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哪里可以下载纪录片《中国》
这里有.....带字幕的新版三段《中国》ED2K链接
Ⅱ 《中国十大必看纪录片》是什么纪录片
《请为我投票》、《英和白》、《高三》、《算命》、《老唐头》、《河西走廊》、《故宫100》、《布衣中国》、《我从汉朝来》、《汉字五千年》。以上10部纪录片深刻的反应了事物的发展和文化内涵,值得深思。
9、《我从汉朝来》:汉朝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汉族就是在这一时期得名。本片以独特的视角“汉画像石”作为核心线索,三年间寻访百余处历史遗迹,用影像复原了画像石记述的历史事件。
10、《汉字五千年》:用讲故事的方式,借助32个富有代表性的汉字,将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人以及历史充分展示出来,生动描绘了一幅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卷。看完才明白,汉字的博大精深是其它任何文字不可比拟的。
Ⅲ 有没有什么好的有关中国上下5000年历史发展的纪录片
宋朝纪录片《宋朝历史全程记录》《南宋》《中国十大王朝大宋王朝》《南海一号》。
Ⅳ 中国第一部纪录片是什么
《流浪北京》,《流浪北京》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真正的记录片。
吴文光之于中国新记录片的意义相当于崔健之于中国摇滚。该片先后拿去参加了多个国际电影节(香港国际电影节,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日本山形国际记录片电影节,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新加坡国际电影节等) 。
(4)纪录片中国上中下扩展阅读:
《流浪北京》从1988年开始拍摄,1990年剪辑好的关于“北漂一族”的纪录片,那群人当时被称作“盲流”,现在冠予的头衔是“独立艺术家”。
影片分为六段:
1、为什么到北京;
2、住在北京;
3、出国之路;
4、1989年10月;
5、张夏平疯了;
6、《大神布朗》上演。
70分钟的片子讲述了几个暂居北京的画家、作家的故事,最终都通过婚姻的方式出国的张慈、张大力,精神分裂但终于也结婚出国的张夏平,通过摄影展去法国而留在那里的高波,留在北京的独立戏剧导演牟森,还有摄像机背后的独立纪录片导演吴文光。
Ⅳ BBC有关中国的纪录片
1.《中国故事》:
Michael Wood探索了世界上最新超级大国的历史,从古代到现在。从无锡开始,Michael 加入秦氏家庭的团聚会,300个亲戚聚集在一起膜拜他们的祖先秦观。为了寻找中国国家的起源,他参观了二里头的发掘,看到了公元前2000年精美的绿松石龙杖。
2.《中华的故事》:
英国广播公司(BBC)二台2016年1月21日起开播关于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最新系列纪录片《中华的故事》。该片从普通中国人的视角追溯中国过去4000多年的历史,讲述中国从古代夏商周到改革开放时代的巨大历史变迁。
4.《中国新年系列》;
影片分成三部,分别是《回家》、《团圆》、《欢庆》。第一集《回家》从北京的交通开始,从出租车的抱怨中对于北京的“堵车”真的是可见一斑。紧接着来到北京各个交通枢纽,以北京西站和北京首都机场为例,春运时期每天都要承载成千上百万甚至更多的客流量。
4.《美丽中国》:
是第一部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是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第一次联合摄制的作品。影片从长江以南的稻米之乡开始,到酷热的西双版纳雨林,极寒的珠穆朗玛峰,中国的标志长城,中华文化发源地黄河流域等。
5.《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
2017年6月3日,由中英合力打造的纪录片《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在江苏卫视和英国广播公司世界新闻频道(BBC WorldNews)同步播出。
《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共6集,每集23分钟,定于北京时间每周六晚6时播放一集。6集纪录片包括了24个故事,囊括了世界最长的高铁网、全球最大网购狂欢节、世界最快超级计算机、世界最大单体光伏电站和世界第一高桥等多个“世界之最”。
