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蠃鱼
扩展阅读
信托基金股票证券 2025-07-10 16:19:01
百事集团股票代码是多少 2025-07-10 16:18:59
飞思科技股票代码 2025-07-10 15:59:25

蠃鱼

发布时间: 2021-06-24 10:08:01

⑴ 赢鱼的传说故事

《山海经》:赢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
蠃鱼生长在邽山的洋水里。鱼有双翼,叫声犹如鸳鸯。平时轻易不出现,一旦在哪里出现,哪里就要发大水。

⑵ 山海经中的异兽

1、异兽穷奇,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古代四凶之一,主要记载于《山海经》中,《山海经·海内北经》所载,指穷奇外貌像老虎,长有一双翅膀,喜欢吃人,更会从人的头部开始进食,是一头凶恶的异兽。

2、异兽玃如,皋涂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鹿却长着白色的尾巴,马一样的脚蹄、人一样的手而又有四只角。

3、异兽蠃鱼,一种长着鱼身,却有鸟翅膀的异兽,能发出像鸳鸯一样的鸟叫。它在哪里出现就会在哪里带来水灾。

4、异兽孰湖,马身鸟翼,人面蛇尾(与英招类似)。喜欢载人(应该很适合作坐骑)。

5、异兽数斯,皋涂山,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鹞鹰却长着人一样的脚,名称是数斯,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人脖子上的赘瘤病与癫痫病等。

(2)蠃鱼扩展阅读

《山海经》的文学价值是丰富多样的,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探究。至少可以从神话思维(即原始思维)对浪漫主义文学创作传统的影响、原始逻辑的表述方式、人文关怀中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实用主义的审美判断等视角对《山海经》的文学价值予以解读和探究。

《山海经》中包含着丰富的神话思维,它对浪漫主义文学创作传统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深入地研究神话思维并揭示这种影响,不仅有利于从源头上来探讨浪漫主义文学创作传统形成的深层次影响因素,而且对于弄清各种文学现象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都有很大帮助。

⑶ 山海经异兽的异兽蠃鱼

蠃[luǒ]
【原文】
邽山,蒙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黄贝①;蠃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
【注释】
①黄贝:据古人说是一种甲虫,肉如蝌蚪,但有头也有尾巴。
【译文】
邽山,蒙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洋水,水中有很多黄贝;还有一种蠃鱼,长着鱼的身子却有鸟的翅膀,发出的声音像鸳鸯鸟鸣叫,在哪个地方出现那里就会有水灾。

