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学生救人溺亡事件,起因 经过 结果
荆州市委市政府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对长江大学学生救人事发现场的调查结果,还原了大学生群体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情景真实可信震撼人心。 由荆州市委宣传部、政法委,市政府法制办、信访局、公安局、工商局、物价局,长江航运公安局荆州分局和长江大学组建的工作专班,10月31日至11月4日就事发现场的相关情况开展了联合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当天大学生舍己救人的壮举清晰地得以再现。 10月24日下午,长江大学文理学院40多名学生,在长江观音矶附近的沙市宝塔河段沙滩上秋游野炊。14时15分左右,附近2名儿童不慎落入江中,在场的10余名大学生立即开展施救,李佳隆、龚想涛率先冲入水中,徐彬程、方招、陈及时、张荣波紧随其后。 李佳隆救离岸较远的儿童,龚想涛救离岸较近的儿童。李佳隆救小孩时体力不支,徐彬程过去接应,把被救的小孩拖向江边的渔船,用肩将小孩托出水面,并由船上人员将获救小孩拉上船并转送上岸。 此时,何东旭、姜梦琳、黄检、孟亮雨、孔璇、李立科、昌子琪、万莉沙、贾云芸等大学生,手拉手组成人链伸至江中接应。人链最前端的何东旭抓住龚想涛所救儿童的手,开始往岸上拉时,脚下的流沙塌陷,人链瞬间断开,处在人链前端的何东旭、姜梦琳、孔璇等倒进深水中…… 听到呼救,附近韩德元、鲁德忠、杨天林3名冬泳队员闻讯赶来下水救人。韩德元抓住两人往岸上游,鲁德忠将救生圈扔给韩德元后,游过来一同将两人拖至停靠岸边的渔船边。之后,他将救生圈扔向仍在江中的学生,徐彬程抓住救生圈扔给李佳隆,自己游过去同他一起拉着救生圈游到渔船边,李佳隆手搭在渔船边休息一会儿后,有人抓住他的手,将他从江中拖到了岸上。 休息片刻后,徐彬程再次救起1名同学返回岸上,落水的孔璇在冬泳队员的帮助下爬上岸。 此时,韩德元又听到岸上有人喊叫:“水里还有一人”。他再次入水抓住一名落水者往岸边游动,这时停靠岸边的一艘渔船向韩德元救人的位置移动过来并伸出竹竿,韩德元一手抓住竹竿,一手抓住被救落水者,由渔船带到岸边。 长江大学学生高阳拍摄的视频显示:有人大声说:“没人了”。而在此期间,昌子琪与万莉莎已看到何东旭沉入水中,万莉莎给方招打电话无法接通。高阳和林泉在14时22分至14时25分时间段均发现何东旭失踪。通过清点人数发现方招、陈及时失踪。 此时,江面已恢复平静。两位落水少年获救了,而三位英雄已经沉入苍茫而冰冷的江水中…… 据当地冬泳队员介绍,“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事发地观音矶又是荆江最险要的江段,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矶”,是历史上著名的险工险段。大学生救人现场被当地人称为“鬼门关”,水面看似平静,但水底却暗流涌动,旋涡成串,几乎每年都有人在那里溺水身亡,最多一年溺亡人数曾达到18人之多,因此,发现有人在此溺水,当地人一般不敢下水施救。
『贰』 关于大学生救人丢命该不该救的辩论赛
救还是应该要救了,谁也不知道结果是人救上来自己却死了。
这说明这个清华研究生RP不好,救人不讲究方法,遇到突发情况临场应变差,以后对社会也不会有多大贡献……(这段话纯粹搞笑)
还是从社会道德出发吧,每个生命都是一样的,不应该分贵贱,反方其实只有一个“两个人社会价值”立脚点,你们应把他们立脚点归入社会人群的等级划分,正常人都会觉得他们的观点是带贬义的。另外很重要的一点这次救人行为不是简单的一命换一命,研究生死亡只是一个意外,是小概率事件,不可以把见义勇为的行为归为生命的等量代换。
如果反方咬住独子,家有年迈双亲这个条件,你们应该把责任往国家上推——“建立健全的见义勇为保障体制”,再移花接木到你们着重的社会道德——“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位清华研究生的人格高尚”等等,哈哈,感觉这个条件是出题人觉得反方太没道理了硬编出来的。
怎么看都觉得正方会赢,这种辩论题目出得不好。
『叁』 关于长江大学救人事件!
