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尼采的书尽量少看
扩展阅读
股票的执行价格是什么 2025-05-16 09:56:58
上市公司的股票在哪买 2025-05-16 09:15:24
何看股票年线外商投资法 2025-05-16 08:31:02

尼采的书尽量少看

发布时间: 2021-06-03 23:45:27

Ⅰ 尼采的著作最应该看哪本

第三个时期:1883-1889年。这是尼采之所以是尼采的关键时期。他抛弃了以往哲学家的影响,开始独创自己的哲学体系,他试图克服对真理的热情。他用“权力意志”、“同一物的永恒轮回”等大论题取代了先前启蒙主义式的怀疑论,继查拉图斯特拉的“伟大肯定”之后,开始了“重估一切价值”的壮举。用现代德国哲学家的话来说,就是开始了尼采的“伟大的形而上学”。这一时期的作品有:《善恶的彼岸》(1885-1886)、《道德的谱系》(1887)、《偶像的黄昏》(1888)、《反基督徒》(1888)、《看哪这人》(1888)以及未完成的哲学总结性著作《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 权利意志》(1885-1889.1),此书在尼采逝世后由其妹妹编辑出版。

Ⅱ 为什么尼采的书要少看

尼采的书肯定了古希腊悲剧世界观,反驳现代继承下来的苏格拉底式的科学乐观主义。尽量少看,是因为很难看懂,再者容易产生悲观情绪,影响读者。

尼采24岁时成为了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德语区古典语文学教授,专攻古希腊语,拉丁文文献。但在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而辞职,之后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精神崩溃,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在母亲和妹妹的照料下一直活到1900年去世。

尼采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

(2)尼采的书尽量少看扩展阅读:

尼采最著名的作品是《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权力意志》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早期的一本著作,它表面上讲的是美学,实则是用其美学思想来阐述其哲学思想。尼采在书中提出了日神和酒神精神,日神是阿波罗,象征着图像的美,是积极向上的,是理性的。

酒神是音乐美,是迷醉状态下情感的冲动,整个人类的艺术就是日神酒神的冲突融合,尼采还预示日神的时代必将过去,酒神的时代必将到来。这部著作是尼采哲学的开端,也大致勾勒出其后整个哲学的轮廓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的一部诗体著作,讲的是智者查拉图斯特拉在人世间传播智慧,启迪人心的故事(不是正统的哲学著作,是很典型的通过故事讲哲学),在这部书中,尼采提出了“超人”“永恒轮回”等他的重要哲学思想,是囊括尼采思想最全面的著作,也是他最著名的著作

《权力意志》,晚年的尼采想总结其一生的哲学思想,以反对传统道德为根基,重估一切价值。这可以说是最浩大的工程,尼采为此做了大量笔记,可他最后还是放弃了这部著作的编写,没过几年就疯了。

疯后,笔记由其妹妹整理成两大册的《权力意志》,成为了尼采哲学最后的,也是最耀眼的辉煌。不过他妹妹对这些笔记做过篡改,所以她整理的版本不足为信,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权力意志是由后世学者根据笔记原稿整理的,可以说最真实的体现了尼采。

Ⅲ 尼采最后的岁月最后的留经岁月姚可尼采的书不能看吗

尼采一声都患有神经病,他的思想有点像意识流思想,建议你未成年人不要看尼采,福克纳或者李健熙的回忆录,太极端

Ⅳ 尼采的书适合20岁人看么

你还是先看佛经与佛学,再去看哲学吧。为什么?

哲学让人误入歧途。

我们知道,认识真理的过程是靠一点一点毫无联系的句子,就是深刻于心的某些只言片语,而哲学来自人的体系性决定了它的封闭和“自私”,心理学是哲学之母,其实这句话让我首先想到的是哲学家都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哲学家并不是健康的人。他们一样败在“知行合一”上。像教导别人热爱生活的作家三毛,自己却自杀了。我宁愿那些把哲学理论和哲学家分开的人去上吊,因为我已经学会了分辨。

所以,哲学如果没有让我们成为一个正确的人,没有让我们得到真正的自由,没有让我们成为一个“健康”的人,没有让我们更接近真理和光明,无论世人多么推崇,我都认为这样的哲学是黑暗的毒气。

