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郑拜祖大典在哪位置
新郑市黄帝故里景区 位于新郑市区西北方向 离新郑汽车站一公里左右
Ⅱ 新郑祭祖大典意义
新郑祭祖大典意义如下:
1、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凝聚民族精神,激发全球华人寻根问祖、同根同祖、共一个中华的认同感,让更多的华人华侨认识祖国,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投身到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事业中来,对增强民族的凝聚力,特别是促进祖国的完全统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进一步弘扬黄帝文化。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炎黄子孙对黄帝文化的代代传承。有大量的历史文献记载和文物佐证,河南郑州新郑市是轩辕黄帝的出生、创业、建都之地。在原始社会末期,他访贤问道,起兵于乱世,一统华夏,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根基,开启了华夏文明的曙光。正是黄帝故里文明起源,才使我们中华民族得以延续和发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更加需要发扬光大黄帝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举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就是要使我们炎黄子孙了解祖根,认同祖德,弘扬黄帝文化,加快和谐社会建设。
Ⅲ 新郑祭祖大典有什么看头的吗
新郑是黄帝故里,是轩辕黄帝的出生、建都地,人文始祖黄帝在新郑建立有熊国。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新郑就有三月三风后顶拜轩辕的习俗!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新郑就有三月三风后顶拜轩辕的习俗!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南新郑古为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黄帝一统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庄子曰:“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如今的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第18届客属恳亲大会以及丙戌年、丁亥年、戊子年连续三届拜祖大典在此成功举办,2000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6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7年被评为郑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新郑市区轩辕路,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经毁建,明清修葺。明隆庆四年(1570年)于祠前建轩辕桥。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郑县令许朝柱于祠前立“轩辕故里”碑,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修葺。《重修大殿记》记述:“古传郑邑为轩辕氏旧墟,行在北有轩辕丘遗迹,乃当年故址。”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缅怀始祖功德。20世纪90年代后多次改造修缮,目前,景区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突出了中华民族寻根拜祖主题。从北至南依次为拜祖区、故里祠区、广场区三大板块。拜祖区有轩辕丘、黄帝纪念馆、黄帝像、中华文明圣火台、文化长廊、拜祖广场等。故里祠前千年古枣树、国槐荫荫、百年银杏松柏参参,轩辕桥下姬水河潺潺横流,指南车、日晷、汉阙等景观交相辉映,祠内有正殿、东西配殿,正殿中央供奉轩辕黄帝中年座像,两配殿有黄帝元妃嫘祖和四妃嫫母像。广场区设中华姓氏广场,其中中华姓氏墙镌刻了3000多个姓氏,黄帝宝鼎坛中树九鼎,黄帝宝鼎置于中宫,高6.99米,直径4.7米,重24吨,其它分别为爱鼎、寿鼎、财鼎、仕鼎、安鼎、丰鼎、智鼎、嗣鼎,这是亚洲最大的姓氏广场。景区从南至北有13米宽的红色花岗岩大道,中间是5米宽的黄色花岗岩拜祖圣道,象征炎黄子孙血脉相连、薪火相传。
叶落兮归根,故里兮牵魂。随着世界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根在中原”拜祖大典和丙戌年、丁亥年、戊子年连续三届拜祖大典的成功举办,吸引了大批海内外炎黄子孙到此寻根拜祖。黄帝故里景区热忱欢迎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拜祖,旅游观光。
拜祖大典
新郑始祖山的轩辕庙始建于春秋战国,明清又经翻修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新郑黄帝故里景区的轩辕祠始建于汉代,后遭严重破坏,有数次翻修。明清之后新郑的拜祖断续。
1992年,新郑拜祖活动升格为拜祖大典;2006年,主办单位升格为省政协;2008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成为联合主办单位;今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侨联、中国台联同时成为主办单位。
