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成都的房价大概是多少
给你个相对准确的数据哈~
首先你得了解成都的地段,成都的南门是富人区,西门就是综合区(就是一般),北门是最乱的(这还全是火车北站和荷花池的功劳),东门是最穷的(说句题外话,我觉得成华区政府真的应该好好整治下了),下面谈谈成都今天的(大概)房价:
内环线:天府广场周边,价格一般为8000—10000以上,我所了解的顺城大街的富力·史丹尼,价格均价在11000一个平方。
一环路:北门大概就是5800—6500左右,东门大概就是6200—6800左右,西门大概就是6400—7000左右,南门大概是7000—9000(南门还有更贵的)
二环路:北门大概是4500—5500左右,东门大概是4800—6000左右,西门大概就是5100—6400左右,南门(每次说南门我都不想说,因为3环上都有8000一个平方的,而且绝大部分南三环都在7000以上)大概就是6000—7400左右嘛~
三环路:北门(最便宜)大概是3000—4000(可能也有部分好的楼盘在4000多),东门大概就是3400—4300左右,西门大概是3600—4800左右,南门大概就参照上面说的,贵的一万多的都有,便宜的可能都要5000吧~
至于像你说的眉山啊,新都啊,青白江啊,温江啊,房价大概就在2000—3500左右,具体眉山大概就2000多吧!~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哦)
B. 现在成都三环内的房价大概多少
现在东边和北边除非在五城区以外还有4000多的房价以外,在成华和金牛区里已经没有4000左右的房价了,我到处都了解过,现在这两个区的房价都在5000以上了,我本来是彭州人,如果还买到新都或者龙泉驿的房子,那还有什么意思呢?说白了也还不是真正的成都人。现在龙潭诗这边的房价还相对便宜点,可以过去看看。
C. 四川省成都市的房价是多少
内环均价16000,区间12000-32000;中环均价12000,区间8500-16500;外环均价8000,区间7500-11000;其余县区3500-6500不等。这一轮房价下跌刚开始,目前中环内的折扣在20%以内,中环外的折扣不明显,5%-10%之间。
D. 成都各区域房价多少
目前成都各区域和各类别产品的有一定差距。
(1)新房住宅
成都市自2016年10月开始新房限购,结合政策的限价措施,目前新盘的价格不算高。
但也导致了新盘的供给量远需求量,目前的新盘住宅常出现摇号疯抢的局面。
成都第一圈层的主城区包括武侯、锦江、青羊、成华、金牛,新房价格在1.3万--2万左右不等。
成都第二圈层的郫都、双流、温江、龙泉、新都的新房价格差距较大,范围在8000--1.5万左右,靠近市区的新房单价在1万以上。
而高新区和天府新区新房价格目前新房价格在1.2-1.9万左右。
(2)二手房
二手房因为不限价以及不用摇号,目前整体价格比周边新盘偏高,且有部分非真实房源。
成都第一圈层的主城区包括武侯、锦江、青羊、成华、金牛,二手房2万以上,其中市中心和学校周边的房价更高。
成都第二圈层的郫都、双流、温江、龙泉、新都的二手房价格普遍比新房高,例如东三环附近的二手房普遍都在2万以上的价格。
其中高新区和天府新区二手房价格在2万以上。
(3)商办项目
现在存量比较多的区域是三环以内和温江双流、高新区以及天府新区。
目前双流商办项目均价在8500-1.3万,高新南区均价在1.6万--2.5万不等,天府新区比高新区稍微低一点1.5万左右。
三环以内的商办项目平层均价在1.5万左右,LOFT均价在1.7万左右。
以上信息,仅供您了解成都房价以做参考。
E. 成都市现在的房价大概是多少
现在的房价大概在一万左右。
主城区的会更高一些。
成都周边的房价会稍微低一些。
F. 现在成都的房价怎么样呀
目前成都的房价概况是这样的,均价在1.2w左右,但是成都各个区域的房价有显著的差别,成都共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区域,南边是以高新区、天府新区、双流、武侯等区域为主,其中高新区的房价在1.7-3w左右,双流和武侯房价在1.3-1.5w左右,天府新区房价在1.2w左右。东边是成华区和龙泉驿区为主,成华区的价格在1.3-1.6w左右,龙泉驿区在1-1.5w左右。北边房价在1.1-1.2w左右。西边主要是以青羊区为主,房价在1.6-2w左右,温江区价格会低一些,在8k-1.2w左右。接下来就是成都的市中心区域,房价在2-3w左右。
G. 目前成都房价大概多少
成都11月二手房均价13794元/m
成都10月二手房均价13919元/m
环比上月下跌0.90% ↓,同比去年同期上涨18.74% ↑
10月新房均价10070元/平 4.32%↓
H. 成都的房价大概多少
成都房子地段首先你得知到(东富西贵南穷北乱)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在3月31日公布了《2013年度成都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的通知》。内容要求各级房产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和市政府各项房地产调控措施,进一步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切实增加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努力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确保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涨幅低于本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幅度。
赶在限期最后一天,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在3月31日公布了《2013年度成都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内容要求各级房产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和市政府各项房地产调控措施,进一步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切实增加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努力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确保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涨幅低于本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幅度。
