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奥巴马访华内容
奥巴马访华内容
谈气候变化★★★★★
中国和美国分别是世界上第一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当两个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生产国聚在一起时,气候变化问题自然会是一个不得不谈的话题。
本月中旬奥巴马访华,气候变化议题将排在中美双方会谈议事日程的优先位置。事实上,包括欧盟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都在密切关注中美两国元首在气候变化议题上将发出何种声音。
实际上,全球节能减排已到重大关口,中美两国的努力正备受瞩目。10月27日至29日,参议院又重新开始审议奥巴马政府有关气候变化的法案。这部名为《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的法案已于10月6日在众议院通过。白宫希望该法案能在12月的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之前获得参议院的批准。目前最迫切的,是由奥巴马总统本人向美国和全球直接发出一个有力的讯息,那就是美国已准备好作出真正的减排承诺。这将使美国能以领袖的姿态参与到气候问题的有关磋商中来。
中国已经开始降低其碳强度,胡锦涛主席9月在联合国承诺:到2020年,中国的碳排放强度将会有“显著幅度”的下降。中国已经制定了一个国家目标———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总量中的比重达到15%。中国希望美国等发达国家作出承诺进一步降低碳排放量,并希望促进12月即将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达成拯救人类气候的真正的协议。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明棋说,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中美双方一定会谈,或许会在文件中有声明,但是应该不会签署明确的书面协议。
此前,美国气候变化问题特使斯特恩也指出,奥巴马11月访华将和中国就气候变化问题找寻共同立场,但不会达成双边协议。“我们不是要达成另外的协议,而是试图利用这个机会寻找尽可能多的共同点,从而在12月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上达成协议。”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项目部主任Seligsohn表示,无论如何,中美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会晤都将有助于提升彼此间的信任,帮助各国政府在哥本哈根取得可行的协定。在一些问题上的分歧已经缩小,诸如穷国有关减排计划的融资问题等。
谈能源★★★★★
尽管奥巴马此行,中美双方可能不会在气候变化上达成具体协议,但是在清洁能源上可能会有新的协议达成。
中欧陆家嘴(29.37,0.38,1.31%)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认为,中美两国现在都受到国际环境问题的巨大压力,能源问题一定是最受到关注的议题。“对于美国来说,新能源是奥巴马新政的核心切入点,而中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表现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大规模、高速度,资本密集度非常高,能源消费的增长幅度大。因此中美下一期的贸易市场会是清洁能源市场。”
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7月在访华声明中表示,随着中国遭遇气候变化的挑战,美国的绿色科技企业有望在满足中方治理污染需要的同时,抓住机遇创造就业机会,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此前也表示,清洁能源将驱动未来美国和全球经济发展,创造数百万就业机会,而一起合作能够比单独行动完成更多工作。“推广可再生能源,鼓励提高能效,削减污染,都是双方可以协作的方式,这符合美中两国的利益。”
在清洁能源合作中,徐明棋重点提到两国的核能合作。“中国之前就已同许多欧洲国家有合作关系,尤其是法国。美国也存在与他国合作的历史,但是中美这方面合作总体比较少,此次奥巴马中国行一定也会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中美在这方面一定会加强合作,但是否具体成建立核电站等项目,目前来说还是不可知的。”
谈技术转让★★★★★
放宽对华技术出口,也被看作是奥巴马访华的重要议题。
中国方面一直有要求发达国家进行相关技术转让的要求。现在,包括通用电气、霍尼韦尔、联合技术等美国很多大公司已在向中国进行相关技术转让,如“能源效率审计软件”等。环保领域的优势技术,不仅美国有,欧盟有,中国也有。中国在太阳能、风能及清洁煤等领域都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技术。这也是中、美技术合作具有活力的原因。
徐明棋说,奥巴马此次访华,两国肯定会签署一些经贸方面的备忘录或协议等,在对华技术方面,美国也会有所放松,提供部分技术转移。在之前杭州举行的中美商贸联合会议上双方已经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了。
今年7月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访华和中国谈清洁能源时,其中美国出口相应技术给中国也是一个重要议题。刘胜军认为,这次访华,奥巴马应该会在对华技术经贸上有一定的惠华政策。除了国家机密性的(国防等)科学技术之外,美国为平衡贸易赤字应会提供中国购买一些高技术含量的东西,对华打开科技大门。