大典催促着游子回家的脚步,黄丝巾萦绕着游子思乡的心。丙戌年、丁亥年、戊子年连续三届拜祖大典的成功举办,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诸多华人华侨团体盛赞这是;海内外敬宗拜祖的时代典范,是历年来国内所有拜祖活动中最精彩、最震撼、最成功的世纪经典
丙戌年,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来了;丁亥年,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来了;戊子年,新党主席郁慕明来了;己丑年,宋楚瑜来了。他们在拜祖大典历史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众多媒体共同打造中华第一典。早在1992年修葺黄帝陵后,陕西省政府出面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公祭活动,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回到大陆后,相继到西安祭祖。
吴楠,央视著名导演,算上今年,已经是第4年执导拜祖大典了。吴楠看来,与其说拜祖大典选择了他,倒不如说选择了央视。“我觉得最终通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背后是一个央视的平台,这是全国最大的媒体平台。
2006年,央视首次对新郑拜祖大典进行直播,其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是,远在1000公里之外的一家上海人在电视上看到出现彩虹的时候,当即决定,乘飞机赴新郑敬拜人文始祖。
每年的拜祖大典,都是一场媒体与记者的盛宴,过去3年,共有国内外近千家媒体的1500多名记者报道拜祖大典。今年,央视再出大手笔,投入了400多人,31个直播机位,从迎亲点开始对大典进行全程高清直播。
如今,拜祖大典成了新郑乃至河南的一张;黄金名片
Ⅳ 河南省新郑市拜祖大典的日期
相传农历三月三是黄帝诞辰日。3月31日,省政府将在新郑市举办首次黄帝故里拜祖活动,届时将有世界华人圈知名人士及境内外华人企业首脑与会
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日程表
2006年3月30日
全天报到(下午17:00前报到完毕)
晚上20:00在河南省人民会堂观看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
2006年3月31日
上午:1、参加黄帝故里拜祖大典。2、参加黄帝文化园奠基。
下午:1、经贸洽谈暨旅游推介。2、游览黄河游览区和河南省博物院。
晚上:在郑州群艺宫观看文艺晚会
2006年4月1日
游览少林寺和中岳庙,结束后可返程或自行安排活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
郑 州 市 人 民 政 府
新 郑 市 人 民 政 府
2006年1月21日
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邀请函
尊敬的各位来宾:
轩辕黄帝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肇造者,是华夏炎黄子孙共同的祖先。为弘扬黄帝文化,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研究决定:“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将于2006年3月31日(农历三月三)在河南省新郑市黄帝故里景区隆重举行。
赫赫始祖,轩辕黄帝,中华之魂,民族之根。根据大量的历史文献记载和文物佐证,隶属河南省会郑州的新郑市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创业、建都之地。5000年前,轩辕黄帝在中原新郑一带修德振兵、抚万民、度四方、融炎帝一统天下,建都有熊新郑,带领先民们创文字、织丝帛、定历律、制舟车、造指南、撰《内经》等等,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根基,肇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轩辕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对海内外炎黄子孙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为全国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是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城市,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八大古都之首--商朝的都城所在地。郑州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全市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旅游区点100多处。黄帝故里、嵩山胜景、黄河风光、少林功夫成为郑州市最具影响力的旅游品牌。此外,郑州还是中原祖根文化的核心地域,共有郑、王、冯、许、何、方、郭、高、夏等28个姓氏源于郑州,著名历史人物郑国名相子产、道家名师列子、诗圣杜甫、诗人白居易、建筑宗师李诫等都出生于郑州。这些丰富多彩、优势独物的旅游资源及景区点吸引着无数旅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届时,我们恭候您前来参加拜祖大典!
