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描写胡双钱的作文,急!
好心情是什么?是被微风吹拂的舒畅,是静如止水的恬谧,是困难后的成就感,亦或是沐浴阵雨时的畅快淋漓.
当心中填满了幸福,不由自主在脸上漾开了笑意,身边的一切都会被这感染.当一张阴云密布的脸碰到这张快乐自信的脸时,它一定会被这美丽吸引,不禁咧开嘴,回报以微笑.此时此刻,它会发现自己以前是多么愚蠢,赶走了在自己心中的幸福.解决智者知道,好心情是这世界上最美最良的魔方,胜于一切的营养品.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那是因为当时的人们不知道好心情是多么重要,现在应改为“好心情甜美最利于病”!不仅是身体上的病,还有心灵上的病.如此说来,好心情真是胜于一切啊!
什么是最美的呢?莫过于一张笑脸,一个好心情!
好心情带来的是精神饱满,信心百倍.穿过荆棘丛的人,不止只有耐心,他们的心中一定充满了好心情;走过冰川的人,不止只有不畏严寒的气节,他们的心中也一定充满了好心情;过沙漠的人,不止只有视死如归的胆魄,不用说,他们的心中一定同样充满了好心情!这样的好心情让他们勇于挑战困难,愈战愈勇.
听一首歌,有好心情的陪伴,它会更动听;看一篇文章,有好心情的存在,它会更感人;走一段路,有好心情的同行,它会更轻松;画一幅画,有好心情的鼓舞,它会更迷人……
因为有了好心情,天空笑得湛蓝,树木笑得青绿,鸟儿笑得高歌,花儿笑得绽放……让好心情与我同在,让好心情与身边的万事万物共存,让好心情带来一个美丽新世界!
B. 胡双钱事迹对我的启示
胡双钱事迹对我的启示:
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无论是什么工作,工匠精神都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我们“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多付出实际行动,多向榜样学习,守得住平凡,耐得住寂寞,不断提升自己,胸怀天下,将爱国的情感融入到行动中去,以优异成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C. 敬老院负责人的话和胡双钱的从业生涯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服务和奉献社会
敬老院的负责人还有人家的从业生涯,告诉你怎么服服务和奉献社会。
D. 大国工匠都介绍了几个人,都叫什么名字
1、彭祥华
川藏铁路属于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铺设难度创造了新的世界之最。中铁二局二公司隧道爆破高级技师彭祥华从1994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二十多年如一日坚守在工程建设一线,参加了横南铁路、朔黄铁路、菏日铁路、青藏铁路、川藏铁路(拉林段)等10余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他多年战斗在祖国偏远地区,不怕艰辛,为祖国建设付出了青春与热血。
2、卢仁峰
坦克集群,在辽阔的大地上风驰电掣,一往无前,现在中国的坦克制造能力已经跻身世界第一方阵了。装甲是坦克的第一要件。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焊工卢仁峰的工作就是负责把坦克的各种装甲钢板连缀为一体。
这个左手残疾,仅靠右手练就一身电焊绝活的焊接工人,其手工电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技术堪称一绝。
3、周平红、周永和、张兴华
传统POEM手术容易损伤患者食管,周平红另辟蹊径,在病人的食道管壁的夹层中,建造一条隐形隧道,不仅减少了患者痛苦,也让中国的消化内镜微创切除技术领跑世界。木船是很多渔民赖以生存的工具。为了让乡亲们安全远航,排船师傅张兴华独创造船工艺,手工打制的渔船滴水不漏。
FAST工程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新的可能,但施工难度超乎想象。起重工周永和经过反复思索,利用“墨子圆规”的古人思想和顺势而为的东方智慧,完美拼接四千多块面板,成就了能与星星对话的大型球面镜。
4、毛胜利、孟剑锋、王津。
“薄如蝉翼洁如雪”,这是宣纸工艺的至高境界。
为了让极品宣纸再现于世,毛胜利依循古法,采用更为传统的擦焙方式,终再续传奇。孟剑锋依照古錾子上得到的启示路径,在厚度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錾出细致的纺织纹理,以假乱真。王津参悟古法,谨遵先人教诲,终于让历史瑰宝双马驮钟扫尽尘封,再度惊艳于世。
5、李峰、顾秋亮、李刚
心细如发,探手轻柔,李峰高倍显微镜下手工精磨刀具,5微米的公差也要 “执拗”返工;心有精诚,手有精艺,顾秋亮仅凭一双手捏捻搓摸,便可精准感知细如发丝的钢板厚度;蒙眼插线,穿插自如,李刚方寸之间也能插接百条线路,成就领跑世界的“中国制造”。
6、裴永斌、马荣、方文墨
墨是哈尔滨电机厂车工,三十多年来主要加工水轮发电机的弹性油箱。他用手指触摸测量时就像可以透视一般,在挑战数控机床时,下刀依然完美精准。方文墨的工作是为歼15舰载机加工高精度零件。他自制改进工具数百件,加工精度逼近零公差。
马荣是人民币人像雕刻的顶尖高手,在从传统雕刻工艺向现代数字化雕刻制版转变的过程中,她出色完成了雕刻制版任务,使刀成圣同样可换笔夺魁。
7、高凤林、工王伟
高凤林是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焊工,国家特级技师。他心怀梦想,心平手稳,焊接飞天神箭。马宇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修复师,他能在毫厘之间,把握分寸,重现旷世兵马俑。中国高飞集团高级钣金工王伟,在肉眼难辨的误差里,手工打造精美弧线,托举中国大飞机翱翔蓝天。
E. 发帖点赞胡双钱
发生的干啥干撒的他说的所得税的
F. 大国工匠人物介绍400字
1、管延安
管延安,男,1977年6月19日出生,汉族,山东潍坊人,初中文化,群众。1995年参加工作(农民工)。
18岁管延安就开始跟着师傅学习钳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是他对自己的要求;有空的时候就看书学习,是他最大的工余爱好。