谈迪士尼★★★★
本周,上海宣布将建设造价36亿美元的迪士尼主题公园。届时,到访的奥巴马会不会谈起迪士尼,甚至像有的消息所说,奥巴马访华时可能与迪士尼高层一起亲临上海迪士尼地块。还有媒体猜测,奥巴马访华而且在上海安排了一天时间的停留,这一天的停留很可能是为了迪士尼协议的签署来出席这样一个活动。
对此,专家认为,如果奥巴马真的这么给“米老鼠”面子,那也不足为奇。“首先,从美国总统与大公司的关系出发,那将是一个互相给面子的活动。奥巴马竞选需要大公司的赞助,大公司借奥巴马的人气可以搞好推广工作。其次,从奥巴马本人的个性来看,若来为上海迪士尼捧场也合情合理。他是一个喜欢传媒的人,而且一直在塑造和维护亲民、年轻的政治形象,参加这种活动很自然。”
英国路透社认为,作为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第一次访华,在美国迪士尼方面,希望奥巴马的全球身价替上海迪士尼做一次全球宣传。不过,奥巴马并不是白白为上海迪士尼作一次秀。根据媒体报道,上海迪士尼一旦落定,上海迪士尼和美国迪士尼都拥有权益。如果上海迪士尼方面出现盈利,奥巴马政府同样可以享受迪士尼盈利所带来的利益收入。
谈国债★★★★
奥巴马此次访华,会不会继续推销国债?分析人士预计,奥巴马很可能大力游说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
对于仍在不断发行创纪录政府债券的美国政府而言,海外投资人的增持对于弥补美国的巨额预算赤字至关重要。特别是中国,目前依然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人。
美国财政部10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009年财政赤字是1.42万亿美元———这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高记录。美国媒体分析说,如果赤字继续膨胀,从长远看将不利于经济,奥巴马的经济刺激、医疗改革、促进就业等政策也将面临更多争议和反对声。
如此背景下,奥巴马尤其需要获得中国这一最大债权人的支持。专家分析,考虑到美国目前仍在全力拉动经济走出衰退,继续推动大规模的经济刺激,与此相应的,美国仍然需要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购买美国债券。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人,中方在奥巴马来访期间也会提出明确的要求。
刘胜军说,美国毕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出口国,而中国是持有美国国债最多的国家。美国在经历金融危机后为平衡财政赤字需要继续发售国债来融资。两国对于双方都有依赖和牵制,所以双方现在在经贸关系上短期内不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况,双方也不会做出互相拆台的举动,合作谋求利益最大化是目前应该考虑的。中方很可能重申,美国当局要确保中国在美投资的安全。
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中美经贸之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就是美国何时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在上月的中美第20届商贸联委员会中,中国曾督促美国尽快给与中国市场经济待遇。
刘胜军解释,中国经济现在还是以市场为主的资料配置方式存在。这种方式局限就表现与中国存有许多大型国有企业(电力、电信、石油等)。另外许多资源也把握在我国政府手中。而中国政府对于各种银行的影响力很大,这就导致国际上对于中国市场化经济的怀疑,对中国企业市场化程度没有信心。所以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美国承认了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将有助于中国在对外贸易中获得更公平待遇、减少贸易争端。这也会对欧盟、日本的决策产生影响,无疑是我国期望达成的效果。
“但是奥巴马没有那么容易松口。”专家认为,市场经济地位是美国对付中国的主要武器,而且是合法的武器。对于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议题,美方的回应是:将尽快召开市场经济地位工作组会议。这个“尽快”没有时间表,也没有工作组框架,很显然,美方对此态度模糊。从这一信息来看,要指望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这次访问中国期间,像7月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公报中所说的那样,“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可能是不太现实的。如果这次奥巴马能够给出承认的时间表,那将可以看作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谈汇率★★
人民币汇率一直是中美关系中的一个焦点问题。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之初,一度在此问题上表现强硬,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虽然美国财政部10月15日发表报告明确承认,中国没有操纵人民币汇率,但依然指责人民币币值被低估。
在今年夏天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中美双方也都同意“采取前瞻性的货币政策,并适当关注货币政策对国际经济的影响”。中美理应落实双方达成的协议,通过平等协商,妥善解决彼此的分歧,这既有利于中美两国经济,对当前复苏基础还相当脆弱的世界经济来说也是福音。奥巴马访华,汇率问题会不会谈呢?
