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蝌蝌啃蜡
扩展阅读
怎样可以买00开头的股票 2025-07-27 00:34:04
怎么看股票成本密集区 2025-07-26 23:41:57

蝌蝌啃蜡

发布时间: 2021-07-06 16:55:38

A. 蝌蚪啃蜡是什么意思

蝌蚪啃蜡是“可口可乐”进入中国时最早的“曾用名”。 1928年,可口可乐在天津装瓶生产,不知哪位高人音译了个“蝌蚪啃蜡”的中文名。大批广告牌树起后,可口可乐公司才发现蝌蚪啃不了蜡,这译名倒是绝对的“味同嚼蜡”!公司决定重新登报征求新译名,一个年轻的中国留英学生蒋彝的“可口可乐”最终中奖。这个译名不但保留了英语发音,还开发了爽口喜庆的汉语意义,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译得最好的名字之一。

B. 可口可乐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的

可口可乐是1927年进入中国的。可口可乐在中国天津及上海设立装瓶厂。

1927年可口可乐首次进入中国,在天津及上海设立装瓶厂。1948年上海成为可口可乐海外首个销量超百万标箱的城市。然而,在22年后,随着美国大使馆撤离,可口可乐也撤出了中国大陆市场。自此之后的30年内,大陆市场上再没出现过这种喝起来有点像中药的饮料。

1978年12月19日,中美宣布正式建交的第二天,可口可乐公司在美国正式宣布重返中国,与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签订了协议。

(2)蝌蝌啃蜡扩展阅读:

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发展:

2008年可口可乐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可口可乐通过深度的推广活动连接了中国5亿多消费者。

2011年由可口可乐在中国独立研发的美汁源果粒橙,品牌价值突破10亿美元,挤身可口可乐旗下第14个品牌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饮料品牌。

2017年3月10日,可口可乐在中国推出了樱桃口味的可口可乐。这次在中国推出的樱桃可乐有两种规格:330ml易拉罐装和500ml塑料瓶装。

C. “可口可乐”中文名的来源是什么

  1. 上世纪20年代,可口可乐已在上海生产,一开始翻译成了一个非常奇怪的中文名字,叫”蝌蝌啃蜡”,被接受状况可想而知.于是可口可乐专门负责海外业务的出口公司,公开登报悬赏350英磅征求译名。当时身在英国的一位上海教授蒋彝,便以”可口可乐”四个字击败其他所有对手,拿走了奖金。

  2. 现在看来,可口可乐真是捡了个大便宜,350英镑的成本换来今天在中国数十亿的销售额。据悉,蒋彝的后人还要将可口可乐告上法庭,把几十年来应得的利益讨回来。有人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很多洋品牌进入中国都被我们翻译得恰倒好处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D. 可口可乐最早在中国的译名是什么

1927年刚刚进入中国时,“Coca-Cola”有个拗口的中文译名“蝌蚪啃蜡”。

到了20世纪30年代,负责拓展全球业务的可口可乐出口公司在英国登报,以350英镑的奖金征集中文译名。旅英学者蒋彝从《泰晤士报》得知消息后,以译名“可口可乐”应征,被评委一眼看中。

“可口可乐”是广告界公认最好的品牌中文译名——它不仅保持了英文的音节,而且体现了品牌核心概念“美味与快乐”;更重要的是,它简单明了,朗朗上口,易于传诵。

中文的可口可乐是在全球所有译名中,唯一一个在音译的基础上具有实际含义的名称。


(4)蝌蝌啃蜡扩展阅读

可口可乐发展状况

发展背景

1888年,阿萨·坎德勒 看到了可口可乐的市场前景,购买了其股份,掌握了其全部生产销售权。坎德勒开始把制造饮品的原液销售给其他药店,同时也开始在火车站,城镇广场的告示牌上做广告。1901年,广告预算已达100,000美元。

真正使可口可乐大展拳脚的,是两位美国律师。他们到当时可口可乐公司的老板阿萨·坎德勒的办公室,提出一个创新的商业合作方式,就是由可口可乐公司售给他们糖浆,他们自己投资生产的公司及售卖点,将糖浆兑水、装瓶、出售,按可口可乐公司的要求生产及品质保证。

坎德勒在1899年以1美元的价格售出这种饮料第一个装配特许经营权。可口可乐公司允许他们利用可口可乐的商标,做广告,这个特别的装瓶系统,从此产生可口可乐的工厂遍地开花。

可口可乐之父

坎德勒于1886年成立了可口可乐公司,他被称为“可口可乐之父”。

1919年,Elntst Woodruff以250万美元从阿萨·坎德勒的继承人手里买下可口可乐公司,在1923年,他儿子Robert W.Woodruff,也就是可口可乐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成为可口可乐的CEO,Woodruff开始与公司装瓶特许经营商一起努力,

无论消费者何时何地想要可口可乐都能得到满足,他推动装瓶商使饮料“需要时随手可得”并且强调如果Coke不能在消费者口渴时立刻得到,那么市场将永远失去。

在20世纪20年代,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市场,先是被翻译成不知所云的“蝌蝌啃蜡”,随后被蒋彝教授翻译的“可口可乐”所代替。