三名英勇献身大学生陈及时19岁,湖北通山县人,长江大学城建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大一学生。何东旭19岁,湖北枝江市人,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一学生。方招19岁,湖北罗田县人,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一学生。为抢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跳进湍急的长江中,孩子得救了,其中3名大学生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10余大学生搭人梯救人24日下午2时许,在湖北荆州宝塔河江段江滩上的两名小男孩,不慎滑入江中。正在附近游玩的长江大学10余名男女大学生发现险情后,迅速冲了过去。因大多数同学不会游泳,大家决定手拉着手组成人梯,伸向江水中救人。其中一位同学顾不上脱掉身上的衣服,便跳入水中营救落水的男孩,另外几名懂水性的同学紧跟在后面跳入江中。“当时湖水寒冷,直刺骨髓,湍急的水流,让人游起来非常吃力。”据下水营救的学生徐彬程介绍,他的水性还算不错,可是在漩涡里,却怎么也使不上劲儿。徐彬程咬着牙向落水小孩游去。一名落水男孩被成功救上岸,另一名男孩则顺着人梯往岸边靠近。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人梯中的一名大学生因体力不支而松手,水中顿时乱成一团,呼喊声一片。这时,正在宝塔河100米以外的冬泳队队员闻声赶来施救,冬泳队员们一边给水中的大学生丢游泳圈,一边跳入水中营救落水大学生。他们陆续从水中救起多名大学生,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大学生却因水流湍急,体力不支,沉没在江水中。获救两男孩悄然离开现场事发后,长江大学领导迅速赶到现场,当地消防、海事部门也相继赶到组织搜救。由于该处地处江水回流区域,水流湍急,坡陡水深,浅处有四五米,最深处达十几米,经过1个多小时搜寻,陈及时被打捞上岸,医护人员现场进行全力抢救,终因沉江时间过长,未能生还。至下午5时50分许,另外两名大学生的遗体也被打捞上岸。据目击者介绍,当时大家都忙着救落水的大学生,后来才发现获救的2名小男孩已离开现场。据了解,3名大学生都是长江大学大一学生,当地已安排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24日晚,校方已成立专班处理善后事宜。据楚天都市报荆楚网争议不会游泳该不该救人?长江大学3名大学生舍己救人的英勇事迹不仅感染着荆州人,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华网、新浪等网站的主页上,对舍己救人的3名热血青年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各大网站还开通了论坛,各地网友纷纷展开讨论。网友为这3名大学生竖起了大拇指,为他们舍身救人的义举钦佩不已,也为3个年轻生命的逝去扼腕痛惜。荆州新闻网网友写到:“现实中有这样的见义勇为者啊!这件事带给我们更多是无尽的思考与自醒!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新浪网友表示,有社会责任感,好样的“90后”,向英雄致敬!但是在对3名大学生的行为表示钦佩的同时,也有网友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当时大家都忙着救落水的大学生,后来才发现获救的2名小男孩已离开现场”这一细节,被不少网友注意到。3名大学生的牺牲值不值、不会游泳该不该救人的话题再次引爆论坛。对此,有媒体发出评论指出,面对危险,为了救人,从来就没有值不值的问题,只有一个生死时速的问题,或者,一个方法方式的问题。
『肆』 大学生救人整个事件描述
3名大学生救人献身续 捞尸人称走错一步棋事发当天在场的市民倪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10月24日下午,她带着女儿在江堤上玩耍,突然听见堤下江面传来呼救声,两个孩子落水了。倪平拉着女儿就往堤下跑去,“我亲眼看到他(陈及时)从船上跳下去。当时船上吃饭的人很多,但除了他没有第二个人跳下去救人。”
几乎与此同时,长江大学09级广电专业学生李佳隆也跃入水中救人。在此之前,李佳隆正和十几名同学在江滩上野炊。小孩的落水地点离李佳隆只有50米,他第一个反应过来,向水边奔去。“当时感觉小孩离岸边很近,觉得肯定能救起来。”李佳隆说。
但江水给了这位只下过游泳池的学生一个措手不及。李佳隆刚刚抓住一名落水小孩,才往岸边划了几下,就划不动了。没来得及脱掉的牛仔裤吸足了水,迅速消耗着他的体力。更严重的是,江面下的暗流与漩涡,像巨大的黑洞,咬住李佳隆的双腿,死命地将他往下拽。
“我知道自己不行了,就大声喊。”李佳隆说。这时岸上的同学们也发现了异常,因为李佳隆只往岸边前进了一点,就在原地不动了。
这个时候,紧随李佳隆之后下水的学生徐彬程早已游向另一名落水小孩,奋力拉住了孩子。
在另一边,方钊和另一名同学也拖着第二个小孩向沙滩靠近,岸上的同学们已经乱作一团。有更多的学生跳下水,向仍在水中的人游去。其余不会水的十几名同学,手拉手连成一条链,向江里探去,竭力去拉江里的同学。
第二个小孩也终于上岸了。但此时的方钊和另一名学生却耗尽了体力,在暗流中挣扎。岸上结成人梯的同学更加慌乱起来。
倪平也赶到岸边准备协助救援。这时,她最不愿看到的一幕发生了:人梯突然断掉,站在最前面的数名学生一下子跌入水中!
