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日本会有9.3级大地震吗
根据NHK科学报告指出,日本当地时间11日上午8:58左右(北京时间7时58分),位于本州东岸近海区域又发生了一次地震,等级大小为5.5级,震源深度为50千米(我国显示震源深度为10公里),其中位于茨城县的水户和日立,千叶县的朝日和香取,福岛的郡山和岩城的烈度为3,本次地震未对日本产生海啸威胁。
本身来说,这些自然灾难在每年都有发生,只是今年可能在某些时段频繁,所以不少人就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完全是多余了,大家随时注意防御自然灾难的影响就行。
㈡ 日本地震的介绍
时间:当地时间3月11日14时45分左右
震中: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东京东北382公里
震级:里氏9.0级地震
震源:震源深度10公里
町内有居民1.7万人,其中7500人已经确认安全,其他近1万人目前下落不明。
㈢ 日本历史上都发生过哪些大的地震
一、1923年关东大地震,造成10万多人死亡,4万多人失踪。
如果说哪场地震让日本人最为痛心,那莫过于关东大地震。1923年9月1日上午11时58分,东京南部的大岛渚爆发里氏8.2级地震,震动4至10分钟。
地震来临时,正是日本的午餐时间,许多家庭正在做饭,地震使得炉灶倾覆,火势随风蔓延,引发了数不清的火灾。而当天也是日本学校秋季学期的开学日,学生正在教室上课,地震来临时,倒塌 的房屋,造成了许多学生的伤亡。
关东大地震摧毁了日本主要经济政治中心东京、重要港口横滨,以及静冈、神奈川、千叶县共57万座房屋建筑,190万人无家可归。据统计,东京约有35万座房屋倒塌,60%的人失去家园;而横滨90%以上的房屋或彻底倒塌,或损毁严重而无法继续使用。
地震结束后的统计数据显示:死于火灾与震中的人共有10万多人,失踪4万多人。不过,2005年9月鹿岛建设公司的一份报告表明,关东大地震共造成105000人死亡。按照今天的市值,关东大地震共造成经济损失10亿美元。
更为重要的是,关东大地震给日本人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冲击。在地震结束后,《朝日新闻》开始不断报道幸存者的逃难经历,以及死难者是如何被大火及倒塌的建筑吞噬的真相。据幸存者描述,在地震后,许多人东京居民携带财产和家眷逃亡中被大火烧死。
1960年,介于关东大地震对日本人带来的强烈心灵阵痛,日本政府将9月1日定为“防灾日”,以纪念关东大地震,并提醒日本民众时时谨防地震来袭。请继续阅读下节,了解给日本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
二、2011年东北9.0级特大地震,造成上万人死亡,引发核泄漏。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海岸爆发9.0级大地震,由于地震发生于海洋深处,引发十米高的海啸,直接冲毁宫城、茨城、岩手三县数以万计的房屋、建筑。地震甚至引发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成为日本历史上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一次地震。
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附近海域,由于海啸冲击,宫城、茨城及岩手三县上万人死亡,而福岛核电站更出现泄漏,20多万人被疏散,其引发的次生灾害及财产损失堪称日本史上之最。
实际上,3.11大地震爆发两天前的3月9日,东北部附近海域就出现7.2级大地震,宫城县、青森县及岩手县都有震感。
而且,到3月10日震源地又爆发两次6级以上余震,这些余震并没有传出人员伤亡的信息。不过,日本政府提醒海域居民预防海啸。然而,日本政府万万想不到,这些只是大地震的前哨。
3月11日下午1时46分,宫城县附近海域爆发9.0级大地震,并引发10米海啸。海水迅速冲上陆地,将沿途建筑摧毁,桥梁倒塌、机场成为一片废墟、许多船只被冲翻上岸。而宫城县很快传出严重伤亡的信息,当天下午,仙台市海岸便出现300多具死难者遗体。
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除海啸外,还有火灾。在地震爆发2天内,灾区共有80多处起火,许多炼油厂冒出熊熊烈焰,将附近建筑吞没。宫城县气仙沼市大火蔓延5公里,超过三分之一建筑被烧毁。
地震引发的另一次生灾害就是核泄漏。地震发生第二天,福岛第一核电站反应堆冷却系统失灵,开始出现氢气爆炸,进而引发核泄漏,福岛市20多万居民紧急避难。3月15日,放射性物质随风飘到东京,东京传出放射性物质超标的警告。
此次大地震对日本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除了生命及直接财产损失,日本经济也受到了重大打击。许多工厂在地震中被毁,而核电站事故更是让日本电力供应出现不足,导致更多工厂停产。最为重要的是,日本政府要想修复国民对核电站的信心,还需要大量的时间与努力。
三、1995年阪神大地震,造成上无人死亡,损失1000亿美元。
