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拉姆斯菲尔德
扩展阅读
瑞德股票能买吗 2025-07-19 05:12:58
南华资产控股的股票行情 2025-07-19 03:26:30

拉姆斯菲尔德

发布时间: 2021-07-07 22:24:43

『壹』 请问:“这是自由的瑕疵。自由的人民也有犯错和犯罪的自由!”,这句话是美国时任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说

美联社驻巴格达记者站女站长Vivian Salama于3月6日编发了一条关于IS在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苏尔的尼姆鲁德毁坏古文物的新闻稿,标题被写成“义愤:极端分子拿走古代雕塑,毁坏伊拉克(文物)现场”
Salama女士这篇文章,连同她第二天(3月7日)又写的一篇“IS正在毁灭另一个伊拉克考古现场”,正在产生全球性的影响,引起了很广泛的“义愤”

到底是谁在系统地毁灭古伊拉克文明?

故事首先要回到2003年春天的伊拉克战争。美国对伊拉克国土的空中打击是3月20日开始的,到了4月上旬,战局已没有了悬念,联军宣布:战争的第一阶段将在4月15日结束。
其实不仅是一个没有悬念的战局,而是一整套的既定方案,战局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除了一两个中国军事专家还在电视上发着“萨达姆的共和国卫队哪儿去了?”之类的疑问,没有人再关心战场上的胜负。小布什在日后的回忆录Decision Points里透露了他那时的心思,没有任何事情能够阻止他将战争进行下去,就算有机会提前斩首萨达姆他也不干,因为一切都精心策划好了。萨达姆根本不是目的,这一点他比谁都更明白。
就在战争第一阶段结束前三天的4月12日这一天,巴格达市中心某地,燃起了一场异常诡异的大火,这场大火混身在遍地开花的爆炸和浓烟当中,静悄悄地燃起,在完成了其使命之后,又黯然熄灭。
只有很少人知道,这是一次预谋已久的毁灭,它属于第一批目标之一,必须在美军地面部队于4月8日进入巴格达后尽快实施,但又要赶在大规模轰炸结束前趁乱完成,这样,引起外界注意的可能最小。
大火烧的是伊拉克国家图书馆。事后统计,有不少于4万多箱合计约1亿页纸的文献被盗或被毁。
与国家图书馆被烧的同时,是同样位于巴格达的伊拉克国家博物馆遭到严重洗劫,事后统计,共有不少于17万件文物被盗或被毁。
美国密西根大学的一位教授将其称为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灾祸,在他看来,13世纪蒙古骑兵入侵此地时也不过如此了。“两河文明”一向被认为是人类文明最早的摇篮,伊拉克国家博物馆位列世界前三。据他评估,把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巴黎的卢浮宫和华盛顿所有博物馆的馆藏全加起来,也抵不了这一次的损失。
从4月9日开始,最晚到4月12日,巴格达城内主要的文物和资料馆所,就都被洗劫一空了,而4月12日的那一把大火,只是一个象征战役胜利的狂欢焰火。观赏焰火的人远在美国纽约,他们属于一个叫做ACCP的私人组织,全称为“美国文化政策理事会”,其主要成员包括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董事会前执行副总裁阿斯顿·霍金斯、古董收藏家谢尔比·怀特、盖迪博物馆前馆长阿瑟·霍顿、金宝美术馆前董事埃德蒙·皮尔斯伯里、文物法律专家约翰·梅里曼等,是一个古董文物收藏者、研究者和法律顾问组成的团体,组织成员有几十人。
