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皇帝御驾亲征,为什么朱棣把敌人打吐血,朱祁镇却被生擒
明朝有两位皇帝,都曾御驾亲征,一位一战把敌人打吐血,平安了35年,一位一战被敌人生擒。这两位皇帝是谁呢?就是明成祖朱棣和明英宗朱祁镇。
朱棣北伐在历史上非常著名,这位不光坐在金殿上威风,打起仗来杀敌更是威风,他以后的皇帝很少有能和他相比的。朱棣可算是一生戎马,五次亲征北伐,打服了鞑靼、瓦剌和兀良哈,在第五次北伐胜利回师后病逝。
朱棣第一次、第二次北伐打得最漂亮,第一次大破五万蒙古铁骑,第二次一战把瓦喇打吐血,35年不敢窥视中原。
朱棣第一次北伐后,瓦剌开始蠢蠢欲动。1413年(永乐十一年),瓦剌军进驻胪朐河,窥视中原。1414年(永乐十二年)二月,朱棣御驾亲征,在三峡口击败瓦剌一股游兵。明军行至勿兰忽失温,3万瓦剌军依山分三路阻击,朱棣派骑兵冲击,引诱敌兵离开山势,然后用大炮轰击。朱棣亲率铁骑杀入敌阵,瓦剌军败退。朱棣又乘势追击,兵分多路夹击瓦剌军残余,把瓦剌军彻底打吐血,此后35年不敢再偷看中原。
35年之后,瓦剌胆又肥了。正统十四年(1449),也先兵分四路进攻明朝,自己亲率精骑攻大同。英宗朱祁镇在王振怂恿下,率领号称50万(事实上只有20万)大军御驾亲征。大军到达大同后,王振听说前方明军被也先打得惨败,便让朱祁镇回师。可明军在回师途中,王振想带着大军到老家耍耍威风,可走了没多久,他怕大军踩了他的庄稼,大军又原路返回。这样一折腾,也先的蒙古铁骑就追上了。
朱祁镇率明军主力来到土木堡,瓦剌军迅速包抄,切断水源。明军断水二日,兵马饥渴难熬。英宗和王振急欲摆脱困境,遂遣使往瓦剌军营议和。王振下令全军移营觅水,人马争路,相互践踏,军阵大乱。也先乘机指挥精骑从四面入阵。明军惊恐,指挥失灵,一场混战,明军惨败,朱祁镇被瓦剌军生擒。
朱祁镇被生擒后,表现得还算够爷们。这是后话,咱就不说了。都是当皇帝,都是御驾亲征,朱棣为什么一战把瓦剌军打吐血,朱祁镇为什么一战被生擒呢?归根结底还是领导水平问题。朱祁镇9岁登基当皇帝,但当家主事的是张太后和“三杨”,他每天就和太监王振一块玩,而且被王振洗脑了。1446年,张太后和“三杨”相继去世后,朱祁镇才正式当家主事,但真正说了算的是王振。朱祁镇亲征瓦剌,实际上是被王振绑架的,他自己一点主意都没有,王振又不懂行军打仗,带兵出来只是为了玩,结果就把五十万大军玩进去了,把朱祁镇的皇位玩没了,他自己也被朱祁镇第一保镖樊忠一锤砸死了。由此可见,皇帝没有主见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2. 樊忠的介绍
樊忠(1400~1449),陕西人氏,字号不详,明朝世袭将官,武力过人,因耍一手好锤,在英宗驾前担任护卫。因诛杀中国历史上遗臭万年的大宦官王振而出现在部分历史教科书中。
3. 求知明朝的大太监王振的简介,要详细的,我只知个大概
【王振】(?-1449年)是明朝时期的著名宦官,山西蔚州(现今河北蔚县)人。
{早年}
王振最初入宫时是位负责在内书堂教小太监读书识字的宦官。王振本是读书人,但因屡试不成,最终“净身”入宫教授小太监读书识字。