大阪与神户均是日本本州岛西部重要港口城市,神户更是世界第二大港口,在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址。然而,1995年1月17日的阪神大地震,让这两座城市一度陷入恐慌,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1995年1月17日凌晨5:46分,大阪与神户地区所有还在睡意朦胧中的人,忽然被强烈的震感惊醒。兵库县南部城市淡路市爆发的7.3级大地震持续了20秒,瞬间,震源附近10万座房屋倒塌。
另外185000座房屋被严重损害,6343人被倒塌的房屋压死,其中,离震源最近的神户地区共死亡4600人。另外,地震还造成415000人受伤。
神户是日本著名历史名城,拥有许多古老建筑,这些建筑为了抵挡台风的侵袭,屋顶大多建成大约2吨的重量,而支撑廊柱又不够坚固,因此,许多在地震中被摧毁。而1981年后建成的高楼具有较强抗震能力,反而在地震中没有受到太大破坏。
不仅如此,神户海岸150个码头中约有120个被毁,阪神段1千公里高速公路陷入瘫痪,电力供应被破坏,加之余震不断——地震后5周内,共有50次超过里氏4级的余震,许多居民不敢回家居住,生活一度陷入混乱。
阪神大地震造成日本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约占当时日本2.5%的GDP。不过,阪神大地震对日本的最大影响,在于民众开始对政府地震预警及震后救灾能力产生怀疑。
因此,阪神大地震后,日本政府更加重视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以及完善灾害救助机制。也许正因为如此,在15年后的东北9.0级大地震中,日本政府才有不俗的表现。
四、1896年明治三陆大地震,死亡达22000人之多,还波及夏威夷。
明治29年,即1896年6月15日19时32分,日本宫本县三陆爆发7.2级大地震,由于震感微弱,许多人并没有将它放在心上。然而,地震35分钟后,第一波海啸冲击到三陆海岸,几分钟后第二波海啸也紧随而来,高达38.2米的海啸造成9000多座房屋被毁,22000人死亡。
岩手县和宫城县死伤最为惨重,青森县和北海道也有人员伤亡。然而,令人感到吃惊的是,地震发生时,在海上捕鱼的渔民们竟然没有震感。许多当天出海的渔民,在返回家后,才发现家园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而亲人们的断肢残臂就在海水中飘荡。
此次地震震源位于日本西海沟俯冲带,还波及到美国夏威夷,使得夏威夷海岸数间房屋被冲毁。
五、1933年三陆第二次大地震,造成3008人死亡,12053人受伤。
1933年3月3日,日本宫城县南三陆町发生8.1级大地震,如同1896年的大地震,此次地震也引发海啸,海水淹没三陆附近城镇,造成3008人死亡,12053人受伤。
由于三陆大地震震源位于距离海岸290海里的太平洋,因此,地震对当地建筑的造成的毁坏不算严重。但是,地震引发的28.7米高的海啸却给海岸附近村镇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海啸冲毁了7000多座房屋。岩手县一些村镇几乎90%的房屋被毁,将近一半人口罹难。
㈣ 为什么日本地震了
板块移动。
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近几年板块活动频繁,造成地震异常活跃。
其实这些问题学了地理之后都可以明白的啦。
㈤ 日本地震介绍
东日本大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东京有强烈震感。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4月1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将此次地震称为“东日本大地震”。截至当地时间4月12日19时,此次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3232人死亡、14554人失踪。
㈥ 日本地震
.日本为何常有地震与火山爆发
日本是一个经常发生火山爆发和地震的国家。1792年,日本境内发生火山爆发,使1.5万人丧生;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夺走了13万人的生命,国家损失惨重。日本境内为什么多火山、多地震呢?原来,日本列岛正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按照地质板块学说,太平洋板块比较薄,密度比较大,而位置相对低一些。当太平洋板块向西呈水平移动时,它就会俯冲到相邻的亚欧板块之下。于是,当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两大板块交界处的岩层便出现变形、断裂等运动,从而产生火山爆发、地震等。
日本是个岛国,境内共有大大小小活火山83座,占世界活火山总数的十分之一。目前日本有近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被火山喷发物覆盖着。
另外,日本不仅火山多,地震发生的次数也多。据统计,日本每年发生地震数千次,其中震级在3级以上的每天就有4次。
2.日本人为何不怕大地震?
日本是地震频发国家,据资料统计,全世界每年所发生的里氏6级以上地震,有20%发生在日本。记者发现,面对这场严重的天灾,日本民众却没有恐慌、混乱,而是异常镇定、沉着,社会秩序有条不紊;日本政府则以极高的效率,组织实施了抗震救灾行动。那么,日本人为什么不怕大地震呢?
