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绘画全本金瓶梅
扩展阅读
002447股票价格多少 2025-07-20 02:22:17
股票涨停龙虎榜怎么看 2025-07-20 02:22:17

绘画全本金瓶梅

发布时间: 2021-06-19 12:41:48

㈠ 世界名画你知道多少

《宫娥》是委拉斯凯兹晚期的一件重要作品,约3米,描绘了宫廷里的日常生活。在整幅画作中,小公主玛格丽特被描绘得既庄严又具有掩盖不住的稚气,占据画面的中心的位置。画中一名宫女向她跪献水杯,画家本人也出现在画作的最左边,使得整个画面十分具有戏剧冲突性和浓浓的生活气息。画家对质感、形体、空间、明暗的处理让人拍案叫绝,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时间片段的塑像。

《夜巡》是17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的名画。此画所描绘的其实是日间庆典的景象,因光线昏暗而被误为是描绘夜间,画中人物确有其人,是众筹的集体照画作。画家为了使构图自然、层次分明,对构图进行了精心设计,尽量使每个人曝光度相同。

爱德华蒙克《呐喊》,蒙克1893年所作的油画《呐喊》,是这套组画中最为强烈和最富刺激性的一幅,也是他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在这幅画上,蒙克以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㈡ 小学生学画画有哪些书籍

去书店找

㈢ 没有删减的金瓶梅哪里可以买到

http://www.52ebook.com/book_8973.html

本站图书如果需要密码,一般为www.52ebook.com,部分早期图书为52ebook

㈣ 金瓶梅人物画廊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已发私信~

㈤ 如何客观地评价《金瓶梅》

口语对白之活泼灵动,不只是中国,放世界文学史上都是顶尖。
在“时代风俗画”方面,几乎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价值的小说——对当时风土人情的还原描绘,就《红楼梦》都未必胜过。
叙述精炼明快,语言干净老辣,仅是叙述,只有四大名著和《儒林外史》堪可比肩。如果要挑剔士大夫文学性,那里面出现过的曲儿,可媲美《红楼梦》里的诗。
此小说最妙的两个:
一是没有脸谱化,没有纯粹的好人或坏人,大家都是俗世男女。这种不带是非、刻意减少评判的劲儿,有福楼拜意味。在中国小说史上,也就是《红楼梦》做到人物性格如此多面、饱满而不戏曲程式脸谱化。
二是大悲悯心,繁华与落寂之间的大落差,以及对每个小人物命运的关怀,都非常动人——同样是唯有《红楼梦》、《水浒传》可以媲美的。

跟《红楼梦》一比,会更有趣些。《红楼梦》更像《牡丹亭》,而《金瓶梅》更像元杂剧。前者是兼工带写的长卷,后者是工笔+界画式的描摹。
《红楼梦》醇浓虚渺,如烟雨写意,莫可名状,但也有些坏处:这是部太有诗意、意在言外的小说,难译,难理会,尤其对非中文读者来说。
《金瓶梅》却是部更接地气、更一目了然的叙事作品。实际上,在”事无巨细的市井日常风俗画“方面,《金瓶梅》可能是中国史上最出色的作品。它更看得见摸得着,它更接近《人间喜剧》那种”全景式小说“的意味。

中国历来的小说戏曲都会或多或少的带着作者的感情色彩,读者也可以从字里行间或隐或现的感觉到作者对于某一个角色的喜爱,或轻或重的感觉到作者对于是非善恶的判断,但是最为奇特的就是《水浒传》和《金瓶梅》这两部小说

但是让很多读者不能接受的是,即使是《水浒传》也有一个行侠仗义古道热肠的鲁智深,而《金瓶梅》中是完全黑暗的一片,全书上到官府各级官吏,下到市井各层小民,远到出世清修的和尚道士,近到入市济世的书生儒仕,如果要用传统的判断是非善恶的道德标准来衡量的话,没有一个好人,全是尔虞我诈,两面三刀的奸邪之辈,我们会有疑问,《金瓶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群人,这样一个黑暗混沌的世界呢?

