月20日,经国务院和人民银行批准,中信实业银行正式成立, 总行设在北京,注册资本8亿元,是我国改革开放中最早成立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之一,从事经批准的人民币和外汇银行业务及其他相关金融业务。 2005年8月2日,为贯彻逐步向零售银行与公司银行业务并行发展的战略,本行名称由中信实业银行变更为中信银行,英文名由CITIC INDUSTRIAL BANK变更为CHINCITIC BANK。上市日期: 2007-04-27
8.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于1984年1月 1日。2005年10月28日,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0月27 日,工商银行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同日挂牌上市。 工商银行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通过16,997家境内机构,98家境外分支机构和遍布全球的1,326家代理行,向超过241万公司银行客户和1.7亿个人客户提供广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9. 1996年12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关于筹建宁波城市合作银行的批复》(银复字[1996]425号)同意本行筹建。1997年3月18日,城市信用合作社及市联社代表其原股东与宁波市财政局、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财务公司共同签署了《发起人协议》。根据前述批复和《发起人协议》,宁波市财政局、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财务公司以及城市信用合作社及市联社的原股东(包括364家机构及企业法人和2,421名自然人)共同发起设立"宁波城市合作银行"。 1997年3月31日,人民银行以《关于宁波城市合作银行开业的批复》(银复[ 1997]136号)同意本行开业。于本行开业之时,纳入组建范围的城市信用合作社按各自协议自动解散后成为本行的分支机构,城市信用合作社联合社自动终止;城市信用合作社及市联社的全部合法债权债务转为本行的债权债务。 1997年4月10日,本行在宁波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并于4月11日取得人民银行核发的D1001332003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 1998年6月2日,经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批准,本行更名为"宁波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4月13日,经银监会批准,本行更名为"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日期: 2007-07-19
10. 1995年8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同意在南京市原39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及信用联社的基础上组建南京城市合作银行。1995年1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同意筹建股份有限公司形式的南京城市合作银行。1995年12月29日,南京会计师事务所对本行的注册资本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验资报告,确认截至1 995年12月29日本行实收资本人民币35,000万元。1996年2月6日,本行在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登记注册手续,并领取了注册号为[24968275-6]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为3.5亿元。上市日期: 2007-07-19
11.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北京市开展城市合作银行组建工作的复函》(银复[1995]213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北京城市合作银行开业的批复》(银复[1995]470号)、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转发的通知》(京银发[1995]504号)及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设立北京城市合作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通知》(京政办函[1996]6号)批准,原北京市90家城市信用合作社股东以及北京市财政资金管理分局、北京无线技术开发服务公司、北京市华远集团公司、北京市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中国机械工业供销总公司、北京城市建设开发集团总公司等六家单位以发起设立方式组建本行。1996年1月10日,本行取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许可证书》(注册号为银金管字第14-0002号);1996 年1月29日,本行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注册号11506439),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亿元。上市日期: 2007-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