此案当时在国际文化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事后有媒体追踪到了这个组织,该组织在伊拉克战争开始前一年临时成立,并于伊拉克战争开始不久自行解散,连网站都没了踪影。有充分证据表明,该组织依仗其显赫的身份,得以提前接触美国总统的战争班子,并将他们的秘密计划塞进了战争总计划当中。
而从4月8日到4月12日,ACCP组织的人员在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的掩护之下,对伊拉克最重要的古文物进行了系统性的劫掠和毁灭。
亲爱的弟兄们,多久没有这种机会了?上一次还是1900年洗劫北京圆明园吧?!原以为自那以后不会再有这种机会了,毕竟帝国主义时代已经结束很久了,没想到竟然又来了,甚至更美妙!这一次可是苏美尔、古巴比伦、古亚述!比古中华更早的一批文明宝藏!
据我所知,才女Vivian Salama女士恰恰就是在2003年那一年从美国纽约来到中东为美联社做新闻的。对于那一场真正的、空前的文物浩劫和古文明毁灭,她不可能不知道,但在最近这两篇同样题材的新闻报道中,她却只字未提。
她在文章中提到IS毁坏了尼姆鲁德古城,事实可能是如她所说,但这个位于北部边疆摩苏尔地区的古迹,与首都巴格达国家博物馆和国家图书馆的馆藏文物怎么比?就好比是有人毁坏了甘肃的玉门关,媒体在大喊大叫的同时,却对有人洗劫了北京故宫和圆明园这个大案只字不提!
她在文章中提到尼姆鲁德古城是距今3000多年的古亚述王国首都,事实也没错,但古亚述的文物与古苏美尔、古乌鲁克的文物又差了多少个世代、多少个等级?在2003年那次洗劫中被毁的文物,大多是公元前3000年至3500年代表整个人类最初文明之光的文物,距今已有5000多年,比古亚述文物还要早2000多年!
英国《独立报》驻中东记者是2003年“4-12”世纪大案发生后第一批进入现场的记者之一,他在报道中写道:
“成千上万的碎片散落在地板上,都是伊拉克历史的无价文物。洗劫者一个展柜接一个展柜地下手,亚述人、巴比伦人、苏美尔人、美迪斯人、波斯人和希腊人的雕塑、陶罐、双耳细颈椭圆土罐,被系统地摔到地上,并碾成粉末……我们的双脚踩在碎片上嘎嘎作响,那是至少已有五千年历史的大理石底座、石头雕像和陶罐,它们躲过了巴格达历史上每一次的陷落和外族入侵,而终于毁在美国人来‘解放’这座城市之际……当我在一个展柜前点亮我的手电筒,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所有标明‘公元前3500年’的陶罐都被摔得粉碎!为什么?他们要干什么?为什么美国人会允许暴徒们这么做?……”
Salama女士甚至还在报道中提到尼姆鲁德事件在全世界引起的广泛“义愤”和联合国官员对IS的谴责。她引用一位当地学生的话“只有罪犯和野蛮人心肠的人才会这样做,才会毁灭数千年前的艺术珍品”,她又引用联合国官员的话“所有这些都是令人震惊和悲剧性的人类破坏行为”,引用伊拉克政府官员的话“尼姆鲁德的毁坏是伊拉克历史的重大损失”。
她为什么不让读者知道,在2003年那场浩劫中世界各地正直人士对美国政府是如何谴责的?美国政府又是如何辩解的?

我来复原一下当时情形吧。浩劫发生后,来自世界各地、社会各界,尤其是从联合国官员到考古学界学者们的责问,犹如一场围歼美国的反击战,Salama女士今天所引用的批评,当时无一不曾出现过。然而,美国政府的辩解却近乎无理取闹,时任国防部长的拉姆斯菲尔德竟说:“这是自由的瑕疵。自由的人民也有犯错和犯罪的自由!”