美国当代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乔治斯坦纳在评价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区别的时候,有一段非常有名的论述,“陀思妥耶夫斯基藐视理性,热爱悖论,总是处于幻觉的边缘,他是自莎士比亚之后最具戏剧气质的人,总是从戏剧性暂时的静态中观看人类;而托尔斯泰沉迷于理性和事实,总是在唤起真是和可见的整体具体经验,他是史诗传统最重要的继承人,就像一个站在大地上的巨人,历史性地在时间的河流中看到人类的命运”,这段论述同样适用于《金瓶梅》,那么《金瓶梅》伟大的地方到底在哪儿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行善为恶,关于行善为恶流传最广的大家最熟知的就是《三国演义》中刘备说的那句: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应该说基本到现在为止很多长辈师长在教导后生晚辈的时候都会用上这句话,普遍的道德观点伦理价值也完全认同这句话的处世标准,行善嘛就是好人,为恶嘛那就是恶人,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重大的问题,举个例子,有天我们遇到一个乞丐,正好我们刚刚又去了趟超市买了瓶农夫山泉,所以有几块钱零钱,一看乞丐也怪可怜的,顺手就把钱打赏给他了,然后心中默念“勿以善小而不为嘛”,可是有趣的是什么呢,如果那会儿我们不是从超市买水出来,而是从银行取钱出来,身边没有零的,全是一张张的百元大钞,这会儿我们还会顺手打赏那乞丐几张吗?当然我不否认真会有人去施舍几张,但起码以我自己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吧,绝对不可能去做的,换句话说是什么呢?那就是没有一个人是真正信仰这个标准的,那么难道说是这句话错了吗?

不是这句话错了,而是因为一直以来这句话都被错误的解读了,我们知道任何一句话都不能简单的只从字面上来理解,还得看看是谁说的,什么时候说的,对谁说的,这句话是刘备说的不假,可是他是什么时候对谁说的呢?这句话是刘备在白帝城去世前留给他那个窝囊废儿子阿斗的遗诏里面说的,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但得看哪方面善,普通人家人之将死,身边是亲人,嘱咐的是真情,有钱人家人之将死,身边是管家,嘱咐的是财产,有权人家人之将死,身边是部下,嘱咐的是权力,刘备是什么人,刘备是个政客,政客要死了留给儿子的遗书里面每一个字那都是经过精心斟酌,精心推敲的,所以说每一个字都是他总结的人生经验,而这句话就是他总结的从政经验,所以这句话压根儿就不是一句教导人怎么做好人怎么做善人的,而是教导人怎么当一个合格的政客,那就是要会演戏,知道即使是“善小”也要去演“为”,即使是“恶小”也要去演“不为”,这也就是刘备这个底层打拼的人能最终成为三分天下的超级政客的原因