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上个月表示,人民币升值的话题不太可能出现在议程中。徐明棋也认为:“美国希望人民币能够增加弹性,这一点是肯定的。但这种想法不会由官方提出,或许会以保持中国产品价格稳定为交换,在双方非正式领导人协商中提出或暗示。”
刘胜军说,美元贬值是一个大趋势,随之国际地位有所下降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为稳定市场,美元不会过度下降。中国美元储备过大,有8000多亿美元,中美的贸易顺差也大,所以美国为了避免过度的贬值,急需中国的合作。他们不奢望中国继续购入美元,至少希望中国不要大量抛售美元,导致美元崩盘。从这点出发考虑,奥巴马现在发表申明,从政治上软化对中国的职责,以缓和的态度谋求双方合作,稳定货币市场。
⑵ 从奥巴马访华看中美关系
中新网北京11月15日电 就职未满一年的美国第四十四任总统奥巴马,今日将展开他的首次访华之旅。
奥巴马此次亚洲行的最大亮点,当属他上任第一年就到访中国,而且多达4天,是到访亚洲四国中停留时间最长的一站,预计也会是双边议题和活动内容最为丰富的一站。届时,奥巴马将与胡锦涛主席展开第三次双边会谈。奥巴马的中国之行,双方在经济方面会谈些什么?
谈气候变化★★★★★
中国和美国分别是世界上第一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当两个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生产国聚在一起时,气候变化问题自然会是一个不得不谈的话题。
本月中旬奥巴马访华,气候变化议题将排在中美双方会谈议事日程的优先位置。事实上,包括欧盟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都在密切关注中美两国元首在气候变化议题上将发出何种声音。
实际上,全球节能减排已到重大关口,中美两国的努力正备受瞩目。10月27日至29日,参议院又重新开始审议奥巴马政府有关气候变化的法案。这部名为《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的法案已于10月6日在众议院通过。白宫希望该法案能在12月的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之前获得参议院的批准。目前最迫切的,是由奥巴马总统本人向美国和全球直接发出一个有力的讯息,那就是美国已准备好作出真正的减排承诺。这将使美国能以领袖的姿态参与到气候问题的有关磋商中来。
中国已经开始降低其碳强度,胡锦涛主席9月在联合国承诺:到2020年,中国的碳排放强度将会有“显著幅度”的下降。中国已经制定了一个国家目标———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总量中的比重达到15%。中国希望美国等发达国家作出承诺进一步降低碳排放量,并希望促进12月即将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达成拯救人类气候的真正的协议。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明棋说,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中美双方一定会谈,或许会在文件中有声明,但是应该不会签署明确的书面协议。
此前,美国气候变化问题特使斯特恩也指出,奥巴马11月访华将和中国就气候变化问题找寻共同立场,但不会达成双边协议。“我们不是要达成另外的协议,而是试图利用这个机会寻找尽可能多的共同点,从而在12月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上达成协议。”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项目部主任Seligsohn表示,无论如何,中美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会晤都将有助于提升彼此间的信任,帮助各国政府在哥本哈根取得可行的协定。在一些问题上的分歧已经缩小,诸如穷国有关减排计划的融资问题等。
谈能源★★★★★
尽管奥巴马此行,中美双方可能不会在气候变化上达成具体协议,但是在清洁能源上可能会有新的协议达成。
中欧陆家嘴(29.37,0.38,1.31%)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认为,中美两国现在都受到国际环境问题的巨大压力,能源问题一定是最受到关注的议题。“对于美国来说,新能源是奥巴马新政的核心切入点,而中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表现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大规模、高速度,资本密集度非常高,能源消费的增长幅度大。因此中美下一期的贸易市场会是清洁能源市场。”
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7月在访华声明中表示,随着中国遭遇气候变化的挑战,美国的绿色科技企业有望在满足中方治理污染需要的同时,抓住机遇创造就业机会,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此前也表示,清洁能源将驱动未来美国和全球经济发展,创造数百万就业机会,而一起合作能够比单独行动完成更多工作。“推广可再生能源,鼓励提高能效,削减污染,都是双方可以协作的方式,这符合美中两国的利益。”
在清洁能源合作中,徐明棋重点提到两国的核能合作。“中国之前就已同许多欧洲国家有合作关系,尤其是法国。美国也存在与他国合作的历史,但是中美这方面合作总体比较少,此次奥巴马中国行一定也会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中美在这方面一定会加强合作,但是否具体成建立核电站等项目,目前来说还是不可知的。”
谈技术转让★★★★★
放宽对华技术出口,也被看作是奥巴马访华的重要议题。
中国方面一直有要求发达国家进行相关技术转让的要求。现在,包括通用电气、霍尼韦尔、联合技术等美国很多大公司已在向中国进行相关技术转让,如“能源效率审计软件”等。环保领域的优势技术,不仅美国有,欧盟有,中国也有。中国在太阳能、风能及清洁煤等领域都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技术。这也是中、美技术合作具有活力的原因。