王振与其他宫中的头脑木讷的宦官和需要处处回避问题的教师不同,王振是个读书人,通文墨晓古今,自然受到欢迎。他知道在宫中要出人头地就必须依付在朝廷中举足轻重的靠山。后来他成功寻找到他的大靠山:当时的太子朱祁镇,就是之后的明英宗。由于王振不同其他的宦官和教师,他知道很多对朱祁镇来说闻所未闻、见未所见的事物。两人很快就亲近起来,这位太子更尊称王振为“先生”,王振得到了赏识便从一班宦官中脱颖而出,王振想得到的不是钱财和名誉,而是无限的权势以及地位。
{掌握大权}
王振的地位在太子心中愈来愈高,当时九岁的朱祁镇登基后八个月后便任命王振入掌司礼监。这个职位是明朝宦官二十四衙门中最高的。由于明朝的中央集权,皇帝的大权于一身,但由于政务繁复,不是一位皇帝可管得了,政务自自然然落到宦官的手中。
王振掌管了司礼监便可利用到英宗的宠信,以代批奏章、传达诏谕等的方式,欺上瞒下、控制朝廷了。后来,王振为一试自己的权力,便下令在京师朝阳门外修了一座将台。又召集来守卫京师的各卫武官,校试射骑,又请英宗阅兵,但实际上是要收取兵权。有一个叫纪广的人,是王振的亲信,王振利用这机会把纪广报了个武官第一,请英宗下旨,升他为督都佥事。
但由于英宗左右有张太皇太后、张辅、杨荣、杨士奇、杨溥以及胡等重臣,王振不敢胡作非为,只好等待机会。到了正统七年,王振的最大障碍物—张太后逝世,“三杨”只余下年时已高的杨溥。此时,王振便开始胡作非为,先命人摘下朱元璋挂在宫门口不准宦官干政的铁牌。后来又在皇城大兴地土、排除异己。最过份的是他与同党制造大量钢铁箭镞卖给瓦剌,以换取良马。
{土木之变}
为了粉饰太平以巩固自己的地位,王振便讨好瓦剌,对于瓦剌来朝贡的使者,必会待遇优厚、有求必应。瓦剌看出明政府的软弱便不断增加贡使(按规定,瓦剌的贡使不得多于五十),瓦剌贡使稍有不满使在边境上制造事端,王振等人只好满足他们的要求。
到了正统十四年的春,瓦剌带来了二千贡使,更报称有三千人之多。王振未能满足瓦剌的要求,于是对边境攻击,边境的守军根本不是瓦剌的对手,连续几次的惨败传到英宗的耳中。便第一时间找王“先生”商议。
后来,王振提以皇帝亲征以振军心,但实质上,王振一来是不想自己的家乡受到战火的蹂躏(因战事就发生于王振家乡附近),二来是想在英宗面前炫耀一下。在亲征途中,明军节节败退的消息已传到王振的周围,王振自然没把消息告诉英宗。而在路途中,王振怕自己的家乡度人马踩坏,又绕了一段路,明军死伤惨重。
亲征的第十四日,瓦剌军假意退走,又派使者议和。王振信以为真,于是下令士兵到附近取水。谁知瓦剌军从四面八方冲出来,明军措手不及,阵脚大乱。英宗已知大势已去,连忙下马,不久后度瓦剌军所俘虏,史称“土木堡之变”。王振被吓得魂飞魄散,还想逃跑。最后被护卫将军樊忠所杀。
王振之死一说是被剑砍死,二说是被打死。明英宗复辟后,赐王振祭葬,立祠“旌忠”———。
4. 中国十大奸臣是怎么死的
1.太监宰相第一人——秦·赵高
赵高本赵国贵族后裔,春和灭时被掠入秦,父子先后被阉,少年赵高饱尝人间辛酸。入宫后暗立复仇之志,忍辱负重悉心侍侯少公子胡亥深得秦始皇赏识。
公元210年,秦始皇病死沙丘,赵高策划阴谋,巧言厉色拉李斯下水,瞒天过海,矫诏逼杀公子胡苏,将大将军蒙括史弟下狱,成功邦助胡亥篡位。事后升为郎中令,控制朝纲。接着赵高充分施展其凶残手段,诛杀异已腰斩同盟者李斯,他指鹿为马,玩秦二世股掌之上,最后发动政变,逼杀二世。千古一帝秦始皇在天之灵他怎能明白,铁打的大秦江山竟然毁于一阉人赵高之手?