《通知》有些“温柔”
“确保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涨幅低于本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幅度。”不仅是成都版细则的重点,也是其它地方城市普遍所提及的调控内容。
而《通知》一出,让充满期待的成都市民多少有些“纠结”:“就这么多字啊?123,还不够一条微博长度!”“说好的20%个税呢?”内容强调新房价格涨幅须低于人均收入实际增幅,不仅对之前备受关注的限购区域、二套房贷限制等内容无涉及,20%个税的焦点更无提及。如此“温柔一剑”让市民大呼“受伤”。
对此,记者致电成都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内容就是网站上公布的那么多,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关于个税方面内容,则需要向税务局了解情况,但国家税务总局的细则还未出台,还需等待时日。
随后,记者致电多位房地产开发商,对方均表示不方便评价政策,但随即表示,会继续关注细则有关内容。
与此同时记者获悉,成都市房管局于2012年11月14日发布的成都市中心城区住房平均交易价格分别为:二环以内10100元/平方米;二环至三环之间8000元/平方米;三环以外7500元/平方米。2012年成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上年增长13.6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32%。那么,今年每平方米房价可以分别上涨到11110元、8800元、8250元。
与此同时,重庆、合肥、大连、郑州、武汉等多个地方都将房价控制目标确定为不超人均收入增幅,而2012年全国收入增长9.6%,这意味着多数城市的房价还可以涨10%左右,如此房价控制目标越来越宽松了。
四川天邑房地产开发公司策划总监安国昭在接受《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实上,从2009年以来成都就将每年房价的上涨控制目标定在10%左右,现在成都2013年度我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中所称的"确保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涨幅低于本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幅度",实际就是过去的延续。”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直言:“一些地方政府的住房限价责任制,即房价上涨幅度与人均收入增加幅度挂勾将成为地方自编的儿戏。”“房价上涨幅度也好,人均收入增加幅度也好,都是一个抽象指标,可以做许多"技术性"的处理。”易宪容称。
无独有偶,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也认为,除了北京(楼盘)细则在房价控制目标、限购、二套房贷、个人所得税等方面有所细化与升级外,其他地方的细则并没有做到细化。如广东细则称:合理确定2013年度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但到底将房价控制目标定在何处却没有答案。
成都一季度房价约涨5%
4月1日,相关机构数据显示,2013年3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9998元/平方米,环比2月上涨1.06%。成都新建住宅样本平均价格为7817元每平米,环比涨幅为1.09%,同比涨幅为6.14%。在十大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中,成都房价环比涨幅排在第五位,前四位分别为北京、广州、深圳、南京。
据中原地产等专业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3月前两周,成都主城区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增幅分别为10%、34.3%,成交套数环比分别增长11%、27.5%,持平近三年来3月最优市场表现。回望前三月,成都房价稳中有涨,部分楼盘涨幅高约5%。
在房价与成交量齐涨的同时,近日记者来到位于东大街的塔子山壹号楼盘。据置业顾问介绍,此新盘为上周六开盘的新批次,共有200多套房源,开盘仅五天订单量已超过50%。
而与塔子山壹号相隔不远的阳光100米娅中心的置业顾问介绍,此楼盘从年初开盘至今,也已经销售超过七八成,目前也所剩不多,并直言“"国五条"影响不是很明显啊,它最多是调控不要涨得那么快。”
据相关机构统计显示,成都1月份房价均价在9095元/平米左右,2月份均价在9246元/平米左右,而3月份均价在9126元/平米左右。
成都某著名房产中介的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我个人觉得成都版细则影响不大。因为三月各个交易周的房屋成交量都基本持平,总量完胜前一个月,而此次细则本不"细",重要内容均未涉及。”“目前来看,房屋要降价的可能性是非常小,之前二手房成交火爆,是因为卖房者担心当初传言为真,地方版细则会将20%个税放在卖房者头上而抛售套现。但现在细则出来了,没有什么相关的硬性规定,那卖房者则不会急于出手已有房。如此一来,供不应求,许多购房者又会重新考虑新房,如此极有可能抬高新房价格。”同时,该人士表示出对房产中介市场的担忧,市场成交的“黄金三月”已经过去,接下来更多的购房者可能会观望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