二十多年的勤学苦练和对工作的专注,心灵手巧的他不但精通錾、削、钻、铰、攻、套、铆、磨、矫正、弯形等各门钳工工艺,而且对电器安装调试、设备维修也是得心应手。
先后参与了世界三大救生艇企业之一——青岛北海船厂、国内最大集装箱中转港——前湾港等大型工程建设。
先后荣获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劳务之星”和“明星员工”称号,因其精湛的操作技艺被誉为中国“深海钳工”第一人。
4、宁允展
宁允展,男,1972年出生,中共党员,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车辆钳工高级技师,中国南车技能专家。
宁允展出身工匠家庭。在身为工匠的父亲的耳濡目染中,宁允展从小就喜欢手艺。
1991年,19岁的宁允展从铁路技校毕业,进入当时的四方机车车辆厂(南车四方股份公司前身),从事车辆钳工工作,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2019年4月,荣获“最美职工”。12月,荣获交通运输部授予的“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称号,颁发“全国交通技术能手”证书。
5、顾秋亮
顾秋亮,男,江苏无锡人,生于1955年,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二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职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席装配钳工技师。
顾秋亮同志从1972年起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二研究所工作,在钳工安装及科研试验工作方面已经工作了四十多年,先后参加和主持过数十项机械加工和大型工程项目的安装调试工作。
2009年至2012年,顾秋亮作为蛟龙号海上试验技术保障骨干,全程参与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1000米、3000米、5000米和7000米四个阶段的海上试验。
参加海上试验时,顾秋亮已是五十多岁,但他克服了严重的晕船反应和海上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等诸多困难,安排好家中生病的妻子,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每年近100天的海试中。
他带领装配保障组不仅完成了蛟龙号的日常维护保养,还和科技人员一道攻关,解决了海上试验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如压载铁的安装、水下灯光的调整、布放回收接口的设置等;
并将自己的技术和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国家深海基地的技术人员,为海试的顺利进行和蛟龙号投入正规化的业务运行立下了汗马功劳。
2019年4月,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在中国文明网向全社会公开发布耿家盛、顾秋亮等10位“最美职工”的先进事迹。
G. 胡双钱的事迹告诉我们什么 政治
榜样的力量:胡双钱的工匠精神和中国心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近期播出的《榜样》节目通过向我们展现来自基层的九个优秀共产党员和党支部的先进事迹使我们明白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如何用行动践行自己的信仰,为身边的人树立良好的榜样。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钳工胡双钱的事迹。
“你要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专心爱上自己的工作,我相信任何一个努力过的人都能成为大国工匠。”这是优秀共产党员、十九大代表、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胡双钱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所说的话。胡双钱至今工作了37年,生产了数十万个飞机零件,从没有出现过任何差错,因为从无差错,他连续13年获得厂里“质量信得过岗位”,享受到产品免检的待遇。在中国民用航空工业生产一线,很少有人能比他更有发言权。作为国产大飞机C919的首席钳工,十多年来胡双钱一直兢兢业业的工作,从立项到试飞,胡双钱经手的零件无一出现差错,同时,他还凭借丰富的经验攻克了不少技术难关,解决了很多紧急问题。
将对职业的热爱上升为信仰。作为一名技术工人,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大国工匠精神,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仰。胡双钱认为,所谓工匠精神就是工匠的良心,飞机关乎乘客生命,飞机零部件制造绝不能出差错,99.99%和100%是天壤之别,是生与死的差别。在当下这个浮躁的时代,这样的精神弥足珍贵,不少人为了利益置产品的质量于不顾,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没有工匠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如果不能下绣花功夫来生产每一件产品,那么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就遥遥无期。“工匠精神”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经济由“大”到“强”的必经之路。作为生产者,工匠精神重于泰山,这不仅是胡双钱作为一个钳工的信仰,更是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对人民的承诺。
