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盛唐
扩展阅读
怎么看股票买进的价格 2025-09-14 02:48:03
散户买的多股票好不好 2025-09-14 02:44:18

盛唐

发布时间: 2021-07-18 20:16:36

㈠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著名诗人有哪些

初唐诗人:骆宾王、王勃、卢照邻、宋之问、杜审言、杨炯、陈子昂、沈全期、王绩、李世民

盛唐诗人:李白、杜甫、张九龄、王维、孟浩然、皇甫冉、王昌龄、贺知章、王之涣、李颀、崔颢、顾况、元结、刘长卿、岑参、邱为、高适、祖咏、王翰、钱起、綦毋潜、常建

中唐诗人:柳宗元、孟郊、韩愈、白居易、卢纶、李贺、李益、刘禹锡、贾岛、张继、韦应物、李坤元、稹张祜、杜秋娘、张 籍、戴叔伦、顾况。

晚唐诗人:李商隐、温庭筠、杜牧、陈陶、马戴、杜荀鹤。

(1)盛唐扩展阅读:

1、初唐诗人的诗歌创作:

初唐诗坛有两大创作取向:宫廷诗人诗歌的戏乐取向和初唐四杰、陈子昂等人儒家“诗言志”的创作取向,可以把初唐诗人分为二类:一类是围绕在唐太宗和唐高宗、武则天身边的宫廷诗人;另一类是与宫廷关系较为疏远、或者是飘游在山野之中的诗人。诗人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直接影响着他们诗歌创作的取向和诗歌风格的形成。

2、盛唐诗人的诗歌创作:

热情洋溢、豪迈奔放、具有郁勃浓烈的浪漫气质,是盛唐诗的主要特征;而即使是恬静优美之作,也同样是生气弥满、光彩熠熠的。这就是为后人所艳羡的“盛唐之音”。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这个时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艺术取得辉煌的成就,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处于极盛时期。诗歌创作在唐代已成为社会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朝廷的科举制度也由写论文取士改变为诗赋取士。在流传下来的文学典籍《全唐诗》中,就辑录了两千三百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 唐代诗歌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

㈡ 盛唐是什么时候

①政治上的盛唐

1.指上古帝王唐尧的时代。
2.指唐玄宗在位的开元、天宝年间,大致相当于公元八世纪上半叶。这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后盛唐成为尊颂唐王朝之词。

②文学上的盛唐

指唐代自开元至大历间,为唐诗的全盛时期,唐诗分期者称为盛唐,有著名诗人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等。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直至“安史之乱”爆发以前,是唐代社会高度繁盛而且极富于艺术气氛的时代。唐诗经过一百多年的准备和酝酿,至此终于达到了全盛的高峰。虽然,在唐诗的初、盛、中、晚四个阶段中,盛唐为时最短,其成就却最为辉煌。这一时期,不但出现了伟大的诗人李白,还涌现出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优秀诗人。许多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的诗篇,便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热情洋溢、豪迈奔放、具有郁勃浓烈的浪漫气质,是盛唐诗的主要特征;而即使是恬静优美之作,也同样是生气弥满、光彩熠熠的。这就是为后人所艳羡的“盛唐之音”。

㈢ 为什么唐朝被称为盛唐

唐朝的前朝由于没有内忧外患,其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自贞观至开元年间,唐朝的人口、土地和粮食产量都大大超过了前朝。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也为之后大力发展手工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总体比较,就当时的世界范围来看,唐帝国也是最重要、最强盛的国家之一。欧洲的封建强国主要有法兰克王国和拜占庭帝国,但就社会发展阶段而言,他们都远远落后于唐朝。东方重要的国家有印度和日本。印度戒日王重新统一次大陆前后刚刚确立了封建制,可他死后次大陆随即分崩离析,割据局面一直持续到十二世纪末。日本的「大化改新」虽然尽量模仿唐朝的制度,但改革本身却是具有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性质。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唐朝不但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属于最先进的行列。

㈣ 唐代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如何划分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这个时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艺术取得辉煌的成就,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处于极盛时期。诗歌创作在唐代已成为社会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朝廷的科举制度也由写论文取士改变为诗赋取士。在流传下来的文学典籍《全唐诗》中,就辑录了两千三百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
唐代诗歌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

初唐(618年--712年)时期,号称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逐渐完成了诗歌声律化过程,奠定了中国诗歌中律诗的形式。使唐代诗歌呈现出自己的面貌。经过他们的努力,诗歌的题材从宫廷的奢靡走向社会的大众生活,风格也从纤柔卑弱转变为明快清新。初唐最杰出的诗人是陈子昂,他主张恢复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优良传统。陈子昂的诗歌刚健朴素,为唐诗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从公元712年到762年称为盛唐,这时期是诗歌最为繁荣,成就最高的时期。盛唐诗歌题材丰富,风格各异,有人歌颂自然,有人向往边塞,有人高歌英雄主义,有人发出失意的叹息。众多的诗人在浪漫的氛围中自由地创作,共同 营造出震撼后世的“盛唐气象”。

