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6年阿里月饼事件:你认为四名员工有错吗错在哪里
错在以为互联网企业就都那么开放,崇尚技术。
错在时间点不对,刚好被拿来做文章,杀鸡儆猴。
2. 如何看待阿里巴巴安全部门的月饼事件
第一,每一个企业都有红线。
阿里巴巴强调“价值观第一”,员工绩效考察中有一部分是上级的价值观评分,这在互联网公司绝无仅有。抢月饼事小,但是破坏游戏规则事大。虽然上面知乎匿名回答的那位员工也表明本人意愿只是想买盒月饼回家吃,行动上却是破坏了整个秩序。不缺人的阿里巴巴认为,他们的行为破坏了规则,违反了其价值观,被开除是理所应当的。
第二,企业建立在规则之上。
淘宝最为人诟病的,除了假货就是刷单,再不然就是更早之前淘宝小二的腐败。这些破坏规则的行为,阿里巴巴没有心慈手软,专门成立了打假部门和廉政部门。阿里巴巴的电商业务运营属性决定了其同网络的差别。因而阿里巴巴比网络更强调规则。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阿里巴巴电商业务也很难有今天的成功。墨守成规不好,立木南门确实应做之事。
第三,上位者的管理理念是“价值观”至上。
马云花名叫风清扬,其本人给外界的形象不可谓不正直。当马云还没成名视频曝光,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勇敢阻止投井盖的马云。马云希望阿里巴巴所展示的企业形象也应当如是,其曾用野狗和小白兔这两个十分生动的形象。一个人的业绩很好,但没有价值观,就是野狗,要坚决地踢出去。业绩不好,有非常好的价值观,是小白兔,也得毫不留情地坚决杀掉。所以阿里巴巴这样做看上去有些“道德洁癖”,实际上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有其必然。
3. 如何看待吴军对阿里月饼事件的评论
我记得之前听说Google自己也有好几个类似的例子,比如工程师在T恤仓库放了个摄像头,当分析出仓库来新T恤了就发邮件通知自己,这样就能抢到新T恤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我相信在Google这样的Geek行为肯定不少,这也是成就现在的Google的原动力。
我昨天跟一个Facebook美国的工程师聊起这件事情,问他怎么看,他说这件事肯定不能说工程师做得对,所以可能在某些公司,这几个人可能会被开掉。但是facebook应该不会。当然,估计这件事之前你问阿里的工程师,他们也不相信会因为这个被开掉……
另外,关于收费带人去Facebook的那个案例,实际情况是非常非常非常严重的事情,只是国内很多报道把内容一笔带过了(可能是为了博眼球,或者是没有第一手资料),只留下一个印象说犯了一点小错就把人开除了。
这个吴军如果拿那个例子出来论证这件事,只能说他什么都不知道。
4. 阿里内部信公开,月饼事件"神秘第五人"被开除,他是谁
这最后一个“神秘的人物”,是阿里巴巴集团资深老员工叶敏(前阿里云云盾的安全技术负责人)。
2016年9月12日,安全部4位同学和阿里云安全团队的1位同学,用编写脚本代码方式,在公开秒杀月饼的内部活动“秒到”了133盒月饼。在与上述同学经过非常坦诚的沟通之后,公司对上述同学做出了劝退的决定。
5. 怎么看待阿里月饼事件,作为程序员要怎么回答
月饼事件是阿里巴巴公司的五位技术人员,因在内部员工抢购月饼的活动中“采用技术手段作弊”,被阿里的HR部门决定劝退。此事引发了巨大的舆论回响,也惊动了阿里的高层,但处理结果并没有改变。
有人认为,“如果该公司并未对员工违反诚信的行为是否属于严重违纪做出规定”,则公司系违法解除;也有观点认为员工虽然行为欠妥,但“刷单”所涉交易并未完成,故辞退明显处罚过重。
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中就包含一条价值观。诚信:诚实正直,言行坦荡。
现在的公司都很注重自身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作为程序员,除了自身技术水准的高低,我们对自己的职业道德也应该有所要求。被问及这样的问题,一定积极的回答,诚实守信是基本的道德准则。就算工作业绩突出,价值不能和企业一致,企业也不会选择这样的员工。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言行一致,做到诚实守信,正直坦荡。
6. 阿里为什么要开除“月饼事件”的员工
很多人问为什么我们处理的这么重?因为阿里是一家把权力真正下放到每个普通小二手里的公司,下放权力的基础就是组织和员工之间的本能的信任。只有一个建立在 信任基础上的团队才能走得长远,打得起硬仗。因为只有授权才能服务好客户,更快地根据客户需求做出迅速有效的决定。但我们必须反复提醒自己,要善待手中的 权力,也像爱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惜别人对自己的信任,爱惜自己的才华,更何况是以攻防网络灰黑产和反作弊为己任的安全部门同事。
因为征途远,责任重。唯有学会约束自己的欲望,尊重自己的能 力,敬畏手中的权力,我们才担得起亿万客户的信任和托付。
7. 阿里月饼万花筒怎么拼
1、将孔明锁全部摆在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