Ⅵ 超级精彩的纪录片《中国》备受关注,这部影片给人们带来了怎样的震撼
12月7日晚,大型历史纪录片《中国》在湖南卫视、芒果TV双平台开播。《中国》是由湖南卫视、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湖南卫视、北京伯璟联合拍摄。
从已播出的四集来看,主创团队在呈现形式上是下了功夫的,画面构图不错,社彩调和非常成功,道具和场景尽量还原时代,多采用长镜头、大景深,拍出了电影的质感。该片采用当下的语言风格、认知体系、遣词造句来讲述历史,更邀请到了北京人艺、国家话剧院的老戏骨,通过演绎的方式将当时的历史深入浅出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在视觉表现方面,该片融汇戏剧舞台的假定性和象征性手法,建立起鲜明、自成一系的美学风格。
Ⅶ 中国历史纪录片,我想综合了解一下中国的历史
康熙大帝、雍正王朝,戏说乾隆
Ⅷ 中国十大必看纪录片分别是哪些好看么
《舌尖上的中国》
首先声明一下:本人把《舌尖上的中国》看了不下10遍,请不要吃惊,因为这个记录片拍的太完美了。它将美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让简简单单的美食,赋予了充实的神韵。
《走遍中国:食在八方》走遍中国美食篇大合集
《味道中国》CCTV全三集合集
《火辣辣的湘菜》纪实频道7集全
好了,上述这么多的美食纪录片,足以让你大饱眼福了,自己去找,慢慢欣赏吧
Ⅸ 纪录片的中国纪录片
中国纪录片的历史是从西方国家的摄影师来中国拍新闻片开始的。19世纪末,外国摄影师拍摄了义和团和八国联军,同时又拍摄了纪录当时中国社会生活风貌的影片。以后在20世纪初拍摄了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大出丧等新闻片。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除日本摄影师拍摄了《辛亥鳞爪录》外,中国摄影师朱连奎等也拍摄了反映武昌起义的《武汉战争》,稍后一些,又拍摄了反映二次革命的《上海战争》。1918年前后,商务印书馆拍摄了一些以时事和风景为内容的纪录短片:《欧战祝胜游行》、《第五次远东运动会》以及《南京名胜》、《西湖风景》等。1924年前后,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孙中山十分重视纪录片的拍摄。他以大元帅的名义下令有关方面给予电影摄影师黎民伟工作上的方便。黎民伟这个时期拍摄了《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记》等新闻片和纪录片,并在孙中山逝世后,利用已拍的材料汇编为《勋业千秋》。在这个时期,苏联摄影师布留姆等人也在中国拍摄了《伟大的飞行与中国国内战争》、《1927年的上海》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电影工作者走出摄影棚,用手提摄影机拍摄了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新闻纪录片,并从实际工作中培养起一批专业的新闻纪录电影工作者。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所属的中国电影制片厂、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所属的中央电影摄影场以及西北影业公司等先后摄制了《抗战特辑》、《抗战实录》等新闻杂志片,纪录片则有《芦沟桥事变》、《空军战绩》、《松沪前线》、《湘北大捷》、《民族万岁》和《华北是我们的》等,也给中国新闻纪录电影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
1953年7月,在北京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摄制新闻片和纪录片的专业机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此外,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八一电影制片厂和其它电影厂也拍摄一定数量的纪录像片。新闻纪录电影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都有很大提高,并在少数民族中培养了创作人员,摄制了大量新闻片和长短纪录片。如《百万雄师下江南》、《新中国的诞生》、《红旗漫卷西风》、《抗美援朝》、《中国民族大团结》、《伟大的土地改革》、《早春》、《百万农奴站起来》、《黄河巨变》、《非洲之角》、《在激流中》、《征服世界最高峰》、《先驱者之歌》、《莫让年华付水流》、《我们看到的日本》等,其中有些曾在国内外获奖。中国第一部彩色舞台纪录片是1953年拍的《梁山伯与祝英台》。70年代以后,电视在全国迅速发展和普及,为新闻纪录电影的播映提供了更及时的手段,开拓了更广阔的领域,新闻纪录电影除继续在影院放映外,也大量进入了电视屏幕。
