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票价值的计算公式
股票价值=市盈率×每股收益。
股票价值=面值+净值+清算价格+发行价+市价。
股票价值=税后净收益/权益资金成本。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
拓展资料:
股票价值是虚拟资本的一种形式,它本身没有价值。从本质上讲,股票仅是一个拥有某一种所有权的凭证。股票之所以能够有价,是因为股票的持有人,即股东,不但可以参加股东大会,对股份公司的经营决策施加影响,还享有参与分红与派息的权利,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同理,凭借某一单位数量的股票,其持有人所能获得的经济收益越大,股票的价格相应的也就越高。
股票的清算价格是指一旦股份公司破产或倒闭后进行清算时,每股股票所代表的实际价值。从理论上讲,股票的每股清算价格应与股票的帐面价值相一致,但企业在破产清算时,其财产价值是以实际的销售价格来计算的,而在进行财产处置时,其售价一般都会低于实际价值。所以股票的清算价格就会与股票的净值不相一致。股票的清算价格只是在股份公司因破产或其他原因丧失法人资格而进行清算时才被作为确定股票价格的依据,在股票的发行和流通过程中没有意义。
发行价
当股票上市发行时,上市公司从公司自身利益以及确保股票上市成功等角度出发,对上市的股票不按面值发行,而制订一个较为合理的价格来发行,这个价格就称为股票的发行价。
市价
股票的市价,是指股票在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达成的成交价,通常所指的股票价格就是指市价。股票的市价直接反映着股票市场的行情,是股民购买股票的依据。由于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股票的市价处于经常性的变化之中。股票价格是股票市场价值的集中体现,因此这一价格又称为股票行市。
股票市价的简单计算模型
股票市价的实际上是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
对于股份制公司来说,其每年的每股收益应全部以股利的形式返还给股票持有者,也就是股东,这就是所谓的分红。当然,在股东大会同意的情况下,收益可以转为资产的形式继续投资,这就有了所谓的配送股,或者,经股东大会决定,收益暂不做分红,即可以存在每股未分配收益(通常以该国的货币作为单位,如我国就以元作为单位)。
假设,公司长期盈利,每年的每股收益为1元,并且按照约定,全部作为股利给股东分红,则持有者每年都可以凭借手中股权获得每股1元的收益。这种情况下股票的价格应该是个天文数字,因为一旦持有,这笔财富将是无限期享有的。
但是,货币并不是黄金,更不是可以使用的实物,其本身没有任何使用价值,在现实中,货币总是通过与实物的不断交换而增值的。比如,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1块钱买了块铁矿(投资),花1年时间加工成刀片后以1.1元卖出(资产增值),一年后你就拥有了1.1元的货币,可以买1.1块的铁矿。也就是说,它仍只有1元,还是只能买1块的铁矿,实际上货币是贬值了。因此,货币是具有时间价值的。
对于股票也一样,虽然每年每股分红都是1元,假设社会平均利润率为10%,那么1年后分红的1元换算成当前的价值就是1/(1+10%),约为0.91元,而两年后分红的1元换算成当前的价值就是1/(1+10%)/(1+10%),约为0.83元,注意到,这个地方的每股分红的当前价值是个等比数列,按之前假设,公司长期盈利,每年的每股收益为1元,这些分红的当前价值就是一个等比数列的和,这个和是收敛的,收敛于每股分红/(1+社会平均利润率)/(1-1/(1+社会平均利润率))=每股分红/社会平均利润率,也就是说每年如果分红1元,而社会的平均利润率为10%,那么该股票的当前价值就是每股10元,不同的投资者就会以一直10元的价格不断交换手中的股权,这种情况下,股票的价格是不会变的。
但是,为什么市场上的股价会不断变化呢?原因很简单,是投资者对股票的预期收益不同导致的。
比如,A投资者认为股票从下一个年度起,每年的分红会达到1.2元,并且会长期持续,那么,他就愿意花1.2/10%=12元的价格购买这只股票,B投资者没有这样的预期,只要他觉得每年的分红不到1.2元,他自然会很乐意以12元的价格将手中股权转让给A。再比如,A投资者认为在当前宏观形势下,社会平均利润率将不会有10%,只会有5%,并且长期保持在5%,即他如果投资铁矿加工,1元钱买的铁矿加工一年后只会以1.05元的价格卖出刀片,那么他不投资铁矿而转而投资股票(长期获利1元)的话,他愿意花1/5%,也就是20元的价格购买这只股票。
或许大家会有疑问,为什么社会平均利润率降低了股票价格反而会升高,其实一句话就能说明这个问题,社会平均利润率下降了,货币的贬值速度就下降了,而股票价格作为对于未来价值的预期自然就升高了。因此,股票的价格是公司盈利能力和社会宏观经济形势共同作用的结果。
濒临破产的公司股票将一文不值,朝阳产业的股票会一路攀升,通胀预期会助推股价上扬,以上情况都是通过影响上述两个因素而间接影响了股价的。
B. 股票的面值是怎样定的
票面价值又称面值规定是1元
账面价值又称股票净值 是净资产除以发行股数
C. 股票发行时的股票的面值如何定价
我国的A股面值一般是1元,只有紫金矿业一只股票的面值是0.1元.
