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鲥鱼图片
扩展阅读
三棵棵树股票价格 2025-07-21 03:02:05
怎样买新房新发行股票 2025-07-21 02:50:25

鲥鱼图片

发布时间: 2021-06-17 00:52:25

⑴ 鲥鱼已经灭绝了,怎么市场上还有鲥鱼卖

中国鲥鱼是灭绝了,现在市场上见的鲥鱼是引进的养殖的美国鲥鱼。中国鲥鱼的学名为Macrura reevesii Richardson,美国鲥鱼的学名为Alosa sapidissima。中国鲥鱼的生物学分类地位为:鲱形目,鲱科,鲥亚科,鲥属;美国鲥鱼的生物学分类地位为:鲱形目,鲱科,鲥亚科,西鲱属。同属一个亚科。DNA结构经鉴定很相似。美国鲥鱼和中国鲥鱼在外形上、生活习性上、营养价值和口味上、DNA结构上都很近似,作为中国鲥鱼的替代品种进行养殖、推广和食用。但这两种鱼并不完全一样,是同属一个亚科、但不同属的两个种,在分类地位上十分接近。在美洲大陆和亚洲大陆未分离时,同在一个大陆的淡水中生活,美亚大陆断裂后,才分开生活,实际上是同宗同祖。

⑵ 我是湖南人,记得小时候常吃一种鱼,方言叫“木乃乃”,不知学名应该叫什么

刚好昨天在一家湘菜馆子吃到平锅木乃鱼 在网络各种搜索找了一圈 发现网络知道里好些回答的鲥鱼根本不是同一种鱼 对照图片感觉应该是这个“沙塘鳢(li)” 搜这个学名网络有词条的~里面这种鱼的别名就有“木奶奶”

