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任国美老总是谁
张大中国美电器今日通过港交所发布公告表示,公司董事长陈晓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局主席一职,并且不再担任执行董事。大中电器创始人张大中将接任国美董事局主席职务,并担任非执行董事。此外,孙一丁将不再出任执行董事,但留任行政副总裁,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港卫将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
2. 张大中的相关报道
张大中:利字当头!
张大中终于把大中电器卖掉了!
从2006年4月份张大中和永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结果永乐却被国美电器收购,闹出1.5亿元定金被大中电器没收的风波;后来苏宁电器有意并购大中电器,并进行了漫长的并购“摸底”,直至2007年12月12日,苏宁电器正式宣布退出并购;2007年12月16日国美电器举行了全面托管大中电器的新闻发布会,国美电器总裁陈晓正式宣布国美电器获得了对大中电器股权的独家购买权,购买价格为36.5亿元左右。
据说国美对大中电器的市场价值评价很大,大中电器20多年以来主要在北京扎根,同时也向华北地区发展,大中电器在北京拥有门店数就有61家,包括天津等周边地区的门店,合计总数81家,2006年全年的销售额为87亿元人民币。而国美电器在全国拥有门店千家,但在北京拥有门店只有56家。而国美国内的最大竞争对手是苏宁电器,苏宁在北京有42家门店,国美整合大中后,将在门店数量上全面压倒苏宁。
国美电器常务副总经理王俊洲在评价大中电器的价值时,他认为国美更看重的是大中电器在北京市场的战略地位和未来的发展价值,因为大中电器20多年的发展,拥有忠诚度极高的消费者,从经营成本上分析,大中电器核心门店已经经营了近20年,相比同等的新开门店,其物业成本更优。有趣的是,在2007年4月份举行的“2007国美全球家电论坛”上,有记者问及国美电器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光裕如何看待大中电器和永乐电器的门店资源时,黄光裕回答到大中电器门店含金量比永乐低很多,无法和永乐相比的。而且在针对大中电器和永乐之间的官司纠纷问题,黄光裕毫不掩饰的表示:“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没事找事。大中电器违背了行业道德,拿了人家的1.5亿,还在那里哭成泪人,搞了一个什么网络调查,伪装成弱势群体。”
如今,仇家已经成为亲家,中国家电零售行业格局也由“三国演义”变成了 “美苏争霸”。有专家对国美永乐加大中的组合表示并不乐观,虽然两家合成了一家,但并不能说他们就形成了“巨无霸”,苏宁和国美的竞争不仅是门店的竞争,而是包括渠道、营销、人才等全方面的竞争。到底鹿死谁手,好戏还在后头!
大中电器创立于1982年,张大中拥有78%股份,张大中夫人楼红光拥有剩余22%股份。张大中出生在北京,据说他是“老三届高中生”,曾在北京郊区农村下乡插队,1972年被分配到海淀区供销社工作。1989年初,营业面积仅有10平米的“大中音响公司”在北京西单开业,进行元器件销售,这是大中电器的第一家门店。1999年,大中电器作为电器专卖连锁店正式起航,2000年大中电器开出6家连锁店,2003年大中电器开店量增至32家,占据北京电器销售50%的市场份额,成为唯一覆盖北京内城、社区及远郊县的电器连锁商。同年,大中电器的第一家外埠店——天津黄河道店开业,标志着大中电器走出北京、成为全国性电器连锁销售商,至今全国的门店已达到81家。
但进入2005年以后,张大中一直想以合适的套现离场,从最早百思买对大中电器收购的传言到随后大中同永乐的官司,以及到此前苏宁对大中的收购谈判包括此次国美闪电完成对大中的收购,大中电器简直成了拍卖场上的玩物,谁的价格高就跑到谁的手里。
此前,苏宁电器对大中电器的收购价格是30亿元,但国美随后开出的条件足足比苏宁多出6个多亿,张大中岂有不动之心。据说此次收购完成后,大中电器同其创始人张大中将完全脱离所有权关系,张大中成功套现36亿元后离场。
2008年春节将迎来60岁大寿的张大中,也许现在的成果是他这辈子最满意的了……
张大中:低调俭朴的“首席店小二”
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全国工商联执委、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大中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和创始人……诸多头衔中,张大中自己最愿“加封”的却是“首席店小二”。 所谓店小二,就是跑堂倌嘛。跑上跑下忙啥?都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商品和服务。
一天,大中电器一位新员工对一直在店堂内转悠的一位中年人招呼:“大叔,您到底想买什么电器?”大叔答道:“我不买电器,我只是看看大中电器还需不需要购进什么电器。”大叔正是张大中,在2004年胡润中国富豪榜上,他名列前十位。老一点的员工这样描述他们的老板:生活俭朴,作风低调,和普通人一样经常独自逛街,很少有车队和随从簇拥出行。 张大中是靠制作台灯起家的。1980年冬,张大中在自家厨房亲手制作了60台落地灯,赢利160元,成就了电器销售巨擘———大中电器的第一笔生意。