D. 股票面值与发行价是根据什么定的
股票面值:在我国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流通的股票的面值均为每股一元。(唯一例外是紫金矿业的股票面值为0.1元)
发行价:此价格多由承销银团和发行人根据市场情况协商定出。
股票面值的作用
1、表明股票的认购者在股份公司投资中所占的比例,作为确认股东权利的根据。如某上市公司的总股本为一千万元,持有一股股票就表示在该股份公司所占的股份为千万分之一。
2、在首次发行股票时,将股票的面值作为发行定价的一个依据。比如一股股票被拆成十股,那么新股每股价格也相应地变成此前的十分之一,此时在票面上看是1元拆成10股0.1元,同样为等价的换算关系,反之亦然。随着市场发展,也出现了无面额的股票。
发行价定价原则
发行价如果定得低,公司上市融资的目的就不能达到,失去上市的意义。如果发行价定得过高,就没有人愿意买,也一样样融不到资。于是,根据市场的接受能力,参考同类公司的市场价格,考虑各种因素之后,定一个折中的价格,既满足融资的需要,市场又能接受。
E. 请问下股票面值与股票价格是什么关系
1、不矛盾。
2、6.5元是股票的交易价格,1元是股票的面值,即股份公司在发行股份时,将公司全部净资产以1元钱为单位分成若干股份,每股的面值就是1元。但是如果是优质公司的话,随着公司的发展,公司的资产规模会不断增加,相应的每股股份所包含的净资产也会不断增加,而且公司的利润也要进行分红的。投资者正是看好公司的发展潜力,才会溢价买入公司的股票。
3、如果公司的股票上市交易,那么在二级市场上,交易价格更是高于面值,甚至会高于6.5元的。
4、所以,用6.5元价格买入面值一元的股票不一定吃亏。这里的关键是买入的公司是不是好公司,有没有发展潜力。
F. 股票的面值是什么 如何计算
股票的票面价值又称“面值”,即在股票票面上标明的金额。该种股票被称为“有面额股票”。股票的票面价值在初次发行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如果以面值作为发行价,称为“平价发行”;如果发行价格高于面值,称为“溢价发行”。
G. 股票发行的价格如何确定
股票发行的价格有三种确定方式:第一,平价发行,又称面额发行,是指发行人以面额作为发行价格。
第二,溢价发行,是指发行人按高于面额的价格发行。
第三,折价发行,是指发行人以低于面额的价格出售新股票。
这种方式很少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股票发行价格不得低于股票面额。
H. 股票发行价格和面值有什么区别
发行价是指股票发行时经询价后确定的价格,而开盘价是指上市交易第一天的开盘集合成交时形成的价格或无集合成交时在之后连续报价时形成的成交价。在这第一天,只是把发行价当作前收盘价。
一般来说,因为发行价是此股票在市场中形成的第一个价格,而出于赢利的角度,按发行价买到股票的人们,想赚钱的话,就只有卖价比发行价高才行,而且一般来说,承销商为了把股票顺利发行出去,都会要求发行价不能太高,加上炒新的氛围,所以也会造成第一天的开盘价会高于、甚至大大高于发行价。
股票的交易时间是:
1、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30至11:30,下午13:00至15:00。
2、上午9:15开始,投资人就可以下单,委托价格限于前一个营业日收盘价的加减百分之十,即在当日的涨跌停板之间。
3、9:25前委托的单子,在上午9:25时撮合,得出的价格便是所谓“开盘价”。9:25到9:30之间委托的单子,在9:30才开始处理。
4、如果委托的价格无法在当个交易日成交的话,隔一个交易日则必须重新挂单。
5、休息日:周六、周日和上证所公告的休市日不交易。(一般为五一、十一、春节、元旦、清明、端午、中秋等国家法定节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