徐明棋说,奥巴马此次访华,两国肯定会签署一些经贸方面的备忘录或协议等,在对华技术方面,美国也会有所放松,提供部分技术转移。在之前杭州举行的中美商贸联合会议上双方已经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了。
今年7月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访华和中国谈清洁能源时,其中美国出口相应技术给中国也是一个重要议题。刘胜军认为,这次访华,奥巴马应该会在对华技术经贸上有一定的惠华政策。除了国家机密性的(国防等)科学技术之外,美国为平衡贸易赤字应会提供中国购买一些高技术含量的东西,对华打开科技大门。
谈迪士尼★★★★
本周,上海宣布将建设造价36亿美元的迪士尼主题公园。届时,到访的奥巴马会不会谈起迪士尼,甚至像有的消息所说,奥巴马访华时可能与迪士尼高层一起亲临上海迪士尼地块。还有媒体猜测,奥巴马访华而且在上海安排了一天时间的停留,这一天的停留很可能是为了迪士尼协议的签署来出席这样一个活动。
对此,专家认为,如果奥巴马真的这么给“米老鼠”面子,那也不足为奇。“首先,从美国总统与大公司的关系出发,那将是一个互相给面子的活动。奥巴马竞选需要大公司的赞助,大公司借奥巴马的人气可以搞好推广工作。其次,从奥巴马本人的个性来看,若来为上海迪士尼捧场也合情合理。他是一个喜欢传媒的人,而且一直在塑造和维护亲民、年轻的政治形象,参加这种活动很自然。”
英国路透社认为,作为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第一次访华,在美国迪士尼方面,希望奥巴马的全球身价替上海迪士尼做一次全球宣传。不过,奥巴马并不是白白为上海迪士尼作一次秀。根据媒体报道,上海迪士尼一旦落定,上海迪士尼和美国迪士尼都拥有权益。如果上海迪士尼方面出现盈利,奥巴马政府同样可以享受迪士尼盈利所带来的利益收入。
谈国债★★★★
奥巴马此次访华,会不会继续推销国债?分析人士预计,奥巴马很可能大力游说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
对于仍在不断发行创纪录政府债券的美国政府而言,海外投资人的增持对于弥补美国的巨额预算赤字至关重要。特别是中国,目前依然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人。
美国财政部10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009年财政赤字是1.42万亿美元———这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高记录。美国媒体分析说,如果赤字继续膨胀,从长远看将不利于经济,奥巴马的经济刺激、医疗改革、促进就业等政策也将面临更多争议和反对声。
如此背景下,奥巴马尤其需要获得中国这一最大债权人的支持。专家分析,考虑到美国目前仍在全力拉动经济走出衰退,继续推动大规模的经济刺激,与此相应的,美国仍然需要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购买美国债券。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人,中方在奥巴马来访期间也会提出明确的要求。
刘胜军说,美国毕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出口国,而中国是持有美国国债最多的国家。美国在经历金融危机后为平衡财政赤字需要继续发售国债来融资。两国对于双方都有依赖和牵制,所以双方现在在经贸关系上短期内不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况,双方也不会做出互相拆台的举动,合作谋求利益最大化是目前应该考虑的。中方很可能重申,美国当局要确保中国在美投资的安全。
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中美经贸之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就是美国何时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在上月的中美第20届商贸联委员会中,中国曾督促美国尽快给与中国市场经济待遇。
刘胜军解释,中国经济现在还是以市场为主的资料配置方式存在。这种方式局限就表现与中国存有许多大型国有企业(电力、电信、石油等)。另外许多资源也把握在我国政府手中。而中国政府对于各种银行的影响力很大,这就导致国际上对于中国市场化经济的怀疑,对中国企业市场化程度没有信心。所以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美国承认了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将有助于中国在对外贸易中获得更公平待遇、减少贸易争端。这也会对欧盟、日本的决策产生影响,无疑是我国期望达成的效果。
“但是奥巴马没有那么容易松口。”专家认为,市场经济地位是美国对付中国的主要武器,而且是合法的武器。对于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议题,美方的回应是:将尽快召开市场经济地位工作组会议。这个“尽快”没有时间表,也没有工作组框架,很显然,美方对此态度模糊。从这一信息来看,要指望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这次访问中国期间,像7月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公报中所说的那样,“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可能是不太现实的。如果这次奥巴马能够给出承认的时间表,那将可以看作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谈汇率★★
人民币汇率一直是中美关系中的一个焦点问题。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之初,一度在此问题上表现强硬,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虽然美国财政部10月15日发表报告明确承认,中国没有操纵人民币汇率,但依然指责人民币币值被低估。
在今年夏天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中美双方也都同意“采取前瞻性的货币政策,并适当关注货币政策对国际经济的影响”。中美理应落实双方达成的协议,通过平等协商,妥善解决彼此的分歧,这既有利于中美两国经济,对当前复苏基础还相当脆弱的世界经济来说也是福音。奥巴马访华,汇率问题会不会谈呢?