⑷ 山海经里所有异兽的详细介绍。

【异兽】蠃鱼
【原文】 邽山,蒙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黄贝①;蠃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 【注释】 ①黄贝:据古人说是一种甲虫,肉如蝌蚪,但有头也有尾巴。 【译文】 邽山,蒙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洋水,水中有很多黄贝;还有一种蠃鱼,长着鱼的身子却有鸟的翅膀,发出的声音像鸳鸯鸟鸣叫,在哪个地方出现那里就会有水灾。
编辑本段【异兽】孰湖
【原文】 崦嵫之山①,有兽焉,其状马身而鸟翼,人面蛇尾,是好举人,名曰孰湖。 【注释】 ①崦嵫之山:即崦嵫山,神话传说是太阳落入的地方,山下有蒙水,水中有虞渊。 【译文】 崦嵫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是马的身子而鸟的翅膀,人的面孔而蛇的尾巴,很喜欢把人 抱着举起,名称是孰湖。
编辑本段【异兽】穷奇
【原文】 邽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猬毛,名曰穷奇,音如嗥狗,是食人。 【译文】 邽山,山上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一般的牛,但全身长着刺猬毛,名称是穷奇,发出的声音如同狗叫,吃人。
编辑本段【异兽】驳
【原文】 中曲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驳,是食虎豹,可以御兵。 【译文】 中曲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马却长着白身子和黑尾巴,一只角,老虎的牙齿和爪子,发出的声音如同击鼓的响声,名称是驳,是能吃老虎和豹子的,饲养它可以避战争。
编辑本段【异兽】冉遗鱼
【原文】 英鞮之山,涴水出焉,而北流注于陵羊之泽。是多冉遗之鱼,鱼身蛇首六足,其目如马耳,食之使人不眯①,可以御凶。 【注释】 ①眯:梦魇。 【译文】 英鞮山,涴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陵羊泽。水里有很多冉遗鱼,长着鱼的身子蛇的头和六只脚,眼睛长长的像马耳朵,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睡觉不做恶梦,也可以辟凶邪之气。
编辑本段【异兽】鵸鵌
(bié fū) 【原文】 翼望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三首六尾而善笑,名曰鵸鵌,服之使人不厌①,又可以御凶。 【注释】 ①厌:通“魇”,梦中遇可怕的事而呻吟、惊叫。 【译文】 翼望山,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普通的乌鸦,却长着三个脑袋、六条尾巴并且喜欢嘻笑,名称是鵸鵌,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做恶梦,还可以辟凶邪之气。
编辑本段【异兽】讙
【原文】 翼望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狸,一目而三尾,名曰讙,其音如夺百声①,是可以御凶,服之已瘅②。 【注释】 ①夺:竞取,争取。这里是超出,压倒的意思。 ②瘅:通“疸”,即黄疸病。中医将此病症分为谷疸、酒疸、黑疸、女劳疸、黄汗五种,认为是由湿热造成的。 【译文】 翼望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一般的野猫,只长着一只眼睛却是三条尾巴,名称是讙,发出的声音好像能赛过一百种动物的鸣叫,饲养它可以辟凶邪之气,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好黄疸病。
编辑本段【神灵】帝江
【原文】 天山,有神焉,其状如黄囊①,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②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③。 【注释】 ①囊:袋子,口袋。 ②浑敦:用“浑沌”,没有具体的形状。 ③帝江:即帝鸿氏,据神话传说也就是黄帝。 【译文】 天山,山里住着一个神,形貌像黄色口袋,发出的精光红如火,长着六只脚和四只翅膀,浑浑 沌沌没有面目,他却知道唱歌跳舞,原本是帝江。
编辑本段【异兽】天狗
【原文】 阴山,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译文】 阴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野猫却是白脑袋,名称是天狗,它发出的叫声与“榴榴”的读音相似,人饲养它可以辟凶邪之气。
编辑本段【异兽】毕方
【原文】 章莪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①,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讹火②。 【注释】 ①毕方:传说是树木的精灵,形貌与鸟相似,青色羽毛,只长着一只脚,不吃五谷。又传说是老父神,形状像鸟,两只脚,一只翅膀,常常衔着火到人家里去制造火灾。 ②讹火:怪火,像野火那样莫名其妙地烧起来。 【译文】 章莪山,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鹤,但只有一只脚,红色的斑纹和青色的身子而有一张白嘴巴,名称是毕方,它鸣叫的声音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在哪个地方出现那里就会发生怪火。
编辑本段【异兽】狰
【原文】 章莪之山,无草木,多瑶、碧。所为甚怪。有兽焉,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其名曰狰。 【译文】 章莪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瑶、碧一类的美玉。山里常常出现十分怪异的物象。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赤豹,长着五条尾巴和一只角,发出的声音如同敲击石头的响声,名称是狰。
编辑本段【异兽】胜遇
【原文】 玉山,有鸟焉,其状如翟而赤,名曰胜遇,是食鱼,其音如鹿,见则其国大水。 【译文】 玉山,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野鸡却通身是红色,名称是胜遇,是吃鱼类的,发出的声音如同鹿在鸣叫,在哪个国家出现就会使那个国家发生水灾。
编辑本段【异兽】狡
【原文】 玉山,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见则其国大穰。 【译文】 玉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狗却长着豹子的斑纹,头上的角与牛角相似,名称是狡,发出的声音如同狗叫,在哪个国家出现就会使那个国家五谷丰登。
编辑本段【神灵】西王母
【原文】 玉山①,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②,蓬发戴胜③,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注释】 ①玉山:据古人讲,这座山遍布着玉石,所以叫做玉山。 ②啸:兽类长声吼叫。 ③胜:指玉胜,古时用玉制做的一种首饰。 【译文】 玉山,这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西王母的形貌与人一样,却长着豹子一样的尾巴和老虎一样的牙齿而且喜好啸叫,蓬松的头发上戴着玉胜,是主管上天灾厉和五刑残杀之气的。
编辑本段【异兽】鸾鸟
【原文】 女床之山,有鸟焉,其状如翟①而五采文,名曰鸾鸟②,见则天下安宁。 【注释】 ①翟:一种有很长尾巴的野鸡,形体也比一般的野鸡要大些。 ②鸾鸟:传说中的一种鸟,属于凤凰一类。 【译文】 女床山,山里有一种禽鸟,形状像野鸡却长着色彩斑斓的羽毛,名称是鸾鸟,一出现天下就会安宁。
编辑本段【异兽】鹦鹉
【原文】 黄山,无草木,多竹箭。有鸟焉,其状如鸮,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鹦鹉①。 【注释】①俗称鹦哥,羽毛色彩美丽,舌头肉质而柔软,经反复训练,能模仿人说话的声音。有许多的种类。 【译文】 黄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郁郁葱葱的竹丛。盼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流入赤水,水中有很多玉石。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猫头鹰,却长着青色的羽毛和红色的嘴,像人一样的舌头能学人说话,名称是鹦。
编辑本段【异兽】数斯
【原文】 皋涂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足,名曰数斯,食之已瘿。 【译文】 皋涂山,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鹞鹰却长着人一样的脚,名称是数斯,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人脖子上的赘瘤病。
编辑本段【异兽】玃如(jue rú)
【原文】 皋涂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鹿而白尾,马脚人手而四角,名曰玃如。 【译文】 皋涂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鹿却长着白色的尾巴,马一样的脚蹄、人一样的手而又有四只角,名称是玃如。
编辑本段【异兽】豪彘(zhì)
【原文】 竹山,有兽焉,其状如豚而白毛,毛大如笄①而黑端,名曰豪彘②。 【注释】 ①笄:即簪子,是古人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连住头发上的冠帽的一种长针。 ②豪彘:即豪猪,俗称箭猪。 【译文】 竹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小猪却长着白色的毛,毛如簪子粗细而尖端呈黑色,名称是豪彘。
编辑本段【神灵】女娲
关于女娲,有两个故事。 一个是造人。女娲抟黄泥创造了人类,后来引绳入泥浆拖拉甩动,飞溅的泥点变成了很多的人(见后汉应劭《风俗通义》)。 另一个是补天,最早见于《淮南子·览冥训》。传说上古时候,发生了一场自然界的大灾变,天崩地塌,大火燃烧,洪水泛滥,恶禽猛兽残害人民。(也有一说是共工和祝融争位,弄倒不周山)女娲就熔炼五色石修补苍天;斩断鳌足代替天柱,将天撑起来。还杀死了兴风作浪的黑龙,以拯救中原的人民。然后烧芦苇成灰,堵住了洪水。
编辑本段【异兽】鹿蜀
【原文】 杻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 【注释】 ①谣: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 【译文】 杻阳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马却长着白色的头,身上的斑纹像老虎而尾巴却是红色的,吼叫的声音像人唱歌,名称是鹿蜀,人穿戴上它的毛皮就可以多子多孙。
编辑本段【异兽】狌狌(xīng xīng)
【原文】 南山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有兽焉,其状如禺①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②,食之善走。 【注释】 ①禺:传说中的一种野兽,像猕猴而大一些,红眼睛,长尾巴。 ②狌狌:传说一种长着人脸的野兽,也有说它就是猩猩的,而且它能知道往事,却不能知道未来。 【译文】 南方首列山系叫做鹊山山系。鹊山山系的头一座山是招摇山,屹立在西海岸边。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猕猴但长着一双白色的耳朵,既能匍伏爬行,又能像人一样直立行走,名称是狌狌,吃了它的肉可以使人走得飞快
编辑本段【异兽】肥遗(鸟)
【原文】 英山,有鸟焉,其状如鹑①,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疠②,可以杀虫。 【注释】 ①鹑:即“鹌鹑”的简称,是一种鸟,体形像小鸡,头小尾短,羽毛赤褐色,有黄白色条纹。雄性的鹌鹑好斗 ②疠:癞病,即麻风。 【译文】 英山,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鹌鹑鸟,是黄身子而红嘴巴,名称是肥遗,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麻疯病,还能杀死体内寄生虫。