世人目瞪口呆,继而恍然大悟,因为人们很快就从电视上看到,巴格达大学这座建于13世纪的世界著名古迹也被当作了轰炸目标,古吾珥城的遗址被改建成军事基地,联军的坦克漫无目标地在巴比伦的古街道上碾来碾去…
人们终于明白了,这就是美国的本意,它不仅要摧毁这个国家的现在,还要清除它的历史遗产!抹掉它的文化身份!闹了半天,“文化灭绝”正是伊拉克战争的组成部分!
至于美国为什么要这么做,到底是受谁的指使或在什么人的操纵之下这么做,那是另一个更大更长的故事了。容后再谈

『贰』 拉姆斯菲尔德的个人履历

1958年任俄亥俄州众议员戴维·丹尼森的行政助理。
1959年任密歇根州众议员罗伯特·格里芬的行政助理。
1960年至1962年在芝加哥贝克尔公司所属的投资银行任投资经纪人。
1963年1月至1969年5月任国会众议员。
1969年5月任经济机会办公室主任和总统助理。
1970年至1973年任总统顾问。
1971年10月任财产调查局局长和生活费用委员会主任。
1973年1月任美国常驻北约组织代表。
1974年8月任白宫办公厅主任。
1975年11月至1977年1月任国防部长,当时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国防部长。
1977年6月至1985年任伊利诺伊州瑟尔和斯科基公司首席执行官。
1983年至1984年任总统武器控制顾问委员会和政府安全事务顾问。1983年11月至1984年5月曾任美国总统中东特使。
1985至1990任威廉·布莱尔公司高级顾问。
1990年至1993年任通用仪器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1997至2001年间,为吉利德科学公司的董事会主席
2000年12月28日,被当选总统乔治·布什提名为国防部长。
2001年1月20日获参议院批准。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两次出任国防部长的人。
1977年获总统自由勋章。曾任政府工作委员会、科学和星际航行委员会和两院经济联合委员会等委员。他还是兰德公司理事会理事长,东方航空公司、人民能源公司、本迪克斯公司、西尔斯·罗巴克公司的董事。
2006年美国期中选举前夕,军方报章社论要求拉氏辞职,而其亦于2006年11月8日,选举后翌日宣布辞职。
据悉,布什总统已经批准了他的辞职请求。
1954年与乔伊斯结婚,他们有三个孩子。
1974年11月、1994年9月和1999年10月访问中国。

『叁』 拉姆斯菲尔德的介绍

拉姆斯菲尔德乃德裔美国人,1975年已被当时美国总统福特委任作国防部长,乃历届内阁最年轻的国防部长,当乔治·布什当选为美国第四十三任总统时,拉姆斯菲尔德被布什委任再出任国防部长一职,成为历届内阁中最年长的国防部长。

『肆』 拉姆斯菲尔德个人简历

唐纳德·亨利·拉姆斯菲尔德 (Donald Henry Rumsfeld) 1932年7月9日生于芝加哥。1954年普林斯顿大学毕业,获文学士学位。1954年至1957年在美国海军当飞行员和飞行教官。在校期间是橄榄球

队的主力,并曾获海军摔跤比赛冠军。

1958年任俄亥俄州众议员戴维·丹尼森的行政助理。1959年任密歇根州众议员罗伯特·格里芬的行政助理。1960年至1962年在芝加哥贝克尔公司所属的投资银行任投资经纪人。1963年1月至1969年5月任国会众议员。1969年5月任经济机会办公室主任和总统助理,1970年至1973年任总统顾问。1971年10月任财产调查局局长和生活费用委员会主任。1973年1月任美国常驻北约组织代表。1974年8月任白宫办公厅主任。1975年11月至1977年1月任国防部长,当时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国防部长。

1977年6月至1985年任伊利诺伊州瑟尔和斯科基公司首席执行官。1983年至1984年任总统武器控制顾问委员会和政府安全事务顾问。1983年11月至1984年5月曾任美国总统中东特使。1985至1990任威廉·布莱尔公司高级顾问。1990年至1993年任通用仪器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2000年12月28日,被当选总统乔治·布什提名为国防部长,2001年1月20日获参议院批准。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两次出任国防部长的人。