⑶ 有一张图片,是海洋第一层是海洋表层是什么鱼,然后几十米下是什么生物,以此类推到最底下的时候是一个大

海底深不见阳光 食物也较少 还问冰冷,巨形生物没有海水表层来的多

⑷ 长江鱼类图片大全

全?是不可能的了,找几个吧。长江的鱼太多了,这是最具代表性的几种,从上到下依次是:翘嘴红鮊、河豚、团头鲂、长江刀鱼、黄颡鱼、中华鲟、鲥鱼、胭脂鱼、裂峡鲃

⑸ 鲥鱼是什么样子的

【名称】

英文名:
Reeves
shad

拉丁文名:
Hilsa
reevesii
地方名:
时鱼、三来、三黎鱼、迟鱼、鲥刺
[编辑本段]【科属】

鲱科
[编辑本段]【形态】
鲥鱼,江海洄游型鱼类,其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而今天,人们难睹鲥鱼美丽的风采。鲥鱼
,体长椭圆形,侧扁。长约24厘米,大者达50厘米以上。头侧扁,前端钝尖,口大,端位,口裂倾斜,下颌稍长,上颌正中有一缺刻,后端达于眼后缘的下方。鳃耙细密。鳞片大而薄,上有细纹;无侧线,体侧纵列鳞41~47;横列鳞16~17。腹部狭窄,腹面有大形而锐利的棱鳞,排列成锯齿状的边缘,腹鳍前为17~19,腹鳍后为12~15。腹鳍极小,胸鳍、腹鳍基部有大而成长形的腋鳞。背鳍17~18,起点与腹鳍相对。臀鳍18~20。尾鳍深分叉,被有小鳞。休背及头部灰黑色,上侧略带蓝绿色光泽,下侧和腹部银白色,腹鳍、臀鳍灰白色,尾鳍边缘和背鳍基部淡黑色。鲥鱼4~6月间生殖季节溯河而上,在江何的中、下游产卵繁殖。食物主要为浮游生物,有时亦食其他有机物。分布我国南海及东海,亦见于长江、珠江、钱塘江等流域的中、下游。
体呈长椭圆形,较侧扁,一般体长25~40厘米。口大,端位。吻尖,下颌稍长于上颌。上颌骨正中有一显著凹陷,上下两颌均无齿。脂眼睑发达,几乎遮盖眼的一半。腮孔大。鳞片大而圆薄,上有细纹。无侧线。腹部有大型锐利的棱鳞,排列成锯齿状。有胸鳍、腹鳍各一对,腹鳍极小;背鳍、臀鳍各一个,背鳍条14~15,臀鳍条16~18;尾鳍深叉形,被有小鳞。体背和头部为灰色,略带蓝色光泽,体两侧和腹部为银白色。腹鳍、臀鳍灰白色,其他各鳍暗蓝绿色。
[编辑本段]【产地】
鲥鱼为洄游性鱼类,入江河产卵时鱼群集中,形成捕捞旺季。主要产地在长江流域,以下游镇江、南京产量较多,珠江的西江在70-80年代也可见。
[编辑本段]【成分】
食部每100克含水分65克,蛋白质16.9克,脂肪16.9克,碳水化物0.2克,灰分1克;钙33毫克,磷216毫克,铁2.1毫克,硫胺素微量,核黄素0.14毫克,尼克酸4毫克。
[编辑本段]【性味】
甘,平。
①《食疗本草》:"平。"
②《纲目》:"甘,平,无毒。"
[编辑本段]【归经】
《本草求真》:"入脾、肺。"
[编辑本段]【功能】
①《食疗本草》:"补虚劳。"
②《日用本草》:"快胃气。"
③《本经逢原》:"性补,温中益虚。"
[编辑本段]【宜忌】
①《食疗本草》:"稍发疳痼。"
②《本草求原》:"发疥癞。"
[编辑本段]【营养】
1.鲥鱼味鲜肉细,营养价值极高,其含蛋白质、脂肪、核黄素、尼克酸及钙、磷、铁均十分丰富;
2.鲥鱼的脂肪含量很高,几乎居鱼类之首,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大有益处;
3.鲥鱼鳞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能治疗疮、下疳、水火烫伤等症。

⑹ 红烧鲥鱼要去鱼鳞片吗

鱼鳞是可以吃的。鱼鳞中含有非常丰富的胶原蛋白,可以有效地促进局部皮肤的水合度,可以美白皮肤。适量的吃一些鱼鳞,还可以吸收其中的钙离子,从而增加骨骼内钙离子的含量,增加骨骼的强度,延缓骨质疏松发生的概率。鱼鳞之中的膳食纤维和磷元素也比较高。不但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并且可以保证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看自己口感自行取决。
配料:鲥鱼中段1.2公斤,水发冬菇25克,净冬笋50克,猪板油70克 熟大油50克,整葱、姜各10克,酱油25克,白糖10克,料酒50克,味精5克,盐6克。
特色:鱼色金红,鲜嫩适口。
操作:(1)将鲥鱼一割两半,除去两鳃、内脏和黑色腹膜,洗净下炒勺,用热大油煎成黄色后,取出。冬菇、笋切成长片,板油切成似蚕豆大小的丁
(2)把炒勺烧热,放入板油丁,与笋片、冬菇片、整葱、姜一起煸炒后,放入鲥鱼加入酱油、料酒、盐、糖、味精和适量的清水,用旺火烧开,再转小火焖15分钟,收浓汁即成。

⑺ 请问这鱼是鲥鱼吗桂林市龙胜县钓的

从你的图片上看,你这个不是鲥鱼。

鲥鱼为溯河产卵的洄游性鱼类,因每年定时初夏时候入江,其他时间不出现,因此得名。

产于中国长江下游,以当涂至采石一带横江鲥鱼味道最佳,素誉为江南水中珍品,古为纳贡之物,为中国珍稀名贵经济鱼类,鲥鱼与河豚、刀鱼齐名,素称“长江三鲜”。继扬子鳄、中华鲟、白鱀豚、胭脂鱼之后,长江鲥鱼也遭遇种群危机。