学生们的落水处离沙滩很近,但因为宝塔湾的沙滩边缘都是陡坎,近水处的水深也有五六米。站在人梯最前端的何东旭等同学,还没来得及拉起方钊等落水同学,自己便也坠入深水。
数十学生的落水呼救终于惊动了更远处的人群。在江堤百米外的角落里,宝塔湾冬泳队队员鲁德忠、韩德元、杨天林听到呼喊声,一路从冬泳队小屋里狂奔过去。年轻一点儿的韩德元跑得最快,一入水就抓住了两位落水大学生的手。
“以前我们也救过溺水人,都是两个人救一个。”冬泳队队长王珏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但当时,冬泳队的大部分队员都在别处聚会,在江边的队员只有三个。一个人就拖住两名大学生的韩德元拼命踩水,仍无法正常施救。跑在后面的鲁德忠看见这种情况,赶紧将手中的救生圈丢给了同伴,自己则奋力去救其他的落水学生。
后来的事情被媒体广为报道。鲁德忠、韩德元、杨天林三名冬泳队队员救起了6名大学生——这并不是全部落水者,奋力救完6名学生后,江面上已经看不到任何动静。惊慌失措的同学们一边安抚被救上来的同学,一边清点人数,他们发现:有人不见了!
这时候,鲁德忠已经连续救起两位学生,61岁的他瘫坐在岸上,已无力站起。发现缺了人的学生抱住鲁德忠的腿:“求求您,再下水看看吧,我还有同学在水里没起来。”
此时江面已经平静,鲁德忠凭经验判断,如果还有人在水里,希望很渺茫——江水不同于静水,暗流多且水流浑浊,如果人在江面上挣扎,尚可施救;一旦沉入水底,便让搜救者看不见也摸不着,沉水者几无生还可能。
“暗流非常汹涌,水流翻上翻下,跟滚筒洗衣机似的。”鲁德忠说,如果不是水性好,又熟悉宝塔湾水域,根本就无法顺利救人。而浑浊的江水也让水下搜寻几无可能。回想起营救的第一个女生,鲁德忠仍心有余悸:“游到她身边时,她正好沉下,我往水里一捞,一把捞住她的头发,提了起来。”鲁德忠说,如果再迟一步,他便抓不到,沉在水中也便找不到了。
鲁德忠说,面对同学的哀求,明知希望渺茫的他再次勉力下水,用最后的力气又下潜了3米,依然没有触到底,只能返回岸上休息。
有更多的冬泳队队员赶了过来,两位新到的队员三次潜入江底搜寻,无功而返。
清点完人数,同学们发现,方钊和何东旭这两名广电专业大一学生消失了。
比起方钊与何东旭,陈及时的牺牲则更晚被人得知。逆流而上的陈及时没能游过湍急的流水,他根本还没来得及游到小孩身边,便迅速被江水裹挟着沉入水中……
『伍』 谁有救人溺水的大学生的全部过程资料
称借机敛财涉嫌敲诈,渔船有很深的社会背景 ■ “荆州3大学生救落水童身亡”追踪 新京报讯 本报昨日独家披露,荆州市长江大学15名见义勇为大学生搭人梯救落水儿童时,一渔船停在附近,大学生多次跪求船主施救遭拒,船主称“活人不救,只捞尸体”,昨日,荆州警方已介入调查,警方称如确定船主借救人之机索要高酬金则涉嫌敲诈。 警方调查渔船是否牟暴利 参与救人的李佳隆与多名文理学院学生证实,昨日,荆州市公安局民警对当日在场同学做调查笔录,重点询问“见死不救”渔船与船主的特征、距落水者距离及学生向其求救过程,荆州市公安局对学生称已成立专门调查组调查渔船是否见死不救并借机牟暴利。 记者昨晚致电荆州市公安局,一民警称,如果渔船见死不救并借机敛财,其行为已涉嫌敲诈,但对成立调查组一事称并不知情。 差两千元都不捞尸体 李佳隆回忆,当天学生多次跪求附近的渔船施救遭拒。 一位落水同学称,10多名长江大学老师闻讯赶来,有老师与船主交涉,船主称出12000元捞1人,“当时老师都没带这么多钱,多次央求船主先救人,承诺救人上岸后肯定付钱,船主还是不答应,最后我们的师生掏出身上所有的钱、又四处借钱,凑足36000元,船老板才开始打捞”。 李佳隆称,因为凑钱耽误长达一个小时,在渔船主打捞出陈及时和何东旭二人的尸体后,天已经黑了,船主提出,天黑打捞价格要涨,捞一人要出18000元,无奈师生们已身无分文,在校领导派人送来2000元后船主才将方招尸体打捞上岸。 “当时数百人见证了渔船老板收钱才捞人的行为,如果能在儿童刚落水时施救,在我们被冲入水中扔下几个救生圈,陈及时等落水者都不会死,他的船就离落水点不足5米处”李佳隆称。 网友人肉搜索无良渔船 昨日,有在大学生救人现场围观的群众在天涯论坛发帖,号召网友对见死不救借机讹钱的船主进行人肉搜索,短短24小时跟帖数万条留言,有网友还贴出该船主与长江大学师生谈价的照片。 “年龄大约30岁至40岁之间,留中分发型,蓄胡须,身高1米7多,当天穿黑色夹克”李佳隆称,希望警方能为三名救人遇难同学讨一个公道。 据管辖宝塔湾治安的荆州市公安局沙市分局水上派出所所长王玉秀介绍,警方之前也接到有渔船长期停在宝塔湾,借帮落水遇难者家属捞尸体索要高额酬金,这些人不救活人,只捞尸体,且有很深的社会背景,“他们不救,别人也不敢救”。 2009年10月27日央视《新闻1+1》播出《救命,无需争议!》,以下是节目实录: 主持人(董倩): 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上个周末,三名大学生为了救两名落水的男孩子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本身并不会游泳,这么做到底应不应该,他们这么做又到底值不值,岩松怎么看? 白岩松(评论员): 我觉得生命不是做算术题,也不是写论文,无法用几个换几个来做值不值的讨论,也不能像写论文一样,我们要提前打草稿,然后列出一,二,三,四,然后再开始,我觉得那一瞬间的那种直觉和采取的行为就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这三个年轻人是英雄。 主持人: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从上周末到现在这两天多的时间事情的进展。 (播放短片) 吊唁市民: 两个小孩救起来了,他们现在好好的,你们放心地走。 吊唁市民: 对我们大家来说,都是一个蛮好的(榜样),人的心里蛮寒酸。 解说: 今天上午,在湖北荆州的宝塔河边,聚集了很多自发前来的人们,他们带着鲜花和挽联,前来悼念三个素不相识的少年。 陈及时、何东旭和方招,三天来,这三个名字无数次地被人们提及,他们见义勇为,搭救落水儿童不幸遇难的事迹也被人们所关注。昨天下午,与他们一起参与救人的十多名长江大学的学生,以及冬泳队的队员,就已经被当地有关部门授予“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而被他们救起的两名落水儿童,昨天也在父母的带领下,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前往宾馆探望并跪谢遇难学生的家属。被救儿童的母亲,当场给何东旭的父母跪下磕头,并连声说对不起。 一面是被救学生的感恩,另一面是大学生的感恩,昨天下午,长江大学的大学生们在河边举行了一个简短的仪式,向参与救人的冬泳队敬献了锦旗,但手捧着锦旗的冬泳队员脸上却没有露出笑容。 仪式过后,参与救人的冬泳队老人把手中的鲜花放进了江中。 鲁德忠(湖北沙市冬泳队队员): 你们是真正的英雄,我们感到很惭愧,我决定把市政府和区政府送给我的慰问金,我全部捐给他们受难的家属,我们不应该得这个慰问金,因为这是我们的义务,这是我们的责任。 解说: 在方招的寝室里,同学们把他生前用的东西,依旧保持着他离开的原样。在何东旭的QQ博客里,短短几天就有许多朋友前来留言缅怀,在上面有朋友这样写到,我宁愿你不是英雄,只愿你好好地活着。 让我们记住这三张尚未退去青涩的面孔,谢谢你们,一路走好。 主持人: 被救孩子的家长说了“对不起”三个字,然后救人大学生的家长还说,你不要打孩子,让我们尝试着从当事人以外的第三方来看,当事者的父母是一种什么样复杂的情感?