好了,既然这句话被解读错误了,那么有没有一句真正在讲行善为恶标准的话呢?有,这句话来自《聊斋志异》中的《考城隍》: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这句话才是真正判断行善为恶的标准,我们被世俗道德所纠结的那么多的各种世间的善恶其实用这句话去评判,马上就云淡风轻,开怀释然了,《金瓶梅》就像一个冰川上的巨人,冷静的俯瞰着这个残酷的世界,书中那么多的阴谋,那么多的龌龊就这样轻松这样平静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而作者也没有落俗的去进行任何的道德判断,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就这样像纪录片一样呈现给我们,而不带一丝的感情色彩,因为书中的这一切黑暗都是真实的,在真实面前不存在什么是非和善恶,因为那些和真实相比都显得太苍白太渺小,这个世界上最难描写也最难表达的就是真实,这也是《金瓶梅》能够称之为伟大的地方,同时也是她被禁的真正原因,和那些描写性器官性行为的荤段子毫无关系。
金瓶梅》可以说得上是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红楼梦》。但《红楼梦》终究是理想化的,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一群贵族少年男女在大观园中集结海棠社,吟诗作赋,日复一日,似乎置身无忧无虑的世外桃源之中。如果《红楼梦》是属于少年的,那么《金瓶梅》必然是属于成人的。
《金瓶梅》中对于明朝世情的描写也十分精彩,当时社会风气之开放,市民生活之繁荣,都与之前我接收到的对于封建社会的刻板印象不相吻合。书中女子的丧夫再嫁为寻常不过的事,左邻右舍对此表现出来的宽容并不逊于当代。要说社会等级的分化,倒也并无想象那般的严重。娼妓出身的李娇儿,平民出身的潘金莲,嫁给富户西门庆;而丫鬟出身,无依无靠的春梅最终成了守备夫人。不知道是兰陵笑笑生的艺术夸张,还是当时社会现实如此。但即使是兰陵笑笑生故意而为之,那么其前卫的思想,也应该让今天的好些人汗颜了。
个人认为,笑笑生对《金瓶梅》之投入,确实不及曹雪芹用十年心血铸《红楼梦》,草灰蛇线、处处伏笔。虽然《金瓶梅》技法娴熟、结构复杂,但书中前后矛盾的地方还是较多,淫秽情节之多也可见其作者态度之随意。封建社会的文人墨客倘若真是要倾注精力于一部小说,多半不愿意成为世人眼中的淫书吧,况且兰陵笑笑生对书中所述淫秽内容也持一种批判态度,并且成书之后隐去了自己的真实名姓。但即便如此,笑笑生其人的才情、意趣完全是出类拔萃的,恐怕并不在曹公之下。
《金瓶梅》中刻画的众女子,形象无疑是极其鲜明,其吸引力在我看来不亚于黛玉宝钗之流。《红楼梦》中个个是灵秀的贵族小姐、俏丫鬟,即使曹公也写些小姐丫头们的小性子、小心机,但实际上看来,即使如袭人一般不讨人喜欢的角色,若是放在《金瓶梅》中,也是顶顶良善的人儿了。《金瓶梅》中的妇人丫鬟,无不是在俗世中摸爬滚打、苦苦挣扎的人儿,不是像潘金莲一般的“淫妇”,便是像吴月娘一般的冷漠愚钝,但是所有的女性形象都是接地气的、充满生命力的,虽说可恶了些,却也让人平生许多怜悯之情。
《水浒传》中的潘金莲,面貌模糊,形貌可怜。到了《金瓶梅》中,潘金莲被设定为早被张大户收用,且一副浪荡的模样,武大郎从《水浒传》中完全无辜的好人变成了一个经常烂醉如泥的猥琐形象,潘金莲勾搭小叔、又与西门庆勾搭成奸的故事,便变得合情合理。潘金莲不再是《水浒传》中脸谱化的淫妇形象,在歹毒、刻薄之余,她伶牙俐齿,小女子的心性、俏皮与灵性在潘金莲乔装成丫鬟的一回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要是撇开潘金莲所做的恶毒事不谈,那她倒也不失为聪明灵秀的女子。
张竹坡说李瓶儿是个“痴人”。对待花子虚、蒋竹山极为恶劣的李瓶儿,到了西门家后,竟就摇身一变,成了忍气吞声的小媳妇,直到黯然死去,让读者也忘其旧时劣迹,深感同情。很多观点以为,一旦李瓶儿遂了自己的心愿,嫁给西门庆获得安稳生活,便愿意收敛起来安心做个小妇人了。但我觉得,李瓶儿是否真正属意西门庆,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否则,之前在西门庆家遭祸患的时候,李瓶儿倒也不至于担心牵连,匆匆忙忙就嫁了蒋竹山了。不过,人性确实是应该像这样一般复杂的,有情与无情,也不是轻易就可以分辨的。
同样复杂的人物还有宋蕙莲。这宋蕙莲作为小小配角,却让人印象深刻。她本名金莲,与潘金莲同名,身世容貌也惊人地相似,也同样是私生活不甚检点但又伶俐非常的女子,就如同《红楼梦》中以晴雯作为黛玉的影子一般。但宋蕙莲的运数却大不如潘金莲,一朝嫁作仆人妻,身份地位便卑贱了下来,她也远没有潘金莲毒死武大郎那般的杀伐果决,用自尽的方式结束了生命。但令人费解的是,宋蕙莲这一贯贪财、水性杨花的妇人,却又愤然因为被诬陷的丈夫而自杀,把西门庆的许诺抛在耳后。有人说她尚且没有丧失最后的良心,因为同情那同样出身低微的丈夫来旺儿,与西门庆毅然决裂了。在我看来,宋蕙莲虽然“坏”,但只是并无受过封建教育的自然天性放纵使然,她再“坏”,也从未想到要谋杀了亲夫去获得荣华富贵这层,最多只不过想着替来旺儿另寻一房妻子,自己再嫁给西门庆。然而现实的残酷却打碎了她的天真构想,让宋蕙莲不得不去面对陌生的境遇。其余愚钝木讷如吴月娘、敦厚有心计如孟月楼,贪财无情如王六儿,俏丽泼辣如春梅,一众女子的形象虽说都是有着明显的缺陷的,却个个鲜活生动。
《金瓶梅》的结构、人物塑造、对于世情世貌的反映、思想境界,都是非常杰出的。