2.敛财弄权乱汉宫——东汉·张让
东汉末,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宦官集团独霸朝纲,权倾天下。张让颖州(今河南禹州)人。他从宫中一杂役太监,逐步爬上太监首领中常侍。他怂恿昏君刘灵帝刘宏设立“四园卖官所”,公开卖官敛财。又在汉宫西苑设“裸游馆”,专供灵帝淫乐,哄得灵帝喜笑言开。他“僭越”朝制,把自家庄园建得皇宫还高,又怕灵帝发现,挖空心思拿“天子不可登高,登高必遭大祸”来蒙骗灵帝,这个昏君竟然确信,还口口声声称张让为父,真是昏君奸臣,一路货色。
张让率领十常侍,颠倒黑白除异已,捏造罪名杀朝臣,终于引起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不满。张让又先下手为强,诱杀何进,导致京师卫军变乱,杀尽宫中几千太监,张让也走上绝路,投身黄河。
3.太监军师——唐·高力士
高力士是大唐一代最有权谋的太监这一。他从一流浪少年,遭阉入宫侍奉女皇帝武则天,目睹深宫中种种险恶和残酷,逐渐领会了一套处绝学。“神龙革命”中他随机应变,择主而事,投靠李隆基,将主子武则天拉下马。后又出谋划策,助李隆基诛杀韦后和太平公主,终成唐明皇最忠实的心腹奴才。不过,高力士在创造唐朝“开元盛世”的过程中出过不少力,献过不少良策,这在中国历届太监中,算是出类拔荟的高人了。
高力士在历史舞台上演出最精彩一出戏,是他一手撮合了杨玉环和唐玄宗的旷世姻缘。是他成就了杨贵妃,也是他在马嵬坡缢死了杨贵妃。成也力士,败也力士。真是美人一笑媚千古,空留长恨在人间。
4.阉海权宦 厚黑高手——唐·李辅国
从夏朝到清代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宫中太监,成千上万,且不去说好坏忠奸,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印迹者不多,象李辅国这样的太监宰相,只赵高和他两人其后再无来者。
大凡乱国枭雄,都有一套超乎常人的厚黑心术,李辅国是此中圣手。阿谀奉迎,溜须拍马,他不学就会。翻云覆雨,落井下石,他无所不能。谋害同类,残杀异已,他从不手软。从亲王、宰相到皇后、皇帝,有用时可成为手中权杖,无用了则手起刀落,痛杀干净。李辅国一生忙碌,谋权固位,巧取豪夺,拥城国之富,最后落了个身首异处,尸弃荒野。
5.监军误国 流毒四海——宋·童贯
童贯,少年净身入宫,投于大太监李宪门下。他为人乖巧,揣摩功夫十分了得,精于媚术。徽宗即位后,他如鱼得水,使出浑身解数,献古玩,弄字画,用尽心思讨得这位风流天子的欢心,从此平步青云。他与蔡京联手,排挤朝臣。公(即蔡京)媪(即童贯)二相,朝内朝外,互相勾结,独霸北宋军政大权,朝野百官,尽出其门,童太监成了“童大王”。童贯独领兵权二十年,北宋在与辽、金的战争中屡战屡败,国力日虚,他却兵权永固,足见他保权固位手段之高。
6.自阉走向富贵路——明·王 振
王振本是一介失意文人,他从历史上不胜枚举的宦官发迹擅权事例中,找到了一条代天行事,富甲天下的捷径,获得了自我阉割的精神力量。于是他像赌徒一样,把肉体和人格作为赌注,用自我阉割的代价,铺就一条飞黄腾达之路。他置传统观念与社会议论于不顾,排斥辅政大臣;盗毁朱元璋严禁宦官干政的铁牌,使宦官公开地走上政治舞台;大权独揽后,疯狂敛财,打着皇权的旗号干预财政,贪脏受贿,把发财的主意打到了和尚尼姑头上;翦除政敌手段,阴险毒辣,肢解残杀刘球,为明英宗时期最为骇人听闻的惨案。王振专权乱政,导使英宗被俘,自已也送上绝路,被护卫将军樊忠一锤砸死,魂归黄泉。
7.八虎之首“立皇帝”——明·刘 瑾
刘瑾,明史上最有名的太监之一,人称“立皇帝”。他少年入宫,凭借好用的头脑,学会一身钻营功夫,得到大太监李广赏识推荐入东宫侍奉太子朱厚照。他倾心尽力讨太子欢心,不久成为太子心腹内臣。太子继位后,刘瑾连连升迁,很快当上了司礼太监,代皇帝批答天下奏章。他把贪淫乐的明武宗哄入豹房,炮制“奸党”名单,把56位正直朝臣一网打尽。朝廷的一切决断独揽,成了无名有实的“刘皇帝。他还依靠东西厂和锦衣卫等机构大搞恐怖,使天下人人自危。又妄改朝制趁机广纳赂贿,朝臣纷纷仿效,贪风四起,明王朝由是江河日下。
8.阉海第一枭淫——明·魏忠贤
魏忠贤,本是一市井恶少,目不识丁,却谙熟拍马绝技,入宫不久,得太监王安提拔,又与皇孙奶娘客印月打得火热,并接近万历皇帝,地位和权势与日俱进。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后,他和客印月开始揽权干政。他恩将仇ǔ?醢玻?谱呶撼??壬背?迹?笮嗽┯??渡倍?值常?街驳秤穑?猿啤熬徘?辍保????斯僮ㄈ?夜?淖罡叻濉K?唤鱿状阂┧擞粱实垡?荩?砸讶⑵弈涉??蓝崽煜旅衽??λ蓝嗌俦∶?煅铡3珈趸实奂涛缓螅?褐蚁捅怀??br>9.恃功骄横终伏诛——清·安德海
