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周转天数计算公式
扩展阅读
股票行情002564 2025-07-21 10:23:09

周转天数计算公式

发布时间: 2021-06-19 06:02:57

1. 周转天数计算公式是什么

存货周转天数是指企业从取得存货开始,至消耗、销售为止所经历的天数。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存货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金额,存货平均金额=(期初金额+期末金额)/2。

意义:

存货周转天数越少,表明存货周转次数越多,平均存货越少。但是,存货过少不能满足流转需要,所以存货周转天数不是越少越好。但是也不是说存货周转天数越多越好,因为存货过多会占用过多的资金,造成资源浪费。在特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下,企业存在一个最佳的存货水平。存货周转天数加上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再减去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即得出公司的现金周转周期这一重要指标。

存货周转天数表示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存货从入账到销账周转一次的平均天数(平均占用时间),存货周转天数越短越好。存货周转次数越多,则周转天数越短;周转次数越少,则周转天数越长。存货周转次数表示一个会计年度内,存货从入账到销账平均周转多少次。存货周转次数越多越好。

存货周转分析指标是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可用来评价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还可用来衡量企业存货的变现能力。如果存货适销对路,变现能力强,则周转次数多,周转天数少;反之,如果存货积压,变现能力差,则周转次数少,周转天数长。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频道。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周转天数计算公式是什么?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

存货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金额

存货平均金额=(期初金额+期末金额)/2

也即,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360/(销售成本/存货平均金额)

=360/{销售成本/【(存货年初金额+存货年末金额)/2】}

存货周转分析指标也可用于会计季度和会计月度等的存货周转分析。将360天对应的计算数值转换为90天和30天分别对应的计算数值即可。

(2)周转天数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存货周转天数的意义:

存货周转天数越少,表明存货周转次数越多,平均存货越少。但是,存货过少不能满足流转需要,所以存货周转天数不是越少越好。但是也不是说存货周转天数越多越好,因为存货过多会占用过多的资金,造成资源浪费。

在特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下,企业存在一个最佳的存货水平。存货周转天数加上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再减去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即得出公司的现金周转周期这一重要指标。

存货周转天数表示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存货从入账到销账周转一次的平均天数(平均占用时间),存货周转天数越短越好。存货周转次数越多,则周转天数越短;周转次数越少,则周转天数越长。存货周转次数表示一个会计年度内,存货从入账到销账平均周转多少次。存货周转次数越多越好。

存货周转分析指标是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可用来评价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还可用来衡量企业存货的变现能力。

如果存货适销对路,变现能力强,则周转次数多,周转天数少;反之,如果存货积压,变现能力差,则周转次数少,周转天数长。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3.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计算公式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计算公式: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360/应付账款周转率=平均应付账款×360天/销售成本
应付账款周转率是指反映企业应付账款的流动程度。
备考初级会计,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初级会计考试的相关信息,请关注环球快问会计在线。
关注环球网校快问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计算公式

4. 计算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

存货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金额

存货平均金额=(期初金额+期末金额)/2

也即,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

=360/(销售成本/存货平均金额)

=360/{销售成本/【(存货年初金额+存货年末金额)/2】}

存货周转分析指标也可用于会计季度和会计月度等的存货周转分析。将360天对应的计算数值转换为90天和30天分别对应的计算数值即可。

(4)周转天数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存货周转天数的意义:

存货周转天数越少,表明存货周转次数越多,平均存货越少。但是,存货过少不能满足流转需要,所以存货周转天数不是越少越好。但是也不是说存货周转天数越多越好,因为存货过多会占用过多的资金,造成资源浪费。

在特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下,企业存在一个最佳的存货水平。存货周转天数加上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再减去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即得出公司的现金周转周期这一重要指标。

存货周转天数表示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存货从入账到销账周转一次的平均天数(平均占用时间),存货周转天数越短越好。存货周转次数越多,则周转天数越短;周转次数越少,则周转天数越长。存货周转次数表示一个会计年度内,存货从入账到销账平均周转多少次。存货周转次数越多越好。

存货周转分析指标是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可用来评价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还可用来衡量企业存货的变现能力。

如果存货适销对路,变现能力强,则周转次数多,周转天数少;反之,如果存货积压,变现能力差,则周转次数少,周转天数长。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5. 库存周转天数怎么计算

库存(存货)周转天数=360 /存货周转次数=(平均存货×360)/产品销售成本。


库存周转天数:是指企业从取得存货/产品入库开始 ,至消耗、销售为止所经历的天数。周转天数越少,说明零库存/存货变现的速度越快。民间非营利组织资金占用的存货越短,存货/成品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


资料拓展:

关于库存其它相关公式:


(1)库存(存货)周转次数=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2)库存周转率=年销售产品成本/年平均库存值;


(3) 原材料库存周期率=年材料消耗额/原材料平均库存值;


