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治疗性乙肝疫苗的相关报道
我国有望成为世界上首个用治疗性疫苗治疗乙肝的国家
人民网武汉2010年3月16电 “乙肝治疗性疫苗Ⅲ期临床研究现已完成500多例患者的入组工作,经过随机双盲对照治疗后,今年年底将获得最终结果。”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长闻玉梅教授日前在武汉参加由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承办的第三届中日科技论坛上对记者透露,“假如说Ⅲ期临床研究完成后,结果比较好,这对于乙肝治疗的研究将是个很大的进展。” 据介绍,治疗性疫苗Ⅲ期临床研究工作开始于2007年,到2010年底才能结束。临床实验需要有500多病例,而且这500多病例还都要双盲。双盲是指病人和医生都不知道打的是药还是安慰剂。Ⅲ期临床研究是在二十几个批准的实验中心进行,每例病人治疗时间需要20个月。等到解盲统计结果后,如果结果比较好,我国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用治疗性疫苗来治疗乙肝的国家。
据悉, 闻玉梅教授研究的治疗性疫苗用的是抗原——抗体复合物,把乙肝表面抗原耐受加上抗体,给病人注射后,让病人身体产生免疫,形成表面抗体,调动病人对外来微生物的免疫效果。治疗性疫苗便宜简单,大概四周打一针。跟干扰素治疗相比,具有主动产生免疫力,副反应低的优势。
不过,就算成功运用治疗性疫苗,也不可能使100%的病人都能治好。这跟病人本身的免疫情况、健康状况有关。
闻玉梅教授谨慎乐观地说,假如Ⅲ期临床结果出来以后,治疗性疫苗能够用于临床正式治疗前还需通过国家批准,具体疗效也还必须通过大规模的临床实验验证才能肯定。
② 治疗性乙肝疫苗多少钱
疫苗一般都是防疫性的,没有治疗性的,如果你想注射乙肝疫苗,必需查一下肝功,为阴性就可以注射,一般三针,价格也不贵,100块钱左右。
③ 关于治疗性乙肝疫苗
治疗不能只等疫苗
这是个新闻的标题,说的是乙友对待研究的心态,大家都希望有好药,特效药研究出来,但是不能只等待治疗新疫苗的问世。
不过最近很少有治疗新疫苗的消息了,个人不是很看好这些研究。
④ 治疗性乙肝疫苗的三大类别
(一)蛋白疫苗
蛋白疫苗是目前研究最为深入的治疗性乙肝疫苗,其主要原理是将乙型肝炎病毒(HBV)衣壳蛋白(如preS1,preS2,S)或核心抗原(HBcAg)进行一定的修饰后接种给患者。由于HBV衣壳蛋白和核心抗原均具有较强的抗原性,因此会诱发较强的特异性细胞免疫。
(二)基因疫苗
将HbsAg(乙肝表面抗原)的DNA负载于质粒上,其可在接种患者体内重新合成抗原,消除注射和反转的风险,并反复刺激免疫活性细胞,产生与减活疫苗同样效果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三)细胞疫苗
荷载HBV相关抗原的DC可能有效打破免疫耐受,恢复细胞免疫应答和清除HBV。
关于治疗性乙肝疫苗
关于治疗性乙肝疫苗。随着医学的进步,以前疫苗只是用于预防疾病的感染,疫苗用于了预防和治疗双重作用。关于治疗性乙肝疫苗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
就世界治疗性乙肝疫苗动态来看治疗性乙肝疫苗主要分为基因工程蛋白疫苗、DNA疫苗、DC疫苗等。而治疗性乙肝疫苗是希望能够打破乙肝患者和携带者的免疫耐受状态,让疫苗帮助人体自主地杀灭乙肝病毒。治疗性乙肝疫苗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疫苗,比现有抗病毒药、α干扰素(含长效干扰素)、多种核苷类药物的价格要明显便宜很多。
专家表示治疗性乙肝疫苗进入三期临床是在药监局管理范围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审批。治疗性的乙肝疫苗进入三期临床,是在药监局的管理范围之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会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审批。如果顺利地通过审批,进入到临床使用,那将是广大乙肝患者的福音。
⑤ 有谁听说过治疗性乙肝疫苗,就是现在据说还在临床试验阶段的
有好几个,现在做的最好的,是闻玉梅做的乙克,现在到了第三期临床了,但是据传闻,也不是特效药,效果跟干扰素差不多,百分之十的有效率。所以 不要抱太大希望,携带者最好的情况就是不发病,所以好好保养身体是关键
