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个自信都有什么
在我看来,自信不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厉害和优秀。
自信是有自己的选择,相信自己的选择,可以为了自己的选择付出所需要的努力。
自信是别人议论纷纷时可以坚守自己所认为对的事情,是不轻易因他人的评论影响到自己做事的情绪。
自信是心中有自己,有过去的自己,有现在的自己,有未来的自己。
自信的人,自己就是自己的太阳。
生活里,有的人很自信,而有的人却很自卑。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他们之间的差异。自信的人为什么自信?自卑的人又为什么自卑呢?自信和自卑之间真正的区别是什么?到底什么叫自信,什么又叫自卑呢?自信是天生的吗?
自信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自己相信自己。我们在思考的时候,概念一定要清晰。否则,我们在思考的时候就很容易沦为感官印象式的理解。自己相信自己,到底是什么意思?从力学的角度来说,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不一样的。因此,自己相信自己就是说不通的。那么,这里的自己前后指的是同一个概念吗?如果是同一个概念,那么在逻辑上就行不通。如果这句话要成立,那么只能是前后的自己是有区别的。前面的自己,我们可以理解为就是我们本身。那么后面的自己又应该怎么理解呢?显然,我们需要换一个维度来理解后一个自己。我们生存在四维时空里面,除了三维的空间以为,另外一个维度就是时间。我们本身是处在当前的这个时空之内,那么就剩下另外两个时空。一个是过去的自己,一个是未来的自己。所以自己其实有三个方面,一个是过去的自己,一个是现在的自己,一个是未来的自己。
自己相信自己的前一个自己,指的是现在的自己。因为只有现在的自己才具备相信的能力。那么,另外一个自己又是哪个自己呢?假设是过去的自己,但过去已经不存在,因此我们无法去相信。那么,就只能是未来的自己。我们现在所有的指向都是指向未来。当前这一刻,很快就会变成过去。我们去到的是下一个时刻,也就是未来。因此,自己相信自己完整的内容应该是现在的自己相信未来的自己。自信,指的是对未来的自己自信,而不是过去的自己,也不是现在的自己。而自卑,则是因为我们对自信的错误理解造成的。错误地把自信理解为是相信现在的自己。
我们相信自己,其实是相信未来的自己。同样,我们接纳自己,也是接纳未来的自己。那么,又凭什么对未来的自己相信呢,又凭什么接纳未来的自己呢?相信是建立在变好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变差的基础之上。那么,我们相信自己,接纳自己,就是相信我们的未来会越来越好。否则,相信和接纳都无以为凭。而现实里,人们往往把自信理解为是相信现在的自己,把接纳理解为是接纳现在的自己。而这在逻辑上就说不通。每个人都有上进的需求,这是人性。如果我们对一个人说,让他接纳现在的自己,不要进步,他如何让到做到呢?他根本无凭无据,如何来接纳自己呢?因此,我们要看到的是未来的自己,接纳未来的自己,相信未来的自己。我们接纳了现在自己,那么潜台词就是我们不需要再进步了。这不是胡说吗?一个现状如此不好而又愚蠢无知的人,怎么能说不需要进步了呢?这本身也是自相矛盾的。既然我们想要要接纳现在的自己,那么说明我们现在不好。而我们现在不好,却又接纳了自己,让自己停止去改变,那么又说明我们其实是很好的。这不是自相矛盾是什么呢?此刻我们是不的,我们要做的不是接受现在的自己。我们要接受的是现在的自己是不好的这个事实,而不是接纳我们现在的自己。我们要接纳的是未来的自己,而不是现在的自己。这才符合人向上生长的本性。人想要变得更好,这是人的本性,并不是什么坏事。反倒是我们对自己说自己不需要变得更好,我们接纳现在的自己就可以了。这就是在自我欺骗。同时,我们也剥夺了自己的希望。人没有希望别人又怎么活下去呢?我自己以前也对自信这个概念有误解,所以一直无法做到自信,原因就在这里。
如果你要接受的是现在的自己很差这个事实,而你相信未来的自己可以变得更好。那么,你也不会在意当下的自己是好还是坏。这时候,即便是你暴露了自己的缺点,你也不会太过于在意。你的关注点、你的注意力已经放到了未来的自己上面。而事实上,我们也必须要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未来上面,而不是自己当下取得了什么成就或者形象够不够好。对我来说,现在我还希望暴露自己的缺点。并且,越早暴露越好。一方面我可以尽早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会尽早开始改变自己。另外一方面,我未来如果改变了,就说明我真的是进步了。
2. 什么是“ 四个自信”
党的四个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国共产党人要有“四个自信”。其中,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坚持道路自信就是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为近代历史反复证明的客观真理,是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
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的自信。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坚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自信,就是要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自信。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
坚持制度自信就是要相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自由平等权利和人身财产权利。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
(2)四个自信的内容扩展阅读:
推进“四个自信”的方法:
一、加强“四个自信”的教育
“四个自信”是党领导人民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动力。然而,当前有些人不够自信甚至有些自卑,妄自菲薄,崇洋媚外,这是一种非常糟糕的社会心理。要克服这种心理,必须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四个自信”的教育,推动“四个自信”在全体党员和全体人民中入心入脑。
二、夯实“四个自信”的物质基础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自信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然而这种精神力量必须有物质条件作支撑。因此,要坚持“四个自信”,首要的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三、形成“四个自信”的中国话语
“四个自信”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方面面,完全可以形成一套独特的中国话语体系,只有形成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具有了中国自己的话语权,我们才能在世界上更好发出自己的声音,“四个自信”才会更有底气。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谈谈中国共产党人的“四个自信”
3. 4个自信是指
四个自信的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1、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性的自信。
2、理论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正确性的自信。
3、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
4、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
4. 四个自信包含有哪些内容
“四个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5. 四个自信的内容是什么
1、道路自信:
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坚持道路自信就是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为近代历史反复证明的客观真理,是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
2、理论自信:
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的自信。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坚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自信,就是要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自信。
3、制度自信:
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坚持制度自信就是要相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相信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推动发展、维护稳定,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自由平等权利和人身财产权利。
4、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
6. 四个全面,四个自信,四个意识,两个维护的内容和含义
1、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光辉,饱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2、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是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创造性拓展和完善。
3、四个意识: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四个意识”是2016年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最早提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全党同志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
4、两个维护:“两个维护”是指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带头做到“两个维护”,是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
(6)四个自信的内容扩展阅读:
2014年11月,习近平到福建考察调研时提出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三个全面”,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则将“三个全面”上升到了“四个全面”,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新增了“全面从严治党”。
尽管此前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就这“四个全面”作出过一系列的重要论述,但在公开报道中,将“四个全面”并提,还是第一次,意义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