㈥ 连环画有哪些绘画手法表现形式和种类

连环画虽说是一个独立的画种,却能以不同的绘画手法表现之。水墨、水粉、水彩、木刻、素描、漫画、摄影,甚至油彩、丙烯均可加以运用,但最为常见的、最为传统的仍是线描画。早期的线描都是毛笔白描,《连环图画三国志》、《开天辟地》、《天门阵》、《梁山泊》、《天宝图》、《忍无可忍》等等无一不是毛笔之作;陈光旭、金少梅、李澍丞、牛润斋、沈景云、陈光镒、赵宏本、钱笑呆等等几乎都是白描高手。后来的《山乡巨变》、《铁道游击队》、《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白求恩在中国》也都是这类作品。毛笔白描为国画的传统技法,线条流畅清晰,黑白分明,易于被接受。除此之外,钢笔、铅笔线描在连环画中也有运用,但精品不多。陈俭是硬笔线描画的高手,其钢笔线描《威廉退尔》、铅笔线描《茶花女》都是精品之作。
工笔彩绘本是连环画中的一大形式,王叔晖的《西厢记》、刘继卣的《武松打虎》、《闹天宫》、任率英的《桃花扇》、陆俨少的《神仙树》都属这类作品。由于是大师精心之作,这类作品都已成了经典之作、传世之品。以写意笔法绘制的连环画也有,这其中又分水墨写意与彩色写意两种,前者的代表作有人美版的《秋瑾》、《三岔口》,后者的代表作有顾炳鑫的《列宁刻苦学习的故事》、顾炳鑫和戴敦邦的《西湖民间故事》、贺友直的《白光》、姚有信的《伤逝》等。不过,为降低成本,有些彩色绘本在印制时改成了黑白版。
钢笔、铅笔素描作品也不少,前者的代表作有华三川的《交通站的故事》、《青年近卫军》等,后者的代表作有顾炳鑫的《渡江侦察记》、郑家声等的《周恩来同志在梅园新村》、汤小铭、陈衍宁的《无产阶级的歌》等。
漫画连环画首先在国外出现,它是在单幅漫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产生幽默感喜剧效果是其关键所在。我国的漫画连环画具有很长的历史,丰子恺、叶浅予、张乐平、丁聪、张光宇等画家早年都画过这类作品。丰子恺创作于1939年的《漫画阿Q正传》、1949年的《绘画鲁迅小说》均重印过多次。其作品笔法简练生动,寓意深刻,具有浓厚的文学趣味,自谓“要沟通文学与绘画的关系”。叶浅予的连环漫画以犀利敏锐的笔法揭示了大都会市民生活的家庭境况、思想和行为,被称作“三十年代的上海世相图”,代表作有《王先生》、《小陈留京外史》等。张乐平的连环漫画《三毛》系列可谓家喻户晓,老少皆宜。1980年前后,其《三毛流浪记》、《三毛迎解放》等作品得以再版。作品采取国画加铁线双钩的素描法画就,且布局黑白相间,疏密适当。三毛头上三根毛的特征性细节描写,更是其神来之笔。张光宇是位擅长漫画与插图装饰画的画家,作品有《儒林外史》、《林冲》、《西游漫记》等。《西游漫记》计60幅,将《西游记》“故事新编”后用以讽刺现实。作品中孙悟空、猪八戒等形象,后来成了著名动画片《大闹天宫》的形象设计原型。与张光宇具有同样装饰风格的董天野,以画小品式连环画见长,这种画一组可连载几日。其画风严谨,造型略带夸张却不失真,代表作有《孔夫子》、《急不暇择》等。至今仍十分活跃的丁聪于上世纪40年代创作了《现象图》、《现实图》、《阿Q正传图》等作品。曹涵美原名张美宇,是张光宇的二弟。1934年2月,上海《时代漫画》杂志创刊,曹首创在该刊画连环《金瓶梅》插图,每期一幅,并采用上图下文的形式配以《词话》本中的摘录,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注意。不久,即出版了曹画的第一集。原计划一集集出下去,但1937年7月抗战爆发,刊物停办,连载中止。曹涵美创作连环画《金瓶梅》的势头并未稍减,先由《新中国报》发表,后结集出版。他画这部600幅画面的作品历时十年,前后风格变化很大。前期绘制手法传统,布景过于庞杂,人物不够突出,笔调柔软,缺少力度;后期线条挺拔老练,背景删繁就简,人物栩栩如生,有些场景参照了西洋素描笔法,颇具立体感。当时便有名家对他有“三易其作风,一笔不苟,独运匠心,一纸稿成,审视不再,偶有不如意笔,必毁重绘”的评价。万籁鸣、汪曼云等名画家对之曾有过高度称赞,董天野为之写道:“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构图,确是一种惊奇的发现。”贺天健曾著文曰:“曹君涵美,余老友也。工人物、铁线游丝。上规李龙眠、钱舜举,下法仇实父、改七芗,且自成一家。所作《金瓶梅》本事图,工致精能,吴友如无其秀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部连环画史上的杰作后来便没有再版过。