安德海,10岁入宫当太监,由于办事灵巧,颇有眼色,深得主子欢心,称他“小安子”。1861年,他遇到了一个机会,就一步登天。是年,咸丰帝临终密诏,由其独子载淳继位,肃顺等八臣摄政,并密令:如那拉氏弄权,可除之。安德海把遗诏密报那拉氏。咸丰死后,他充当那拉氏和恭亲王的密使,奔走于热河和北京间,使辛酉政变一举成功。“小安子”劳苦功高,慈禧太后破格提拔他为总管大太监。
安德海成为慈禧心腹后,恃功自大,干预朝政,打压恭亲王,挑拔两宫皇太后,树敌众多,他疯狂敛财,骄横处世最后落个伏诛济南,身首异处的下场。
10.清代厚黑第一阉——李莲英
李莲英从咸丰六年(1856)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出宫,在清宫长达五十二年。是慈禧太后最宠爱的贴自太监,也是清代品位最高、权势最大、财富最多、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大宦官。他对主子的奴才嘴脸,和对同类的凶狠残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狐假虎威,有恃无恐,置诸侯于脑后,视军机大臣为等闲,;朝中大员及外省督抚,无不对其巴结奉承,仰其鼻息。举凡国政朝纲、清廷要务,无不与闻,无不参预。
5. 樊忠是谁
樊忠 明朝护卫将军此人因诛杀中国历史上遗臭万年的宦官王振而出现在部分历史教科书中。 土木堡之变中,权倾一时的司礼监王振不顾百官反对而挟持明英宗出征瓦剌。征途中,王振为私人利益而置三军安危于不顾,屡作错误决策,致使20万明军陷入绝境,20万大军全军覆没。当时,明英宗身边的护卫将军樊忠义愤填膺,说道:“吾为天下诛此贼!”举锤击杀了王振,一时大快人心。后事不详。(应该是在保护明英宗的突围中战死。)
6. 土木堡被俘的明皇帝是谁
更多图片(87张)
明英宗睿皇帝朱祁镇(1427—1464),汉族,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
7. 古丈现任县长副县长
古丈现任县长邓晓东,副县长胡丕宇、石远胜、梁章兴。
邓晓东,男,土家族,1966年10月出生,湖南永顺县人。1988年7月参加工作,199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文学学士,研究生学历。
现任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2020年3月,湖南省人民政府表彰其为“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7)樊忠扩展阅读
古丈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自治州中部。横跨东经109°4′44“-110°16′13〞、北纬28°24′05〞-28°45′57〞。东西宽51.36公里,南北长40.52公里,总面积1297平方公里。武陵山脉中段,西抵保靖、东接沅陵,南连泸溪、吉首,北近永顺。
古丈县地质构造属于中国东部新华夏系构造第三隆起带中段,古丈一凤凰新华夏亚带。构造走向,主至向北北东展布。燕山运动后,被剥蚀为准平原。由于喜山运动和第四泛新构造的影响,准平原有所抬升,皱褶断裂极为发育。
参考资料来源:古丈县人民政府-政府领导
8. 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大太监
太监在古代其实是被称为“宦官”,他们在古代是为皇室役使的男性官员,而我们现代人把被阉割生殖器后的男性都称为太监其实是不对的,当然这跟题主的问题没啥太大关系,我们还是说一下题主的问题吧。
先来给大家说一下历史上的十大宦官分别是哪些,排名的话介绍完再说。
历史上的十大太监分别有:秦朝的赵高,汉朝的蔡伦,汉末的张让,北魏朝的刘腾,唐朝的高力士,唐朝的李辅国,宋朝的童贯,明朝的魏忠贤,明朝的郑和,清朝的李莲英。
其次就是明朝的郑和了,有很多人对郑和有误解,认为如果不是郑和下西洋,中国不会出现被多国攻击的场景,其实在我看来,郑和的功绩是所有太监中最厉害的,以太监之身成为当代近乎最厉害的航海家,开通了中外交通最远的航路,帮助马来西亚建国,让海外诸国争来朝贡,能创造出如此盛事的人难道还不值得尊敬吗?