编辑本段【异兽】肥遗(蛇)
【原文】 太华之山①,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②,其广十里,鸟兽莫居。有蛇焉,名曰肥遗,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 【注释】 ①太华之山:就是现在陕西省境内的西岳华山。 ②仞:古时八尺为一仞。 【译文】 太华山,山崖陡峭像刀削而呈现四方形,高五千仞,宽十里,禽鸟野兽无法栖身。山中有一种蛇,名称是肥遗,长着六只脚和四只翅膀,一出现就会天下大旱。
编辑本段【异兽】羬(xían)羊
【原文】 钱来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①。有兽焉,其状如羊而马尾,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腊②。 【注释】 ①洗石:古人说是一种在洗澡时用来擦去身上污垢的瓦石。 ②腊:皮肤皴皱。 【译文】 钱来山,山上有许多松树,山下有很多洗石。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羊却长着马的尾巴,名称是羬羊,羬羊的油脂可以护理治疗干裂的皮肤。
编辑本段【异兽】颙(yú)
【原文】 令丘之山,无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条风自是出①。有鸟焉,其状如枭②,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颙,其鸣自号也,见则天下大旱。 【注释】 ①条风:也叫调风、融风,即春天的东北风。 ②枭:通“鸮”,俗称猫头鹰,嘴和爪弯曲呈钩状,锐利,两眼长在头部的正前方,眼的四周羽毛呈放射状,周身羽毛大多为褐色,散缀细斑,稠密而松软,飞行时无声,在夜间活动。 【译文】 令丘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野火。山的南边有一峡谷,叫做中谷,东北风就是从这里吹出来的。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猫头鹰,却长着一副人脸和四只眼睛而且有耳朵,名称是颙,它发出的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一出现而天下就会大旱。
编辑本段【异兽】凤凰
【原文】 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①,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②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注释】 ①风皇:同“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鸟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据古人说,它的形状是鸡的头,蛇的脖颈,燕子的下颔,乌龟的背,鱼的尾巴,五彩颜色,高六尺左右。 ②膺:胸。 【译文】 丹穴山,山中有一种鸟,形状像普通的鸡,全身上下是五彩羽毛,名称是凤凰,头上的花纹是“德”字的形状,翅膀上的花纹是“羲”字的形状,背部的花纹是 “礼”字的形状,胸部的花纹是“仁”字的形状,腹部的花纹是“信”字的形状。这种叫做凤凰的鸟,吃喝很自然从容,常常是自各儿边唱边舞,一出现天下就会太平。
编辑本段【异兽】虎蛟
【原文】 祷过之山,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①,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首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②痔。 【注释】 ①虎蛟:传说中龙的一个种类。 ②已:停止。这里是止住、制止的意思。 【译文】 祷过山,泿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大海。水中有一种虎蛟,形状像普通鱼的身子却拖着一条蛇的尾巴,脑袋如同鸳鸯鸟的头,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生痈肿疾病,还可以治愈痔疮。
编辑本段【异兽】瞿如
【原文】 祷过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䴔①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鸣自号也。 【注释】 ①䴔:传说中的一种鸟,样子像野鸭子而小一些,脚长在接近尾巴的部位。 【译文】 祷过山,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䴔却是白色的脑袋,长着三只脚,人一样的脸,名称是瞿如,它的鸣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
编辑本段【异兽】蛊雕
【原文】 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译文】 再往东五百里,是座鹿吴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但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泽更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滂水。水中有一种野兽,名称是蛊雕,形状像普通的雕鹰却头上长角,发出的声音如同婴儿啼哭,是能吃人的。
编辑本段【异兽】彘
【原文】 浮玉之山,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 【译文】 浮玉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老虎却长着牛的尾巴,发出的叫声如同狗叫,名称是彘,是能吃人的。
编辑本段【异兽】猾褢(huái)
【原文】 尧光之山,有兽焉,其状如人而彘鬣①,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褢,其音如斫木,见则县有大繇②。 【注释】 ①鬣:牲畜身上刚硬的毛。 ②繇:通“徭”。 【译文】 尧光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人却长有猪那样的鬣毛,冬季蛰伏在洞穴中,名称是猾褢,叫声如同砍木头时发出的响声,哪个地方出现猾褢那里就会有繁重的徭役。
编辑本段【异兽】长右
【原文】 长右之山,无草木,多水。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 【译文】 长右山,没有花草树木,但有很多水。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猿猴却长着四只耳朵,名称是长右,叫的声音如同人在呻吟,任何郡县一出现长右就会发生大水灾。
编辑本段【异兽】狸力
柜山,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①,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②。 【注释】 ①距:雄鸡、野鸡等跖后面突出像脚趾的部分。这里指鸡的足爪。 ②见:同“现”。县:这里泛指有人聚居的地方。 【译文】 柜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小猪,长着一双鸡爪,叫的声音如同狗叫,名称是狸力,哪个地方出现狸力而那里就一定会有繁多的水土工程。
编辑本段【异兽】赤鱬(rú)
【原文】 青丘之山,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①,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②, 食之不疥。 【注释】 ①赤鱬:也叫鲵鱼,即现在所说的娃娃鱼,有四只脚,长尾巴,能上树,属两栖类动物。 ②鸳鸯:一种雌雄同居同飞而不分离的鸟,羽毛色彩绚丽。 【译文】 青丘山, 英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即翼泽。泽中有很多赤鱬,形状像普通的鱼却有一副人的面孔,发出的声音如同鸳鸯鸟在叫,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生疥疮。
编辑本段【异兽】灌灌(huò huò)
【原文】 青丘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鸠①,其音若呵②,名曰灌灌③,佩之不惑④。食之不疥。 【注释】 ①鸠:即斑鸠,一种体型似鸽子的鸟。 ②呵:大声喝叱。 ③灌灌:传说中的一种鸟,它的肉很好吃,烤熟后更是味道鲜美。 ④佩:这里是插上的意思。 【译文】 青丘山,有一种禽鸟,形状像斑鸠,鸣叫的声音如同人在互相斥骂,名称是灌灌,把它的羽 毛插在身上使人不迷惑。
编辑本段【异兽】九尾狐
【原文】 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译文】 青丘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狐狸却长着九条尾巴,吼叫的声音与婴儿啼哭相似,能吞食人;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中妖邪毒气。
编辑本段【异兽】猼訑(bó shī)
【原文】 基山,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佩之不畏。 【译文】 基山,山南阳面盛产玉石,山北阴面有很多奇怪的树木。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羊,长着九条尾巴和四只耳朵,眼睛也长在背上,名称是猼訑,人穿戴上它的毛皮就会不产生恐惧心。
编辑本段【异兽】类
【原文】 亶爰之山,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①,其名曰类,自为牝牡②,食者不妒。 【注释】 ①髦:下垂至眉的长发。 ②牝:鸟兽的雌性。这里指雌性器官。牡:鸟兽的雄性。这里指雄性器官。 【译文】 亶爰山,山间多水流,没有花草树木,不能攀登上去。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野猫却长着像人一样的长头发,名称是类,一身具有雄雌两种性器官,吃了它的肉就会使人不产生妒忌心。
编辑本段【异兽】鯥(lù)
【原文】 柢山,多水,无草木。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①下,其音如留牛②,其名曰鯥,冬死而夏生③,食之无肿④疾。 【注释】 ①魼:即“胠”的同声假借字,指腋下胁上部分。 ②留牛:可能就是本书另一处所讲的犁牛。据古人讲,犁牛身上的纹理像老虎的斑纹。 ③冬死:指冬眠,也叫冬蛰。一些动物在过冬时处在昏睡不动的状态中,好像死了一般。 ④肿:一种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 【译文】 座柢山,山间多水流,没有花草树木。有一种鱼,形状像牛,栖息在山坡上,长着蛇一样的尾巴并且有翅膀,而翅膀长在胁骨上,鸣叫的声音像犁牛,名称是鯥,冬天蛰伏而夏天复苏,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患痈肿疾病。
编辑本段【异兽】旋龟
【原文】 杻阳之山。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①,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②底。 【注释】 ①虺:毒蛇。 ②为:治理。这里是医治、治疗的意思。底:这里与“胝”的意思相同,就是手掌或脚底因长期摩擦而生的厚皮,俗称“老茧”。 【译文】 杻阳山。怪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宪翼水。水中有众多暗红色的龟,形状像普通乌龟却长着鸟一样的头和蛇一样的尾巴,名称是旋龟,叫声像劈开木头时发出的响声,佩带上它就能使人的耳朵不聋,还可以治愈脚底老茧。
编辑本段【神灵】夸父
【原文】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①,逮②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注释】 ①景:“影”的本字。 ②逮:到,及。 【译文】 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成都载天山。有一个人的耳上穿挂着两条黄色蛇,手上握着两条黄色蛇,名叫夸父。后土生了信,信生了夸父。而夸父不衡量自己的体力,想要追赶太阳的光影,直追到禺谷。夸父想喝了黄河水解渴,却不够喝,准备跑到北方去喝大泽的水,还未到,便渴死在这里了。