木刻连环画也是产生过影响的一个种类。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解放区的画家们便纷纷投身于连环画创作中来,当时成册的连环画有彦涵的《狼牙山五壮士》、力群的《刘保堂小姑贤》、邵宇的《土地》、李少言的《日军守备队的生活》、杨中流的《三勇士》、罗工柳、张映雪的《小二黑》、李志耕的《黄胡子被迫登龙门》、莫朴、吕蒙、程亚君的《铁佛寺》、任迁乔的《翻身》等,1933年鲁迅、郁达夫等译注了麦绥莱勒的《一个人的受难》、《光明的追求》、《我的忏悔》、《没有字的故事》等木刻连环画,《铁佛寺》、《狼牙山五壮士》、《刘保堂小姑贤》等作品受其影响,均采用了木刻连环画的形式。彦涵1944年创作于延安的《狼牙山五壮士》由周恩来转送给美国记者后,1945年美国的《生活》杂志为其印发了袖珍本。解放初期出品的木刻连环画代表作有《胭脂》、《杨门女将》等,之后,木刻连环画逐渐退出了这一领域。另外还有一些以民间工艺形式制作的非主流形式的连环画作品,如剪纸连环画《柳玉娘》、扎染连环画《草地与自由》、纸贴连环画《烽火戏诸侯》、布贴连环画《牧马老头》、拓印连环画《成语故事》等。1951年晨光出版社曾将力群的《小姑仙刘保堂》重版;1958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也将麦绥莱勒的《我的忏悔》、《一个人的受难》重版,这套书是1933年初版的。
年画连环画属年画的一种,它以年画的形式印刷,并供张贴之用,但内容都取自连环画,经过有序组合后成为一组叙事完整的画面,兼具连环画的故事性、连续性和年画的渲染性、吉庆性,深受群众喜爱。其多为四条屏、八条屏,也有十二条屏者。早期的这类作品以木刻雕版套印的形式出现,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等地都有过印制,清末民初出现了丝网版与石印版印制品,其内容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或戏曲故事,如《西厢记》、《封神榜》、《三国》、《济公》等,这些画都是以重彩工笔人物画的形式出现的。解放后,其内容范围有所宽泛,如贺友直的《李双双》、《小二黑结婚》、《婚姻法成全了两对好夫妻》,赵宏本、钱笑呆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程十发的《寓言故事》、《列宁和炉匠》,刘旦宅的《木兰从军》,刘继卣的《闹天宫》,王叔晖的《桃花扇》,董天野的《白娘子与许仙》、《火焰山》,罗盘的《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吴少云的《孟姜女》,张令涛、胡若佛的《猎虎图》,徐燕荪的《岳飞》,任率英的《桃花扇》,墨浪的《牛郎织女》,房绍青的《杜十娘》,张碧梧的《秋翁遇仙记》,冯国琳的《海瑞背纤》等精品之作都改印过连环画。其既有传统取材,又有新式表现,还有国外内容,既丰富了年画内涵,又使连环画得以更广泛传播,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形势的发展。当年出版这类作品最多的是上海新美术出版社和人民美术出版社。“文革”期间,年画连环画换成了清一色的样板戏剧照。由于年画一年一换的特点,使之极不易保存,所以这类作品目前已很难见到了。
影视连环画伴随着电影的产生而诞生,并随着其繁荣而繁荣。早在1943年,上海便出版了根据剧照印制的连环画《孔夫子》,1950年后陆续出版了《木兰参军》、《太平天国》、《攻克柏林》、《抗美援朝在前方》、《人民公敌蒋介石》、《离开莫斯科的日子》、《疸卡》等,后又出版了《甲午风云》、《永不消失的电波》、《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电影连环画作品。“文革”中,几个样板戏均有剧照连环画印行。上世纪80年代之前,几乎所有电影都伴有连环画的出版。据崔永元《不过如此》(华艺出版社2001年7月版)称,他便收藏有400本左右的电影连环画。电视连续剧出现之后,据其改编的连环画运用而生,但销路与先前的电影连环画不可同日而语。另一种电影连环画则根据电影故事绘制而成。上世纪20年代,国产电影刚刚起步,出版商便想根据电影故事绘制连环画,为赶时间,出版商便让画工轮流到电影院悉心观看,看毕即在老板为他们开的旅馆内夜以继日赶画。电影还未放完两轮,连环画册业已出版。其绘制粗糙,编辑草率,被人们叫做“跑马书”。