镇定面对灾难 灾民谈笑风生
面对这场巨大的灾难,日本大多数老百姓却一点都不怕。新潟地震发生后,很快,日本NHK电视台就播放了架设在东京闹市区街头的多架摄像机拍下的镜头,人们可以看到地震时街面都在晃动,带着镜头里的万家灯火也跳跃着,摇摆着。然而,大街上的行人却照常走路,汽车照样运行,商店里依然人头攒动,看不到一个人东张西望,惊惶失措,更没有人大呼小叫,就像没发生地震一样。
次日早晨,记者又在电视上看到了异常镇定的新潟人:由于部分道路塌陷,救援车辆无法及时到达灾害现场,成群结队的受灾者在寒风中只是静静等待,默默地采取着自救措施;从人们的表情上,很难区分出谁是灾民谁不是灾民,他们用一种十分平静的心态对待自己失去房屋、财产甚至亲人的现实;刚刚从脱轨的“新干线”列车上被救下来、还困在附近一座车站里的旅客,竟然有许多人面带微笑,向记者描述地震时的遇险场面。
高效实施救援 官民默契配合
新潟地处山区,秋天的气温要比平原地区低得多,对灾区的救援成了日本人最关心的话题。地震发生3小时后,新潟县知事平山征夫就呼吁日本自卫队给予紧急支援。自卫队出动了30多架直升机四处搜寻被困人员,救助伤员、老人和孩子,帮助运送食品和饮水。日本政府也立即在首相官邸的危机管理中心设立了“官邸对策室”。日本警察厅设立了以警备局局长为首的“灾害警备本部”。日本媒体也行动起来,进行了实用性很强的报道,比如NHK的教育频道从地震发生一小时后就开始播放寻找受灾地区的亲朋好友的信息。
在新潟各地,许多老人和孩子被安排在一些学校的体育馆里过夜;医院里虽然躺满了受伤人员,甚至有的医院还停了电,但是医护人员都在尽心尽责地为伤员治疗;许多商店、超市的货架全倒了,满地狼藉,但是营业员将食品清理出来搬到路边,向人们销售;有的饮食店在路边支起锅灶,免费向灾民提供做饭的地方;有的地方山高路又断,人们就聚集在山上,一起烧火御寒,等待救援。
普及防灾意识 地震演习频繁
1995年1月17日,日本遭遇了里氏7.2级的“阪神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这次大地震后,日本政府又强化了防震抗灾措施,不仅从中央到地方迅速制定了地震防灾策略,还提高了建筑物抗震的标准。
此外,各个地震多发区的居民组织经常进行一些综合性防震训练和地域防灾训练。日本全国各地设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地震博物馆和地震知识学习馆,免费向市民开放,让市民们亲身体验地震。这些地震馆内有模拟火灾现场的烟雾走廊,有模拟地震的震动平台,供人们亲身体验6级“地震”的状态。因此,对日本国民来说,强烈的防震救灾意识已经深入人心。
在每年法定的“防灾日”,日本全国上下都会动员市民参与大规模的地震防灾演练,一方面让市民懂得如果应付突如其来的灾难,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市民时时不忘防灾。
防震体系完备 临震经验丰富
数百万年前,由于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日本现在的大小岛屿。日本东海岸面临太平洋的一片极深海域,如今这一带海底仍不安定,因而日本成了地震多发地区。
在这块经常晃动的岛屿上,“久经震场”的日本人由于掌握了大量的地震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震经验,所以面对地震往往比其他国家的人要镇静得多。同时,日本在测震、防震、救灾方面下了很大工夫,投入了巨资,这也是日本人不怕地震的一个重要原因。
早在1978年,日本便制定了《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规定一旦预测到大地震,在发生前两三天,将由首相亲自发表《警戒宣言》,政府随即启动全面避难救援措施。除此之外,日本科学家还在一些海域的水下2000米的海槽上安装了监测系统,通过海上监测船将有关信息发射到人造卫星上,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密切监视大陆架板块的移动。
另外,日本政府还开发了“地震受灾早期评价系统”,这个系统储存了大量4级以上地震的灾难资料,一旦发生大地震,该系统可以在30分钟内自动算出受灾规模,指导当局有针对性地迅速展开救援措施。长期以来,日本在建立城市防灾体系的工作中,始终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公路、铁路、公园等城市基础设施的抗震性与安全性上。走在东京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只要稍微开阔一些的绿地都会被政府划定为灾难来临时的“缓冲地带”。在记者居住地的附近就有一处小小的公园,其入口处插着一块“地震避难所”的牌子。
㈦ 日本为什么是多地震的国家
日本多地震的原因: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球上地震的多发区分布是有规律的,即大多处于板块的边缘地带。日本列岛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汇处。由于太平洋板块较薄、较稠密,处于较低位置,当太平洋板块水平向西移动时,将在欧亚板块下穿越。
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和挤压作用下,交界处的岩层比较方便。变形、断裂等运动产生火山爆发和地震。这些板块往往以大洲和大洋为划分界限,就是一个地震多发区。日本列岛处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的交汇处。
扩展阅读:
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其资源匮乏并极端依赖进口,发达的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科研、航天、制造业、教育水平均居世界前列。此外,以动漫、游戏产业为首的文化产业和发达的旅游业也是其重要象征。
部分日本大地震:
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里氏7.9级地震,东京地区有超过14万人死亡。这是日本历史上造成伤亡人数最多的地震,史称关东大地震;
1995年1月16日,一场里氏7.3级地震袭击日本中部大阪和神户地区,造成超过6400人死亡、数万人受伤和大约1000亿美元损失。这是日本战后50年历史上造成破坏程度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史称阪神大地震。
2004年10月23日,东京以北约250公里的新潟地区发生里氏6.8级地震,造成65人死亡、超过3000人受伤。
参考资料:网络-日本
㈧ 日本地震是什么时候
3月11日13时45分 大概死上万人
㈨ 日本地震情况
·时间: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3月11日
·震级:9.0级(日本地震厅)3月11日
·震中: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3月11日
·伤亡:官方确认5692人死亡9506人失踪3月15日
·核电站事故: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2号、3号反应堆冷却系统失灵,4号反应堆出现火情。
㈩ 日本大地震是哪年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海下10公里。东京有强烈震感。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4月1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将此次地震称为“东日本大地震”。
人活一辈子,就活一颗心,心好了,一切就都好了,心强大了,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
人的心,虽然只有拳头般大小,当它强大的时候,其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可以战胜一切,当它脆弱的时候,特别容易受伤,容易多愁善感。
心,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本,我们要努力修炼自己的心,让它变得越来越强大,因为只有内心强大,方可治愈一切。
没有强大的敌人,只有不够强大的自己
人生,是一场自己和自己的较量,说到底,是自己与心的较量。如果你能够打开自己的内心,积极乐观的去生活,你会发现,生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
面对不容易的生活,我们要不断强大自己的内心,没人扶的时候,一定要靠自己站稳了,只要你站稳了,生活就无法将你撂倒。
人活着要明白,这个世界,没有强大的敌人,只有不够强大的自己,如果你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千万别抱怨,努力强大自己的内心,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只要你内心足够强大,人生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人生路上,坎坎坷坷,磕磕绊绊,如果你内心不够强大,那这些坎坎坷坷,磕磕绊绊,都会成为你人生路上,一道道过不去的坎,你会走得异常艰难。
人生的坎,不好过,特别是心坎,最难过,过了这道坎,还有下道坎,过了这一关,还有下一关。面对这些关关坎坎,我们必须勇敢往前走,即使心里感到害怕,也要硬着头皮往前冲。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你勇敢,只要内心足够强大,一切都会过去的,不信,你回过头来看看,你已经跨过了多少坎坷,闯过了多少关。
内心强大,是治愈一切的良方
面对生活的不如意,面对情感的波折,面对工作上的糟心,你是否心烦意乱?是否焦躁不安?如果是,请一定要强大自己的内心,因为内心强大,是治愈一切的良方。
当你的内心,变得足够强大,一切困难,皆可战胜,一切问题,皆可解决。心强则胜,心弱则败,很多时候,打败我们的,不是生活的不如意,也不是情感的波折,更不是工作上的糟心,而是我们内心的脆弱。
真的,我从来不怕现实太残酷,就怕自己不够勇敢,我从来不怕生活太苦太难,就怕自己不够坚强。我相信,只要我们的内心,变得足够强大,人生就没有那么多鸡毛蒜皮。
强大自己的内心,我们才能越活越好
生活的美好,在于追求美好的生活,而美好的生活,源于一颗强大的内心,因为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消化掉各种不顺心,各种不如意,将阴霾驱散,让美好留在心中。
心中有美好,生活才美好,心中有阳光,人生才芬芳。一颗阴暗的心,托不起一张灿烂的脸,一颗强大的心,可以美化生活,精彩人生,让我们越活越好。
生活有点欺软怕硬,如果你内心很脆弱,生活就会打压你,甚至折磨你,如果你内心足够强大,生活就会奖励你,眷顾你,全世界都会对你和颜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