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韩素音
扩展阅读
张明渝 2025-07-26 08:31:41
哪里看股票行业排名 2025-07-26 08:07:48
南玻今日股票价格 2025-07-26 07:56:57

韩素音

发布时间: 2021-07-04 05:21:27

1. 韩素音翻译大赛相当于英语翻译几级

1、二者不能比较。
2、去看一下二者的题型就会发现区别了。韩素珍大赛的题目全是篇章翻译(2000+的文章),专业人士都清楚,大篇章的翻译,整体把握起来要难很多。而且,韩素音翻译大赛题目每年类型不同,涉猎很广从文学、文学评论道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专业文献都有出现过。
3、而全国英语翻译资格考试的题目都是比较短的(500词上下)。全国翻译资格的考试文章类型就比较传统和固定了,因为它是为了全面评价参考着综合翻译水平的。

硬要对比的话,韩素音大赛的文章最少相当于全国二级笔译的水平,要是说大赛拿奖的话就相当于一级了。

2. 谁知道韩素音翻译大赛的奖金是多少

“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设一等奖2名(奖金各2000元),二等奖6名(奖金各1000元),三等奖12名(奖金各500元)。

韩素音女士一直非常支持中国的翻译事业,在了解到正在举办的这一青年翻译奖后,当即表示愿意提供一笔赞助基金使这项活动更好地开展下去。

经过商议,《中国翻译》杂志决定用这笔基金设立“韩素音青年翻译奖”。1989年原名为“第四届青年有奖翻译比赛”的大赛,在揭晓活动中便改称为“第一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

(2)韩素音扩展阅读:

“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前身为《中国翻译》编辑部1986年开始年年举办的“青年有奖翻译比赛”。

《中国翻译》杂志社将韩素音女士有关翻译的一段肺腑之言印在了获奖证书上,以之共勉:“翻译是一项高度创造性的工作。为了中国的四个现代化,为了更好地与世界人民交流,我们有责任重视、做好这项工作。”

3. 韩素音的主要作品

音乐作品年份歌曲合作2011被爱欺骗Ram2011啦啦啦Mighty Mouse

4. 韩素音的介绍

韩素英(한소영1,soyoung Han)1989年1月1日出生于韩国京畿道。韩国女演员,所属公司ldl company2。2004年参演了恐怖电影《笔仙》,2011年参演了电视剧《千日的约定》。主演了2013年6月上映的恐怖电影《提线木偶3》,主演了10月上映的电影《幸福出租车》4。出演了电视剧《幻想巨塔》第八集一单元(转世)女主角“侑莉”,参演了电视剧《美甲店paris》。2014年参演了TVN电视剧《剩余公主》。

5. 韩素音的人物生平

1917年9月12日,出生于河南信阳,原名周月宾,谱名周光瑚。
1931年,从北京圣心中学毕业,到北京协和医学院当秘书。
1933年,在司徒雷登任校长期间考入燕京大学医预系,与龚澎、梁思懿成为同班同学。
1935年秋,获得奖学金(庚款留学经费),赴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留学,逐渐对文学产生兴趣。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决定回国。
1938年,回到中国,在海轮上邂逅第一任丈夫、国民党军官唐保黄,同年结为夫妇。
1939年,在四川成都美国教会医院当助产士。
1940年,收养女婴榕梅,写出处女作《目的地重庆》初稿,并请在成都助产学校任职的修女玛利安修改。
1941年夏,玛利安帮忙把韩素音写的文稿带到美国去发表。
1941年,唐保黄赴英国当外交官,韩素音随丈夫前往英国。
1942年末,英文版《目的地重庆》出版。
1945年,唐保黄回国参加内战,韩素音决定留在英国继续医科学业。
194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同年返回香港从医,唐保黄已经于1947年战死东北战场。
香港从医期间,邂逅记者伊里奥·马克(Mark Eliot),将这段情感经历写成作品《瑰宝》,奠定了其在欧美文坛的地位,作品被好莱坞改编成电影《生死恋》,1956年获得3项奥斯卡奖。
1952年,韩素音嫁与出版商康柏(L.F.Comber),改名伊丽莎白·康柏。随后两人到马来西亚柔佛州,韩素音继续行医,并曾为新加坡南洋大学的创立而奔走 。后两人离婚。
1955~1963年,在马来亚开设光瑚药房。
1956年1月,接受印度总督、前香港总督马尔科姆的邀请,去印度新德里度假,结识第三任丈夫、印度人陆文星。 1950年代至70年代间,为重修中印友好关系做了许多工作。
1956年5月,借助于龚澎的介绍,得以访问新中国。
1960~1963年,在新加坡南洋大学任现代亚洲文学史讲师。
1964年,开始写5部传记性著作:《伤残的树》、《凋谢的花朵》、《无鸟的夏天》、《吾宅双门》、《凤凰的收获》,成为职业作家。
1972年,为毛泽东立传——《赤潮:毛泽东与中国革命》。
1989年,资助中国翻译协会举办韩素音青年翻译大赛。
1994年,获中华文学基金会颁发的“理解与友谊国际文学奖”。
1996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她“中国人民友好使者”称号。
1997年后,因健康原因不能远行,没能再回国。
2012年11月2日中午,韩素音在当地时间于瑞士洛桑的家中去世,享年96岁。