有人把张大中对过去的缅怀称为“浪漫”。
2004年,张大中以6万元的价格买回了一台旧台灯,这台旧台灯是他24年前亲手制作的,当初单价6元。在这位老顾客家中,那盏灯已残缺不全,被主人的小孙子用废梭子穿起当作了“金箍棒”,但人家一直没舍得扔掉或卖掉,因为家中3个孩子都是在这盏灯下读书成才的。
张大中说,回购台灯的目的有二:一是对老顾客的感恩;二是想借此激励自己和员工。如今,他经常对员工说的一句话成了大中电器的闻名店训:“快乐服务,幸福生活。” 创业在北京、成功在北京、发展在北京.在席卷全国的家电连锁竞争中,大中电器是唯一以北京作为家乡、作为发展根基的企业,大中流淌着北京的血液,同时也浸染了北京人稳重、乐观、豁达的性格。
老成持重的张大中走着与同类企业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他一直非常本分地遵从着“有多少钱,做多大生意”的原则来发展企业。但是张大中的谨慎和内敛,在对手频频发力的行业背景下,就未免显得过于保守了。马来比喻张大中或许最贴切不过了。马性情温顺,商场如战场,它似乎只有被吃掉的份儿,但是别忘了,马也有尥蹶子的时候。即便家电连锁领域风起云涌,张大中依然保持着特有的“低调”,继而无声无息地,从对手那里赢得了利益。退出家电行业的张大中并未停歇,他拥有了新公司——大中投资,这匹马找到了新的征途,重新上路。
大中电器被国美收购
国美电器发布公告公布了对大中电器的收购计划。收购行为由国美电器出资36亿元人民币通过银行委托贷款给第三方收购大中电器,在未来整合完成后再将作为优质公司的大中电器注入国美集团。
此次对大中的收购,国美电器采取了比较稳妥的方式进行,收购行为由国美电器出资36亿元人民通过银行委托贷款给第三方进行收购,在未来整合完成后再将优质公司注入国美集团。
国美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收购是基于以下三个考虑:
首先,以这种方式收购是为了保证国美电器的股东和投资者的投资安全和投资利益。国美电器将大中电器委托给战略合作伙伴进行经营,在未来对于大中电器的整合完成后再将优质公司注入国美,最大限度上保证投资者的安全;
其次,采取这种收购方式是基于大中电器快速完成收购的要求;
最后,由于国美电器直接收购大中电器还需要相关部门的审批。
陈晓离职 张大中出任国美董事长
国美电器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称,陈晓辞去董事局主席一职,原大中电器创始人张大中接任。公告表示,公司董事长陈晓因个人原因辞去国美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执行委员会成员兼主席及授权代表职务,自2011年3月10日起生效。
陈晓是否离开曾经是双方的重要分歧所在。最早在国美控制权争夺战打响时,黄光裕方面提出的五项动议中就包括“撤销陈晓作为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职务”。虽然在2010年9月28日特别股东大会上被否决,但之后的谈判阶段,黄光裕方面仍多次表示陈晓在短时间内尽快离职是解决纷争最直接有效的办法。2010年11月11日国美董事会与大股东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以及2010年12月17日再度举行的特别股东大会上,均未提及陈晓的去留问题。 2011年3月9日,有消息称陈晓正在上海为新的事业做准备,将进军中国家居用品、饰品连锁零售行业。
公告同时宣布张大中将接任国美董事局主席职务,并担任非执行董事。此外,孙一丁将不再出任执行董事,但留任行政副总裁,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港卫将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此前有传闻指孙一丁、魏秋立、牟贵先等陈系高管将逐步离开,目前除孙一丁外,其他高管的去留尚无消息。
张大中是大中电器的创办人,目前大中电器门店数量近60家,年销售额近100亿。2007年12月,国美以36.5亿元将大中电器收入囊中。业界也有猜测,大中电器被国美收购后,并没有被打包进上市公司,张大中出任董事长有助于稳定非上市门店和上市门店之间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与前任陈晓身兼董事会主席以及执行董事不同,张大中虽然出任公司董事会主席,但并不担任执行董事,而是非执行董事,未来国美电器的实际管理权将由以总裁王俊洲为首的管理层执掌,因而也有分析人士指张大中出任董事局主席只是过渡期。
尽管黄光裕仍在狱中,但夫人杜鹃代其兑现在国美的大股东意志,黄光裕控股股东方面向本报证实,杜鹃已经正式参与国美董事会的重大事项运营,黄光裕家族重新掌控国美大局的趋势基本确立,类似2010年陈黄之争将不再上演。
业内普遍认为,国美管理层的频繁变动,势必会对国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国美2010年财年行将发布之时宣布董事会重组,最大的可能性是双方再次以业绩作为相互制约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