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丝绸
扩展阅读
证券公司股票池 2025-09-13 06:12:06
股票必须有人买才能卖 2025-09-13 06:10:36

丝绸

发布时间: 2021-07-17 19:22:53

⑴ 丝绸是什么

丝绸(sī chóu),一种纺织品,用蚕丝或合成纤维、人造纤维、长丝织成;用蚕丝或人造丝纯织或交织而成的织品的总称。
在古代,丝绸就是蚕丝(以桑蚕丝为主,也包括少量的柞蚕丝和木薯蚕丝)织造的纺织品。现代由于纺织品原料的扩展,凡是经线采用了人造或天然长丝纤维织造的纺织品,都可以称为广义的丝绸。而纯桑蚕丝所织造的丝绸,又特别称为"真丝绸"。
丝绸也特指桑蚕丝所织造的纺织品。
丝绸是中国的特产。汉族劳动人民是发明并大规模生产丝绸制品更是开启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史称丝绸之路。从汉代起,中国的丝绸不断大批地运往国外,成为世界闻名的产品。那时从中国到西方去的大路,曾被欧洲人称为"丝绸之路",中国也被称之为"丝国"!

⑵ 一()丝绸

串个只座张匹圈层根对件幅

⑶ 丝绸的制作过程

生丝经加工后分成经线和纬线,并按一定的组织规律相互交织形成丝织物,就是织造工艺。各类丝织品的生产过程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生织和熟织两类:生织,就是经纬丝不经炼染先制成织物,称之为坯绸,然后再将坯绸炼染成成品。

这种生产方式成本低、过程短,是丝织生产中运用的主要方式。熟织,就是指经纬丝在织造前先染色,织成后的坯绸不需再经炼染即成成品。这种方式多用于高级丝织物的生产,如织锦缎、塔夫绸等。

在织造前,还需做好准备工作,如使丝胶软化的浸渍、能改善产品性能的并丝和拈丝,还有整经、卷纬等。同时,由于蚕丝吸湿性强,还要做好防潮工作。丝织生产使用的自动化织机主要有:用于生产合成纤维长丝织物的喷水织机和于生产多色纬提花织物的剑杆织机。

(3)丝绸扩展阅读:

丝绸的原料:

1、天然纤维

丝绸所含的天然纤维主要是蚕丝纤维,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是人类利用最早的动物纤维之一,包括桑蚕丝、柞蚕丝、蓖麻蚕丝、木薯蚕丝等。

2、人造纤维

人造纤维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的方法制得的非天然纤维,分为再生纤维和化学纤维两种。再生纤维是用某些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做原料,经溶解后制成纺织溶液,然后喷丝纺制成纤维状的材料。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纤维