卡通连环画通常指连环漫画或以写实手法表现但又汲取了动画片的某些特点而编画成的连环画。因为它派生于卡通片,所以与之有着密切联系,看上去像是画在纸上不会活动的卡通片;其通常篇幅很长,更强调故事性,往往以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贯彻情节。甚至卡通制作者就将画面组合叫做“分镜头”。与传统形态的连环画相比,卡通连环画在审美趣味、表达方式上似乎更适合于当下的“新新人类”,且已流行为某种社会时尚。它正成为科学与艺术、思想与技术、个性与共性的综合体,并在方方面面反映着最新资讯,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国际化交流、读图时代等新事物无不深刻影响着卡通艺术的发展,同时,卡通造型带来的视觉上的刺激,也激发着人们的想象。在传统连环画市场日渐萎缩的情况下,卡通连环画可谓一枝独秀。
连环画开本以前多为64开,也有少量的60开本者,这种版本便于携带,一直是市场的主流。后来又陆续出现有48开、40开者。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24开彩图连环画渐成市场主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出版社是江苏少儿出版社,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推出这一开本至今,出版品种已达上百个,印数有上千万册,在少儿图书市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知名度,有些图书品种已被港台、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购买了版权,受到当地小读者欢迎。
较之24开的兴旺和64开的衰落来,作为“后起之秀”的32开连环画似乎更能典型地反映连环画市场的发展历程。这种形式既保留了传统连环画的原有风味,又便于书店陈列、书柜插置,故成一时风尚。从1992年出版四大名著开始,湖南少儿出版社每年都推出一个32开连环画的重点选题。连续几年取得成功之后,该社在32开连环画市场上形成了一种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除《三十六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单本连环画因题材限制之外,其他系列都采用了一套4本的装帧形式。
除单本连环画外,还有多卷本者,且这种趋势至上世纪80年代后达到了极限。多卷本中有上下两册、上中下三册者,也有十几册、几十册者。1957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三国演义》60册、《东周列国故事》50册、《李自成》25册、《西汉演义》16册、《红楼梦》16册、《铁道游击队》10册、《楚汉相争》6册,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水浒》26册、《岳传》15册,中国曲艺出版社的《兴唐传》34册,湖南美术出版社的《西游记》25册,都属于连环画中的巨著。但连环画的质量是不能以长短评定的,《武松打虎》、《西厢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虽都是短篇之作,却在连环画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位置,而上世纪80年代后出版的一些长篇大作,无论是装帧还是开本,都力求豪华气派、不同凡响,但后来还是被人淡忘了,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连环画的收藏热,越发显出了连环画的出版冷、市场淡,哪一种艺术成为了收藏,便表明哪一种艺术已成为历史。一种艺术的历史开始回顾了,形态可以总结了,至少表明其发展已相当缓慢,变术已不会很大。由姜维朴主编的《中国现代美术全集连环画》于1998年10月在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出版。包括24开、32开本及大部头在内的连环画出版,只是局部的亮点、零星的闪烁,掩饰不住其整个的暗淡与怅然。

