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发布时间: 2021-06-28 13:51:21

㈠ 最能形容改革开放后文学繁荣的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哪一个

这个,在我的印象里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建国后提出来的,推陈出新是形容文学创新,常说的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㈡ 有关“百花齐放”的典故

百花齐放
bǎi huā qí fàng

成语典故: 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但使这个成语为多数人所知,是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个组语中。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这个方针,是党在指导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逐步提出的。

“百花齐放”这一思想的提出,是在1951年。当时,国内关于京剧问题的发展出现了争论,一派主张全部继承;另一派认为京剧是封建主义的,主张全部取消。1951年4月,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他主张京剧还是要,不单是京剧,各种戏曲形式都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加以继承。“百家争鸣”是毛泽东在1953年就中国历史问题的研究提出来的。1953年中央决定要中宣部就中国历史问题、中国文字改革问题、语文教学问题组织三个委员会加以研究。7月26日中宣部提出三个委员会的名单,8月5日中央予以批准。当时,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主任向毛泽东请示历史研究工作的方针,毛泽东提出要百家争鸣。10月,在中国历史问题研究会的会议上传达了这个精神。当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两个口号都只是分别向一个领域提出,而“百家争鸣”的口号还没有公开宣传。

㈢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什么

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1951年,中国国内关于京剧的发展问题出现了争论,有的主张全部继承,有的主张全部取消,毛泽东为此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主张对待京戏艺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加以继承。1953年,毛泽东就历史研究工作的方针,提出要百家争鸣。

在此基础上,1956年4月28日,毛泽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5月2日,毛泽东又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实行“双百方针”。

(3)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扩展阅读:

“百花齐放是一种发展艺术的方法,百家争鸣是一种发展科学的方法。”这一方针的着重点是发扬社会主义的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主张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前提下。

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流派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讨论,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讨论和实践去解决,而不应采取简单的方式去解决。

这一方针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竞争中、在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斗争中得到发展;有利于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科学、文化、艺术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㈣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时间正式提出的

“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分别于1951年和1953年提出,1956年正式提出双百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简称“双百”方针。“双百”方针是毛泽东主席提出来的,“百花齐放”是一个形象的比喻,“百家争鸣”借用了历史典故。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具体地说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

“百花齐放”是一个形象的比喻,“百家争鸣”借用了历史典故。1951年,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953年,他就中国历史研究问题提出了“百家争鸣”的主张。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这一方针由毛泽东提出,经中共中央确定的关于科学和文化工作的重要方针。

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报告会,陆定一代表中共中央向知识界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讲话,对这个方针作了全面的阐述。

(4)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扩展阅读

双百方针的意义

1.它鼓舞了一大批来自“五四”新文学传统下的老作家的创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以来,在五四新文学传统和战争文化规范下的解放区文学传统间无形中形成的隔阂。

2.在理论方面提出了反对教条主义,提倡现实主义的“广阔道路论”,提倡文学写人性,恢复人道主义传统。

3.出现了一批揭示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创作,这标志着社会主义文学开始成熟。

㈤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是什么时间正式提出的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是1956年5月2日正式提出的。

1953年,毛泽东就历史研究工作的方针,提出要百家争鸣。在此基础上,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5月2日,毛泽东又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实行“双百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至今仍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具体内容:

在学术领域内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提倡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自由发展竞赛。允许不同学派并存;学术、文艺领域的是非问题,通过自由讨论和学术研究、文艺实践去解决,反对采取行政命令式简单粗暴的方法。

由于“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促进了中国的科学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在执行过程中也一再受到左倾思潮的干扰。“文化大革命”期间,“双百”方针更被践踏废弃,使中国科学文化事业遭受了极大损失。

㈥ 上面写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976年的无锡白酒52度值钱吗

这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1976年的无锡白酒肯定值钱。

酒越陈越值钱,尤其是七六年出的更值钱了。

㈦ 推陈出新 新陈代谢 就好像长江水 后浪推前浪 奔腾不息的前一句

这是什么题啊,是仿写题还是这是一个名人说的让补充完整,如果是后者,我很抱歉我听都没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