1977年获总统自由勋章。曾任政府工作委员会、科学和星际航行委员会和两院经济联合委员会等委员。他还是兰德公司理事会理事长,东方航空公司、人民能源公司、本迪克斯公司、西尔斯·罗巴克公司的董事。

2006年美国期中选举前夕,军方报章社论要求拉氏辞职,而其亦于2006年11月8日,选举后翌日宣布辞职。

据悉,布什总统已经批准了他的辞职请求。

1954年与乔伊斯结婚,他们有三个孩子。

1974年11月、1994年9月和1999年10月访问中国。
附(资料提供者:无常冥使):拉氏名言
在记者招待会上谈到伊拉克是否有大规模杀伤武器时,拉氏说道:“我一向对尚未发生的事情的有关报道感兴趣,因为就象我们都知道的那样,有一些众所周知的事情;我们知道一些我们知道的事情。我们还知道一些很明显的未知事情;那就是说,我们知道有些事情我们不知道。但也有没人知道的未知事情-----也就是我们不知道的未知事情。”这就是著名不蒙死你不罢休的“知道论”。
伊拉克战争前夕拉氏在五角大楼新闻发布会上受记者提问“美国是否会发动伊拉克战争?”。 拉氏于是答出让世界头晕的“发生论”:“你们知道许多新闻,你们每天都被告知事实上没有发生的新闻,大家似乎也不觉得麻烦:把它们印刷成了报纸,于是,全世界便认为这些新闻真的发生了,其实,它们没有发生。每一个人都渴望获知这些新闻,在这些新闻还没有发生的时候。于是,全世界长期都在获知一些没有发生的新闻,其实,它们没有发生。我能告诉你们的是,它还没有发生,只是快发生了。 ”
———拉姆斯菲尔德2003年2月28日五角大楼新闻发布会
“我不会说未来一定比过去更难预测。在我看来,过去的那些事情在它们刚刚开始的时候也曾经是不可预测的。”-2003年
“我们确实知道,拉登要么在阿富汗,要么在其它国家,要么已经死亡。”
“死亡更容易使人们对战争产生悲观看法。”-2003年。
“你在说好话的同时带上枪会比你只说好话获得更多的东西。”-1998年就国际外交政策发表观点时引用美国黑手党首领艾尔·卡彭曾经说过的话,也反映出拉氏凶残的个性。
“正如你所知道的,你是用你现有的军队去打仗,而不是你希望以后能够拥有的那种军队。”-2004年。
“我们有一句格言:‘如果你已在洞里,就不要再挖了。’哦,我不确定我是否说过这句话。”-2002年拉氏的“不知所云论”。
“要有能力去辞职,这将提高你对总统的价值,这会有助于你的工作表现。”-1974年拉氏一句奴相尽露的惊世之语。