E. 有关瓶子的谜语,

朋友,我任务,望采纳!
谜语1:瓶装可乐。打一饮料容器:可乐瓶。
谜语2:蝌蝌啃蜡瓶。打一饮料容器:可乐瓶。
解释:可口可乐早期在中国的译名作“蝌蝌啃蜡”,但因销路不佳,后改名为“可口可乐”。
谜语3:可以让你快乐的瓶子。打一饮料容器:可乐瓶。

透明如玻璃
用来做容器
柔韧且有度
摔碎不容易

谜底:塑料瓶

F. 蝌蚪啃蜡是什么

应该是蝌蚪啃腊,可口可乐原来的翻译名

G. 可口可乐最早被翻译成中文是什么意思

世纪20年代,饮料开始引入上海生产,其中文译名为“蝌蝌啃蜡”,饮料的销售状况非常差。于是该品牌专门负责海外业务的出口公司公开登报悬赏350英磅征求译名。当时身在英国的一位上海教授蒋彝,便以“可口可乐”四个字击败其他所有对手,拿走了奖金。现在看来,这个翻译堪称经典。可口可乐,一直被认为是广告界翻译得最好的品牌名。不但保持了英文的音译,还比英文更有寓意。更关键的一点是,无论书面还是口头,都易于传诵

H. 可口可乐早期在中国的译名是“蝌蚪啃蜡”,这个名字实在是缺心眼,让人搞不懂到底要卖个啥,多亏了蒋黎彝帮

本名不叫蒋黎彝,叫蒋彝。蒋彝(Chiang Yee)(1903年—1977年),字仲雅,又字重哑,笔名“哑行者”。画家、诗人、作家、书法家。“中国文化的国际使者”。蒋彝 江西九江人。 由于他对中西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贡献,受到西方人的尊敬,在英国被选为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收入五十年代英国编纂的《世界名人辞典》;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先后获美国赫复斯大学、长岛大学、香港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国立大学颁赠的荣誉博士学位;被选为美国科学院艺术学院院士。
1927年,上海街头悄然增加了一种饮料——“蝌蝌啃蜡”。名字还不是这种饮料最古怪的地方。它棕褐色的液体、甜中带苦的味道,以及打开瓶盖后充盈的气泡,让不少人感觉到既好奇又有趣。古怪的味道,加上古怪的名字,这种饮料的销售情况自然很差。于是,在第二年,这家饮料公司公开登报,用350英镑的奖金悬赏征求译名。最终,身在英国的一位上海教授蒋彝击败了所有对手,拿走了奖金。而这家饮料公司也获得了迄今为止被广告界公认为翻译得最好的品牌名——可口可乐。它不但保持了英文的音译,还比英文更有寓意。更关键的一点是,无论书面还是口头,都易于传诵。 这是可口可乐步入中国市场的第一步。然而,在22年后,随着美国大使馆撤离,可口可乐也撤出了中国大陆市场。自此之后的30年内,大陆市场上再没出现过这种喝起来有点像中药的饮料。 1979年,在中美建交之后的第三个星期,第一批可口可乐产品从香港经广州运到了北京。可口可乐再度返回了中国大陆市场。如今,可口可乐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同时也见证了中国融入世界的过程。

I. 可口可乐被引进的时候是谁翻译的这个名字

是身在英国的上海传授蒋彝1886年美国亚特兰大年夜市的配药师约翰潘伯顿无意中创造了可口可乐他的助手管帐员罗宾逊是一个古典书法家他认为有两个大年夜写字母C会很好看是以用Coca-Cola作为这个奇怪饮料的名称上世纪20年代可口可乐已在上海临盆一开端翻译成了一个异常奇怪的中文名字叫"蝌蝌啃蜡"被接收状况可想而知.于是可口可乐专门负责海外营业的出口公司公开登报赏格350英磅收罗译名当时身在英国的一位上海传授蒋彝便以"可口可乐"四个字击败其他所有敌手拿走了奖金如今看来可口可乐真是捡了个大年夜便宜350英镑的成本换来今天在中国数十亿的发卖额据悉蒋彝的后人还要将可口可乐告上法庭把几十年来应得的好处讨回来有人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慧的人很多洋品牌进入中都城被我们翻译得恰倒好处就是一个有力的证实

J. 为什么“蝌蚪啃蜡”改名“可口可乐”后销量大增


就这一点而言可口可乐可以说是非常的聪明了,而且作为高度自动化现代制造业典范的可口可乐流水生产线确实几近完美,不过相比于塑料、铝罐和玻璃瓶三种制式的生产流程介绍,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对所谓的“浓缩液”更感兴趣,据说全世界只有5个人知道其配方。一滴浓缩液就可以勾兑出很多可乐,让人想到了“浓汤宝”

最后还是说一句,其实我更喜欢和那个比可口可乐带点甜的百事可乐,那么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