一本哲学书,就是一个大灾难。

我否定哲学,就像你所说的那样,他们因为不能知行合一,所以是毒瘤,是妄想主义者。我学佛,因为佛教才是唯一的真理实证者,知行合一者,也是尼采所拼命追求的所谓的超人,因为佛有六神通,不过佛是放下肉体才证得到的超人,执着肉体与生活的人,永远无法洞查到生命的内部了解到宇宙的真相,所以永远成为了歪理的奴隶与他人的工具,佛也正是尼采所说的那种超越自我的人,如果自己的肉体都不能超越,你算哪门子的超越者呢?你想得到自由,就要超越肉体,如佛所说,让你被缚的,是你的肉体,让你得到解脱的,也是你的肉体,你解开了它,你就能得到自由。

Ⅳ 尼采的书,如果没读过,从那本开始读比较好呢

尼采
一百多年以前,在南欧的山谷和海滨,有一位孤独的漫游者,他没有职业,没有家室,一身是病,四处飘泊。手中的笔记本是他唯一的伴侣,他随手记下像风一样迎面扑来的思想。这个人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成了西方社会家喻户晓的人物。

他就是德国哲学家尼采。

弗里德里希·威廉姆·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于1844年10月15日出生在德国萨克森邦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里。他的前半生的经历很简单,似乎和当时德国一般知识分子并无不同。从二十岁到二十四岁,他先后在波恩大学、莱比锡大学专修古典语言学。从二十五岁到三十四岁,他在瑞士巴塞尔大学任古典语言学教授。三十四岁以后,尼采的生涯出现传奇式的转折。他辞去教职,遁入山林,在自愿的流放中写作他的惊世骇俗的书籍。他那敏感的神经时而被与世隔绝的可怕的孤独感折磨得发狂,时而因如潮涌现的思想而兴奋得发狂,十年之后,他真的发狂了。这位诗人哲学家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精神病患者。在神智瘫痪中又活了十年,1900年8月25日,尼采在魏玛与世长辞。

在擅长思辨、酷爱构造体系的德意志民族中,尼采真是一个别具一格的哲学家。他富于诗人气质,也确实写了许多诗,他的诗作在近代德国诗坛上有着重要影响。他的著作多由隽永的格言构成,文体优美,长于直觉和洞见。尼采的创作一般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870—1876年。这时他崇尚哲学家叔本华和音乐家瓦格纳,批判苏格拉底,反对19世纪迷漫欧洲的“学究气”,反对德国精神的“贫困化”,为缺乏“力”、“生命的充盈”和“天才”而深感惋惜。《悲剧的诞生》(1871)和《不合时宜的考察》(1873一1876)等,是他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

第二个时期:1876-1882年。这一时期的尼采与其说是狂热主义者,倒不如说是怀疑论者、心理学家和启蒙意义上的分析学家。他在哲学上逐渐否定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在人性和音乐方面则同瓦格纳分了手,他主张音乐应从宗教转化为具有真正意义的哲学学科。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人性的,太人性的》(1878-1880)、《朝霞》(1881)和《快乐的知识》(1882)等。

第三个时期:1883-1889年。这是尼采之所以是尼采的关键时期。他抛弃了以往哲学家的影响,开始独创自己的哲学体系,他试图克服对真理的热情。他用“权力意志”、“同一物的永恒轮回”等大论题取代了先前启蒙主义式的怀疑论,继查拉图斯特拉的“伟大肯定”之后,开始了“重估一切价值”的壮举。用现代德国哲学家的话来说,就是开始了尼采的“伟大的形而上学”。这一时期的作品有:《善恶的彼岸》(1885-1886)、《道德的谱系》(1887)、《偶像的黄昏》(1888)、《反基督徒》(1888)、《看哪这人》(1888)以及未完成的哲学总结性著作《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 权利意志》(1885-1889.1),此书在尼采逝世后由其妹妹编辑出版。

尼采哲学有三个彼此联系的主要命题,即权力意志、超人和一切价值的重估。这三个命题是他批判欧洲传统文明的产物。尼采认为,欧洲传统文明的弊病表现在科学和哲学方面,便是理性主义的统治,压制了非理性的生命本能;表现在宗教和伦理方面,便是虚无主义的统治,所谓虚无主义,尼采赋予它特定的含义,用来指否定生命的立场,同样压制了生命的本能。它们的共同结果是导致人类的颓废衰弱。尼采对人类的现状极为不满,以改善人类为自己的最高使命。为了改善人类,他提倡权力意志说,提倡生命本能的发扬光大。为了改善人类,他提出“超人”的理想,把改善人类的希望寄托在权力意志强盛、生命本能兴旺的新型个人即超人身上。为了改善人类,尼采要求根本改变人类的价值观念,以权力意志即生命本能的扩张为尺度重估一切价值。在这里,重要的不是他的学说的特殊内容,而是他所代表的一般倾向。在资产阶级哲学家营垒里,尼采第一个明确地把握住西方价值观念转换的趋势,思考和提出了激动着现代人心灵的一系列问题,开了现代西方哲学中非理性主义潮流的先河。