『伍』 唐纳德·亨利·拉姆斯菲尔德的生平

拉姆斯菲尔德乃德裔美国人,祖先在十九世纪由德国的不莱梅移居到美国的伊利诺州,而拉姆斯菲尔德则在伊利诺州长大,家人现时都在当地居住。拉姆斯菲尔德生于芝加哥的一个房地产商家庭。1954年普林斯顿大学毕业,获文学士学位。1954年至1957年在美国海军当飞行员和飞行教官。在校期间是橄榄球队的主力,并曾获海军摔跤比赛冠军。
1963年1月至1969年5月,拉姆斯菲尔德任国会众议员。1969年5月,他被尼克松总统看中,出任总统助理和“经济机会办公室”主任,1970年至1973年任总统顾问。1971年10月任财产调查局局长和生活费用委员会主任。1973年1月任美国常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代表。1974年8月任白宫办公厅主任。
1975年11月至1977年1月,拉姆斯菲尔德在福特政府中任国防部长,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国防部长。此后,他转往企业界发展,先后出任西尔医药和通用仪器两家大公司的总裁。
2001年1月,布什就任美国总统后,拉姆斯菲尔德在布什内阁中出任国防部长,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两度出任国防部长的人。2004年12月,他留任国防部长职务。
2006年,随着美国在伊拉克战争泥潭中越陷越深,美军伤亡数字不断攀升,美国民众对布什政府的对伊政策普遍感到不满。作为对伊政策主要制定者之一的拉姆斯菲尔德,一直面临舆论要求其辞职的巨大压力。此外,在他任内发生的美军一系列虐囚事件曝光,也使得拉姆斯菲尔德饱受各界批评。11月8日,拉姆斯菲尔德辞去国防部长的职务。
拉姆斯菲尔德是布什政府中“鹰派”力量的代表。出任国防部长后,拉姆斯菲尔德不遗余力地推动建立导弹防御系统,并且策划和指挥了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两场战争,被普遍认为是布什政府中的强硬派人物之一。 1977年获总统自由勋章。曾任政府工作委员会、科学和星际航行委员会和两院经济联合委员会等委员。他还是兰德公司理事会理事长,东方航空公司、人民能源公司、本迪克斯公司、西尔斯·罗巴克公司的董事。
1954年与乔伊斯结婚,他们有三个孩子。
1974年11月、1994年9月和1999年10月访问中国。2005年10月,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对中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陆』 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的妻子

约翰·爱德华兹 被邀请的人物包括BP的老板约翰·布洛文尼,美国参议院议员约翰·爱德华兹和比尔·盖茨夫人。过去参会的人还包括亨利·基辛格、查尔斯王子、比尔·克林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等等。