⑷ 丝绸是什么意思

解释:一种纺织品,用蚕丝或合成纤维长丝织成。用蚕丝或人造丝织成的织品的总称。
是由蚕的蚕茧抽丝后编制取得的天然蛋白质纤维,再经过精心编制而成的纺织品,人们通过养蚕,当蚕结茧准备羽化成虫时,将蚕茧放入沸水中煮,并及时抽丝。[编辑本段]丝绸特性 第一,舒适感。真丝绸是由蛋白纤维组成的,与人体有极好的生物相容性,加之表面光滑,其对人体的摩擦刺激系数在各类纤维中是最低的,仅为7.4%。因此,当我们的娇嫩肌肤与滑爽细腻的丝绸邂逅时,它以其特有的柔顺质感,依着人体的曲线,体贴而又安全地呵护着我们的每一寸肌肤。
第二,吸、放湿性好。蚕丝蛋白纤维富集了许多胺基(-CHNH)、氨基(-NH2)等亲水性基团,又由于其多孔性,易于水分子扩散,所以它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或散发水分,并保持一定的水分。在正常气温下,它可以帮助皮肤保有一定的水分,不使皮肤过于干燥;在夏季穿着,又可将人体排出的汗水及热量迅速散发,使人感到凉爽无比。正是由于这种性能,使真丝织品更适合于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因此,人们都把丝绸服装作为必备的夏装之一
丝绸不仅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还有很好的保暖性。它的保温性得意于它的多孔隙纤维结构。在一根蚕丝纤维里有许多极细小的纤维,而这些细小的纤维又是由更为细小的纤维组成。因此,看似实心的蚕丝实际上有38%以上是空心的,在这些空隙中存在着大量的空气,这些空气阻止了热量的散发,使丝绸具有很好的保暖性。
第三,吸音、吸尘、耐热性。真丝织物有较高的空隙率,因而具有很好的吸音性与吸气性,所以除制作服装外,还可用于室内装饰,如真丝地毯、挂毯、窗帘、墙布等。用真丝装饰品布置房间,不仅可以使屋子纤尘不染,而且能保持室内安静。由于蚕丝具有吸湿、放湿性能以及保湿性、吸气性和多孔性,还可调节室内温湿度,并能将有害气体、灰尘、微生物吸掉。另外,真丝纤维的热变性小,比较耐热。它在加热到100℃时,只有5~8%左右脆化,而大多数合成纤维的热变度要比真丝大4~5倍。蚕丝的燃烧温度在300~400℃,属难燃纤维,而合成纤维的燃烧温度在200~2600C,即易燃、易熔。因此,采用蚕丝纤维作为室内装饰的原料,不但可以起到吸音、吸尘、保温作用,还有起到阻燃功能。
第四,抗紫外线。丝蛋白中的色氨酸、酪氨酸能吸收紫外线,因此丝绸具有较好的抗紫外线功能。而紫外线对人体皮肤是十分有害的。当然,丝绸在吸收紫外线后,自身会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使丝织品在日光的照射下,容易泛黄。
第五,和玻璃棒摩擦可以是玻璃棒带正电。 [编辑本段]丝绸分类 丝绸的十五大类:
根据织物组织、经纬线组合、加工工艺和绸面表现形状的绸品种划分14大类。其中除纱、罗、绒不论花部、地部组织外,蓁大类均按地部组织为根据。每大类绸面都可具有素(练、漂、染)或花(织、印花)的表现。
(1). 纺:应用平纹组织,采用生织或半色织工艺,经纬一般不加捻或弱捻,绸面较平挺,纺的牲是质地轻薄而又坚韬。
(2). 绉:应用平纹或其他组织,经或纬加强捻,或经纬均加强捻,呈明显绉疚并富有弹性的织品。
(3). 缎:应用缎纹组织,绸面平滑光亮的织品。
(4). 绫:应用斜纹组织或变则斜纹组织,绸面呈明显斜向纹路的织品。
(5). 纱:全部或部分应用纱组织的织品,由甲、乙经丝每隔一纬丝扭绞而成的。
(6). 罗:全部或部分应用罗组织的织品,由甲、乙经丝每隔个一根或三根以上的奇数纬丝方扭绞成的,即谓罗。
(7). 绒:全部应用绒组织,绸面呈绒毛或绒圈的织品。
(8). 锦:应用缎纹、斜纹组织,花纹精致多彩绚丽的色织提花织品。
(9). 绡:应用平纹或收纱组织的轻薄透孔织品。
(10). 呢:应用各种组织和较粗的经纬丝线,质地丰厚,有毛型感织品。
(11). 葛:应用平纹、斜纹及其变化组织,经屈纬疏,经细纬粗,质地厚实,绸面呈横向梭纹的织品。
(12). 绨:应用平纹组织,长丝作经,棉或其他纱线为纬,质地较粗厚的织品。
(13). 绢:应用于平纹组织,质地细腻、平整、挺括的织品。
(14). 绸:应用平纹或变化组织,经纬交错紧密的织品。
(15) . 缂(刻):通过通经断(回)纬的方式制造的平纹或其他组织的特种丝织品

⑸ 真丝和丝绸有什么不一样

1、光滑程度不同

缎面丝绸一般是光的,真丝不是光的。

2、处理方式不同

真丝富含18种氨基酸与蛋白质,对人体有着很好的营养作用;真丝衣物的正确洗涤与保养十分重要,否则将影响真丝衣物穿着寿命。

真丝衣物与人体皮肤一样偏微酸性,不宜使用碱性洗涤剂或肥皂洗涤。

最好用少量中性洗涤剂(如洗碗精或蔬果洗洁剂)。

3、用途不同

真丝是丝绸中的一种真丝面料比较薄一般用来做睡衣或夏季的单衣(高级的真丝面料也用来做旗袍)但容易起皱缎子的面料比较厚多用来做冬天棉袄的面子或是棉被的面子(现在已经很少用了)

4、材质不同

真丝:

真丝一般指蚕丝,包括桑蚕丝、柞蚕丝、蓖麻蚕丝、木薯蚕丝等。真丝被称为“纤维皇后”,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古往今来的人的青睐。真丝,属于蛋白质纤维,丝素中含有18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可以帮助皮肤维持表面脂膜的新陈代谢,故可以使皮肤保持滋润、光滑。

丝绸:

丝绸,一种纺织品,用蚕丝或合成纤维、人造纤维、长丝织成;用蚕丝或人造丝纯织或交织而成的织品的总称。

⑹ 丝绸的特点

丝绸的特点:

1、舒适感。

真丝绸是由蛋白纤维组成的,与人体有极好的生物相容性,加之表面光滑,其对人体的摩擦刺激系数在各类纤维中是最的,仅为7.4%。因此,当我们的娇嫩肌肤与滑爽细腻的丝绸邂逅时,它以其特有的柔顺质感,依着人体的曲线,体贴而又安全地呵护着我们的每一寸肌肤。

