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中国集体领导体制
扩展阅读
1981年茅台股票价格 2025-07-10 09:48:13
抖音讲股票平台要求 2025-07-10 09:36:41
蝗虫好吃吗 2025-07-10 09:26:55

中国集体领导体制

发布时间: 2021-06-24 13:29:45

⑴ 唐代集体领导制度 指的是什么 有何作用

三省制应属于集体领导制,有平抑制衡权力的功能。唐代三省职权划分和运作方式已初步体现出现代政治的分权原则。作用:权责分工明确,保证专事有专门机构负责 权利相互制约,有利于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保证皇权的稳固集中 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 三省六部是中国官制的重大改革,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后朝基本沿用

⑵ 集体领导体制的运行机制

中国特色集体领导制度通过集体分工协作机制、集体交接班机制、集体学习机制、集体调研机制和集体决策机制等5大机制有效解决了超级国家机构的协调问题。
集体分工协作机制
指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成员从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出发,既分别代表不同机构、分管不同工作,同时又协调合力进行重大决策的运行机制。
集体交接班机制
指将党和国家的领导权力从一届领导集体手中平稳交接到下一届领导集体手中的制度安排。这一安排抛弃了毛泽东时期个人指定接班人、将最高权力从个人移交给个人的封建式做法,以权力风险的分散化和权力交接的制度化为核心,要求党的干部一般应走完担任省区市委书记以获得锻炼提高、为在任领导集体成员担任助手以进一步培养考察两个台阶,才能够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成员。
集体学习机制
指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定期(基本每月一次)邀请国家智库成员(主要来自专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国家机关下设的研究机构及专业委员会),围绕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重要领域、重大问题,向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全体成员作专题授课的工作机制。
集体调研机制
指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全体成员为了解实际情况而亲身深入全国各地基层,进行实地查看或邀请了解实际情况的人进行座谈的工作机制。
集体决策机制
是指党中央领导集体在重大问题上坚持集体讨论、集体决策,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决策原则,完善重大决策规则程序,坚持严格按照决策规则和程序进行决策的工作机制。

⑶ 党的领导制度有哪些

由众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武装力量、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机构和组织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对我们党的领导地位的准确界定,有利于把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各方面智慧和力量整合起来,协调高效地解决党内外各种矛盾和问题,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有力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3)中国集体领导体制扩展阅读:

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党和国家所有机构履行职责全过程。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启动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工作,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首要任务,从机构职能上解决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问题,成效是显著的,但不能就此止步。

要按照党中央要求,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成果,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上持续发力,推动党和国家所有机构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作为首要职责,推动各方面协调行动、增强合力。