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上个月表示,人民币升值的话题不太可能出现在议程中。徐明棋也认为:“美国希望人民币能够增加弹性,这一点是肯定的。但这种想法不会由官方提出,或许会以保持中国产品价格稳定为交换,在双方非正式领导人协商中提出或暗示。”
刘胜军说,美元贬值是一个大趋势,随之国际地位有所下降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为稳定市场,美元不会过度下降。中国美元储备过大,有8000多亿美元,中美的贸易顺差也大,所以美国为了避免过度的贬值,急需中国的合作。他们不奢望中国继续购入美元,至少希望中国不要大量抛售美元,导致美元崩盘。从这点出发考虑,奥巴马现在发表申明,从政治上软化对中国的职责,以缓和的态度谋求双方合作,稳定货币市场。
⑶ 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第几次访华
历史的轨迹总有一些相似之处。37年前的冬日,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踏上中国国土就先到了上海,从这里,尼克松开始了他“改变世界一周”的“破冰之旅”;37年后的初冬,2009年11月1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首次访华之旅,也在上海开启,两国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将从这里翻开。
首次国事访问翻开两国关系新的一页
奥巴马13日抵达日本,开始上任后首次亚洲之行。他将先后访问新加坡、中国、韩国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在4个国家中,中国是奥巴马访问时间最长的一站。他将停留4天3夜,足见奥巴马对中国的重视。
“两国只有通过紧密合作,才能实现在气候变化、经济复苏及核不扩散等关键问题上的目标。这正是美中展开战略合作的目的。因此,我的访华之行将非常重要。”奥巴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奥巴马此次访问的重中之重是与中国领导人的政治会晤,会晤议题将涉及全球经济、自由贸易、地区安全、气候变化、清洁能源、防扩散、核安全等方面。”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这样介绍奥巴马的访问。
“奥巴马总统这次访问,旨在巩固美中关系,并将这一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提升到新的高度。”洪博培说。
首位就职第一年内访华的美国总统
2009年,迈入而立之年的中美关系,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自奥巴马今年1月就职以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开局良好。奥巴马将成为首位在就职第一年内就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
“与以往几届美国新政府上台后,中美关系都经历先摩擦后合作的过程不同,奥巴马就职以来,表现出了与中国合作的积极姿态,避免过去摩擦不断、起伏不定的情况。”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说。
两国利益交融之深前所未有
奥巴马访华前夕,中美贸易又起波澜。先是美国商务部公布对华油井管加征高额反倾销税的初步裁决,后有中国商务部对美国部分汽车进行反倾销反补贴的立案调查公告。
事实上,仅今年1至9月,美国就对华发起贸易救济调查14起,涉案总额达58.4亿美元。
“摩擦仅仅是两国关系的支流。”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说,对于双边贸易额已3000多亿美元的美中两国而言,贸易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况且这些摩擦在两国贸易中仅占很小的比例。
尽管中美在贸易、军事等领域时有摩擦纷争,尽管评价两国关系的各种论调层出不穷,但中美关系却在以不可逆转的态势向前发展。
茫茫太平洋,横亘在中美之间,却阻隔不了平均每天5000多人次来往于大洋两岸,更阻隔不了现在一年3000多亿美元的贸易往来。
“今天,中美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格局,两国合作面不断扩大,双方互有需要。这决定着现在中美关系处于一个相对平稳时期。”周文重说。
⑷ 奥巴马什么时候访华
今年11月份左右
美国驻华大使馆公使白瑞基9日透露,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于11月访华,届时中美两国将就应对气候变化和新能源领域合作等事项签署双边协议。白瑞基称,奥巴马总统特使已率团抵京为相关协议,并于9日在北京与国家发改委官员晤谈。记者随后就奥巴马访华时间向外交部新闻司求证时,外交部的回覆指奥巴马具体访华时间尚不明确。
小奥特使已抵京
白瑞基是在出席中美合资公司福田康明斯发动机公司40万发动机投产仪式上透露上述信息的。白瑞基透露,奥巴马总统特使所率领的高级代表团在京与国家发改委进行会谈,主要议题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新能源合作等。他爆料称,奥巴马总统今年11月访华时,中美两国将就协商成果签署双边协议。
就奥巴马11月访华消息向外交部新闻司求证,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秦刚回覆称,4月1日在伦敦中美峰会时,胡锦涛主席邀请奥巴马总统于今年下半年访华,奥巴马欣然接受。但奥巴马总统具体访华时间,当前尚不明确。
中美关系有望高开高走
白瑞基表示,中国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今年首次会晤时已达成共识,两国将建立「美中战略和经济对话」机制,就全球经济和金融问题、气候变化和能源及其他重要问题交换意见,加强协调与合作。