盛唐中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等。岑参以写边塞诗 见长,高适的诗歌较能反映民间的疾苦。真正能代表盛唐诗坛的大诗人当推“诗仙”李白 和“诗圣”杜甫。他们的诗歌对中国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唐(762年--827年)诗人中的佼佼者有白居易、元稹和李贺等人。白居易以讽喻诗见长,他在诗歌中讽刺横征暴敛,反对黩武战争,攻击豪门权贵,另外白居易努力使自己的诗歌语言更加通俗、流畅,生动感人,因而也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李贺是一个短命的诗人,只活了二十余年,他生活穷困潦倒,仕途不顺,但他的诗歌想象丰富,立意新奇,构思精巧,用词瑰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较浓厚的唯美倾向、伤感情绪。

公元827年到859年的晚唐时期,是诗人李商隐和杜牧活跃的时代。杜牧的诗歌将清新与冷峻熔为一炉,这非常适合他在诗歌中表达政治抱负和激情。李商隐则以精心的结构,瑰丽的语言,沉郁的风格,体现出自己在仕途上历尽的坎坷,诗歌常流露出伤感的情调。他著名的《无题》诗究竟是爱情之作,还是隐喻政治内容,中国诗歌评论界至今还有争论。

㈤ 盛唐时期什么意思

①政治上的盛唐
1.指上古帝王唐尧的时代。
2.指唐玄宗在位的开元、天宝年间,大致相当于公元八世纪上半叶。这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后盛唐成为尊颂唐王朝之词。
②文学上的盛唐

指唐代自开元至大历间,为唐诗的全盛时期,唐诗分期者称为盛唐,有著名诗人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等。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直至“安史之乱”爆发以前,是唐代社会高度繁盛而且极富于艺术气氛的时代。唐诗经过一百多年的准备和酝酿,至此终于达到了全盛的高峰。虽然,在唐诗的初、盛、中、晚四个阶段中,盛唐为时最短,其成就却最为辉煌。这一时期,不但出现了伟大的诗人李白,还涌现出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优秀诗人。许多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的诗篇,便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热情洋溢、豪迈奔放、具有郁勃浓烈的浪漫气质,是盛唐诗的主要特征;而即使是恬静优美之作,也同样是生气弥满、光彩熠熠的。这就是为后人所艳羡的“盛唐之音”。
盛唐诗人主要分为山水田园派与边塞诗派两派。山水田园派以王维与孟浩然为首;边塞诗派则以王昌龄为佳。
王维与孟浩然并称“王孟”。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善画人物、丛竹、山水。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代表作有:《送元二使安西》、《鹿柴》、《送别》、《山居秋暝》、《使至塞上》等。
孟浩然原名“孟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居。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他和王维交谊甚笃。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开元二十二年(734),韩朝宗为襄州刺史,约孟浩然一同到长安,为他延誉。但他不慕荣名,至期竟失约不赴,终于无成。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适浩然背上长了毒疮,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代表作有:《秋登万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送朱大人入秦》等篇
王昌龄(690-756),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690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番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唐才子传》也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如《出塞》、《从军行》,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
除上述两大诗派外,在盛唐还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两大诗人。
李白 (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代表作有:七言古诗(《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有句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赠汪伦》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经享有盛名。他的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为中华诗坛第一人。
杜甫(公元712--770年),汉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其人格和诗文均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被闻一多、朱自清、陈寅恪等视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公认的华夏诗歌的最高峰,被称为“诗圣”。杜甫的诗集前代之大成,内容上地负海涵,成一代诗史,艺术上沉郁顿挫,波澜老成,深受后世推崇。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代表作有: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统称三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通称三别)、望岳(最好的泰山诗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水调歌头、江南逢李龟年。
宋朝的大文豪苏轼曾写过:“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之,而古今之能事毕矣。”自中唐以来,杜诗普遍被认为是中国诗歌的根基,杜甫是自李白以来华夏诗坛第一人。

㈥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代表诗人是哪几位

初唐诗人

1、王勃约650年—约676年

初唐四杰之一,他的滕王阁序是千古名篇,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更是送别诗中的杰作: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少年既有英明,可惜年纪年纪轻轻落水而死。 当年唐高宗因为王勃的《檄英王鸡文》将其逐出王府。多年以后,唐高宗也读到这篇《滕王阁序》时,见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赞叹“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唐高宗得知王勃当时已经落水而亡时,连称可惜。否则王勃的未来不可限量。

2、陈子昂:659年—702年

在唐诗的发展过程中,陈子昂大概是影响力最大的人物之一,他的《修竹篇序》里,曾经痛批当时的诗风: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

在那个时期, 陈子昂的这篇文章如同一只号角,标志着唐代诗风的革新和转变。

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陈子昂《感遇诗之一》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王勃的这种复古之风,在后来的李白处得到了发展,李白曾有诗云: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与陈子昂的观点一致。

3、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

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他是李白的伯乐之一,李白"谪仙人"称呼就来自贺知章。贺知章是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八十六岁时告老还乡,当时朝野上下纷纷作诗纪念。他回乡后,做了两首《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二、盛唐诗人