2、吸湿性、放湿性好。

蚕丝蛋白纤维富集了许多胺基(-CHNH)、氨基(-NH2)等亲水性基因,又由于其多孔性,易于水分子扩散,所以它能在空气中吸引水分或散发水分,并保持一定的水分。在夏季,又可将人体排出的汗水及热量迅速散发,使人感到凉爽无比。正是由于这种性能,使真丝床品更适合于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

3、保暖性。

丝绸不仅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还有很好的保暖性。看似实心的蚕丝实际上有38%以上是空心的,在这些空隙中存在着大量的空气,这些空气阻止了热量的散发,使丝绸具有很好的保暖性。

4、抗紫外线。

丝蛋白中的色氨酸、酪氨酸能吸收紫外线,因此丝绸具有较好的抗紫外线功能。而紫外线对人体皮肤是十分有害的。

5、吸音、吸尘、耐热性。

真丝织物有较高的空隙率,因而具有很好的吸音性与吸气性,所以除制作服装外,还可用于室内装饰,如真丝地毯、挂毯、窗帘、墙布等。用真丝装饰品布置房间,不仅可以使屋子纤尘不染,而且能保持室内安静。由于蚕丝具有吸湿、放湿性能以及保湿性、吸气性和多孔性,还可调节室内温湿度,并能将有害气体、灰尘、微生物吸掉。

(6)丝绸扩展阅读:

丝绸不可皂洗:

一、因为自来水含有钙、镁竿,碰到肥皂,就会变成钙皂或镁皂。

二、加之真丝带正电荷,肥皂带负电菏,两者容易结合,沉淀附在绸面上,会出现灰白色花斑,所以,丝绸最好用清水漂洗或用洗衣粉洗涤。

其次,真丝绸服装洗涤时,用强力搓洗,会使丝纤维在魔攘、拉伸、扭曲力的作用下,产生擦伤,或发生“移位”,从而引起衣料变形,失去原有的平挺,缩短使用寿命。

此外,丝绸服装久穿不洗,汗水中的盐分可使浅色丝绸衣料表面泛出黄色斑点。丝绸服装洗后一定要漂洗干净。

⑺ 中国丝绸简介

中国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期便开始了养蚕、取丝、织绸了。到了商代,丝绸生产已经初具规模,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有了复杂的织机和织造手艺。
在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几乎所有的地方都能生产丝绸,丝绸的花色品种也丰富起来,主要分为绢、绮、锦三大类。贸易的推动使得中原和边疆、中国和东西邻邦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这条路从古长安出发,经甘肃、新疆一直西去,经过中亚、西亚,最终抵达欧洲。
经几个朝代的进一步发展,丝绸业逐渐壮大,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丝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1980年到1990年的十年间,中国生丝产量从3.6万吨上升到5.7万吨,增长了1.58倍;丝织物的产量增长了2倍多;丝织品消费量也从4亿米增长到了12.2亿米,增长了约3倍;出口的生丝占世界生丝贸易量的80%以上,绸缎也要占50%上下。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在世界丝绸市场上占主导地位,丝绸业成为国家的创汇支柱产业。

⑻ 什么是丝绸

用蝉丝织出来的布,叫丝绸。丝绸,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一种布料,用丝绸缝制出来的衣服穿出来会显得特别高贵。

⑼ 丝绸的由来,

上古传说中,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取丝”,但现实中丝绸究竟是何时被发明尚具争议。

专家们根据考古学的发现推测,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期,中国便开始养蚕、取丝、织绸。真正能够说明蚕茧得到利用的是1926年在山西省夏县西阴村发掘到的半个蚕茧。据考古学家李济和昆虫学家刘祟乐的研究,断定为桑蚕茧。

茧壳长约1.36厘米,幅宽约1.04厘米,是用锐利的刀刃切去了茧的—部分。西阴村所处的时代为仰韶时期(距今约5600—6000年),为人们研究丝绸起源提供了实物。在河姆渡遗址中人们已发现了纺织工具,借此可以推断丝绸的使用至少不迟于良渚文化 。

最具影响力的说法,是中国科学家在1958年的考古发现,距今5300年大汶口文化时期的丝绸织品。丝绸织品技术曾被中国垄断数百年,由于其编制技术在当时是一种复杂的工艺,又因其特有的手感和光泽备受人们的关注,因而丝织品成为工业革命以前世界主要的国际贸易物资。

最早丝绸织品只有帝王才能使用,但丝绸业的快速发展令丝绸文化不断的从地理上、社会上渗透进入中华文化。并成为中国商人对外贸易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高级物品。起初中国严密控制着丝绸织造业和养蚕业的技术流传,并禁止其流向外国。