⑸ 山海经里的蠃鱼是什么鱼

蠃鱼,一种异兽,鱼身鸟翼,音如鸳鸯。

蠃鱼是一种长着鱼身,却有鸟翅膀的异兽,能发出像鸳鸯一样的鸟叫。它在哪里出现就会在哪里带来水灾。

据《山海经》记载,蒙水出于邽山,这条河里生长着很多黄贝,它是一种水生甲虫,看起来像是有头有脚的蝌蚪。而统领蒙水的则是另一种动物,即蠃(luo入声)鱼,这家伙长着鱼的身子,却有鸟的翅膀,煽动翅膀就能飞翔,一旦起飞浪花汹涌,所过之处必然洪水滔天。

(5)蠃鱼扩展阅读:

蠃鱼的出处:

出自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的《山海经》,'邽山,蒙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黄贝;蠃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

翻译:邽山,蒙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洋水,水中有很多黄贝;还有一种蠃鱼,长着鱼的身子却有鸟的翅膀,发出的声音像鸳鸯鸟鸣叫,在哪个地方出现那里就会有水灾。

⑹ 山海经里提到吃人的异兽

山海经异兽是《山海经》记载的奇异怪兽。《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1异兽蠃鱼
2异兽孰湖
3异兽穷奇
4异兽驳
5冉遗鱼
6异兽鵸鵌
7异兽讙
8神灵帝江
9异兽天狗
10异兽毕方
11异兽狰
12异兽胜遇
13异兽狡
14西王母
15异兽鸾鸟
16异兽鹦鹉
17异兽数斯
18异兽玃如
19异兽豪彘
20神灵女娲
21异兽鹿蜀
22异兽狌狌
23异兽肥遗1
24异兽肥遗2
25异兽羬羊
26异兽颙
27异兽凤凰
28异兽虎蛟
29异兽瞿如
30异兽蛊雕
31异兽彘
32异兽猾褢
33异兽长右
34异兽狸力
35异兽赤鱬
36异兽灌灌
37九尾狐
38异兽猼訑
39异兽类
40异兽鯥
41异兽旋龟
42神灵夸父
43异兽鲲鹏

⑺ 山海经中的所有异兽名称 , 不要别的只要名称

异兽蠃鱼,一种长着鱼身,却有鸟翅膀的异兽,能发出像鸳鸯一样的鸟叫。它在哪里出现就会在哪里带来水灾。

异兽孰湖,马身鸟翼,人面蛇尾(与英招类似)。喜欢载人(应该很适合做坐骑)。

异兽穷奇,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古代四凶之一,主要记载于《山海经》中,《山海经·海内北经》所载,指穷奇外貌像老虎,长有一双翅膀,喜欢吃人,更会从人的头部开始进食,是一头凶恶的异兽。