⑻ 什么是海鲥鱼

以下来源于网络:

鲥鱼 ,体长椭圆形,侧扁。长约24厘米,大者达50厘米以上。
头:头侧扁,前端钝尖,口大,端位,口裂倾斜,下颌稍长,上颌正中有一缺刻,后端达于眼后缘的下方。鳃耙
细密。鳞片大而薄,上有细纹;无侧线,体侧纵列鳞41~47;横列鳞16~17。
腹:腹部狭窄,腹面有大形而锐利的棱鳞,排列成锯齿状的边缘,腹鳍前为17~19,腹鳍后为12~15。腹鳍极小,胸鳍、腹鳍基部有大而成长形的腋鳞。背鳍17~18,起点与腹鳍相对。臀鳍18~20。尾鳍深分叉,被有小鳞。
休背及头部灰黑色,上侧略带蓝绿色光泽,下侧和腹部银白色,腹鳍、臀鳍灰白色,尾鳍边缘和背鳍基部淡黑色。鲥鱼4~6月间生殖季节溯河而上,在江何的中、下游产卵繁殖。食物主要为浮游生物,有时亦食其他有机物。[1]
鲥鱼 - 生活习性
鲥鱼
鲥鱼为溯河产卵的洄游性鱼类,因每年定时入江而得名。平时生活于海中,每年2月下旬至3月初,生殖群体由海洋溯河作生殖洄游,在5-7月,当水温达28℃左右时,即在江河的支流或湖泊中有洄水缓流、沙质底的江段繁殖。产卵时间多在傍晚或清晨,生殖后亲鱼仍游归海中。幼鱼则进入支流或湖泊中觅食,至9-10月才降河入海。鲥鱼在长江的产卵场,比较集中在鄱阳湖及赣江一带,少数逆水而上到洞庭湖入湘江,极少数上溯到宜昌附近。在珠江,则主要在西江下游江段产卵,上溯可达广西桂平。鲥鱼为滤食性鱼类,主要以浮游生物为主食,有时亦食硅藻及其它有机物的碎屑;但在生殖洄游期间,亲鱼很少进食。性成熟年龄一般为3+龄。
鲥鱼 - 地理分布
鲥鱼为洄游性鱼类,入江河产卵时鱼群集中,形成捕捞旺季。主要产地在长江流域,以下游镇江、南京产量较多,珠江的西江在70-80年代也可见。
鲥鱼 - 物种现状
鲥鱼
鲥鱼在溯河产卵过程中,常结成大群。长江下游在1970年以前常年产量为500吨左右,1974年高达1500吨。由于过度捕捞繁殖亲鱼和索饵肥育的幼鱼,造成补充群体急剧减少。此外,鲥鱼的主要产卵场赣江的平流梯级枢纽工程的兴建,阻断了鲥鱼的产卵洄游路线,破坏了产卵场。由于数种原因,鲥鱼的资源急剧下降,从20世纪80年代始,鲥鱼的种群数量已处于濒危状态。
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而今天,人们难睹鲥鱼美丽的风采。
鲥鱼 - 物种价值
鲥鱼营养成分如下
食部每100克含水分65克,蛋白质16.9克,脂肪16.9克,碳水化物0.2克,灰分1克;钙33毫克,磷216毫克,铁2.1毫克,硫胺素微量,核黄素0.14毫克,尼克酸4毫克。
1.鲥鱼味鲜肉细,营养价值极高,其含蛋白质、脂肪、核黄素、尼克酸及钙、磷、铁均十分丰富;
鲥鱼
2.鲥鱼的脂肪含量很高,几乎居鱼类之首,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大有益处;
3.鲥鱼鳞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能治疗疮、下疳、水火烫伤等症。
4.鲥鱼肉性味甘、温,有滋体强身之功效,蒸食能补虚劳。将鱼蒸出之鱼油,涂于水火烫伤处,疗效甚佳
药用如下:
《本草纲目》称鲥鱼“肉,甘平无毒,补虚劳。蒸油,以瓶盛埋土中,取涂烫火伤,甚效。”
《日用本草》 :凡食鲥鱼,不可煎熬,宜以五味同竹笋、荻芽带鳞蒸食为佳。
《随息居饮食谱》 :鲥鱼甘温,开胃,润脏,补虚
广东有句话: “春鳊,秋鲤,夏三黎”。 三黎即鲥鱼. 鲥鱼肉细嫩,脂肪厚,脂肪中有一层不饱和脂肪酸,在蒸熟的时候有一种独特的香味,不饱和脂肪酸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味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6.9克、不饱和脂肪17克,是我国名贵鱼类之首,亦为长江三鲜之首。 鲥鱼之说:鲥鱼最为娇嫩,据说捕鱼的人一旦触及鱼的鳞片,就立即不动了。所以,苏东坡称它“惜鳞鱼”。况且鲥鱼不能离开水面,出水即亡,因此运往京师一定要快速行进,以保持其新鲜。著名评话家王少堂在他的 《宋江》 一书中,对鲥鱼的特性有段描述:“鲥鱼生得最娇。它最爱身上的鳞呀,它一声离了水,见风见光,随时就死了,活鲥鱼很不易吃到。鲥鱼称为鱼中的贵族,她自身中有一种独特的个性,鲥鱼雍容华贵,典雅清高,世人难得一窥其鲜活美貌,所以她那么得人喜欢的原因。

