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票的股价与股票指数有什么关系
大盘指数
大盘指数一般而言,我国股票大盘指数是指:沪市的“上证综合指数”和深市的“深证成份股指数”。
这两市的大盘指数计算方法有所不同:
上证综合指数: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包括A股和B股)为样本,以发行量为权数(包括流通股本和非流通股本),以加权平均法计算,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的股价指数。
深证成份股指数:从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场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为样本,以流通股本为权数,以加权平均法计算,以1994年7月20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0点的股价指数。
计算股票指数时,往往把股票指数和股价平均数分开计算。按定义,股票指数即股价平均数。但从两者对股市的实际作用而言,股价平均数是反映多种股票价格变动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术平均数表示。人们通过对不同的时期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以认识多种股票价格变动水平。而股票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的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也就是将第一时期的股价平均数作为另一时期股价平均数的基准的百分数。通过股票指数,人们可以了解计算期的股价比基期的股价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于股票指数是一个相对指标,因此就一个较长的时期来说,股票指数比股价平均数能更为精确地衡量股价的变动。
1. 股价平均数的计算
股票价格平均数反映一定时点上市股票价格的绝对水平,它可分为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修正的股价平均数、加权股价平均数三类。人们通过对不同时点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以看出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及趋势。
(1)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是将样本股票每日收盘价之和除以样本数得出的,即: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P1+P2+P3+…+ Pn)/n 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价格平均——道·琼斯股价平均数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的。
现假设从某一股市采样的股票为A、B、C、D四种,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分别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计算该市场股价平均数。将上述数置入公式中,即得: 股价平均数=(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虽然计算较简便,但它有两个缺点:一是它未考虑各种样本股票的权数, 从而不能区分重要性不同的样本股票对股价平均数的不同影响。二是当样本股票发生股票分割派发红股、增资等情况时,股价平均数会产生断层而失去连续性,使时间序列前后的比较发生困难。例如,上述D股票发生以1股分割为3股时,股价势必从30元下调为10元, 这时平均数就不是按上面计算得出的20元, 而是(10+16+24+10)/4=15(元)。这就是说,由于D股分割技术上的变化,导致股价平均数从20元下跌为15元(这还未考虑其他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显然不符合平均数作为反映股价变动指标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数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有两种: 一是除数修正法,又称道式修正法。 这是美国道·琼斯在1928年创造的一种计算股价平均数的方法。该法的核心是求出一个常数除数,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资、发放红股等因素造成股价平均数的变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数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具体作法是以新股价总额除以旧股价平均数,求出新的除数,再以计算期的股价总额除以新除数,这就得出修正的股介平均数。即: 新除数=变动后的新股价总额/旧的股价平均数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报告期股价总额/新除数 在前面的例子除数是4,经调整后的新的除数应是: 新的除数=(10+16+24+10)/20=3,将新的除数代入下列式中,则: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数与未分割时计算的一样,股价水平也不会因股票分割而变动。 二是股价修正法。股价修正法就是将股票分割等,变动后的股价还原为变动前的股价,使股价平均数不会因此变动。美国《纽约时报》编制的500 种股价平均数就采用股价修正法来计算股价平均数。
(3)加权股价平均数