9. 历史上哪位君主最富传奇色彩
明英宗朱祁镇,宣宗皇帝的长子,朱祁镇是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皇帝,从其出生起,就沉浮变幻。宣宗皇帝的子嗣一直不旺,胡皇后没能为宣宗生下一个皇子,孙贵妃虽然也没能生子,但想出了一条偷梁换栋的计策,她派人在宫中四处打探看哪位宫女被皇帝临幸后怀有了身孕,于是将找到的宫女藏在秘室之中,与外界隔绝,派专人送饭、照看。然后买通御医,对外号称怀孕,并伪装了许多怀孕的迹象。由于当时孙贵妃深的皇帝的宠爱,因此无人敢透露半点风声,就这样十月怀胎,宫女顺利产下一子,孙贵妃马上派人将孩子抱到身边,秘密处死了宫女,然后派人立即通知宣宗,自己也装出一幅产后非常虚弱的样子。就这样这个小男婴就成了孙皇后的亲生儿子,而这个小孩就是后来的英宗朱祁镇。
七岁时就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年号正统。正统朝的政治日趋腐败,著名的大太监王振就是正统朝宦官专政的代表人物。瓦剌太师也先对明朝发动战争,英宗年少气盛,御驾亲征,从京师附近临时拼凑了50万大军开始亲征。由于连天大雨,加之粮饷接济不上,军队的士气非常低下。行到大同附近,看见被也先杀的尸横遍野明军尸体,英宗动摇了,于是决定撤军。但是王振的老家在蔚州,离大同非常近,英宗决定大军绕道蔚州撤退,希望给王振衣锦还乡的机会,于是大军开始朝蔚州方向移动。这时,王振又心血来潮,怕大军经过会踩坏家乡的庄稼,自己就会背上骂名,建议按原路撤军,就这样宝贵的时间被耽误了。当大军行到怀来附近时,由于辎重还没有赶到,于是王振下令原地驻扎等待。如果这时英宗能够进怀来城驻守,那么历史将被改写,不过历史就是历史,没有那么多的假设,就在怀来城外的土木堡,明军被也先军赶上并包围,明军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王振被明将樊忠杀死,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野等大臣战死。这就是著名的土木之变。英宗也开始了他一年的俘虏生活。
但是英宗被俘后,也先也觉得非常难办,好在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认为英宗奇货可居,也先留下英宗,英宗也得以保全了性命。英宗被俘的最初一段时间,也先总是带着英宗到处招摇撞骗,但都遭到了明朝边将的回绝,不久之后孙皇后与朝廷重臣立成王朱祁钰为帝,年号景泰。这样,也先想靠英宗大捞一把的计划失败了,于是气急败坏的也先率领瓦剌精锐骑兵浩浩荡荡杀奔北京,北京军民在兵部尚书于谦的带领下给也先军以沉重的打击,也先率队败回蒙古。也先开始着手与明朝讲和并宣称“迎使朝来,大架西去”,可是当时景泰帝已经座稳地位,不想派人迎回英宗,但是派往瓦剌的使者名叫杨善,他变卖家产买了许多奇珍异宝,并靠着他的巧舌如簧,硬是在没有圣旨的情况下迎回了英宗,英宗皇帝终于结束了他一年的北狩,回到了北京。