⑼ 鲫鱼、鲋鱼、鲥鱼之间有什么关系么

鲋鱼的学名为黑鲷,又称之为海鲋。鲤科.

而鲫鱼的俗名也叫鲋鱼,鲫瓜,喜头.鲤科.

鲥鱼是长江四鲜之一.鲱科
其味极为鲜美,更宜不刮鳞清炖,为长江鱼类中的极品。可惜近年已濒临绝迹,其身价愈发昂贵。

鲫鱼、鲥鱼我见过,若鲋鱼为鲫鱼,则就是两种鱼.若鲋鱼为黑鲷,我刚查了一下图片,这三种鱼体型是极其相似.

我想书中所载被恨多刺(多骨)的鱼,应为比喻,就是拿最寻常最常见的东西来打比方,因为不见得鲫鱼、鲥鱼的刺是最多的.
至于到底是哪一种鱼,我认为和你说的 各个版本的“人生五大恨”(以及误传的三大恨) 类似,年代久远的缘故,以讹传讹,版本一多,写哪种鱼的都有,也不见得哪一种鱼的刺最多.

不过你可以做个研究,把三种鱼都买来,看到底谁刺最多. 哈哈,不过鲫鱼、鲋鱼好买,但鲥鱼却是可遇不可求.既然叫鲥鱼,它只在每年4~6月间生殖季节溯河而上,在江何的中、下游产卵繁殖.它的出现也只有很短的时间,所以名字中有个时字,如君子守时一般准确. 据我所知,它还有个别称叫小麦鱼,意思是麦子黄的时侯它才出现. 前阵子我看电视有人工养殖鲥鱼成功的,说不定你能买到.

我只是对鱼了解一些,对书本知识知之不多,不到之处,请指正.

⑽ 食用鱼的种类及图片

一、胖头鱼

胖头鱼也叫鳙鱼,其味甘、性温,能起到暖胃、补虚、化痰、平喘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痰多、咳嗽等症状。

(10)鲥鱼图片扩展阅读

食用鱼,泛指可食用的鱼类。有史以来,鱼类一直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食用鱼的种类有很多大自然里面不可食用的鱼不多。

食用鱼能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质,包含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按脂肪含量多少,食用鱼可以分为白鱼类、油性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