⑷ 邢台市工业学校的领导体制

建校初期,工业学校行政隶属于地区机械局,1972年底隶属于地区工业交通办公室,1979年地区工交办改地区经济委员会,学校隶属于地区经委。1972年春,河北省委、邢台地区革命委员会批准建立河北省邢台地区工业学校,同意于该年招生。1972年3月,以邢台地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成立工业学校革命委员会,校革委主持学校日常教育及行政工作。1977年6月学校开始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1978年以前,学校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党委不但管思想政治工作,而且还管理学校教学及行政工作。1979年6月,学校领导体制由革委会改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党委及基层党支部主要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起保证监督作用。1993年10月12日,因邢台地区和邢台市实行地市合并,学校更名为邢台市工业学校。2006年7月6日,市委24号文《关于理顺市属大中专学校领导干部管理体制及市属大中专学校副校长实行聘任制的意见》,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级领导按照正校级、副校级管理。校长任用由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市政府任命;党委书记的任用由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的任用由市委组织部部委会研究,并代市委审批;副校长实行聘任制,由本校校长聘任,市委组织部审批。2006年7月18日,市委办公室下发邢办字47号文件《关于六所市属大中专学校划归市教育局管理的通知》,学校划归市教育局管理,级别不变。移交工作在2006年9月底之前完成。
1994年5月4日邢台市委决定:
赵学坤同志任邢台市工业学校党委书记、委员;
秦百魁同志任邢台市工业学校党委副书记、委员;
李忠昌同志任邢台市工作学校党委副书记、委员;
申连航同志任邢台市工业学校党委委员,免去其原邢台地区工作学校党委副书记职务;王群生同志任邢台市工业学校党委委员;王全法同志任邢台市工业学校顾问,免去其原邢台地区工业学校党委书记、委员职务;吕佐周同志任邢台市工业学校督导员,免去其原邢台地区工业学校纪委书记、党委委员职务。
6月4日市政府决定任命:秦百魁为市工业学校校长;李忠昌为市工业学校副校长;申连航为市工业学校副校长;王群生为市工业学校副校长。
1996.9月9日《中共邢台市委关于李忠昌同志任免职的通知》,市委决定:李忠昌同志任邢台市工业学校督导员,免去其邢台市工业学校党委副书记、委员职务。
9月28日《中共邢台市委关于范雪印等同志任免职的通知》,市委决定:范雪印同志任邢台市工业学校党委委员;鞠金秋同志任邢台市工业学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免去林顺成同志邢台市工业学校纪委书记职务。
10月4日邢台市人民政府《邢台市人民政府关于林顺成等同志任免职的通知》,市政府决定:任命林顺成为邢台市工业学校副校长;任命范雪印为邢台市工业学校副校长;免去李忠昌邢台市工业学校副校长职务。
1998.3月27日中共邢台市委组织部《关于杜文忠同志任职的通知》:杜文忠同志任邢台市工业学校党委委员。4月1日工业学校同意王智退休,自1997年10月起执行。4月1日工业学校同意王全法退休,自1995年11月起执行。4月1日工业学校同意吕佐周退休,自1996年3月起执行。
4月18日中共邢台市委《关于刘修海等同志任免职的通知》:刘修海同志任邢台市工业学校党委委员、书记;赵学坤同志任邢台市工业学校党委副书记,免去其邢台市工业学校党委书记职务;秦百魁同志任邢台市工业学校顾问,免去其邢台市工业学校党委副书记、委员职务。
4月19日邢台市人民政府《邢台市人民政府关于杨玉波同志任职的通知》:任命杨玉波为邢台市工业学校副校长。
5月18日邢台市人民政府《邢台市人民政府关于赵学坤等同志任免职的通知》:任命赵学坤为邢台市工业学校校长;免去秦百魁的邢台市工业学校校长职务。
2003年8月7日,中共邢台市委员会研究决定,杜文忠同志任邢台市工业学校助理调研员,免去其邢台市工业学校副校长、党委委员职务。
2004年2月20日中国共产党邢台市委员会发布《关于杨玉波等同志任职的通知》。市委决定:杨玉波同志任邢台市工业学校校长、党委副书记;刘修海同志任邢台市工业学校调研员,免去其邢台市工业学校党委书记、委员职务。
2005年8月19日中共邢台市委员会发布《关于赵世东通知任职的通知》:市委决定:赵世东同志任邢台市工业学校党委委员、副书记。