⑥ 治疗性乙肝疫苗能在5年类上市吗
不太可能
⑦ 治疗性乙肝疫苗的可靠性是多少,有没有相关部门监督一下
是“乙克”啊```很多人都关心这个``
但是```早呢```现在才完成一期临床```共三期呢```
给你说说这玩意是怎么会事```我对这个东西期待并不高````
“乙克”是使用乙肝表面抗原-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按一定比例组建的复合物型治疗性乙肝疫苗,先分析下这两种主要成分[都是特异性免疫调节剂]的作用:
1:乙肝疫苗的主要成分就是乙肝表面抗原[病毒外衣]在苍鼠卵细胞或酵母菌内的表达产物,一般剂量下可刺激人体产生表面抗体,大剂量应用能提高人体特异性免疫识别功能,但单独应用效果不佳,和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如左旋咪唑等]、抗病毒药、辩证中药[最主要]组成四联疗法,已应用于临床近七年,有一定疗效。
2: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是从健康人体采集的含有高效价乙肝表面抗体的制剂,能被动的[外援性]增加人体对乙肝病毒的中和能力,促进E抗原和DNA转阴,但疗效有限和不持久。
3:两种药的组合应用在临床上已经“乙克”是使用乙肝表面抗原-高价抗免疫球蛋白按一定比例组建的复合物型治疗性乙肝疫苗有近十年的历史或更多,疗效可怜,想象不出合在一个瓶里和分别应用有啥区别?
如果不配合其他药物,不从根本上提高人体的自身抗病能力,只能是头痛医头,结果可想而知。
⑧ 治疗性乙肝疫苗的最新消息
真正的治疗性的疫苗还没真正研制出来呢
不要随便听信什么的
⑨ 请问目前中国治疗性乙肝疫苗的研制到达了什么程度
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七 --------治疗性乙肝疫苗研究获重大进展 我国第三军医大学研制的“治疗用乙型肝炎疫苗”顺利完成Ⅰ期临床研究,目前正在开展Ⅱ期临床研究。这是第一个进行临床试验的模拟抗原疫苗。“治疗用乙型肝炎疫苗”属于国家Ⅰ类新生物制品,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国际发明专利。复旦大学与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开发的“乙克”疫苗正准备启动Ⅲ期临床试验
⑩ 治疗性乙肝疫苗的分类
治疗性乙肝疫苗主要分为基因工程蛋白疫苗、DNA疫苗、DC疫苗等。基因工程蛋白疫苗又分为:
(1)亚单位疫苗
用于慢乙肝治疗的亚单位蛋白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重组HBsAg,包含HBV包膜蛋白的不同组分(preS1、preS2、S),并通过哺乳动物细胞及酵母菌系统表达。用此类疫苗治疗慢乙肝,主要依据预防性疫苗的常规剂量,增加了免疫的次数,结果虽然提示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其作用只是暂时的。说明现有的疫苗需要改进,提高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
(2)免疫复合物型疫苗
复旦大学医学院闻玉梅等构建了HBsAg加人抗HBS免疫球蛋白作为免疫原性复合物型治疗性疫苗,这种疫苗是通过改变对HBsAg的呈递方式以诱生有效的免疫,消除免疫耐受性。抗体能对抗原的免疫原性起到增强的作用,在于增加抗原被APC细胞捕获并加工处理,进而激活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诱导发生免疫应答反应。免疫复合物型疫苗能使HBsAg转基因鼠产生抗HBs抗体,还能清除部分HBsAg转基因鼠的HBsAg,并产生抗HBs抗体。对14例伴有HBV复制的慢乙肝患者治疗结果看,9例(64.3%)血清HBV DNA阴转,6例(42.9%)HBeAg阴转。
(3)多肽疫苗
由于蛋白抗原最终是通过APC细胞加工处理成表位多肽,与MHC分子结合后,被特异性的T细胞识别,激发免疫应答反应。所以对有效的抗原分子表位研究是研究趋势。在对慢乙肝患者进行治疗时,发现其体内产生的CTL应答反应明显低于在正常人体内诱导的CTL反应。对携带者的病毒学症及HBeAg血清转换无任何影响。其原因可能是慢性乙肝患者体内Th1类细胞因子IFN-γ、IL-2分泌减少,Th1/Th2类细胞因子失衡所致。并且它具有严格的HLA-A2限制性,应用范围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