『陆』 救人的3名大学生是怎么死的
十几人手拉手去救人,大学生心情是好的,没有考虑到江水急流的程度,水性不好的后果!为他们可惜了。
『柒』 湖南大学生救人事件 的辩论会
你没有说你们的观点啊。
不过我觉得应该是反对大学生做法的那一方吧。
当然如果观点是“大学生不该救人”之类的话就是这个命题出的不公平了,你们要向命题组投诉,加上“以命换命”这个概念。
我觉得你们应该抢先向观众评委树立这样一个观点:见义勇为不等于死。然后努力把正方逼到这个观点的对立面即见义勇为等于死(要是他们举得例子都是舍命救人就好了,使劲给他们扣帽子)。这样他们的立场就歪曲了,混入了错误的概念。一旦他们有人说出了见义勇为不一定死,就是你们乘胜追击的好机会,就算打断他们的话也要插一句“感谢对方辩友同意我方观点”之类。
你可以说那件事救人的不只是大学生,还有渔民和冬泳队员。这冬泳队员是怎么来的,不就是学生拉人墙落水后高声呼救引来的吗!最后冬泳队员确实救上了人(重点:冬泳队员救的人)。如果大学生早早的喊来了冬泳队员,那不就不会死人了吗。
如果他们想把你们往道德上面引,你可以说救人的话,即便是没有救上来难道就没道德了吗,一定要自己死了才是有道德吗?当然最好不要在道德上说太多,也不要说什么救人自己死了值不值之类的话。
还有就是那个最早成功救上人的那名同学,根本没有比得上死者的知名度啊,
这说明人们还是关注救人死掉的事,为什么人们这么热衷于讨论救人身死,因为他们不希望这三个大学生死掉,一旦正方被逼入“舍己救人是对的”,你们就说难道你们喜欢这三个人的死吗?正方一否认,你们就可以说原来你们也认为见义勇为而死是不好的。
当然把对方引入歧途是最重要的啦,你们好好准备一下,自己也找一找正方的材料,想想怎么误导他们,以及怎么样使自己不被误导。
PS:我依稀记得好像我们的教育界不鼓励学生舍己救人,貌似有小朋友学习赖宁舍生救火结果离开了我们。不知道现在小学课本上还有没有赖宁救火的故事了。
PS2:其实我没有参加辩论的经验,你们场上好好发挥啦。
『捌』 长江大学三位大学生如何救人的方式
先说游泳队员的事儿~~
看到2个小孩儿落水,能救的(也就是这几个大学生)就立刻去救了,所以没有人喊。然后大学生们不行了,再也没有人能救人了,这才喊,游泳队的才听到。
关于人梯的事儿,确实有点让人费解,也许一开始的时候离岸不远,水还不是特别深,拉着点还没不下去。
其实这里最让人费解是,不会游泳的去救人了,旁边就没有会救人的吗?
游泳队的喊喊就听到了,可见距离不远,大学生救人的时候,围观的人看到这样的救人方式,为啥就没有去喊人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玖』 长江大学有哪些大学生救人事件
2009年有1024救人英雄集体事件 人称“人链”精神的一次
2007年有赵传宇救人事件,后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拾』 大学生救人牺牲自己的生命值不值得呢
我承认救人的这个态度是正确的。但是遇事也要讲究方法。大学生是要救人。而不是再赔上自己的一条性命。态度正确。但是做事难免太过鲁莽。没有仔细考虑。想救人这没有错。但是如果不是自己所能达到的事情。就要请外人一起帮忙。而不是硬撑着去救一条生命。更何况现在情况反而相反。却是多了一条死亡的生命社会上的人肯定会有这种事情大加赞扬。但是说这个学生傻的也会数不胜数。她救下的是一条生命。但是给自己家庭留下的却是深深的遗憾和打击。如果说他对待生命是公平的。那么他对待自己的父母却不公平。白发人送黑发人。自己的父母亲又会是何种心情。也许会生病住院。也许她救了一条命。却要丧失掉自己一家人的性命。这个事情是值得的。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只不过。付出的代价太大了。留给人们的深思也太多。英勇就人是好事。赔上性命是坏事。尊重生命是好事。父母深痛是坏事。世间的事情真的没有绝对。有利必有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