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两者皆可抛
扩展阅读
买YY股票有分红吗 2025-07-16 00:22:28
阿里的股票怎么买 2025-07-16 00:21:47

两者皆可抛

发布时间: 2021-06-29 21:10:09

㈠ 两者皆可抛,前面一句啥

两者皆可抛的前面一句是若为自由故。原话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首著名诗歌《自由与爱情》出自匈牙利大诗人裴多菲。大意是生命可贵,爱情崇高,但与“自由”相比,两者皆不重要。

(1)两者皆可抛扩展阅读:

裴多菲·山陀尔简介

1835年,12岁的穷孩子裴多菲有机会到奥赛德求学,三年时间里他尽显了聪明才智,完成校方规定的课业外又组织起进步的学生团体,阅读和研究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和匈牙利古典作家的作品。1838年,裴多菲写下了他的处女裴多菲·山陀尔作讽刺诗《告别》。

1846年9月,裴多菲在舞会上结识了伊尔诺茨伯爵的女儿森德莱·尤丽娅。使年轻诗人一见倾心,土地庄园的伯爵却不肯把女儿嫁给裴多菲这样的穷诗人。面对阻力,裴多菲对尤丽娅的情感仍不可抑制。

在半年时间里发出了一首首情诗,如《致尤丽娅》、《我是一个怀有爱情的人》、《你爱的是春天》、《凄凉的秋风在树林中低语》、《一下子给我二十个吻吧》等。

裴多菲领导的三月十五日佩斯起义,影响着整个匈牙利的各个阶层。革命浪潮冲击着偏僻落后的村庄和农舍。西北地区的农民自动起来平分了庄园主的土地。在贝克什州和乔纳第州,起义群众占领了伯爵老爷们的牧场,并且冲进文书管理所,烧毁了全部地契和公文,并把土地平分给贫苦农民。

㈡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金钱故,两者皆可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生命很可贵,爱情比生命更可贵,但最重要的是自由。如果生命、爱情中都无自由可言,不要也罢。

㈢ 若为自由故 两者皆可抛 下一句是什么还有一句

没有下一句。这是裴多菲得《自由与爱情》,全篇是: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自由与爱情》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1847年创作的一首短诗,经由左联作家殷夫的翻译,鲁迅的传播,被广大中国读者熟知。后来一度被引入中学语文教材,成为中国读者最为熟悉的外国诗歌之一。

(3)两者皆可抛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裴多菲他在25岁那年,领导了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后来演变成为伟大的爱国战争。在与沙皇军队协助的奥国统治者的战斗中,裴多菲以诗歌为武器,手持战刀和羽毛笔,驰骋于战场,最后壮烈牺牲于疆场,年仅26岁零7个月。

然而早在1907年,裴多菲的生平和作品就被介绍到中国来了,首功者乃大文豪鲁迅先生。鲁迅在其著作《摩罗诗力说》、《希望》、《<奔流>编校后记》等多篇文章中,都以极大的热情推荐、介绍裴多菲其人其事其作。

㈣ "友情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是什么意思

“友情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意思是:生命当然是可贵的,爱情的价值相比更高;但是为了追求自由,前面两样同样可以抛弃,因为自由是无价的。

这首诗的名字是《自由与爱情》,其实这首诗并没有完,这首诗原本是七言诗。由于特殊原因,竟被生生节成了四言诗,并载入中学课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告诉他们,没有自由,死了也无妨。

(4)两者皆可抛扩展阅读: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首诗反映的心理学原理是需要层次论,1929年经过我国著名诗人殷夫的翻译,通过鲁迅的传播,受到广大中国读者认知。后来还一度被引入中学语文教材,成为中国读者最为熟悉的外国诗歌之一。

生命诚可贵这是肯定的,一点不需要怀疑的,不管现在从事着什么工作,正在经历着什么,不管是亲情还是爱情亦或是友情,都没有生命来的珍贵,因为没有生命的话就什么都没有,希望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能够始终明白这一点。

㈤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话的含义是什么

这首诗的作者是裴多菲山陀尔(1823—1849)是匈牙利著名的爱国主义战士和诗人。他在25岁那年,领导了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后来演变成为伟大的爱国战争。在与沙皇军队协助的奥国统治者的战斗中,裴多菲以诗歌为武器,手持战刀和羽毛笔,驰骋于战场,最后壮烈牺牲于疆场,年仅26岁零7个月。