加权股价平均数是根据各种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的股价平均数,其权数(Q) 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总市值、股票发行量等。
2.股票指数的计算
股票指数是反映不同时点上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通常是将报告期的股票价格与定的基期价格相比,并将两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数值,即为该报告期的股票指数。
股票指数的计算方法有三种:一是相对法,二是综合法,三是加权法。
(1)相对法
相对法又称平均法,就是先计算各样本股票指数。再加总求总的算术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 股票指数=n个样本股票指数之和/n 英国的《经济学家》普通股票指数就使用这种计算法。
(2)综合法
综合法是先将样本股票的基期和报告期价格分别加总,然后相比求出股票指数。即: 股票指数=报告期股价之和/基期股价之和 代入数字得: 股价指数=(8+12+14+18)/(5+8+ 10 + 15) = 52/38=136.8% 即报告期的股价比基期上升了36.8%。 从平均法和综合法计算股票指数来看,两者都未考虑到由各种采样股票的发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对整个股市股价的影响不一样等因素,因此,计算出来的指数亦不够准确。为使股票指数计算精确,则需要加入权数,这个权数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发行量。
(3)加权法
加权股票指数是根据各期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性予以加权,其权数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发行量等。按时间划分,权数可以是基期权数,也可以是报告期权数。以基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为权数的指数称为拉斯拜尔指数;以报告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为权数的指数称为派许指数。 拉斯拜尔指数偏重基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而派许指数则偏重报告期的成交股数(或发行量)。目前世界上大多数股票指数都是派许指数。
大盘指数反映了整个股市的强弱走势,理论上说,每一个股票的升跌都影响大盘指数,只是权重股对大盘指数影响比较大,特别是一些大盘蓝筹的走势强弱.一般大盘指数上涨,个股短线操作的机会很大,可以进场短线操作,大盘下跌,就要小心,个股操作时切记追高。
2. 股票价格平均数与股票价格指数的联系与区别
"股价平均数:是衡量样本股调整后的价格水平的平均值。简单说,他代表一个平均数。
股价指数:是指计算期的股价或市值与某一基期的股价或市值的相对变化值,用以反映股票价格的相对水平。简单的说,就是现在计算出的指数,和最开始大盘指数相比较。其中计算期可以理解为现在,而基期可以理解为最开始的时候。比如:大盘最开始100点(基期),现在200点(计算期)。两者的区别是:以上证指数为例,它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依据在该交易所所有上市股票价格编制而成。大盘指数反映了整个股市的强弱走势,理论上说,每一个股票的升跌都影响大盘指数,只是权重股对大盘指数影响比较大,特别是一些大盘蓝筹的走势强弱.一般大盘指数上涨,个股短线操作的机会很大,可以进场短线操作,大盘下跌,就要小心。"
3. 什么是股价指数
问题1:什么是股价指数?
问题2:股价指数是什么意思?
股价指数是运用统计学中的指数方法编制而成的,反映股市总体价格或某类股价变动和走势的指标。
根据股价指数反映的价格走势所涵盖的范围,可以将股价指数划分为反映整个市场走势的综合性指数和反映某一行业或某一类股票价格上势的分类指数。例如、恒生指数反映的是香港股市整体走势,而恒生国企指数反映的是在香港上市的H股价格走势,恒生红筹股指数则反映香港股市中红筹股的价格走势。
按照编制股价指数时纳入指数计算范围的股票样本数量,可以将股价指数划分为全部上市股票价格指数和成份股指数。
全部上市股票指数,是指将指数所反映出的价格走势涉及的全部股票都纳入指数计算范围,如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就是把全部上市股票的价格变化都纳入计算范围,上海证券交易所工业股价格指数、商业股价格指数等则分别把全部的工业类上市股票和商业类上市股票纳入各自的指数计算范围。
成份股指数,是指从指数所涵盖的全部股票中选取一部分较有代表性的股票作为指数样本,称为指数的成份股,计算时只把所选取的成份股纳入指数计算范围。例如,深圳证券交易所成份股指数,就是从深圳证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中选取40种,计算得出的一个综合性成份股指数。通过这个指数,可以近似地反映出全部上市股票的价格走势。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工业股成份指数,是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工业股中选取30家成份股为代表计算得出的。在编制成份指数时,为了保证所选样本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国际上惯用的做法是,综合考虑样本股的市价总值及成交量在全部上市股票中所占的比重,并要充分考虑到所选样本股公司的行业代表性。
指数公布后,还要根据市场变化状况定期或不走期地变换样本股。
股价指数的计算方法,有算术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两种。
算术平均法,是将组成指数的每只股票价格进行简单平均,计算得出一个平均值。例如:如果所计算的股票指数包括3只股票,其价格分别为15元、20元、30元,则其股价算术平均值为(15+20+30)/3=21.66元。