中国外交智囊接受访问时表示,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访华,对中美关系意义重大。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美最高领导人在华会晤,勾画中美合作前景,备受世人瞩目。而且,中美两国正向建立功能性合作伙伴关系的方向上发展,此段中美关系具有较好起点,未来有望「高开高走」。
⑸ 历届美国总统访华
1972年2月21日11时30分,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专机到达北京。开始了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总统第一次访华历程
1975年 12月1日-5日福特访华
1984年 4月26日-5月1日里根访华
1989年 2月25日-26日乔治·布什访华
1998年 6月25日-7月3日克林顿访华
2001年10月18日至20日,美国总统小布什访华
2002年2月21日至22日,小布什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工作访问
2005年11月19日至21日,小布什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2008年8月,小布什带着家人到北京观赏奥运会
2009年11月15日,奥巴马访华
⑹ 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有什么意义
在之前的布什总统在其任期内,中美关系一直处于若即若离状态,使得中美在八年中没有较大的合作。奥巴马上台后,一反前任美国总统作为,亲华明显。这样做既可缓和中美八年来的关系,促进两国发展,是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标志,为将来中美的合作做出铺垫。奥巴马此行,加深中美友谊,即可帮助中国更快发展,也可帮助美国度过金融危机,事实明智之举,希望能帮助你
奥巴马的这次访华,对中美关系意义重大。特别是在处理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中美最高领导人会晤,勾画中美合作前景,备受世人瞩目。而且,中美两国正向建立功能性合作伙伴关系的方向上发展,双方就重大国际和全球性问题加强协调与合作至关重要,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⑺ 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几位访华总统
奥巴马是美国第八位访华总统。
⑻ 奥巴马访问了几次中国
奥巴马访问了三次中国。
第一次:美国总统奥巴马应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在2009年11月乘“空军一号”专机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从15日深夜11点在雨中抵达上海,到18日下午5点飞离北京,奥巴马在中国停留了约66个小时。
第二次:2014年11月10日,北京,美国总统奥巴马抵达首都国际机场,准备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
第三次:2016年9月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出席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
(8)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扩展阅读:
访华成果:
交流之旅:这种两国领导人和决策者之间真诚和深入的面对面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增进互信与合作,维持新时期双边关系的发展势头。通过进行深入和建设性会谈,中美双方达成了许多重要共识,这对推动美中关系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奥巴马表示对中国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希望两国议会间的对话和交往取得更多成果,增进相互了解,使两国关系更加成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对中国定位更积极更肯定,承认中国作用更加突出。
发现之旅:从奥巴马总统先前的讲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他对中国非常感兴趣。但奥巴马总统此前从来没有来过中国,所以这次是个好机会,让奥巴马总统发现一个真实的中国。
他不但到了上海和北京,感受到一个充满活力和迅速增长的中国,领略了中国的古老文明,同时也看到了中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而复杂的挑战,其中包括应对四千万农村贫困人口和6800万城市低收入人口的生活问题,以及8000万残疾人口和两千四百万涌入城市的打工者的就业问题等等。
收获之旅:此次国事访问将对中美关系、增进双方战略互信、经济合作与全球经济复苏、地区和全球性挑战,以及气候、能源与环境等方面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奥巴马总统多次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在台湾等问题上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中美同意就人权宗教进行对话;支持双方建立人文交流机制,并且加强互派留学生合作;
中美联合声明强调了在未来两国将在双向互利的基础上,深化两国反恐、执法、科技、航天、民用航空、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卫生等领域的合作,并继续推动两军关系取得更大的进展。在中美合作大厦的众多构件中,贸易与能源是其中最重要的承重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