异兽玃如,皋涂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鹿却长着白色的尾巴,马一样的脚蹄、人一样的手而又有四只角。

异兽数斯,皋涂山,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鹞鹰却长着人一样的脚,名称是数斯,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人脖子上的赘瘤病与癫痫病等。

⑻ 《山海经》里面的蠃鱼,为什么会有“灾星”性质

这种鱼在我们古代新人的眼里,它长着一对翅膀,然后十分的巨大,有着鱼的身体,但是却长着鸟的翅膀,声音就像鸳鸯一样,那为什么有灾星的性质?那是因为在山海经里面说到,如果见到这样的鱼,那么地方就会有大水,一个大有可能是大暴雨,也有可能是泥石流,这是海啸。因此在古代传说里面,这种鱼是十分不吉利的,所以他只会有差异性的性质。

为何这两种鱼如此的相像,而且为什么就代表着发大水,这种山海经里的鱼应该就是海里的飞鱼,在陆地上看到这样的海鱼的时候,那么只有一个可能,海水上岸,肯定就是发大水的象征,因此你会见到海水淹没这一切。也就不难解释这一种鱼为什么会成为发大水的象征。

很多想象都是来源于现实,并不会是空穴来风,因此我们要结合现实来考虑。

⑼ 山海经中有什么动物

鹿蜀标签: 鹿蜀 摘要:简介 兽类,样子像马,头部白色,身上斑纹犹如虎斑,长有一条红色的尾巴,鸣叫的时候就想人们在唱民歌。 见〈山海经〉“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佩之宜子孙”鸓标签: 鸓 摘要: 简介 鸓lěi ㄌㄟˇ〔~鼠〕小飞鼠,形似鼯鼠,前后肢之间有宽大多毛的膜,尾长,能在大树间滑翔,常在夜间活动。郑码:KIKR,U:9E13,GBK:FB50笔画数:26,部首:鸟,笔顺编号:25121251212512132511154444 饕餮标签: 饕餮 摘要: 饕餮(拼音:Tāotiè),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古代青铜器上面常用它的头部形状做装饰,叫做饕餮纹。传说是龙生九子之一。“饕餮”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它最大特点就是能吃。饕餮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这种怪兽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最后被撑死。它是贪欲的象征。《辞海》中记载:饕餮是“传说中的贪食的恶兽。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 《辞海》在解释饕字说:饕即“贪,《汉书·礼乐志》:‘贪饕险’颜师古注:‘贪甚曰饕。’标签: 颙 摘要:出处《山海经》:“又东四百里,曰令丘之山,无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条风自是出。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颙,其鸣自号也,见则天下大旱。”注解传说中的一种鸟,形状像猫头鹰,长着一副人脸和四只眼睛而且有耳朵,名称是颙,它发出的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一出现而天下就会大旱。

标签: 长右 摘要: 概述 原文: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无草木,多水。 特点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蝮虫标签: 蝮虫 摘要:出处《山海经·卷一·南山经》:“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虫。”注解蝮虫是传说中的动物,也叫反鼻虫,颜色如同红、白相间的绶带纹理,鼻子上长有针刺,大的一百多斤重。这里的“虫”(念hu)是“虺”的本字,不是“昆虫”的“虫”(chong)。蛊雕
标签: 蛊雕 摘要: 简介 摘录: 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相关 原文: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虎蛟标签: 虎蛟 摘要:虎蛟介绍鱼,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羬羊标签: 羬羊 摘要:出处《山海经·卷二·西山经》:“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有兽焉,其状如羊而马尾,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腊。”注解一种传说中的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羊却长着马的尾巴,它的油脂可以护理治疗干裂的皮肤。

标签: 类 摘要:类(Class)实际上是对某种类型的对象定义变量和方法的原型。 类是对某个对象的定义。它包含有关对象动作方式的信息,包括它的名称、方法、属性和事件。实际上它本身并不是对象,因为它不存在于内存中。当引用类的代码运行时,类的一个新的实例,即对象,就在内存中创建了。虽然只有一个类,但能从这个类在内存中创建多个相同类型的对象。 可以把类看作“理论上”的对象,也就是说,它为对象提供蓝图,但在内存中并不存在。从这个蓝图可以创建任何数量的对象。

⑽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

九尾狐九尾狐在仙界是极稀罕的种族,很少过群居生活,喜好隐蔽于山谷,一般分散在仙界各层,许多人终其一生甚至连妖狐的面也未曾见着。盛传妖狐具绝世之容姿,盖世之智能,而妖狐的皮毛更是珍品中的极品,其中享誉最高的又属九尾狐狸。只出没于高山严寒地带,一般小妖狐诞下一百年后既可化为人形,无一不是绝貌倾城。九尾狐的皮毛为淡若无色的淡白,眼瞳为血的深红,银白色的九尾狐,皮毛如月华般清濯明净的银色,皎洁出尘。

九尾狐出没时有一个特征,是会有沙沙声,像是鸡毛掸子擦过紫檀木桌面的声音。因为狐狸练成人形,最难修炼的,就是狐狸尾巴!尾巴有九条,既显示了它狐媚的深厚功底,又暗示了它向人类借助阳气时的困难,因为尾巴的繁复很容易使其露出马脚。因此,其尾巴的构造恰恰符合古文化的辩证法:能力越高,麻烦就越多。

穷奇结合天神、怪兽、恶人三位一体,真实面目不可破解的奇怪生物。《淮南子·地形训》高诱注解它称之为北方天神,身体好像老虎骑着两条龙。《山海经·西次四经》则说它长得象牛,叫起来象野狗,长着粗硬而不光滑的毛,还要吃人。但《海内北经》又说穷奇象虎,长着翅膀,吃人总是从头开始吃,吃的人总是披头散发。《左传》则将之类同饕餮和梼杌,说它是少皥氏不才子,因为总是诋毁忠直的人被人们称为穷奇。《神异经》总结了它的种种特质,描述它是一种生活在西北,长得像虎有翅膀,喜欢吃人的怪物。它能听懂人说话,听到人争吵就去吃有理的一方,听说有人忠诚有信义就去咬人的鼻子,但听说有人凶恶不讲道理反而会赠送自己咬死的动物。相比饕餮等怪兽,穷奇显得更具个性和智慧,但是这种喜欢接近人的习惯大大影响了它作为怪兽的神秘魅力和实力评价。