将职业的热爱与爱国精神相结合。在胡双钱工作的车间,目前还生产着波音和空客的零件,但胡双钱始终觉得,生产外国人的飞机零件,就像是个机器人,只有制造中国人自己的飞机,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做技术的创新,这种感情和造外国人的飞机是完全不一样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钳工,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国家的赤子之心。1980年,19岁的胡双钱技校毕业后,进入当时的上海飞机制造厂,当工厂陷入低谷期时,原本聚集了中国航空制造精英的上海飞机制造厂突然冷了下来。当时,厂门口停满了上海市各大企业招聘技术能手的汽车,一家私营企业老板给当时已是车间技术能手的胡双钱开出了三倍的工资,但为了有机会造中国自己的飞机,他拒绝了高薪诱惑。37年后,胡双钱终于用自己和团队的行动迎来了国产大飞机的首飞,他带领自己的团队用中国人自己的手造出了自己的飞机,使国人引以为骄傲。近四十年,为“大国重器”的梦想而坚守,以国家的自强为己任,这一份情怀中包含着一颗滚烫的“中国心”。在职业生涯最困苦的时刻,胡双钱没有因为经济上的不如意放弃自己所选择的道路,而是利用充足的闲暇时光和边角料苦练技术,为未来制造国产大飞机做准备,最终他成功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一个中国人应该如此,一个共产党人更应该如此。
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的人都成为“大国工匠”,但作为共产党人,我们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无论是什么工作,工匠精神都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我们“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多付出实际行动,多向榜样学习,守得住平凡,耐得住寂寞,不断提升自己,胸怀天下,将爱国的情感融入到行动中去,以优异成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H. 大国工匠都介绍了几个人 都叫什么
《大国工匠》介绍了8个嘉宾,分别叫做:胡双钱,高凤林,孟剑锋,张冬伟,宁允展,周东红,管延安,顾秋亮。
1、管延安以匠人之心追求技艺的极致,让海底隧道成为他实现梦想的平台。
2、“发动机焊接第一人”高凤林:“很多企业试图用高薪聘请他,甚至有人开出几倍工资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他为国奉献的精神,令我们感动。
3、周东红,30年来始终保持着成品率100%的记录,他加工的纸也成为韩美林、刘大为等著名画家及国家画院的“御用画纸”。
4、胡双钱,创造了打磨过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惊人纪录。在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的首架样机上,有很多老胡亲手打磨出来的“前无古人”的全新零部件。
5、孟剑锋,百万次的精雕细琢,雕刻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丝巾”。/6、张冬伟,焊接质量百分百的保障,外观上的完美无缺。
7、宁允展,CRH380A的首席研磨师,是中国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称为“鼻祖”。
8、顾秋亮,全中国能实现精密度达到“丝”级的只有他一个。
(8)胡双钱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大国工匠》是2015年“五一”开始,央视新闻推出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8个工匠“8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
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节目播出之后,工匠的故事很快引起社会热议。
这群不平凡劳动者的成功之路,不是进名牌大学、拿耀眼文凭,而是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最终脱颖而出,跻身“国宝级”技工行列,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I. 大国工匠人物都是谁,事迹是什么
《大国工匠》里介绍了8位平凡又伟大的人: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胡双钱、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国家高级工艺美术技师孟剑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焊工张冬伟、青岛四方机车高级技师宁允展、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周东红、港珠澳大桥钳工管延安、“两丝”钳工顾秋亮。
拓展资料:
1、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胡双钱
胡双钱,男,汉族,1960年7月生,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人称为“航空‘手艺人。 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质量金奖等荣誉称号。
1980年,从小就喜欢飞机的胡双钱进入当时的上海飞机制造厂,亲身参与并见证了中国人在民用航空领域的第一次尝试——运10飞机研制和首飞。那一刻他强烈感受到“造飞机是一件很神圣事”。然而,上个世纪80年代初运10项目下马了,原本聚集了各路中国航空制造精英的工厂转眼间冷清了下来,争抢这些飞机技师的各公司专车甚至开到了工厂门口,面对私营企业老板开出的优厚工资,胡双钱谢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