英宗回到北京,在短暂的仪式之后英宗被软禁在南内,开始了他7年的软禁生活。即便如此,景泰帝还是不放心,他将南宫的大门上锁并灌铅,加派锦衣卫看守,食物由一个小洞递入,就是这点食物有时还被克扣,英宗原配钱皇后不得不自己做一些女红,派人带出去变卖了以补家用。景泰帝为了避免有人与英宗联系,还派人将南宫的树木全部伐光。英宗就在惊恐与饥饿中度过了7年的软禁生活。
景泰8年,景泰帝得了重病,但是储嗣的问题还没有确定下来,众大臣决定在第二天上朝时进谏,请求皇帝早建储君。谁知就在这天夜里爆发了“夺门之变”,五清侯石亨,徐有贞,宦官曹吉祥等人密谋帮助英宗复辟,石亨以保护京城安全为名调兵进城,并很顺利地进入了皇城,撞开了南宫宫门,请英宗登辇,直奔大内,兵不血刃进入了皇宫。这时众朝臣按序走入奉先殿,可眼前的一切使他们目瞪口呆,宝座上的皇帝已经不是景泰帝了,而是8年前的正统皇帝,正在众人犹豫之际,徐有贞站出来大喊“上皇复辟了”,众朝臣见此,只好跪倒山呼万岁,英宗就这样又重新取得了皇位。景泰帝正在后宫梳洗,听到这个消息后瘫倒在地,心知一切都已经完了。
英宗复辟后,改元天顺,景泰帝在一个月后病死,以亲王礼葬在了北京西山。在石亨和曹吉祥的极力劝说下,英宗杀害了北京保卫战的总指挥于谦,是英宗即土木堡之变后的人生又一大污点。总体而言,复辟后的英宗因为经历了诸多坎坷,还是做了很多好事,如任用了李贤、王翱等贤臣,先后平定了石、曹之乱,社会还是向前发展的,他释放了从永乐朝就开始被囚禁的“建庶人”(建文帝的儿子),恢复宣德朝胡皇后的称号,下旨停止帝王死后嫔妃的殉葬,他的这些举措被史学界称为“盛德事可法后世者矣”。天顺八年正月,英宗病逝,享年三十八岁。年号正统、天顺,也是明代唯一一个有两个年号的皇帝,庙号英宗(功业不足为英)
10. 樊忠尉有哪些著名的诗歌
一、樊忠慰著名的诗歌有:《红草莓》、《岩石》、《悬棺》、《黑豹》、《挽歌 》、《悬棺》等。
二、扩展知识:
1、人物简介:樊忠慰,男,中国云南昭通市盐津县,1968年2月生于云南盐津县兴隆乡。1989年7月毕业于昭通师专政史系。1991年8月以来,在《诗刊》发诗70余首,在《绿风》、《十月》,《人民文学》《中华文学选刊》《诗选刊》《星星诗刊》《诗歌报》《诗潮》《作品》《人民日报》《滇池》《边疆文学》《满族文学》等报刊发表大量作品,参加《诗刊》第十四界青春诗会,有诗被译成英文,部分作品被电台、网络、选本和评论界关注。著有诗集《绿太阳》,曾荣获云南民间王中文化奖,云南省政府文学二等奖,《诗刊》《星星诗刊》《边疆文学》《云南日报》等奖项,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云南作协签约作家,现居家病养。全国诗歌大奖获得者,2004年“第七届王中文化奖”获得者。
2、代表作欣赏:《红草莓》
喊我的红草莓,
五颜六色,
我喜爱微笑着奔跑的红草莓,
还有背着露水的红草莓,
羞红了身子的红草莓。
这么多的红草莓是一颗红草莓,
这么多的我是一个我。
谁忍心用爱伤害爱,
用纯洁伤害纯洁。
大风吹落晚霞,吹落血,吹不落我的红草莓。
红草莓醉得我的手指发颤,你要什么天空,我都捧给你。
红草莓,我多穷啊,
为何我的皮肤是黄金的颜色。。。。。
是多么伟大而朴实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