【异兽】蠃鱼

【原文】

邽山,蒙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黄贝①;蠃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

【注释】

①黄贝:据古人说是一种甲虫,肉如蝌蚪,但有头也有尾巴。

【译文】

邽山,蒙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洋水,水中有很多黄贝;还有一种蠃鱼,长着鱼的身子却有鸟的翅膀,发出的声音像鸳鸯鸟鸣叫,在哪个地方出现那里就会有水灾。

【异兽】孰湖

【原文】

崦嵫之山①,有兽焉,其状马身而鸟翼,人面蛇尾,是好举人,名曰孰湖。

【注释】

①崦嵫之山:即崦嵫山,神话传说是太阳落入的地方,山下有蒙水,水中有虞渊。

【译文】

崦嵫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是马的身子而鸟的翅膀,人的面孔而蛇的尾巴,很喜欢把人

抱着举起,名称是孰湖。

【异兽】穷奇

【原文】

邽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猬毛,名曰穷奇,音如嗥狗,是食人。

【译文】

邽山,山上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一般的牛,但全身长着刺猬毛,名称是穷奇,发出的声音如同狗叫,吃人。

【异兽】驳

【原文】

中曲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驳,是食虎豹,可以御兵。

【译文】

中曲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马却长着白身子和黑尾巴,一只角,老虎的牙齿和爪子,发出的声音如同击鼓的响声,名称是驳,是能吃老虎和豹子的,饲养它可以避战争。

【异兽】冉遗鱼

【原文】

英鞮之山,涴水出焉,而北流注于陵羊之泽。是多冉遗之鱼,鱼身蛇首六足,其目如马耳,食之使人不眯①,可以御凶。

【注释】

①眯:梦魇。

【译文】

英鞮山,涴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陵羊泽。水里有很多冉遗鱼,长着鱼的身子蛇的头和六只脚,眼睛长长的像马耳朵,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睡觉不做恶梦,也可以辟凶邪之气。

【异兽】鵸鵌(biéfū)

【原文】

翼望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三首六尾而善笑,名曰鵸鵌,服之使人不厌①,又可以御凶。

【注释】

①厌:通“魇”,梦中遇可怕的事而呻吟、惊叫。

【译文】

翼望山,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普通的乌鸦,却长着三个脑袋、六条尾巴并且喜欢嘻笑,名称是鵸鵌,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做恶梦,还可以辟凶邪之气。

【异兽】讙

【原文】

翼望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狸,一目而三尾,名曰讙,其音如夺百声①,是可以御凶,服之已瘅②。

【注释】

①夺:竞取,争取。这里是超出,压倒的意思。

②瘅:通“疸”,即黄疸病。中医将此病症分为谷疸、酒疸、黑疸、女劳疸、黄汗五种,认为是由湿热造成的。

【译文】

翼望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一般的野猫,只长着一只眼睛却是三条尾巴,名称是讙,发出的声音好像能赛过一百种动物的鸣叫,饲养它可以辟凶邪之气,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好黄疸病。

【神灵】帝江

【原文】

天山,有神焉,其状如黄囊①,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②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③。

【注释】

①囊:袋子,口袋。

②浑敦:用“浑沌”,没有具体的形状。

③帝江:即帝鸿氏,据神话传说也就是黄帝。

【译文】

天山,山里住着一个神,形貌像黄色口袋,发出的精光红如火,长着六只脚和四只翅膀,浑浑

沌沌没有面目,他却知道唱歌跳舞,原本是帝江。

【异兽】天狗

【原文】

阴山,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译文】

阴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野猫却是白脑袋,名称是天狗,它发出的叫声与“榴榴”的读音相似,人饲养它可以辟凶邪之气。

【异兽】毕方

【原文】

章莪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①,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讹火②。

【注释】

①毕方:传说是树木的精灵,形貌与鸟相似,青色羽毛,只长着一只脚,不吃五谷。又传说是老父神,形状像鸟,两只脚,一只翅膀,常常衔着火到人家里去制造火灾。

②讹火:怪火,像野火那样莫名其妙地烧起来。

【译文】

章莪山,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鹤,但只有一只脚,红色的斑纹和青色的身子而有一张白嘴巴,名称是毕方,它鸣叫的声音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在哪个地方出现那里就会发生怪火。

【异兽】狰

【原文】

章莪之山,无草木,多瑶、碧。所为甚怪。有兽焉,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其名曰狰。

【译文】

章莪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瑶、碧一类的美玉。山里常常出现十分怪异的物象。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赤豹,长着五条尾巴和一只角,发出的声音如同敲击石头的响声,名称是狰。

【异兽】胜遇

【原文】

玉山,有鸟焉,其状如翟而赤,名曰胜遇,是食鱼,其音如鹿,见则其国大水。

【译文】

玉山,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野鸡却通身是红色,名称是胜遇,是吃鱼类的,发出的声音如同鹿在鸣叫,在哪个国家出现就会使那个国家发生水灾。

【异兽】狡

【原文】

玉山,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见则其国大穰。

【译文】

玉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狗却长着豹子的斑纹,头上的角与牛角相似,名称是狡,发出的声音如同狗叫,在哪个国家出现就会使那个国家五谷丰登。

【神灵】西王母

【原文】

玉山①,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②,蓬发戴胜③,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注释】

①玉山:据古人讲,这座山遍布着玉石,所以叫做玉山。

②啸:兽类长声吼叫。

③胜:指玉胜,古时用玉制做的一种首饰。

【译文】

玉山,这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西王母的形貌与人一样,却长着豹子一样的尾巴和老虎一样的牙齿而且喜好啸叫,蓬松的头发上戴着玉胜,是主管上天灾厉和五刑残杀之气的。

