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是什么意思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的意思是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结果。
出处: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译文:政治宽厚,人民就淳厚;政治严苛,人民就狡黠。遭遇灾祸,福禄倚靠着;得到福禄,灾祸潜伏着。谁知道最终结果?
(1)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扩展阅读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的寓意: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暗示人们在顺境中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志得意满,狂妄自大,反而滋生灾祸,由福转祸;逆境中百折不挠,勤奋刻苦,可变逆境为顺境,由苦而甜的道理。
在生活中,人们应该将“祸”“福”对立统一起来,有了“祸”要想到与之对立的“福”,有了“福”要想到与之对立的“祸”,并且要从“祸”中看到“福”的希望,从“福”中看到“祸”的存在,这样才能较好地处理“祸”“福”矛盾。
2.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是什么意思出自何处
意思是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结果。暗示人们在顺境中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志得意满,狂妄自大,反而滋生灾祸,由福转祸;逆境中百折不挠,勤奋刻苦,可变逆境为顺境,由苦而甜的道理。
出自——战国时期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讲的就是矛盾,而且是讲的对立统一矛盾。
(2)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3.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出自哪里
【出处】《道德经》第五十八章第二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注音】fú xī huò suǒ fú, huò xī fú suǒ yī
【释义】福与祸并不是绝对的,它们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暗示人们在顺境中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志得意满,狂妄自大,反而滋生灾祸,由福转祸;逆境中百折不挠,勤奋刻苦,可变逆境为顺境,由苦而甜的道理。
【注解】兮:文言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倚:依靠;伏:隐藏。
(3)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扩展阅读
近义词: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注音】sài wēng shī mǎ , yān zhī fēi fú
【释义】比喻虽然一时受到损失,但也有可能带来好处。即好事和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法语】à quelque chose malheur est bon
【出处】《淮南子·人间训》“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的故事
4.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什么意思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摘自《新华词典》 第一次见到这句话时给我的感觉是祸福都不是由人定的,人世间是变化无常的,好的事情也会变坏,有的时候坏的事情也会出现好的方面。给人一种很无奈的感觉。人世间的事情真的就不能由我们做主吗?我们是不是要整天提心吊胆的,出现让人高兴的事,脸上有微笑可心里还是要悸悸的?——难后我就觉得这句话太严重了,于是像很多很有名的话一样被我否定了,因为我不相信它,我为什么要相信这样危言耸听的话呢。仅仅它是出自老子或幼子之口吗?我不相信权威。我常常怀疑现制成规,我一向以自己的眼光看这个世界。所以我没有必要相信它。 但我现在已经相信了它。 因为任何事情的出现都只可能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好的,一种是坏的,各占百分之五十的几率。万事万物都是如此。一件事情发生了,它有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不好的。无限接近不好的好事情和无限接近好的坏事情就是我们说的不好不坏的事情。这种事情也是属于好的或不要的一类的。可见事情的确是想老子说的那样祸福可以互相转化,因为是非好即是坏的,非福即是祸的,只有两种可能,天平必将偏向某一边,处于平衡状态的不要不坏的几率是很小的。于是我相信了老子的这句话。 难后我又想,当我们去做某件事时,结果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成功,一种是失败,各占百分之五十的几率。所以说,成功与失败对于我们是平等的,我们做了某事失败了,只是正好落在了那一半的失败的区域。也许有些事看上去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会有成功的一天,因为成功对于我们来说也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于是一些所谓的奇迹就出现了。 世界有无数种可能,但就具体的某件事来说就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好,一种是坏;一种是成功,一种是失败。各占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所以正处在逆境中和不得志中的人们应该可以相信,成功对于你们来说和那些成功者来说都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没有谁是上帝的宠儿,或者说我们都是上帝的宠儿,因为他给了我们每个人百分之五十的成功的可能,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了,这种可能就会实现。成功并不是某些人的专利也不只是某些人的幸运。失败对于那些成功者来说也是占百分之五十的可能的。我们都是平等的,只是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能力来制定目标。有信心,肯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姜太公流传下来的道家经典《阴符经》里面说“恩生于害”这句话,举例来说,像父亲打儿子,儿子挨打很痛,这是“害”,但目的在把孩子教育成人,这就是“恩生于害”。领导人对部下亦是如此。这句话的意义很深。中国乡下人有句老话,送人一斗米是恩人,送人一担米是仇人。帮朋友的忙,正在他困难中救济一下,他永远感激,但帮助太多了,他永不满足。往往对好朋友,自己付出了很大的恩惠,而结果反对自己的,正是那些得过你的恩惠的人,所以做领导的人,对这点特别要注意。一个人的失败,往往失败在最信任、最亲近的人身上。历史上这种例子很多。 这种人并不一定是存心害对他有恩的人,像拿破仑在两个人的心目中,被认为他不配当英雄,一是他自己的太太,一个是他的一个老朋友,因为太亲近,相处太久了,就有不同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会做出一些有害的事来。这都是恩与害,往往互为因果的关系,所以“恩生于害”这句话很重要。而它的原理,亦即来自生克的法则,生人者也克人,恩与害,两个对立相存,没有绝对的一方。
5.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什么意思
指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结果。
暗示人们在顺境中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志得意满,狂妄自大,反而滋生灾祸,由福转祸;逆境中百折不挠,勤奋刻苦,可变逆境为顺境,由苦而甜的道理。
出自:老子·战国《老子》
近义词:祸福相生、安危相易
(5)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扩展阅读:
祸福相生
释义:指祸害与幸福是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的。
出处:庄子·战国《庄子·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译文:安危互相交换,祸福互相生。
安危相易
释义:平安与危难互为因果,相互转换。
出处:庄子·战国《庄子·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解相摩,聚散以成。此名实之可纪,精微之可志也。”
译文:安危互相交换,祸福互相生,缓解相摩,聚散而成。这种现象的可记录,精致的可以标志。
6.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是什么意思出自何处
意思是祸是造成福 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也就是说,好事和 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 祸,祸也能变成福。
出自《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