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美国10月股票价格是多少
扩展阅读
股票交易禅论 2025-05-18 03:23:49
江苏高速公路网 2025-05-18 03:02:43
怎么用融资买非融资股票 2025-05-18 02:56:08

美国10月股票价格是多少

发布时间: 2023-05-30 05:26:25

『壹』 美国股票最高一股价格是多少人

美国股票最高股价是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价,截止2014年10月5日(2014年9月29日收盘价)收盘价是每股207321美元。

股票公式专家团为你解答,希望能帮到你,祝投资顺利。

『贰』 想知道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灾的具体原因

美国股灾是怎么发生的?
一九八七年十月十九日,星期一,这一天对于美国纽约所有股票持有者来说,是一个难忘的灾难性日子,美国当日一天中股票市场财富缩水超过五千亿美元。由此使得全球经济的病变迅速蔓延

证券市场是一个真金实银的战场,它其实是一个功利色彩最浓重的地方。
1929年10月28日“黑色星期五”———当时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的道·琼斯工业股价平均数竟暴跌312.9%,并引发了全球性的危机。然而,也许许多人不知道,爆发于80年代后期的美国“股灾”,较之于“黑色星期五”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这一天对于美国纽约所有股票持有者来说,是一个难忘的灾难性日子———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的道·琼斯30种工业股价平均数突然从开盘时的2247.06点,下跌到1738.74点,在几个小时内暴跌了508.32点,跌幅达22.62%,为1929年10月崩盘时的2倍多;标准普尔500种股票价格指数也下降了57.65点,跌幅达20.5%。在此之后的一星期内,道·琼斯股价平均数和标准普尔500种股票价格指数下降幅度达到了1/3,美国当日一天中股票市场财富缩水超过5000亿美元,占美国当年国民生产总值(GNP)的1/8左右。由此使得全球经济的病变迅速蔓延整个欧洲,覆盖到亚洲、大洋州等。据保守估计,此次瘟疫一样的病变,使得全世界的股票持有者大约损失了2万亿美元财富。
那么是什么的原因引发了1987年的美国“股灾”呢?
这是因为,市场过热,市场运行和实际运行不匹配,导致出现经济泡沫。此后又由于实际经济运行指标恶化,导致财政赤字居高不下,通货膨胀泛滥,股票市场积弱难返,贸易纠纷不断,使投资者对全球经济惊恐不安。
其次程式交易和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技术操作缺陷,和市场信心脆弱等因素,最终诱发导致了股票市场的大崩盘。

『叁』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

1929年10月19日,美国纽约市场上出现抛售股票浪潮,股票价格大幅度下跌。到10月24日(星期四),由举国上下谣言四起造成了金融不稳,人们惊恐万状,被吓坏了的投资者们命令他们的经纪人抛售股票,导致美国股市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人们很难估计其具体损失。按当时的价格,有1300万份股票易手,有很多几乎白送给人家,总额达数十亿美元。交易所的经纪人从未经历过这种情况,他们只希望这种事情不要再发生。他们跟不上股票市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况,只有交易机应接不暇。华尔街、芝加哥等主要交易所和股票市场也发生类似的情况。

『肆』 美国股市上,哪个股票的现价是每股10万美元

在有"股神"之称的沃伦· 巴菲特的领导下,美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 价格近来节节攀升。23日,该公司股票 的交易价格收盘时达到每股10万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昂贵的股票。

由于今年美国飓风造成的损失远低于预期,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核心的保险和再保险业务赢利今年将大幅增长.受此利好消息的影响,该公司股票10月5日便一度盘中突破10万美元。此后,该公司股票价格又两次在盘中突破10万美元,但均未能在收盘时守住10万美元关口。

在23日的交易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价格一度升至每股10.025万美元,但随后又掉头往下,但在收盘时仍守住了10万美元大关。

在巴菲特及其投资伙伴于1962年买进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时,股价仅为每股7美元。1969年,沃伦·巴菲特将这家纺织品公司改造为投资公司,并亲自出任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目前,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共有60多家公司,涉足保险、家具、地毯、珠宝、餐馆和公用事业等多个领域。截至去年底,该公司总资产已高达1983亿美元。

http://business.sohu.com/20061024/n245972060.shtml

『伍』 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时,是处于通货紧缩中吗

不是通货紧缩 而是很严重的通货膨胀

1.这场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繁荣景象,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在经济发展的本身又潜伏着严重危机。首先,美国20年代的繁荣是建立在不稳定的基础上,少数垄断组织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造成了国民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1929年约60%的美国家庭收入仅够维持生活,他们的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尚不足24%。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另一方面,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20年代,国民收入的1/3为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所占有。第二,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20年代后半期,美国市场日益盛行分期付款,以此来刺激消费,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这种繁荣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而是一种提前消费的形式,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消费的疲软。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日益尖锐。第三,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当时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非常猖獗,不但职业投机者,一些普通的美国人也参与股票的投机,把它作为致富的捷径。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结果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发展到令人难以相信的极端,股票以其账面价值的3倍到20倍的价格卖出,这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为货币和信贷系统的崩溃准备了条件。1929年10月,以纽约股市的崩溃为开端,引发了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