(4)在制品库存周转率=生产产值/在制品平均库存值;


以上公式中,周转率 = [(当年度自购直接材料月平均领料金额)×12]÷(当年度自购直接材料月平均库存金额)

扩展文件;《会计资料大全》

6. 存货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是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
存货周转天数是指企业从取得存货开始,至消耗、销售为止所经历的天数。周转天数越少,说明存货变现的速度越快。民间非营利组织资金占用在存货的时间越短,存货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存货平均金额
存货平均金额=(期初金额+期末金额)/2
也即,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360/(销售成本/存货平均金额)=360*存货平均金额/销售成本=360*(存货年初金额+存货年末金额)/2/销售成本
存货周转分析指标也可用于会计季度和会计月度等的存货周转分析。将360天对应的计算数值转换为90天和30天分别对应的计算数值即可。
存货周转次数也称存货周转率。

7. 资金周转天数计算公式

营运资金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应收帐款周转天数-应付帐款周转天数+预付帐款周转天数-预收帐款周转天数。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5/(存货周转天数+应收帐款周转天数-应付帐款周转天数+预付帐款周转天数-预收帐款周转天数)。

营运资金周转次数不存在衡量营运资本周转率的通用标准,所以即使计算出来的营运资金周转次数为负值,也并不能说明企业或者其他方面出现问题。

(7)周转天数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资产周转率可以分为总资产周转率,分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和单项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等)三类。

不同报表使用人衡量与分析资产运用效率的目的各不相同:

1、股东通过资产运用效率分析,有助于判断企业财务安全性及资产的收益能力,以进行相应的投资决策。

2、债权人通过资产运用效率分析,有助于判明其债权的物质保障程度或其安全性,从而进行相应的信用决策。

3、管理者通过资产运用效率的分析,可以发现闲置资产和利用不充分的资产,从而处理闲置资产以节约资金,或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以改善经营业绩。

8. 商品周转次数怎么计算

商品周转率即是指商品从入库到售出所经过的时间和效率。衡量商品周转水平的最主要指标是: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

计算公式为:周转次数=销售额/平均库存额;平均库存=(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周转天数表示库存周转一次所需的天数,计算公式为:周转天数=365/周转次数。

周转加快直接关系到资金的使用效率的提高,同时库存减少,费用降低。

商品周转天数包括:

进货在途天数,从支付货款之日到商品运到企业所需的天数。销售准备天数,商品到达以后,经过验收入库,一直到具备出售条件为止所需的天数。

商品陈列天数,指在营业门市部的柜台、货架和橱窗上陈列的数量所折合的天数;保险 (机动) 天数,指为解决各种意外需要而增加的各种机动储备量所折算的天数。

进货间隔天数,指前后两次进货之间的平均间隔天数。企业在进货前一天,商品储备量最低; 在进货当天,商品储备量最高,因而有最高、最低和平均三种商品周转天数。

9. 超市的库存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

库存(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平均存货×360)/产品销售成本

库存(存货)周转次数=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库存周转天数计算公式

库存周转率=年销售产品成本/年平均库存值

还可以在分: 原材料库存周期率=年材料消耗额/原材料平均库存值

在制品库存周转率=生产产值/在制品平均库存值

周转率定义=[(当年度自购直接材料月平均领料金额)×12]÷ 当年度自购直接材料月平均库存金额

(9)周转天数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库存周转率等于销售的物料成本除以平均库存。在这里,销售的物料成本是指公司完成的最终产品销售所包含的物料的总成本,而平均库存则是指所有原材料,在制品,成品以及所有在手的呆滞物料的平均库存。

这里的平均库存通常是指各个财务周期期末各个点的库存的平均值。 有些公司取每个财务季度底的库存平均值,有的是取每个月底的库存平均值。

库存周转率考核的目的在于从财务的角度计划预测整个公司的现金流,从而考核整个公司的需求与供应链运作水平。

很简单的算法,如某制造公司在2003年一季度的销售物料成本为200万元,其季度初的库存价值为30万元,该季度底的库存价值为50万元,那么其库存周转率为200/[(30+50)/2]=5次。

相当于该企业用平均40万的现金在一个 季度里面周转了5次,赚了5次利润。照次计算,如果每季度平均销售物料成本不变。

每季度底的库存平均值也不变,那么该企业的年库存周转率就变为 200*4/40=20次。就相当与该企业一年用40万的现金转了20次利润!

意义

库存周转率对于企业的库存管理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制造商,它的利益是由资金→原材料→产品→销售→资金的循环活动中产生的。

如果这种循环很快也 就是周转快时,在同额资金下的利益率也就高。因此,周转的速度代表了企业利益的测定值,被称为“库存周转率”。

对于库存周转率,没有绝对的评价标准,通常是同行业相互比较,或与企业内部的其他期间相比拟分析。库存绩效评价与分析,库存周转率是着重评价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