Ⅳ 河南新郑拜祖大典什么时候开始的
戊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拜祖祭文
维公元二零零八年四月八日,农历戊子年三月初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主席、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全书,谨代表河南九千八百万人民和海内外炎黄子孙,在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故里——河南郑州新郑市,恭拜始祖轩辕黄帝曰:
阳春三月,春雨喜降。具茨山麓,轩辕故乡。
圣明睿智,光被遐荒。赫赫伟业,恩泽八方。
教民稼穑,始备糗粮。建筑宫室,暑避寒藏。
造车指南,便民来往。观日察月,历法度量。
嫘祖缫丝,民有衣裳。仓颉造字,文明传扬。
岐黄论医,民得安康。设官司职,政体滥觞。
修德振兵,千里开疆。华夏民族,屹立东方。
代代相继,乃至今昌。文明之林,显有华邦。
社会主义,根基开创。天翻地覆,艰苦备尝。
改革开放,成就辉煌。一国两制,国是共商。
举旗引路,开来既往。科学发展,遵循有章。
关注民生,共建共享。社会和谐,同奔小康。
嫦娥奔月,群情激昂。实力提升,民富国强。
中原崛起,奋发向上。年有所进,日有所长。统筹协调,百业兴旺。又好又快,以城带乡。
农业大省,国人厨房。新兴工业,道路康庄。
经济实力,位列五强。文化振兴,不同凡响。
两大跨越,步履铿锵。和平统一,一贯主张。
海峡两岸,翘首盼望。精神家园,万世不忘。
新郑拜祖,四海共襄。祈福奥运,伏维尚飨!
Ⅵ 新郑祭祖大典的具体位置在哪
在新郑,有直达车,也可以去郑州转车,转车比较便宜
Ⅶ 2016新郑祭祖大典普通人能去吗具体地址
不行 开车新政市区都进不去
Ⅷ 新郑拜祖大典观后感,谁给偶一篇
拜祖大典俗指------河南新郑 黄帝故里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的祭拜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大典.
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郑是黄帝故里,是轩辕黄帝的出生、建都地,人文始祖黄帝在新郑建立有熊国。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新郑就有三月三风后顶拜轩辕的习俗! 拜祖大典
新郑始祖山的轩辕庙始建于春秋战国,明清又经翻修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新郑黄帝故里景区的轩辕祠始建于汉代,后遭严重破坏,有数次翻修。明清之后新郑的拜祖断续。
改革开放后,新郑又开始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的拜祖大典,20世纪90年代后,规模上升,成为国家极、省级祭拜的场所。民间有“拜祖到新郑、祭祖到黄陵”之说。2008年新郑拜祖大典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新郑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历年都有国家领导人,和几十多个国家的华人华侨的参加,她促进了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团结和向心力、凝聚力。
促进了海峡两岸文化交流.......
Ⅸ 为什么去新郑拜祖 我们的祖先都是新郑的吗 寓意是什么
黄帝出生于新郑,是黄帝的根,也就是炎黄子孙的根了,基本上就这个寓意
Ⅹ 新郑拜祖大典的具体位置
位于黄帝故里景区
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新郑市区轩辕路,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经毁建,明清修葺。明隆庆四年(1570年)于祠前建轩辕桥。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郑县令许朝柱于祠前立“轩辕故里”碑,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修葺。《重修大殿记》记述:“古传郑邑为轩辕氏旧墟,行在北有轩辕丘遗迹,乃当年故址。”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缅怀始祖功德。20世纪90年代后多次改造修缮,目前,景区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突出了中华民族寻根拜祖主题。从北至南依次为拜祖区、故里祠区、广场区三大板块。拜祖区有轩辕丘、黄帝纪念馆、黄帝像、中华文明圣火台、文化长廊、拜祖广场等。故里祠前千年古枣树、国槐荫荫、百年银杏松柏参参,轩辕桥下姬水河潺潺横流,指南车、日晷、汉阙等景观交相辉映,祠内有正殿、东西配殿,正殿中央供奉轩辕黄帝中年座像,两配殿有黄帝元妃嫘祖和四妃嫫母像。广场区设中华姓氏广场,其中中华姓氏墙镌刻了3000多个姓氏,黄帝宝鼎坛中树九鼎,黄帝宝鼎置于中宫,高6.99米,直径4.7米,重24吨,其它分别为爱鼎、寿鼎、财鼎、仕鼎、安鼎、丰鼎、智鼎、嗣鼎,这是亚洲最大的姓氏广场。景区从南至北有13米宽的红色花岗岩大道,中间是5米宽的黄色花岗岩拜祖圣道,象征炎黄子孙血脉相连、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