2006年7月6日,市委《关于理顺市属大中专学校领导干部管理体制及市属大中专学校副校长实行聘任制的意见》,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级领导按照正校级、副校级管理。校长任用由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市政府任命;党委书记的任用由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的任用由市委组织部部委会研究,并代市委审批;副校长实行聘任制,由本校校长聘任,市委组织部审批。
7月18日,市委办公室下发邢办字47号文件《关于六所市属大中专学校划归市教育局管理的通知》,学校划归市教育局管理,级别不变。移交工作在2006年9月底之前完成。
10月13日,市委邢干字342号文《关于王群生同志任免职的通知》决定,王群生为邢台市工业学校副处级干部,免去其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职务。
2006年10月19日,按照中共邢台市委“关于理顺市属大中专学校领导干部管理体制及市属大中专学校副校长实行聘任制的意见”(邢字[2006]24号)的要求,市工业学校于2006年10月聘林顺成、乔兴朝、高宁任我校副校长,于2007年12月聘刘秉志任我校副校长。2009年10月聘任期满。
2007年12月14日,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了教育局“关于落实长征职业中学编制的请示”,同意将原长征职业中学17名教师并入工业学校,同时撤销原长征职业中学。自2007年开始,市工业学校还按照市教育局的部署,积极参与了市区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工作,原邢台市长征技校和原三职中(十三中)两所职业学校先后并入,初步形成了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
2009年6月28日,按照邢组发[2009]4号文件精神,市工业学校召开党委会议研究班子成员分工问题,会议应到9人,实到8人。结合班子成员自身条件和学校工作实际,经集体研究调整了班子成员分工如下:党委书记张金榜主持学校党委全面工作;党委副书记、校长杨玉波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分管财务处;党委副书记赵世东分管政治处、团委、工会;党委委员、副校长林顺成分管办公室;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鞠金秋分管纪检工作;党委委员、副校长高宁分管总务处、保卫处;党委委员、副校长乔兴朝分管教务处、科研处、机电技术部、财经管理部、信息技术部;党委委员、副校长刘秉志分管学生处。
在聘任期间,林顺成等四名同志服从校长的领导,恪尽职守,严于律己,扎实创新工作,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受到学校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2009年10月19日,经校长提名,学校党委研究决定,拟继续聘任林顺成、乔兴朝、高宁、刘秉志任工业学校校副校长,聘期三年。 校长负责制。
为了提高现代学校效能,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由校长主持的、人数不多的、有威信的校务委员会,作为审议机构。”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从此,校长负责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并收到了一定的管理成效。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一种党委领导制与校长负责制有机结合的制度。党委领导制是实行“委员会制”的集体领导制度,它有效地避免“家长制”、“一言堂”的弊端;校长负责制是一种行政首长负责的“一长制”,通过校长全面负责学校日常行政工作,可以克服党政不分、党委包揽一切的弊端。我国的学校领导体制包括政府宏观调控、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党组织保证监督和教职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四个方面。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学校实行的一种基本领导体制形式,其中校长全面负责和控制学校的各项教学、管理事务,对学校内部的工作有决策权和指挥权,向全体教职工和全体学生负责,对外代表学校,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承担管理学校的责任。