这位孤独的哲学家生前离群索居,著作大多自费出版,几乎无人问津。他的代表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发表了五年,仍然是一片沉默。然而,他对他身后的声名是满怀自信的。“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有些人是生于既死之后。”这一预言倒并非疯子的自大妄想。在他神智清醒的最后一年,丹麦文艺理论家勃兰兑斯首先发现了他,在大学讲坛上讲授他的哲学,断言他在知识分子中将享有盛誉。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世界一再掀起尼采热。二十世纪的许多资产阶级哲学流派!包括生命哲学、实证主义、实用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历史哲学等等,都从他那里吸取思想养料。他似乎不属于其中某一流派,却几乎被所有这些流派视为先驱之一。他的影响超出了哲学的领域。他不是作为一个学院式的哲学家在学术界的圈子里发生影响,而是作为思想家对整个现代思潮发生影响。弗洛伊德承认尼采对于他创立精神分析学有所启示。有人把尼采尊为社会心理学的鼻祖。至于在文学艺术领域里,尼采对于现代文艺思潮的影响之大在哲学家中也许是首屈一指的,包括斯特林堡、茨威格、托马斯·曼、霍普曼、肖伯纳、杰克·伦敦、纪德、马尔罗在内的一大批现代著名作家都信奉尼采学说,尼采对于鲁迅、郭沫若、茅盾、郁达夫、徐志摩等中国现代作家的影响,也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事实。

一提起尼采,人们往往联想到法西斯主义。纳粹确实曾经歪曲利用了尼采思想中的某些因素。但是,尼采的妹妹福斯特·伊丽莎白·尼采对此负有重要责任。在尼采生前,伊丽莎白不失为他的一个朋友。然而,在尼采精神失常以后,作为一个顽固的反犹太主义者的妻子,伊丽莎白利用她获得的尼采著作的出版权,窜改包括《权力意志》在内的尼采本人未及出版的著作,塞进德国沙文主义和反犹太主义的私货。意大利学者G·柯里和M·蒙蒂纳里做了大量甄别工作,从1967年开始出版研究版尼采全集,想恢复尼采著作的本来面目。

尼采作品选集尼采 著

《悲剧的诞生卷》
《悲剧的诞生》
《论道德的谱系》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偶像的黄昏》
《瓦格纳事件》
《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
《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 权力意志》

Ⅵ 刚开始看尼采的书应该从那些开始看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 你可以依旧以《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为起点,不过建议你先阅读《尼采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书中不仅囊括尼采的生平与创作背景,且针对《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思想有综合性阐述与解释。在此基础上阅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便相对容易理解了。 如果你是想先通过某一本书了解尼采的所有哲学范畴,那么我推荐你看《尼采的使命》,里面囊括了尼采生平与际遇,对那个时代他的思想有比较完整的概括,同时选取了部分尼采精彩的观点加以解释,比较好懂。 虽然推荐的两本书都并非出自尼采之手,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Ⅶ 尼采的书,以及他的思想怎么样适合大家读吗

每个人评价不一样吧,这需要自己去了解,
平心静气去读,也可以参考一些研究尼采比较透彻的专著,比如周国平写过的一本,貌似叫做《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比较浅白清楚,可以试试看。尼采的书都是用诗化的语言写成,有些地方的确比较隐晦不易理解,建议先去了解他思想的大体内容,知道大致范围。

也可以看叔本华,两个人思维接近,相互影响也很多,而叔本华作品更易理解,应该会对你有一定帮助。

Ⅷ 看尼采的书感觉自己有点走火入魔了,怎么办呢

那就不要看,这种哲学书极容易把人带入弯路。
看点正能量的书吧,比如《毛主席语录》;或者轻松幽默的小说,比如欢快乐观的书籍等等,把自己带出这个氛围。
等到放下一段时间后,想看的话再继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