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雁渡寒潭
扩展阅读
有看k线的软件股票吗 2025-09-06 03:42:04
盛美半导体股票发行价格 2025-09-06 03:38:14
股民不能买股票了吗 2025-09-06 03:33:18

雁渡寒潭

发布时间: 2021-06-28 23:01:04

⑴ 雁渡寒潭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大雁飞过寒冷的深潭。原文出自于明朝洪应明的《菜根谭》。

原文: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

白话译文:

清风吹拂稀疏的竹林,风过之后,竹林没有留下那沙沙的声音;大雁飞过寒冷的深潭,大雁飞走,潭水不会留下大雁的影子。由此可见,一个品德高尚又有见识的人,当事情来时,他的心性就会显现,事情过去之后,他的心性就恢复原来的空寂状态。

清廉纯洁又能包容,心地仁慈又能当机立断,内心聪明而又不失于观察,性情刚直而又不矫枉过正。这就像是蜜饯不觉其甜,海鲜不觉其咸,如此尺度才是真正的美德。

(1)雁渡寒潭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该书成书和刊行的时间可能在万历年间的中后期或末期。这时,神宗皇帝治国无道,宦官专权,朝纲废弛,党祸横流,由嘉靖朝开始显露端倪的内忧外患至此更加深重起来,有识之士的思想异常沉闷,无法从当时十分激烈的社会矛盾中解脱出来,于是就会有人形诸笔墨,表达时代的心声。

赏析:

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⑵ “雁渡寒潭”是什么意思 、

最早是在《菜根谭》中看到这个词的:“风过疏竹,风去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⑶ 雁渡寒潭的意思

雁渡寒潭 正确理解就是雁渡过寒潭 至于群雁孤雁自己想去要拉扯其他的 那干脆就是有那么一个叫雁渡或者雁渡寒的潭 更有甚者 我给一只雁取名叫渡寒潭 这不都瞎扯淡吗

⑷ 请解释"雁渡寒潭"的出处和意义

《雁渡寒潭》取意于《菜根谭》中的一句古诗,“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风吹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

字面意思是大雁飞过冰冷的潭水,意境需要自己想象意会.

⑸ 求: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风过疏竹,风停而竹不留声 的意思

风过疏竹,风去竹不留声;
雁渡寒潭,雁过潭不留影;
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轻风
吹过,稀疏的
竹林
会发出沙沙的声音,可是当风吹过去之后,竹林并不会留下声音而仍旧归于寂静;当大
雁飞
过,
寒潭
固然会倒映出
雁影
,但是雁飞过后,清澈的
水面
依旧是一片晶莹并没有留下雁影。由此可见,一个有品德的君子,当事情来临时他的本性才会显现出来,事后,他的本性也就恢复了原来的空虚平静。

⑹ “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这句诗是出自哪里

出自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菜根谭》。

原文如下:

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释义:描写大雁飞过冰冷寒潭时的景象。

禅宗主张“拂尘看尽”,“雁渡寒潭”更是其中的精粹之一,即所谓“雁渡寒潭,雁去潭不留影”,然而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能够达到?

(6)雁渡寒潭扩展阅读:

作品简介

《菜根谭》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

《菜根谭》的内容是儒家通俗读物,采儒、释、道三家之精髓,以心学、禅学为核心,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道,同时由于它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这些特色,它也是一部使人奋发向上的中国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

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籍贯不详,有《菜根谭》传世。根据他的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踪》,得知他早年热衷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洗心礼佛。万历三十年(1603)前后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与袁黄、冯梦桢等人有所交往。

⑺ 雁渡寒潭 歌词

歌手:黄舒骏
歌曲:雁渡寒潭
雁渡寒潭
雁去潭不留影
惊鸿一瞥
潮来潮去
洗去多少足迹
一切都是缘
多少人曾经轻轻掠过我的眼帘
多少人曾经闯入我的内心世界
多少人曾经用思念将我撕裂
多少智慧才能忍下我的离别泪
雁渡寒潭
雁去潭不留影
静看人间 是与非
我们组先
在这土地繁衍
岁岁年年
多少人默默挥下他们的汗水热血
多少人只是贩卖台面上的谎言
多少人随时准备远走高飞
多少智慧才能破解这虚伪的一切喔......
喔......
多少意气风发的少年
失落在理想现实之间
口口声声要做英雄圣贤
最後却变成魔鬼
多少人生活在这个世界
却向往另一个世界
多少智慧才能逃离这古老的预言

http://music..com/song/2061909

⑻ 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

出自《菜根谭》。最早是在《菜根谭》中看到这个词的:“风过疏竹,风去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禅宗主张“拂尘看尽”,“雁渡寒潭”更是其中的精粹之一,即所谓“雁渡寒潭,雁去潭不留影”,然而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能够达到?

《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佛家语有“象由心生,象随心灭”,当风来竹子就知风因缘遇合,风过去之后,缘尽又一切皆空。所以说“风过竹不留声,假如竹声继续不停,那就是万世因缘永不散,一切诸法之相永不空,如此天地宇宙虽大也容不下。

也就是说万事万物不论是长是短是苦是乐,到头来都是一场空。所以应当抱有随遇而安的态度,事情来了就应该尽心去做,事情过去后,心象要立刻恢复到原来的虚空平静,才能保持自己的本然真性于不失。

⑼ 谁知道“雁度寒潭”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雁渡寒潭》取意于《菜根谭》中的一句古诗,“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风吹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

字面意思是大雁飞过冰冷的潭水

⑽ 雁渡寒潭是什么意思

雁渡寒潭,是汉语词汇,描写大雁飞过冰冷寒潭时的景象。
雁渡寒潭取意于《菜根谭》中的一句古诗:“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风吹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