加权平均法,就是在计算股价平均值时,不仅考虑到每只股票的价格,还要根据每只股票对市场影响的大小,对平均值进行调整。实践中,一般是以股票的发行数量或成交量作为市场影响参考因素,纳入指数计算,称为权数。例如,上例中3只股票的发行数量分别为1亿股、2亿股、3亿股,以此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则价格加权平均值为(15*1+20*2+30*3)/(1+2+3)=24.16元。
由于以股票实际平均价格作为指数不便于人们计算和使用,一般很少直接用平均价来表示指数水平。而是以某一基准日的平均价格为基准,将以后各个时期的平均价格与基准日平均价格相比较。计算得出各期的比价,再转换为百分值或千分值,以此作为股价指数的值。例如: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综合指数基准日指数均为100点,而两所发布的成份指数基准日指数都为1000点。
在实践中,上市公司经常会有增资和拆股、派息等行为,使股票价格产生除权、除息效应,失去连续性,不能进行直接比较。因此在计算股价指数时也要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变化,及时对指数进行校正,以免股价指数失真。
4. 股价指数就是股票价格吗
不是,不可混淆概念。股票本身没有价值,但它可以当做商品出卖,并且有一定的价格。股票价格又叫股票行市,是指股票在证券市场上买卖的价格。
股票指数即股票价格指数,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指示数字。是描述股票市场总的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标。它是选取有代表性的一组股票,把他们的价格进行加权平均,通过一定的计算得到。各种指数具体的股票选取和计算方法是不同的。
由于股票价格起伏无常,投资者必然面临市场价格风险。对于具体某一种股票的价格变化,投资者容易了解,而对于多种股票的价格变化,要逐一了解,既不容易,也不胜其烦。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和需要,一些金融服务机构就利用自己的业务知识和熟悉市场的优势,编制出股票价格指数,公开发布,作为市场价格变动的指标。投资者据此就可以检验自己投资的效果,并用以预测股票市场的动向。同时,新闻界、公司老板乃至政界领导人等也以此为参考指标,来观察、预测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形势。
股票指数主要之大盘显示,你可以看沪深两市大盘数据。
5. 股票的股价与股票指数有什么关系
虽然每只股股票涨跌幅对其对应的指数都有或大或小的影响,但不会直接体现在指数的涨跌上,具体理解为:假设以上证指数为例,指数涨1%是指所有600开头的股票按权重平均以后的涨幅,涨幅在1%以上的个股对这个指数1%的涨幅产生更多的贡献,而低于1%涨幅的个股则对指数形成拖累。
6. 每只股票购买时每股价格和指数有什么关系
美股研究社解释股指期货与股市的关系:
第一、股票交易是转让股票;而股指期货交易,是买卖双方对涨跌趋势判断后,进行直接的做多或做空交易。
第二、从保证金制度来看,期货和股票都实行保证金制度,都是合约交易。而股指期货只需要合约价值10%的保证金。
第三、从合约有效期来看,股票只要在上市公司的存续期内,都是长期有效的。而股指期货交易有最后交割日,在这一天买卖双方进行现金交割平仓后,该合约就摘牌终止了。
第四、股票市场单只股票的可流通股本是固定的,除了增发、送股、配股等情况以外,总的份额不随交易而变化;期货市场中的持仓总量是变动的,资金流入则持仓总量增加,资金流出则持仓总量减少。
第五、股票市场的操作是“单向”,只能是先买后卖;而期货市场的操作是双向,既可以先买后卖,也可以先卖后买,比较灵活。
第六、股票交易因是T+1交易,而股指期货交易是T+0交易,开仓后最短持仓时间可在两分钟内即可转手,流动性极强。
7. 股票指数与股票价格的区别前者是后者的平均数
两者的区别是:以上证指数为例,它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依据在该交易所所有上市股票价格编制而成。
其算法是:以正式开业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以当时市场全部8种股票为样本,并以股票发行量为权数进行编制,计算公式为:
本日股价指数=本日市价总值/基期市价总值×100
8. 什么是股价指数有什么作用
股票价格指数是指股票市场上,各种股票市场价格的总体水平和变动情况的指标,简称股票指数。它是由证券交易所或者是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一种,表明股票行情变动的参考指数,虽然对于股票价格的变化,投资很容易了解,但对于多种股票价格变化,想要了解透彻,那就不容易了,而正是因为这种情况,才有了股票价格指数的产生。
(8)股票价格和股价指数扩展阅读:
股票价格指数是会定期公布的,股票价格指数能反映市场上股票价格的变动,它是上涨还是下跌,这些都是我们可以根据检验自己投资的效果,来预测股票市场动向的。同时,股票价格指数还能侧面的反映资本主义国家家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
股票价格指数的作用,是远远超过一般统计数字,如果股票价格指数上涨,经济政治形势好,指数下跌情况就不太好,所以,认真的研究股票价格指数,对于投资者进行股票投资是有利的,对于研究国家经济发展的情部优,也是很重要参考数据。
9. 指数和股价的区别
指数不特指某个股票。而是某些股票的集合,按照不同的加权比例,平均计算出来的一个值,首先有个基础值,比如大盘点位从最早的几只股从100点开始算起。以后会随着股票的上涨,该值跟着上涨,在过程中,指数可能会加入更多的股票进入计算。
比如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数、中小板指数、还有很多软件细分的行业指数比如钢铁指数、医药指数等等等。
股价则是某只股票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