但朝鲜则在中国移民的协助下,与前200年成功实现养蚕技术的突破。此外,西域和田河流域(前500年—前300年)与印度(300年之前)成功实现养蚕。不过罗马帝国则是在550年左右才得到蚕种并发展养蚕技术。

(9)丝绸扩展阅读:

丝绸的价值意义:

1、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

本土的丝绸文化反作用于本土的纺织业,使其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与改革,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创造出新的织物类型,进一步丰富了丝绸文化。

2、促进了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丝绸文化在汉字的产生、发展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反映到汉字中表现为与桑、蚕、帛和大量“纟”部字及与其有关的汉字的产生和应用。《说文解字》中,收录篆文9353字,其中含“纟”部的,共有248字,约占其篆文总数的3%。

此外,还有许多与丝绸文化有关的成语和典故,如作茧自缚、锦囊妙计、衣锦夜行、衣锦还乡等[33]。另外,大量文学作品也以描写蚕桑丝绸来抒发情感或反映社会现实,如李白的《陌上桑》,杜甫的《白丝行》等。

3、促进了民俗文化的衍生

丝绸文化中民俗色彩浓郁,中国人的蚕神崇拜具有数千年的历史,数千年来有关蚕神的神话传说绵绵不绝,而且蚕神众多,各地正宗的蚕神不下10种。众多有关丝绸文化的歌谣、谚语、方言俗语,是历史的活化,积淀着浓郁的民俗色彩,许多岁时习俗、社会习俗和人生礼仪习俗都与丝绸文化有关。

4、促进了工艺美术的发展

丝绸文化深入到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审美情趣产生了很大影响,进而影响着其它的艺术,甚至促进一些新的艺术门类的产生。

中国书画宣纸的发明与古代丝绸“缣帛”、“绢布”有着直接的关系,实际上纸的发明还是受到丝绸的影响,纸的初意是丝在漂洗过程中积淀的丝屑,积淀成薄薄的一层,称为纸。由此受到启发,人们再用纤维代替丝纤维造纸,成为中国的一大发明。

另一个重大的发明印刷术也是发源于蚕丝业。经考证,中国古代丝绸的凸版印花是雕版印刷的前身,传统的印刷工艺中,有很多部分直接来自印花技术。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大大的促进了书法绘画等多门艺术的发展。

5、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

丝绸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通过古老的丝绸之路对世界文明贡献很多,同时,国外文化也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使本土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日本曾多次接纳中国移民进入本国生活或是派遣使者进入中国学习丝织技术。

中国移民、大批的日本留学生和学问僧随同使团到日本后,对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隋唐时期,隋唐文化对日本的社会和文化形成一次强烈的冲击。在日本形成了规模空前的“仿唐文化”,并持续了200多年 。

作为回馈的日本文化进入中国以后,开阔了人们的精神视野,不少文化也成为诗词歌赋的主题,一些丝绸以异域神祈祥瑞或传说故事为图案,被中国工匠所吸收,丰富了中国百姓的文化情趣。另外,丝绸也作为各国的“和平使者”,曾在各国外交中起到关键作用。

各国以丝绸贸易或互赠丝织品为突破口,加强各国之间的联系,维持和平稳定的国际关系,为世界文明进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⑽ 丝绸有哪些种类

1、双绉:就用平纹组织,经无捻,纬采用二左二右强捻丝,绸面呈均匀绉效应的织品。

2、乔其:应用平纹组织,经纬采用二左二右强捻丝,质地衡疏轻薄,绸面有纱眼和绉效应的织品。

3、碧绉,经无捻,纬采用碧绉线(20/22Dx3加S捻1600T/m,再并20/22D1根,加Z捻1600T/m),是细密皱纹的织品。

4、顺纡:经无捻,纬用单向强捻丝,绸面呈直向皱纹的织品。

5、塔夫:应用平纹组织,经纬先练染,质地细密挺括的熟织品。

6、电力纺:桑蚕丝(柞于蚕丝)生织平纹织品。

7、薄纺:应用桑蚕丝生织,平方米绸重在6m/m及以下的平纹织品。

8、绢纺:经纬均采用绢丝的平纹织品。

9、绵绸:经纬均采用抽丝的平纹织品。



价值意义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丝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与中国的礼仪制度、文化艺术、风土民俗、科学技术等有极多的联系。帝王用丝绸彰显其权威,百官用丝绸标识其等级;文人写下咏叹丝绸的诗词,画家在丝绸制成的绢帛上泼墨挥洒;老百姓向各路蚕神祭祀,祈求蚕丝丰产,而朝廷则下达课劝蚕桑的政令,并以此来评价地方官的政绩。

四大发明中有两项与丝绸有着直接的关系。“纸”的最初含义就是制丝绵过程中的茸丝的积淀物。印刷术的发明直接与丝绸上的凸版印花术有关,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印花丝织品已是大面积的多彩套印,比正式出现的唐代雕版印刷品要早近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