『柒』 唐纳德·亨利·拉姆斯菲尔德的失势下台

遭海陆空三军集体“逼宫”
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遭遇海陆空三军集体“逼宫”,4家军方报纸集体发表社论,要其下台。作为总统布什的左膀右臂,拉姆斯菲尔德此刻受到这种待遇,无疑给共和党在2006年11月7日中期选举中的前景又蒙了一层灰,“布什可能丢了国会”的预测在美国铺天盖地。
多名退伍将军要求拉姆斯菲尔德下台
美国退伍将军约翰·巴蒂斯特在2006年4月12日要求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辞职。他是近几周来第四名要求拉氏辞职的退伍将军。
激怒公众过半美国人要他下台
2004年:至少已有6位联邦参议员公开批评拉姆斯菲尔德,其中4位是属于共和党人。
称布什曾见面力挺不考虑辞职
据美国《侨报》报道,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正在经受新一轮的攻击。他2006年10月1日表明自己没有考虑要辞职,近日以来总统布什和他私人谈话,继续表示对他的支持。
伊拉克问题使拉姆斯菲尔德失势
2003年:美国《华盛顿邮报》9月14日发表文章说,自三年前重返五角大楼以来一直走红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现在受到美国国会和军事机构中很多人批评的批评。人们批评他应对美国在伊拉克面临的问题承担责任,包括美军伤亡不断上升以及每周超过10亿美元的费用。
布什拉姆斯菲尔德唇亡齿寒“丢车保帅”何其难
2004年:前赖斯,现有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最近美国总统布什的爱将相继成为听证会的“风头”人物。如果说赖斯曾经处在“暴风口”,那么拉姆斯菲尔德眼下的日子用“火山口”来形容并不为过:他所必须面对的不是文字资料,而是被公之于众、具有极大冲击力和杀伤力的图片与录像带;他所需要交待的也不只是事实,而是事实背后的责任和道义。 在2006年11月7日举行的美国中期选举中,共和党不敌民主党的围攻,输掉了国会参众两院多数党的地位。民主党12年以来首次获得两院控制权。美国总统布什在对这一选举结果表示惊讶、失望和承担“大部分责任”之余,还向媒体公布了内阁重臣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辞职”的消息。
民主党最终在美国中期选举后的第一天确认夺回国会参众两院的控制权。但当天真正让华盛顿感到震动的消息是拉姆斯菲尔德辞去美国防部长。中期选举是美国选民对伊拉克战争的一次全民公决,身为总统的布什不得不顺应民意。只是大多数人没想到布什“低头认错”来得这么突然。
选举前一天美军报发表拉氏该下台了的社论
就在中期选举前不久,布什还在媒体前信誓旦旦地表示:拉姆斯菲尔德在任满前不会下台。没料到在中期选举前,布什就已决定无论选举结果如何,拉姆斯菲尔德都要走人。他和拉姆斯菲尔德及接替人罗伯特·盖茨在克劳福德农场已进行过密谈。2006年11月8日,布什在白宫记者会上透露说:“在和拉姆斯菲尔德进行了一系列深思熟虑的谈话后,我们一致认为,现在是更换国防部领导人的适当时机。”
发动伊拉克战争是布什上台6年来最重大的一个决策行动,也是最受非议的一个决策。随着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事得到证实,伊拉克境内暴力事件层出不穷,美军在伊拉克的伤亡人数不断上升,美国国内对布什的伊拉克政策批评声不断升级,布什的民意支持率不断下滑。作为伊拉克战争的设计师,拉姆斯菲尔德自然成为人们攻击的直接对象,该不该下台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拉氏本人。性格倔强的他在国会议员的逼问下也公开表示自己曾两次提交了辞呈,但都被布什挽留。
此次中期选举,伊战成为民主共和两党候选人辩论的焦点话题。布什不受欢迎的伊拉克政策已让共和党候选人感到大势不妙,“倒拉”再成风潮。在选举的前一天,美军四大兵种的军报同时刊载“是拉姆斯菲尔德下台的时候了”的社论,批评拉氏已失去了美军方领导人、国会和民众对他的信任。民主党人取得选举胜利后即表示,布什在中选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应是将拉氏撤职。
早在一个月前布什就有了撤换拉氏的迹象
拉氏已成为不受欢迎的伊拉克战争的“象征”,布什顺应民意撤换了拉氏。对于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一向桀骜不驯的拉氏显得有些无奈和黯然神伤。但拉氏在白宫的告别讲话还是不忘展现其幽默的一面,他引用邱吉尔的话说:“批评让我受益匪浅,但我也决不会因为没有批评而痛苦。”拉氏同时意有所指地表示:“它(伊拉克战争)不被了解,它太复杂了,人们难以明白。”在拉氏离开白宫时,布什用手轻轻拍打拉氏的后背表示安慰。
拉氏两任国防部长,是切尼从政的启蒙老师,布什撤换这样一个内阁重臣说明在未来两年里布什将不得不调整其伊拉克政策。白宫的助手透露说,实际上早在一个月前就有了撤换拉氏的迹象,布什在与拉氏每周的会晤中都会商讨伊拉克问题下一步该怎么办,布什以这种方式向拉氏表达了他要换人的想法。切尼的发言人拒绝透露切尼是否是一如既往地反对撤换拉氏。
布什承认选举失利是一次重击但仍希望驻伊美军“得胜归来”
布什总统在8日的新闻会上承认,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的失利对他是一次重击。他同时说,伊拉克战争进展不利是共和党失利的主要原因。“我承认许多美国人昨天投票表达了他们对那里进展的不满。”他说。他认为他的伊拉克政策推动速度过慢或者说没有带来足够的进展。但是布什强调,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军队现在就会撤离伊拉克,“我也希望部队回来,但我要他们得胜归来”。 布什警告美国的敌人不要因为民主党即将接掌国会众议院而感到高兴。他说:“不管谁是美国总统,他都不会放弃保卫国家的职责。我们在如何保卫国家的问题上看法不同,但是我们都致力于保卫美国。这就是我的信念。”
布什在9日开始与民主党领导人举行磋商。他强调说:“让我们走出这次选举,摆脱党派分歧,我们就可以开创一个新的合作时代,在今后两年,为美国人民创造一个富有成果的两年。”
即将成为众议院议长的佩洛西表示,拉姆斯菲尔德的离任是努力解决伊拉克局势的一个新开端。不过她表示:“民主党不会找共和党报仇,而是要帮助美国人民向前迈进,这就是我们的议程。”
新提名的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曾在1991年至1993年在老布什政府担任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局长,目前担任得克萨斯州农工大学校长。盖茨1966年就进入了CIA,在那里工作了27年,服务于多位美国总统。2004年布什曾提名他担任首任美国国家情报局局长,但遭其婉拒。
拥有丰富情报工作经验的盖茨在华盛顿被广泛接受,他的行为方式与拉姆斯菲尔德截然不同,军方领导相信他们的意见能得到充分的表达和尊重。盖茨将如何扭转美军在伊拉克所面临的被动局势还不得而知,但可以确信他不会像拉姆斯菲尔德那样成为伊战失败的“避雷针”和“替罪羊”。