在此期间,台湾国民党系统的“中制”、“台制”和民营的公司等也拍摄了一些新闻纪录像片。较有影响的有《传统小镇──美浓》、《国剧艺术》和《龙的传人》等。香港的某些电影企业也拍摄过一些反映中国抗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纪录片如《惨痛的战争》等。 新纪录电影是1990年代存在于体制之外的“边缘纪录片”(不包括通过国家电视台体制内运作,以栏目的形式存在,代表着一种自上而下的权力和视角的电视纪录片),是建立在对传统 政 论 风格纪录片的一种反动而产生的新运动。
新纪录电影运动开始是以“地 下”、民间的形式和往国外电影节送展的方式推动,是通过VCD、DVD、酒吧放映等“自动、自由”的传播方式在民间广为开展的。
新纪录电影运动产生于1980年代末期,以散兵游勇的状态兴起或者说它的萌发完全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曾在昆明电视台工作过的吴文光凭着朦胧的感觉拿起 了摄影机,对准他周围的“盲流艺术家”,便有了《流浪北京》的诞生。尤其片子的拍摄横跨了80年代末的政 治事 件 ,而格外引人注意。同时吴文光的行为也暗示 了这种独 立 制 作 人存在的可能。
段锦川的《八廓南街16号》,康健宁的《阴阳》,杨天乙的《老头》,朱传明的《北京弹匠》,雎安奇的《北京的风 很大》,杜海滨的《铁路沿线》,王芬的《不快乐的不止一个》,赵亮的《纸飞机》等等,这些纪录片在短短几年内不断涌现并在国内外名目繁多的纪录片奖项中得 奖。其中有好多制作人都是第一次拍纪录片,而且不是专门的纪录片工作者。这些新纪录片人的出现,似乎标志着一个“业余影像时代”的到来。和1990年代早 期的“新纪录片运动”不同的是,当时的纪录片工作者,无论是吴文光、段锦川还是蒋樾等人,大都有在电视台工作的背景,他们是苦于不能在传统体制内进行真实 的表达,才选择了独立制片的道路。而当下年轻的纪录片创作者们则多半不在专业影视从业人员之列,他们或者是还在电影学院读书的学生(如朱传明与杜海滨,拍 片那时尚未毕业),或者是流浪北京的青年,甚至是像杨天乙那样原本对影视制作一窍不通的门外汉。他们用来创作的器材,除了雎安奇使用了16毫米摄影机和总 共20分钟的过期黑白胶片,显得稍微“职业化”一点,其他人则是靠数码DV甚至超8家用摄像机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虽然从专业的角度而言,他们的作品都不同 程度地存在着视听方面的缺陷,但这些新纪录片人却以影片内容的真实性与原创力震动了国际影坛。这些奖项不仅仅是对这几位纪录片导演的褒奖,更重要的是,它 传递了这样一种信息:一个普通人可以通过他的才华、毅力、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简陋的摄影器材,成为一位“真正”的纪录片导演。而且他们关注的对象大多都是日 常生活中的个体,像王芬把摄影机对准了自己的父母(暂且不管这样做带来的某些伦理问题),“新纪录片运动”似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壮大,仿佛出现了一种类似 于全民健身运动似的“业余影像时代”的狂欢。
Ⅹ 中国最好看的纪录片,你都看过几部
说到中国的纪录片,我相信大家肯定大家肯定多多少少都看过几部纪录片,纪录片有各种各样类型的,比如说像历史军事类的纪录片,也有像科教方面的纪录片,或者是叫人文地理方面的纪录片,都有很多很多,可能很多人都看过BBC的纪录片,或者是国家地理的纪录片,确实BBC,或者是国家地理的纪录片,他们不管从拍摄的角度还是专业性来讲,都更加的丰富,但是我们国内也有很多很多优秀的纪录片。
航拍中国一播出之后,也得到了很多很多人的喜欢,我们可以在这部纪录片当中看到我们所不了解的地方看到我们所没有见过的一些自然景观,还有人文现象,我们也可以在这部纪录片当中获得很多很多,我们曾经没有获得过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