2.这场经济危机的特点

这场经济危机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教材对此归纳了三点:第一,它范围特别广,从经济范围看,危机期间信贷货币危机、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从地域范围看,危机从美国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且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它持续的时间特别长,1929-1933年,持续四年之久;第三,它破坏性大,不仅在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了2/3,甚至在危机以后也不见经济的复苏。

3.这场危机的影响

对这场经济危机的影响,教材从局部和整体两个方面进行了归纳。从局部看。经济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各国政坛丑闻层出不穷,政府信誉扫地;广大人民强烈要求改善生活状况,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法西斯分子乘机兴风作浪,促使社会更加动荡不安。从整体看,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加紧在国际市场上争夺,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各国进一步对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掠夺,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世界局势危机四伏。

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的背景

在这场经济危机中,美国遭受的打击最为严重。面对严重的危机,胡佛政府一筹莫展,只是坚持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等待经济形势的好转,致使危机更加严重。到1933年初,美国已有半数银行倒闭,13万家以上企业破产,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500万至1700万。人民的不满情绪高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有—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力的政策,迅速改善经济状况。在这种形势下,罗斯福以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的竞选宣言,赢得绝大多数选民的支持,击败胡佛,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

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罗斯福新政是指罗斯福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的措施。其主要内容有:第一,整顿财政金融体系。罗斯福上台伊始,下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通过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保证存款人的存款,以恢复银行信用。到4月,存回银行的货币已达10亿美元。银行信誉的恢复,促进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它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第二,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要求各行业拟定公平竞争法规,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工业复兴法的中心是企图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联合的力量,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纳入到有控制的轨道。第三,凋整农业政策。奖励农民压缩产量,目的是限制农业生产,克服生产过剩,以提高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第四,积极推行“以工代赈”。罗斯福政府在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救济失业的同时,推行“以工代赈”,通过兴办公共工程,以减少失业,进而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同时还能造福于社会。

3.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政府为应付危机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局部上的改变,以使其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但它在很多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材对此归纳了三点:首先,它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其次,由于经济的恢复,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的信任,从而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第三,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的政策,加强了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H对其他许多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陆』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为什么突然暴跌有什么背景吗股市暴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根本原因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直接原因

股票投机活动猖獗,掩盖了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3、政策原因

各国国内政策失误,即经济危机是自由放任政策的产物。

4、具体原因

生产(供给)和销售(需求)的矛盾。

①贫富差距过大: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人民相对贫困,购买力低于生产能力。

②信贷消费过度膨胀,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加剧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③股票投机过度,股票无法反映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造成经济虚假繁荣,掩盖了矛盾。

④自由放任经济思想的影响,使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

危机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的相对稳定时期,进入飞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6)美国10月股票价格是多少扩展阅读

危机表现

(1)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

危机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37.2%,其中美国下降40.6%,法国下降28.4%,英国下降16%,日本下降8.4%。主要国家的生产退回到20世纪初或19世纪末的水平。

(2)企业大批破产,工人大量失业,经济损失严重。

危机时期,倒闭的企业数,美国达14万家(另外还有近1万家银行),德国为6万家,英国为3.2万家。资本主义世界的全失业工人超过3000万,加上半失业者,则达4000~4500万。

1932年,按完全失业工人计算的失业率,德国为43.8%,美国为32%,英国为22%。由于股价暴跌和生产停工而遭受的经济损失达2600亿美元,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损失。

(3)世界商品市场急剧萎缩,关税战、贸易战加剧。

美国于1930年将应税进口商品平均税率提高到53.2%;英国从1932年起实行帝国特惠制;德国限制进口量;法国实行进口配额制。结果,1929~1933年间资本主义世界贸易额缩小2/3,退到1919年的水平。

(4)世界货币秩序遭到破坏,金本位制崩溃。

1931年7月,德国实行外汇管制;同年9月,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制,英镑汇率自由浮动,与黄金脱钩;美国于1933年限制黄金出口和私人拥有黄金,实行美元贬值;法国于1933年筹组金集团,失败后于1936年也放弃了金本位制。

到20世纪30年代中,几乎所有国家都放弃了金本位制,逐渐形成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瓦解了。

『柒』 (18分)【战争回忆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929年初,美国似乎日趋繁荣……10月,股票市场价格


(1)重大事件: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2分)
美国: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2分)
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2分)
(2)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2分)
原因:协定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影响极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肿胀,也极大了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2分)
军事行动: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2分)
科学理论依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2分)
(3)政策:冷战政策(2分)
战略意图:全球称霸战略(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