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捧杀
扩展阅读
现在中国有几大常委 2025-07-09 13:11:38
歼31垂直起降成功 2025-07-09 13:09:59
环保餐具 2025-07-09 13:09:09

捧杀

发布时间: 2021-06-25 13:23:35

A. 网络用语捧杀是什么意思

捧杀这一词是最近这几年最火的网络用语。解释为对某人过度的吹捧或者赞美,使被捧的人骄傲自负,停滞不前甚至最后走向失败。

不是现代人创造的词语,早在古代典故《风俗通》中就有记载: “长吏马肥,观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驰驱不已,至于死。”意思就是说杀你马的人就是在旁边那些给你马鼓掌的人,夸之者就是害之者。也就是捧杀。

后来,鲁迅先生也曾在《骂杀和捧杀》中提到捧杀,鲁迅先生认为捧杀就是人被过度吹捧后无法正确认清自己,从而难以进步,最后导致堕落。

捧杀手段是为了达到被赞美者变得骄傲自满或招致他人反感的目的。


出处:

捧杀,这个词最早出现于《风俗通》,网络用语中的解释大概是指通过过度赞赏某人,而达到找人厌烦的目的。

毫无疑问有太多居心叵测的人试图用捧杀的办法来毁掉肖战,而这一招实在是太绝了几乎让人无法反击,因为说到底那些都是夸奖啊,根本无法分清真心话还是捧杀。

B. 捧杀是什么意思

《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过分地夸奖或吹捧,使被吹捧者骄傲自满、停滞退步甚至导致堕落、失败。

捧杀此典故出自《风俗通》:“长吏马肥,观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驰驱不已,至于死。”五四运动中蔡元培先生5月9日在辞职启示中引用了这个典故,原话:“吾倦矣,‘杀君马者道旁儿’”。

白话释义:杀你马的人就是在旁边那些给你马鼓掌的人,夸之者就是害之者。也就是捧杀。

(2)捧杀扩展阅读

历史上的经典捧杀事例:

鲁迅先生说过,欲置人于死地,可“棒杀”,即打死对方,也可以“捧杀”,即用不停的吹捧,使对方在自我陶醉中完蛋。后者之意,就是“杀君马者道旁儿”。

“捧杀”之理易懂,但屡屡成功,因在何处?就在于它既有吹嘘、拍马之谗,又有恭维、颂德之音,一时齐发,使人眼花缭乱,甚至常有“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之叹。

陆逊假意非常仰慕关羽的风采,希望得到善待和教诲。那些提醒关羽的话,也并不是关羽看不到这些,好像只是为了引起关羽的注意似的。

也难怪关羽看了陆逊的信,觉得有“谦恭、愿意尽忠和托付自己前程的意思,于是就放了心,不再怀疑东吴会有异动”,逐渐撤出防守军队赶到樊城。这也就导致了关羽的兵败被杀。

C. "捧杀"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捧杀意思:

1、过分地夸奖或吹捧,使被吹捧者骄傲自满、停滞退步甚至导致堕落、失败。

2、捧杀一词亦作为网络流行词汇,意为过分地赞扬和吹捧,来达到被赞扬者变得虚荣自负或招致他人反感的目的。

捧杀典故出自《风俗通》,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中有一篇《骂杀与捧杀》。

简介:

1、捧杀此典故出自《风俗通》:“长吏马肥,观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驰驱不已,至于死。”五四运动中蔡元培先生5月9日在辞职启示中引用了这个典故,原话:“吾倦矣,‘杀君马者道旁儿’”。 意思就是说杀你马的人就是在旁边那些给你马鼓掌的人,夸之者就是害之者。也就是捧杀。

2、释义:过分地夸奖或吹捧,使人骄傲自满、停滞退步甚至导致堕落、失败。《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1033页。

3、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中有一篇《骂杀与捧杀》,原文:现在有些不满于文学批评的,总说近几年的所谓批评,不外乎捧与骂。

4、网络流行词汇,意为过分地赞扬和吹捧,来达到被赞扬者心虚或招致他人反感的目的。

《骂杀与捧杀》:

摘录

其实所谓捧与骂者,不过是将称赞与攻击,换了两个不好看的字眼。指英雄为英雄,说娼妇是娼妇,表面上虽像捧与骂,实则说得刚刚合适,不能责备批评家的。批评家的错处,是在乱骂与乱捧,例如说英雄是娼妇,举娼妇为英雄。

批评的失了威力,由于“乱”,甚而至于“乱”到和事实相反,这底细一被大家看出,那效果有时也就相反了。所以现在被骂杀的少,被捧杀的却多。

人古而事近的,就是袁中郎。这一班明末的作家,在文学史上,是自有他们的价值和地位的。而不幸被一群学者们捧了出来,颂扬,标点,印刷,“色借,日月借,烛借,青黄借,眼色无常。声借,钟鼓借,枯竹窍借……”〔2〕借得他一榻胡涂,正如在中郎脸上,画上花脸,却指给大家看,啧啧赞叹道:“看哪,这多么‘性灵’呀!”对于中郎的本质,自然是并无关系的,但在未经别人将花脸洗清之前,这“中郎”总不免招人好笑,大触其霉头。

人近而事古的,我记起了泰戈尔〔3〕。他到中国来了,开坛讲演,人给他摆出一张琴,烧上一炉香,左有林长民〔4〕,右有徐志摩〔5〕,各各头戴印度帽。徐诗人开始绍介了:“纛!叽哩咕噜,白云清风,银磐……当!”说得他好像活神仙一样,于是我们的地上的青年们失望,离开了。神仙和凡人,怎能不离开明?但我今年看见他论苏联的文章,自己声明道:“我是一个英国治下的印度人。”他自己知道得明明白白。大约他到中国来的时候,决不至于还胡涂,如果我们的诗人诸公不将他制成一个活神仙,青年们对于他是不至于如此隔膜的。现在可是老大的晦气。

以学者或诗人的招牌,来批评或介绍一个作者,开初是很能够蒙混旁人的,但待到旁人看清了这作者的真相的时候,却只剩了他自己的不诚恳,或学识的不够了。然而如果没有旁人来指明真相呢,这作家就从此被捧杀,不知道要多少年后才翻身。

D. 捧杀是什么意思

捧杀[ pěng shā ]释义为过分地夸奖或吹捧,使人骄傲自满、停滞退步甚至导致堕落、失败。

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中有一篇《骂杀与捧杀》,同时作为网络流行词汇意为过分的赞扬,来达到被赞扬者心虚的目的。

例句:“批评的失了威力,由于‘乱’,甚而至于‘乱’到和事实相反,这底细一被大家看出,那效果有时也就相反了。所以现在被骂杀的少,被捧杀的却多。”

捧杀出自《风俗通》:“长吏马肥,观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驰驱不已,至于死。”五四运动中蔡元培先生5月9日在辞职启示中引用了这个典故,原话:“吾倦矣,‘杀君马者道旁儿’”。 意思就是说杀你马的人就是在旁边那些人给你马鼓掌的人,夸之者就是害之者。也就是捧杀。

相近词语:

吹捧:读音:chuī pěnɡ,英文:Flatter,注音:ㄔㄨㄟ ㄆㄥˇ,意思是吹嘘捧场,奴颜婢膝地颂扬。

例句: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评价别人,不要吹捧。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捧杀

E. “捧杀”是什么意思

“捧杀”的意思是:过分地夸奖或吹捧,使人骄傲自满、停滞退步甚至导致堕落、失败。

“捧杀”出自《风俗通》,原文如下:

“长吏马肥,观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驰驱不已,至于死。”

五四运动中蔡元培先生5月9日在辞职启示中引用了这个典故,原话:“吾倦矣,‘杀君马者道旁儿’”。 意思就是说杀你马的人就是在旁边那些人给你马鼓掌的人,夸之者就是害之者。也就是捧杀。

F. “捧杀”是什么意思

此典故出自《风俗通》:“长吏马肥,观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驰驱不已,至于死。”五四运动中蔡元培先生5月9日在辞职启示中引用了这个典故,原话:“吾倦矣,‘杀君马者道旁儿’”。

意思就是说杀你马的人就是在旁边那些人给你马鼓掌的人,爱之者就是害之者。也就是捧杀。

G. 捧杀什么意思

爱之者就是害之者。
过于宠爱,反而害了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