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知止而后有定
扩展阅读
深发展股票上市的价格 2025-07-27 01:03:36
汇顶科技股票行情以后 2025-07-27 00:59:32

知止而后有定

发布时间: 2021-07-09 12:05:56

1. 知止而后有定

「知止而后有定」句前面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当知此处的「知止」乃是知「止于至善」的意思。是说人如果要求学问,得先知道自己学这学问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谋份利,讨个富贵,那就不必再学下去了,这门学问,是让人到至善之境的。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定 不是安定的意思知止而后有定出自《大学》。 《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朱子有一段注:“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静,谓心不妄动。安,谓所处而安。”那么:知止,就是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有定,就是树立坚定的志向。 知至善的目标,立坚定的志向,就可以心不妄动; 心不妄动,则所处而安,不为外界影响所动了。

2.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是什么意

这句话的意思是:懂得停下来然后才稳定,稳定然后才能冷静,冷静然后才能平心静气,平心静气然后才能仔细考虑,仔细考虑然后才能有所收获。

拓展资料: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此语出自老子《大学》。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3. 《大学》中的“知止而后定”是什么意思

“知止而后定”是不正确的,应该是”知止而后有定“。

”知止而后有定“的意思是: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确定目标。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白话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确定目标,确定目标后方能心地宁静,心地宁静方能安稳不乱,安稳不乱方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方能达到“至善”。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端有始端,知道了它们的先后次序,就与《大学》的宗旨相差不远了。

(3)知止而后有定扩展阅读: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4. 《大学》中的“知止而后定”是什么意思

”知止而后有定“的意思是: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确定目标。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4)知止而后有定扩展阅读:

《大学》提出了一个政治哲学纲领。《大学》以不长的篇幅使儒家思想理论化、通俗化,便于学者学习掌握,而儒家思想为封建王朝的稳固提供了保障。

《大学》可以作为科学启蒙第一书,它提出的“诚意正心”是必备的科研心态、“格物致知”是认知的唯一途径、“止于至善”是追求臻美境界,“日日新”是强烈的创新意识。

《大学》虽然充满着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但是却有重要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论述,如提出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认知到事物发展的先和后;提出的“治本”,认知到治国的规律。

5.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出自哪里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出自:《礼记·大学》

译文: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拓展资料:


《礼记·大学》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所作。唐代韩愈、李翱等把《大学》、看作与《孟子》、同等重要的“经书”;宋代“二程”、朱熹祖述这种观点,竭力推崇其在经书中的地位,旨在弘扬理学。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于南宋绍熙元年(1190)刊刻成《四书章句集注》,因《论语》记载孔子言行,《大学》为曾子所作,《中庸》为子思所作,《孟子》记载孟子言行,故又称“四子书”。元延祐年间,以《四书章句集注》试士子,悬为令甲,从此,“四书”成为芸芸士子干禄之必读经典。

6.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出自何处,准确的应该怎么说

出自《大学》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译文
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使自己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7. 《大学》里的“知止而后有定”到底是什么意

翻译: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使自己志向坚定。

原文: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白话译文:

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使自己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此文出自春秋·曾子《礼记》《大学·第一章》

(7)知止而后有定扩展阅读

写作背景:

《大学》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对孔子代表的原始儒家思想作了一种体系性、结构性的概括和描述,以阐明儒家关于学习的内容、目标和为学的次序途径,旨在张扬儒家的君子修德之学和圣王的治政之道。

首先,《大学》对儒学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项,即宋代儒家们所说的大学“三纲领”。这一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也道出了《大学》的主旨。

《大学》是讲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但是它按照孔子思想,不就事论事,而是将人的精神的弘扬和品德修养置于首位。“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

其次,《大学》提出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要经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环节(即朱熹所称的大学“八条目”)。其中,修身以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者,专注于心性修养,属儒家的“内圣”之学;

修身以下,“齐家、治国、平天下”,系君子之行为规范及治政之事,属儒家的“外王”之学,其意主要在彰明儒家“为政以德”的观念和“道德转化为政治”的思想。

作者简介:

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名参,字子舆,春秋末战国初鲁国武城人。孔子弟子,儒家主要学派—“曾子子思孟子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后世尊其为“宗圣”,与孔子、孟子、颜子合称“四圣”。

8. “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什么意思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出自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大学》.含义是:“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使自己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1)知止——明确原则,理清期许
“止”指“归宿”、“立场”.“知止”即对目标、归宿和自己的原则立场有明确了解.对佛教而言,“止”为梵文奢摩他的意译,又译“止寂”、“禅定”,指通过坐禅入定,扫除妄念,专心一境,达到寂静的境界.与“止”相对的范畴为“观”,为梵文毗婆舍那的意译,也被译为“智慧”,是在“止”的基础上发生的,指集中详细观察思维预定的事物和义理,获得某种功德和智慧.
2)有定——站稳立场,坚定不移
“定”是定向.朱子《大学章句》解“定”字说:“知之,则有定向”.知止指对归宿有明确了解,则已经是“志有定向”的.所以,“定”字应指坚定不移.“知止而后有定”即是说,能对归宿有明确的了解,然后方能坚守不移.
3)能静——动机纯正,心不妄动
“静”是静心.朱子《大学章句》释“静”字说:“静,谓心不妄动”.对于“静”,《礼记》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论语》也说:“仁者静”.道教的北派全真道认为清静是修道的基础,故奉《清静经》为玄门日诵课之首,经云:“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4)能安——身心安详,从容有度
“安”是随处而安稳.朱子《大学章句》释“安”字为“安,谓随处而安”.《管子.内业》进一步谈到“安”和“静”、“定”的密切关联:“天主正,地主平,人主安静.”又曰:“圣人与时变而不化,从物而不移,能正能静,然后能定.”再曰:“正心在中,万物得度.”最后则是“德成而智出”.
5)能虑——思虑周到,驱除偏见
“虑”是思考精审.朱子《大学章句》释“虑”字为“虑,谓处事精详”.
6)能得——合理选择,心安理得
“得”有完成、达成的意思.朱子《大学章句》释“得”字为:“得,谓得其所止”.
是以明了自己人生的终极目标,明了自己的价值观,明了生命中什么对自己是重要的,明了自己的追求,如此即便做同样的事,你心中亦是非常清澈的而安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