『捌』 拉姆斯菲尔德的个人简介

唐纳德·亨利·拉姆斯菲尔德 (Donald Henry Rumsfeld) 1932年7月9日生于芝加哥。1954年普林斯顿大学毕业,获文学士学位。1954年至1957年在美国海军当飞行员和飞行教官。在校期间是橄榄球队的主力,并曾获海军摔跤比赛冠军。
拉姆斯菲尔德乃德裔美国人,祖先在十九世纪由德国的不来梅移居到美国的伊利诺伊州,而拉姆斯菲尔德则在伊利诺伊州长大,家人现时都在当地居住。
拉姆斯菲尔德早在年青时代已加入美国国防部工作,专责海军事务,并取得军衔,1975年已被当时美国总统福特委任作国防部长,乃历届内阁最年轻的国防部长。下台后仍留在国防部工作,并担任多项与国防有关的公职。当乔治·布什当选为美国第四十三任总统时,拉姆斯菲尔德被布什委任再出任国防部长一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两次出任国防部长的人。

『玖』 关于拉姆斯菲尔德的演讲

The Unknown As we know,
There are known knowns.
There are things we know we know.
We also know There are known unknowns.
That is to say We know there are some things We donotknow.
But there are also unknown unknowns,
The ones we don't knowWe dont know.
《不知道》

据我们所知,
我们已经知道一些,
我们知道我们已经知道一些,
我们还知道,
我们有些并不知道,
也就是说,
我们知道有些事情我们还不知道,
但是,还有一些,
我们并不知道我们不知道,
这些我们不知道的,
我们不知道。
Reports that say something hasn't happened are always interesting to me, because as we know, there are known knowns; there are things we know we know," Rumsfeld told a news briefing. "We also know there are known unknowns; that is to say we know there are some things we do not know. But there are also unknown unknowns -- the ones we don't know we don't know."

『拾』 《拉姆斯菲尔德规则》读书笔记,如何应对职场的最佳宝典

读书笔记写作方法
读书笔记一般分为摘录、提纲、批注、心得几种,格式及写法并不艰深,心得笔记中的读后感有点麻烦,但只要懂得论点、论据和论证这三要素的关系,就会轻松拿下,因为读后感不过就是一种议论文而已。很多应用文种只有在将来的工作实践中才能具体应用,而读书笔记属日用文类,应即学即用。
常用的形式有:
提纲式—— 以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通过编写内容提纲,明确主要和次要的内容。
摘录式——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句子。可以摘录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
仿写式——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可模仿所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
评论式——主要是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如何。可分为书名、主要内容、评论意见。
心得式——为了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读了什么书,书中哪些内容自己教育最深,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即随感。
存疑式——主要是记录读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边读边记,以后再分别进行询问请教,达到弄懂的目的。
简缩式——为了记住故事梗概、读了一篇较长文章后,可抓住主要内容,把它缩写成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