6. 请问韩素音翻译比赛在每年的什么时间举行

每年第一期上刊登原文,截止到5月31日吧

六、截稿日期:请参赛者于2010年5月31日以前(以寄出日邮戳为准)将参赛译文挂号寄至:

北京市阜外百万庄大街24号《中国翻译》编辑部,邮编:100037,请在信封上注明“参赛译文”字样。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商务外语学院不接收参赛译文。

ps今年寄了,估计40块钱打水漂了~~

7. 韩素音有那些作品

素音(1917-2012),为英籍华裔女作家、医生伊丽莎白·柯默(Elisabeth Comber)的笔名,原名周光瑚(Rosalie Elisabeth Kuanghu Chow),

周恩来与他的世纪
部分作品(6张)
Destination Chungking (1942): 《目的地:重庆》
A Many-Splendoured Thing (1952)
L'abbé Pierre (1965, 法语)
L'abbé Prévost (1975, 法语)
And The Rain My Drink (1956)
The Mountain Is Young (1958)
Asia Today: Two Outlooks (1969): 《今日的亚洲: 两种观点》
China In The Year 2001 (1967): 《2001年的中国》
五卷自传
The Crippled Tree (1965):《伤残的树》
A Mortal Flower (1966):《凋谢的花朵》
Birdless Summer (1968): 《无鸟的夏天》
My House Has Two Doors (1980): 《吾宅双门》
Phoenix Harvest (1982): 《凤凰的收获》
Fleur de soleil, histoire de ma vie (1988, 法语): 《太阳之花,我一生的故事》
Lhasa, the Open City (1976)
The Morning Deluge; Mao Tsetong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893-1954 (1972)
Wind In The Tower: Mao Tsetong and Chinese Revolution, 1949-1965 (1976)
Till Morning Comes (1982)
The Enchantress (1985)
A Share Of Loving (1988)
Wind In My Sleeve (1992)
Eldest Son: Zhou Enlai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a (1994)《周恩来传》

8. 韩素音翻译中的一个词,想与人探讨一下如何理解

1、二者不能比较。 2、去看一下二者的题型就会发现区别了。韩素珍大赛的题目全是篇章翻译(2000+的文章),专业人士都清楚,大篇章的翻译,整体把握起来要难很多。而且,韩素音翻译大赛题目每年类型不同,涉猎很广从文学、文学评论道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专业文献都有出现过。 3、而全国英语翻译资格考试的题目都是比较短的(500词上下)。全国翻译资格的考试文章类型就比较传统和固定了,因为它是为了全面评价参考着综合翻译水平的。硬要对比的话,韩素音大赛的文章最少相当于全国二级笔译的水平,要是说大赛拿奖的话就相当于一级了。

9. 韩素音的作品特点

韩素音的作品主要取材于20世纪中国生活和历史,写作内容基本上都是关于中国的过去、今天和未来。在特定的年代中,韩素音以英文写就的作品就像一个个出口,为全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可能。韩素音的中国情结,令她的作品中蕴藏着对中国深刻的了解。
韩素音的作品尽管描写的是她的个人家庭、家族生活史,但背景却是极其广阔的社会历史风云。她从个人和家庭的经历,衍生出历史事件和社会环境对她父亲、她家庭和个人的影响。书中所涉及的人物,都确有其人,并非作者杜撰,只不过是将有些人物改名换姓而已,以免引起误会或麻烦。而当谈到写作的动机时,韩素音说,是让那些对中国茫然不知或知之不多的外国读者有机会了解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她的作品具有对待历史的独特角度,她把个人经历和现代历史发展过程巧妙结合在一起,而其文字也具有优美、刚健和清新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