可能由于当代战争的缘故 人们崇尚自由 痛恨被统治 也许在现代看来当时的爱国主义战士和诗人 都不曾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爱情 他们的理想是保卫国家 拯救国家 所以 和平自由在他们心中是至高无尚 无可代替的 他们是站在国的角度他们是伟大的

但我不赞同他们的说法 在当今社会 没有硝烟没有战争 人人都拥有自由 却不见得拥有美好的爱情
经历过悲欢离合 我们才发现 原来最不容易争取的 最琢磨不透的 最没有规则的 最让人伤神的 是爱情!如今我们站在个人的角度 如果你的一生过的丰富多彩 放荡不羁 但回过头来 到最后连一个能和你分享快乐的人都没有 连一个能听你倾诉的人都没有 那么你的一生是否真的有意义呢?

不想做伟人 只想做个平凡的人 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 自由固然重要 其实自由和爱情两者本身就没有冲突 有了爱情不一定就要以自由做代价 相反 爱情也是建立在能给彼此相对自由空间的基础上 呵呵开心点~~想想人家裴多菲山陀尔 都把爱情抛之脑后 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 才会写出这首诗 伟人就是伟人啊 我们为自己那些烦心事茶不思饭不想夜不能寐的烦恼 而对于那些伟人看来 这些事根本就不值得去想 只有国家民族的利益才值得他们去思考 站在他们的角度 我们那些事还算什么呢~~ 既然你想到这首诗 就真要释然了 看来你还没完全理解这首诗的意义啊 这首诗在战争的年代出现 就有着相当大的时代意义 这首诗表面的意思是 为了自由 我可以放弃生命放弃爱情 但更深一层的意思是 为了国家的解放民族的自由 我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牺牲自己的一切 作者是站在一个很高的角度去写这首诗 。要想获得自由 并不需要放弃什么 也许需要改变什么 是啊。。。我们是平凡的人。。所以不用像伟人那样。。我们的一生虽然不能称得上轰轰烈烈但也必定会经历喜怒哀乐 尝尽酸甜苦辣 不要轻易说放弃什么 没有什么还可以去争取 但一旦放弃了 就追不回来了 没错 现在我们生活的如此安逸 国泰民安 用不着先天下之忧而忧 所以爱国诗人的那一套词 扔了吧~ 我们就做平凡的我们 ~~

㈥ “若为自由故, 两者皆可抛”的 下一句是什么

没有下一句。

上两句是: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㈦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意思是:没有了自由,你拥有生命和爱情又有什么用呢?然而自由也是每一个人都不可缺少的。所以,才会有这句话:“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拓展资料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出自于裴多菲山陀尔的《自由与爱情》中的一句话。原文为: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自由与爱情》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1847年创作的一首短诗,经由左联作家殷夫的翻译,鲁迅的传播,被广大中国读者熟知。后来一度被引入中学语文教材,成为中国读者最为熟悉的外国诗歌之一。

裴多菲·山陀尔(Petofi Sandor,1823—1849),原来译名为彼得斐,是匈牙利著名的爱国主义战士和诗人。匈牙利伟大的革命诗人,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革命民主主义者,他在25岁那年,领导了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后来演变成为伟大的爱国战争。

在与沙皇军队协助的奥国统治者的战斗中,裴多菲以诗歌为武器,手持战刀和羽毛笔,驰骋于战场,最后壮烈牺牲于疆场,年仅26岁零7个月。然而早在1907年,裴多菲的生平和作品就被介绍到中国来了,首功者乃大文豪鲁迅先生。鲁迅在其著作《摩罗诗力说》、《希望》、《<奔流>编校后记》等多篇文章中,都以极大的热情推荐、介绍裴多菲其人其事其作。

㈧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意思

原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意思:

“生命诚可贵”:

生命是很可贵,如果没有了生命,一切也就变成了空谈。

“爱情价更高”:

然而爱情的价格却要比生命高得多,看看那些为了爱情而不珍惜生命的人。爱情价更高了,只是付出的代价高而已。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然而自由也是每一个人都不可缺少的,没有了自由,你拥有生命和爱情又有什么用呢?

(8)两者皆可抛扩展阅读:

这首耳熟能详的著名诗歌《自由与爱情》出自匈牙利大诗人裴多菲。大意是生命可贵,爱情崇高,但与“自由”相比,两者皆不重要。这里自由指代国家存亡。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提起这首百多年来在全世界广为传诵的诗篇,人们便会想起它的作者——匈牙利诗人裴多菲。不过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特殊的政治气氛下,“裴多菲俱乐部”又一度成为带有不祥意味的名词。

㈨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怎么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