⑸ 集体领导真的比个人负责高明吗

------读胡鞍钢《中国集体领导制明显优于美国总统制》的感慨!汪华斌今天有个研究生写论文,题目就是领导机制的概念;问题是她主要参考的就是胡鞍钢的《中国集体领导制明显优于美国总统制》,所以通篇流露的依然还是‘集体领导制’是中国特色的‘集体领导制’的创新。本来在管理上就是见仁见智的,但胡鞍钢的‘以其优异的实践证明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的论点却叫人有话要说。看我们今天的社会到处是‘拍脑袋决策’,这难道就是基于‘集体领导制’的历史发展逻辑和制度创新内涵吗?再看我们的经济模式成为房地产依赖症,这难道也是‘集体领导制’的高明吗?至于我们社会的假冒伪劣泛滥成灾,更是与集体领导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因为如此,我们还沾沾自喜我们的集体领导制而贬低美国的总统负责制;这难道就是我们的学习创新吗?我们看到胡鞍钢的观点就是:与美国的‘个人总统制’相比,中国特色的‘集体领导制’是现代国家制度典型的‘后来者’和‘创新者’;因为后者的制度产生时间要晚得多。但是‘晚有晚的好处’,可以利用后发优势;创新更加现代的制度,创新更加灵活的机制。正因为如此,所以胡鞍钢认为中国的‘集体领导制’明显优于美国的‘个人总统制’。他认为美国总统个人权力过于集中,特别是对外决策几乎是由个人作出的;正因为如此,所以总统的决策失误就要由整个国家和全体国民来承担;而总统个人的损失只是不再担任总统而已。我不知道胡鞍钢是不懂美国的管理体制,还是故意这么比较;因为美国总统根本没有个人决策的概念,如去年我在美国时正碰到奥巴马想帮助美国贫困者;结果政策出台竟然还要到处演讲,因为美国的两院可不是由总统任免的参政者;所以美国总统根本不是拥有多大的个人决策权的问题,而是再好的决策还需要这些管自己的机构同意;这就是美国制度与中国体制的根本不同。而中国虽说是集体负责的决策体制,可实际却是没有人负责的机制;以国有资产管理为例,有效益时是领导者的决策英明;于是奖励与吹嘘是我们社会的共同点。如果失败了,则是集体决策而全民承担;这不是个人现象,而是我们社会的普遍规律。如果胡鞍钢连中国社会这个规律都不知道,那对集体领导体制恐怕是想当然的。我们知道毛泽东时代的党委集体决策还有争议,甚至党委会上拍桌子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为什么,因为这党委会上的干部基本受上一级组织管理;所以党委会上的一把手也没有人事任免权,充其量只有向上反映情况的权力。改革开放后我们社会的人事权下放,所以党委领导班子的人员实际都是一把手的心腹;因为人事定员权不在上级组织部门,充其量上级组织部门也就只有个审批权或备案权。正因为如此,今天的集体决策实际也就是一把手的拍脑袋决策;而党委会上的其它人全部只有附和的权力。这也是我们社会相当多的决策低级到老百姓都一目了然,但领导那里却还是高明的决策;因为这些一把手整天在英明的吹捧下,自己连自己有几斤几两都不知道了;所以随心所欲决策应该也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特色和普遍规律,这也是我们永远只能生活在中国特色中而不能与国际接轨的原因。这时肯定胡鞍钢不服气,我们不是还有人大和政协吗;我不知道这些年参加两会直接反对了几项领导决策,反正我见到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全部是去听领导指示的;试想一个完全是来听领导指示的会议上,这些人还能对领导的决策说三道四吗?根本不可能,因为我们看到的全部是领导决策英明;而且每次都是前无古人与后无来者。后来才知道这些人根本不是因为自己有能力来参与决策,而是因为这是领导安排的荣誉;所以大家相当珍惜这机会,又有谁敢说领导的决策错误。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现在有人一方面极力放大毛泽东当年这方面的错误,另一方面却是自己继续步毛泽东当年这个后尘;从而使我们社会不是问题越来越少,而是问题越来越多;这难道就是集体领导制的高明吗?最后胡鞍钢说:“中国共产党人承受着世界上最庞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面临着世界上最复杂的国情;却在最短的时间内为世界作出了最突出的减贫贡献、增长贡献和发展贡献”。如果这话说的是毛泽东时代,我没有任何话说;因为那时我们都在享受社会主义的大锅饭。可如今却是中国社会的所有资源全部是国有,而国有却只养活中国社会不到四分之一的人;因为我们社会四分之三的人全部是自谋出路者。这也是中国社会两极分化的结果,还是中国老百姓全世界到处如同蝗虫那样捞取财富的原因;因为中国财富要养官(富)一代、二代或三代等,这也是这些人全世界眩富而令世界目瞪口呆的原因。因为本该养活十三亿人的社会资源,现在被这些人据为己有而成为富人了;相反自谋出路的老百姓还得自己到处找财富来支付我们社会越来越多与越来越大的内部消费。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彰显了中国权力者的极大政治智慧还是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发扬光大,但却知道两极分化总是英明决策的暇疵;同时还是管理学上的败笔。

⑹ 什么是集体领导

集体领导是一种领导方式,是针对一把手一人说了就算数而言。集体领导就是大事、全局性的问题,如重要干部的推荐、任免和奖惩,都集体商定,而不是由个人或少数人决定。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规定:“凡属方针政策性的大事,凡属全局性的问题,凡属重要干部的推荐、任免和奖惩,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党的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要关心全局工作,积极参与集体领导。”
“对于应当经集体讨论决定的事项而未经集体讨论,也未征求其他成员意见,由个人或少数人决定的,除遇紧急情况外,应当区别情况追究主要责任人的责任。
党的各级领导班子成员不遵守、不执行集体的决定,或未能按照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履行自己的职责,给工作造成损失的,应当追究责任。”
同时该规定明确提出,“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党的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应当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支持领导班子成员在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领导班子成员要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维护和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

⑺ 集体领导体制的优势比较

中国特色的“集体领导制”,以其优异的实践证明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基于“集体领导制”的历史发展逻辑和制度创新内涵,这一机制的比较政治优势可概括为:决策行为不翻烧饼、决策效果可预期、决策影响可预见、决策思路可延续。
美国的“两党制”和“总统制”,其松散的政党组织结构、羸弱的组织控制能力、低下的政党向心力和决策智慧集成水平、“从天而降”(指全凭能言善辩、开空头支票,获得1/4选民的支持即可当选)的国家最高领导人、对实质性问题的忽视和拖延,使得美国的政治学者也不得不承认,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可能是更明智的,也可能更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