㈦ 《金瓶梅》为什么一直被视为国人不宜的书

美国汉学家芮效卫将《金瓶梅》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了,这是《金瓶梅》第一次用西方语言完整翻译。然而,在故乡,《金瓶梅》似乎依旧讳莫如深,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它的完整面目。时至今日,《金瓶梅》仍然被视为色情书,不但少儿不宜,成人也不宜,它依然不能被正常对待,“色”与“淫”依然还是它的标签。


进入清代,统治者对文学控制趋向极致,顺治九年,要求书商们“只许刊行理学、政治有益文业诸书,其它锁语淫词,及一切滥刻窗艺社稿,通行业禁,违者重究治”。《金瓶梅》自然不属于“刊行理学、政治有益文业诸书”,私自刊刻贩卖阅读,一旦被发现,“系官革职,军民仗一百,流三千里。卖者仗一百,看者杖一百。”

直至今日,《金瓶梅》全本尚不能出版发行,市面上能见到的《金瓶梅》皆为能删减后的“洁本”。因书籍内容淫秽色情,这是古今中外各国政府最光明正大的禁书理由。可是,事实上,有学者统计,《金瓶梅》全书共有80万字之多,其中描写性行为的文字只有2万左右。因为这2万字而否定其余79多万字的内容,并且把整部书定义为“淫书”,实在过于牵强。在黄书的背后,还藏着另一个被专制者恐惧的《金瓶梅》。