【异兽】鸾鸟

【原文】

女床之山,有鸟焉,其状如翟①而五采文,名曰鸾鸟②,见则天下安宁。

【注释】

①翟:一种有很长尾巴的野鸡,形体也比一般的野鸡要大些。

②鸾鸟:传说中的一种鸟,属于凤凰一类。

【译文】

女床山,山里有一种禽鸟,形状像野鸡却长着色彩斑斓的羽毛,名称是鸾鸟,一出现天下就会安宁。

【异兽】鹦鹉

【原文】

黄山,无草木,多竹箭。有鸟焉,其状如鸮,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鹦鹉①。

【注释】①俗称鹦哥,羽毛色彩美丽,舌头肉质而柔软,经反复训练,能模仿人说话的声音。有许多的种类。

【译文】

黄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郁郁葱葱的竹丛。盼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流入赤水,水中有很多玉石。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猫头鹰,却长着青色的羽毛和红色的嘴,像人一样的舌头能学人说话,名称是鹦。

【异兽】数斯

【原文】

皋涂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足,名曰数斯,食之已瘿。

【译文】

皋涂山,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鹞鹰却长着人一样的脚,名称是数斯,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人脖子上的赘瘤病。

【异兽】玃如(yīngrú)

【原文】

皋涂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鹿而白尾,马脚人手而四角,名曰玃如。

【译文】

皋涂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鹿却长着白色的尾巴,马一样的脚蹄、人一样的手而又有四只角,名称是玃如。

【异兽】豪彘(zhì)

【原文】

竹山,有兽焉,其状如豚而白毛,毛大如笄①而黑端,名曰豪彘②。

【注释】

①笄:即簪子,是古人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连住头发上的冠帽的一种长针。

②豪彘:即豪猪,俗称箭猪。

【译文】

竹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小猪却长着白色的毛,毛如簪子粗细而尖端呈黑色,名称是豪彘。

【神灵】女娲

关于女娲,有两个故事。

一个是造人。女娲抟黄泥创造了人类,后来引绳入泥浆拖拉甩动,飞溅的泥点变成了很多的人(见后汉应劭《风俗通义》)。

另一个是补天,最早见于《淮南子·览冥训》。传说上古时候,发生了一场自然界的大灾变,天崩地塌,大火燃烧,洪水泛滥,恶禽猛兽残害人民。(也有一说是共工和祝融争位,弄倒不周山)女娲就熔炼五色石修补苍天;斩断鳌足代替天柱,将天撑起来。还杀死了兴风作浪的黑龙,以拯救中原的人民。然后烧芦苇成灰,堵住了洪水。

【异兽】鹿蜀

【原文】

杻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

【注释】

①谣: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

【译文】

杻阳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马却长着白色的头,身上的斑纹像老虎而尾巴却是红色的,吼叫的声音像人唱歌,名称是鹿蜀,人穿戴上它的毛皮就可以多子多孙。

【异兽】狌狌(xīngxīng)

【原文】

南山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有兽焉,其状如禺①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②,食之善走。

【注释】

①禺:传说中的一种野兽,像猕猴而大一些,红眼睛,长尾巴。

②狌狌:传说一种长着人脸的野兽,也有说它就是猩猩的,而且它能知道往事,却不能知道未来。

【译文】

南方首列山系叫做鹊山山系。鹊山山系的头一座山是招摇山,屹立在西海岸边。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猕猴但长着一双白色的耳朵,既能匍伏爬行,又能像人一样直立行走,名称是狌狌,吃了它的肉可以使人走得飞快

【异兽】肥遗(鸟)

【原文】

英山,有鸟焉,其状如鹑①,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疠②,可以杀虫。

【注释】

①鹑:即“鹌鹑”的简称,是一种鸟,体形像小鸡,头小尾短,羽毛赤褐色,有黄白色条纹。雄性的鹌鹑好斗

②疠:癞病,即麻风。

【译文】

英山,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鹌鹑鸟,是黄身子而红嘴巴,名称是肥遗,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麻疯病,还能杀死体内寄生虫。

【异兽】肥遗(蛇)

【原文】

太华之山①,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②,其广十里,鸟兽莫居。有蛇焉,名曰肥遗,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

【注释】

①太华之山:就是现在陕西省境内的西岳华山。

②仞:古时八尺为一仞。

【译文】

太华山,山崖陡峭像刀削而呈现四方形,高五千仞,宽十里,禽鸟野兽无法栖身。山中有一种蛇,名称是肥遗,长着六只脚和四只翅膀,一出现就会天下大旱。

【异兽】羬(xían)羊

【原文】

钱来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①。有兽焉,其状如羊而马尾,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腊②。

【注释】

①洗石:古人说是一种在洗澡时用来擦去身上污垢的瓦石。

②腊:皮肤皴皱。

【译文】

钱来山,山上有许多松树,山下有很多洗石。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羊却长着马的尾巴,名称是羬羊,羬羊的油脂可以护理治疗干裂的皮肤。

【异兽】颙(yú)

【原文】

令丘之山,无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条风自是出①。有鸟焉,其状如枭②,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颙,其鸣自号也,见则天下大旱。

【注释】

①条风:也叫调风、融风,即春天的东北风。

②枭:通“鸮”,俗称猫头鹰,嘴和爪弯曲呈钩状,锐利,两眼长在头部的正前方,眼的四周羽毛呈放射状,周身羽毛大多为褐色,散缀细斑,稠密而松软,飞行时无声,在夜间活动。

【译文】

令丘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野火。山的南边有一峡谷,叫做中谷,东北风就是从这里吹出来的。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猫头鹰,却长着一副人脸和四只眼睛而且有耳朵,名称是颙,它发出的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一出现而天下就会大旱。

【异兽】凤凰

【原文】

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①,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②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注释】

①风皇:同“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鸟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据古人说,它的形状是鸡的头,蛇的脖颈,燕子的下颔,乌龟的背,鱼的尾巴,五彩颜色,高六尺左右。

②膺:胸。

【译文】

丹穴山,山中有一种鸟,形状像普通的鸡,全身上下是五彩羽毛,名称是凤凰,头上的花纹是“德”字的形状,翅膀上的花纹是“羲”字的形状,背部的花纹是“礼”字的形状,胸部的花纹是“仁”字的形状,腹部的花纹是“信”字的形状。这种叫做凤凰的鸟,吃喝很自然从容,常常是自各儿边唱边舞,一出现天下就会太平。

【异兽】虎蛟

【原文】

祷过之山,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①,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首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②痔。

【注释】

①虎蛟:传说中龙的一个种类。

②已:停止。这里是止住、制止的意思。

【译文】

祷过山,泿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大海。水中有一种虎蛟,形状像普通鱼的身子却拖着一条蛇的尾巴,脑袋如同鸳鸯鸟的头,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生痈肿疾病,还可以治愈痔疮。

【异兽】瞿如

【原文】

祷过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䴔①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鸣自号也。

【注释】

①䴔:传说中的一种鸟,样子像野鸭子而小一些,脚长在接近尾巴的部位。

【译文】

祷过山,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䴔却是白色的脑袋,长着三只脚,人一样的脸,名称是瞿如,它的鸣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

【异兽】蛊雕

【原文】

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译文】

再往东五百里,是座鹿吴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但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泽更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滂水。水中有一种野兽,名称是蛊雕,形状像普通的雕鹰却头上长角,发出的声音如同婴儿啼哭,是能吃人的。

【异兽】彘

【原文】

浮玉之山,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

【译文】

浮玉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老虎却长着牛的尾巴,发出的叫声如同狗叫,名称是彘,是能吃人的。

【异兽】猾褢(huái)

【原文】

尧光之山,有兽焉,其状如人而彘鬣①,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褢,其音如斫木,见则县有大繇②。

【注释】

①鬣:牲畜身上刚硬的毛。

②繇:通“徭”。

【译文】

尧光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人却长有猪那样的鬣毛,冬季蛰伏在洞穴中,名称是猾褢,叫声如同砍木头时发出的响声,哪个地方出现猾褢那里就会有繁重的徭役。

【异兽】长右

【原文】

长右之山,无草木,多水。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

【译文】

长右山,没有花草树木,但有很多水。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猿猴却长着四只耳朵,名称是长右,叫的声音如同人在呻吟,任何郡县一出现长右就会发生大水灾。

【异兽】狸力

柜山,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①,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②。

【注释】

①距:雄鸡、野鸡等跖后面突出像脚趾的部分。这里指鸡的足爪。

②见:同“现”。县:这里泛指有人聚居的地方。

【译文】

柜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小猪,长着一双鸡爪,叫的声音如同狗叫,名称是狸力,哪个地方出现狸力而那里就一定会有繁多的水土工程。

【异兽】赤鱬(rú)

【原文】

青丘之山,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①,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②,

食之不疥。

【注释】

①赤鱬:也叫鲵鱼,即现在所说的娃娃鱼,有四只脚,长尾巴,能上树,属两栖类动物。

②鸳鸯:一种雌雄同居同飞而不分离的鸟,羽毛色彩绚丽。

【译文】

青丘山,

英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即翼泽。泽中有很多赤鱬,形状像普通的鱼却有一副人的面孔,发出的声音如同鸳鸯鸟在叫,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生疥疮。

【异兽】灌灌(huòhuò)

【原文】

青丘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鸠①,其音若呵②,名曰灌灌③,佩之不惑④。食之不疥。

【注释】

①鸠:即斑鸠,一种体型似鸽子的鸟。

②呵:大声喝叱。

③灌灌:传说中的一种鸟,它的肉很好吃,烤熟后更是味道鲜美。

④佩:这里是插上的意思。

【译文】

青丘山,有一种禽鸟,形状像斑鸠,鸣叫的声音如同人在互相斥骂,名称是灌灌,把它的羽

毛插在身上使人不迷惑。

【异兽】九尾狐

【原文】

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译文】

青丘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狐狸却长着九条尾巴,吼叫的声音与婴儿啼哭相似,能吞食人;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中妖邪毒气。

【异兽】猼訑(bóshī)

【原文】

基山,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佩之不畏。

【译文】

基山,山南阳面盛产玉石,山北阴面有很多奇怪的树木。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羊,长着九条尾巴和四只耳朵,眼睛也长在背上,名称是猼訑,人穿戴上它的毛皮就会不产生恐惧心。

【异兽】类

【原文】

亶爰之山,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①,其名曰类,自为牝牡②,食者不妒。

【注释】

①髦:下垂至眉的长发。

②牝:鸟兽的雌性。这里指雌性器官。牡:鸟兽的雄性。这里指雄性器官。

【译文】

亶爰山,山间多水流,没有花草树木,不能攀登上去。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野猫却长着像人一样的长头发,名称是类,一身具有雄雌两种性器官,吃了它的肉就会使人不产生妒忌心。

【异兽】鯥(lù)

【原文】

柢山,多水,无草木。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①下,其音如留牛②,其名曰鯥,冬死而夏生③,食之无肿④疾。

【注释】

①魼:即“胠”的同声假借字,指腋下胁上部分。

②留牛:可能就是本书另一处所讲的犁牛。据古人讲,犁牛身上的纹理像老虎的斑纹。

③冬死:指冬眠,也叫冬蛰。一些动物在过冬时处在昏睡不动的状态中,好像死了一般。

④肿:一种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

【译文】

座柢山,山间多水流,没有花草树木。有一种鱼,形状像牛,栖息在山坡上,长着蛇一样的尾巴并且有翅膀,而翅膀长在胁骨上,鸣叫的声音像犁牛,名称是鯥,冬天蛰伏而夏天复苏,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患痈肿疾病。

【异兽】旋龟

【原文】

杻阳之山。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①,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②底。

【注释】

①虺:毒蛇。

②为:治理。这里是医治、治疗的意思。底:这里与“胝”的意思相同,就是手掌或脚底因长期摩擦而生的厚皮,俗称“老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