㈧ 连环画的画法的分类有哪些

连环画虽说是一个独立的画种,却能以不同的绘画手法表现之。水墨、水粉、水彩、木刻、素描、漫画、摄影,甚至油彩、丙烯均可加以运用,但最为常见的、最为传统的仍是线描画。早期的线描都是毛笔白描,《连环图画三国志》、《开天辟地》、《天门阵》、《梁山泊》、《天宝图》、《忍无可忍》等等无一不是毛笔之作;陈光旭、金少梅、李澍丞、牛润斋、沈景云、陈光镒、赵宏本、钱笑呆等等几乎都是白描高手。后来的《山乡巨变》、《铁道游击队》、《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白求恩在中国》也都是这类作品。毛笔白描为国画的传统技法,线条流畅清晰,黑白分明,易于被接受。除此之外,钢笔、铅笔线描在连环画中也有运用,但精品不多。陈俭是硬笔线描画的高手,其钢笔线描《威廉。退尔》、铅笔线描《茶花女》都是精品之作。
工笔彩绘本是连环画中的一大形式,王叔晖的《西厢记》、刘继卣的《武松打虎》、《闹天宫》、任率英的《桃花扇》、陆俨少的《神仙树》都属这类作品。由于是大师精心之作,这类作品都已成了经典之作、传世之品。以写意笔法绘制的连环画也有,这其中又分水墨写意与彩色写意两种,前者的代表作有人美版的《秋瑾》、《三岔口》,后者的代表作有顾炳鑫的《列宁刻苦学习的故事》、顾炳鑫和戴敦邦的《西湖民间故事》、贺友直的《白光》、姚有信的《伤逝》等。不过,为降低成本,有些彩色绘本在印制时改成了黑白版。
钢笔、铅笔素描作品也不少,前者的代表作有华三川的《交通站的故事》、《青年近卫军》等,后者的代表作有顾炳鑫的《渡江侦察记》、郑家声等的《周恩来同志在梅园新村》、汤小铭、陈衍宁的《无产阶级的歌》等。

㈨ 现在买的金瓶梅实体书都是删节版的吗

会评会校金瓶梅,香港全本无删节版,连环画/小人书,年代不详,绘画版连环画,32开,古典题材,成套套书,出版社不详,普本,页码不详,au2943600,在线拍卖,七七八八连环画收藏
http://7788lhh.997788.com/a102_2943600/ 这是无删节版的全本

㈩ 《金瓶梅人物画廊》最新txt全集下载

金瓶梅人物画廊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金瓶梅人物画廊
作者:王嗣敏
前言之一 莫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更新时间2009-9-11 0:27:20 字数:4118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您做过调查吗?您是不是犯了主观主义错误,您是不是只凭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就把《金瓶梅》这种第一等的盖世奇书打入“淫书”这个十八层地狱了呢?只要你用正确的方法来看它,它的社会价值绝对超过《红楼梦》,是该为它解禁的时候了,是该为它正名的时候了,是该为它申诉冤情的时候了,是该让它在光天化日之下谋取一席之地的时候了,是该抛弃虚伪和偏见,是该堂而皇之品评它研读它的时候了。我在此大声疾呼:《金瓶梅》为世情小说之冠,无与伦比,几个诺贝尔文学奖相加都未必比得了它的雄风伟力。我尽量用一种客观、全面的人性批判观点来为大家展现这个独一无二的“金瓶梅世界”。
孔夫子有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种思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所以在这个道德治国的国度里,一本有些色情描写的古典巨著成了背人耳目的艳情小说。所以我们还是要先辨明《金瓶梅》实际的文学和社会价值,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叙述的开展。在此之前,就一定要把它属不属于淫书这个命题提出来,加以辩证分析
《金瓶梅》是淫书吗?这是一个不易回答却又无法回避的问题。《金瓶梅》卷首开宗明义:“读此书,生慈悲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禽兽也。”想要做哪一种人,请……
应该是你需要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