1、李白:701年-762年

李白不用介绍了,和杜甫是唐诗中的泰山北斗,以古体擅长,五言律也颇多佳作,七言律略少,绝句和王昌龄相提并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王维:701年-761年,或699年—761年

王维和孟浩然是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人物,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安史之乱时,王维被迫出任伪官,后因当时作的一首绝句证明其心迹和立场,避免了受到严厉惩罚。

其诗《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云: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3、杜甫:712年—770年

老杜被认为是集大成者,各体兼工,每一种诗体几乎都有超一流的作品,后人学诗多从杜甫的近体学起,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转述苏轼的评价:

苏子瞻云:"子美之诗,退之之文,鲁公之书,皆集大成者也。

学诗当以子美为师,有规矩故可学。退之于诗,本无解处,以才高而好尔。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尔。学杜不成,不失为工。

杜甫七言律诗《秋兴八首之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他的七律《登高》被后人成为古今七律第一: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三、中唐诗人

1、孟郊:751年—814年

中唐有一个诗派被称为韩孟诗派(韩愈和孟郊)。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韩愈曾经写道:

低头拜东野,愿得始终如驱蛰。东野不回头,有如寸进撞邻钟。

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无由逢。

东野是孟郊的字,其《过彭泽》写道:

扬帆过彭泽,舟人讶叹息。不见种柳人,霜风空寂历。

2、白居易:772年-846年

白居易与元稹合称元白,作诗追求老妪能解,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一:"

白乐天每作诗,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

因为白居易特意印刷保存了自己的诗集,因此在唐代诗人中,白居易的诗作数量可算是名列前茅 。

《垂钓》: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

3、刘禹锡:772年—842年

刘禹锡当年与王叔文相善,和柳宗元一道成为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永贞革新失败以后被贬,十年后回来做了一首绝句《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得罪了执政,于是又被外放为连州刺史。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郞去后栽。

又过了十年,刘禹锡再次游历玄都观,又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绝句》: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两首诗二十年,岁月蹉跎,光阴似水。可见刘禹锡的性格。

4、贾岛:779年—843年

贾岛与孟郊齐名,曾经出家为僧后来还俗,是著名的苦吟诗人。他写过一首五律《送无可上人》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据说他写出”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后,非常感慨的写了一首《题诗后》: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佳句难得如是。

5、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李贺是唐朝诗人的另类,被称为鬼才,深受韩愈的赏识,可惜因为父亲名字里有一个“晋”字,不能参加进士科举,韩愈还专门写文章为其鸣不平。

《春坊正字剑子歌》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隙月斜明刮露寒,练带平铺吹不起。蛟胎皮老蒺藜刺,鸊鹈淬花白鹇尾。直是荆轲一片心,莫教照见春坊字。挼丝团金悬簏簌,神光欲截蓝田玉。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

四、晚唐诗人

1、李商隐 (约813年-约858年),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他的七言律《锦瑟》 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诗。此诗是李商隐最难解释的作品之一。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杜牧

杜牧和李商隐合称为”小李杜“,在《唐诗三百首》中,杜牧的七言绝句被收录了九首。

㈦ 盛唐是指什么时期到什么时期

盛唐时期指的是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一段时间.其中以武则天的后周为过渡.即从唐太宗李世民到他的重孙李隆基这一段时间.在这一段时间里.我国的经济实力在世界上绝对是名列前茅.那时候国库里的铜钱多的数不过来.以至于穿铜钱的绳子都断了.
根据诗歌.文学作品流传下来的比较有名的地方有:
洛阳(武则天时.寒冬腊月.女皇帝突然想赏花.于是命令御花园里的百花开放.唯有牡丹仙子不畏强权.没有开放.于是被发配到洛阳.可是牡丹到了洛阳之后反而开的异常娇艳.所以说洛阳牡丹甲天下)
骊山.山上有一座宫殿.叫做华清宫(杜牧曾做过一首诗.叫做<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秀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华清宫里最著名的东西就是温泉.当年的杨贵妃就是在这里[温泉水滑洗凝脂"的.最后以至于[六宫粉黛无颜色".
大明宫.从李治和武则天时开始建造.一直到李隆基才建成.他和杨贵妃的醉生梦死的地方.大多就是这里.
在唐朝.国力强盛.并且每个男人都以当兵杀敌为荣.所以那时候唐朝的经济.政治.军事无一不是世界强国.那时候的匈奴.少数民族.稍有侵犯.便给以迎头痛击.使得他们只能年年纳贡.岁岁朝拜.当然.这些都是在盛唐时期的情况.但是强盛的大唐帝国却瓦解于一场[安史之乱"![安"即安禄山.胡人.杨贵妃的干儿子.其实他的年龄比杨贵妃还要大,[史"即史思明.勾结安禄山.那时候是唐玄宗李隆基的暮年了.多少年来.他沉溺于音乐歌舞(他本人创作的<霓裳羽衣曲>当时可是绝唱.他的音乐天赋很高)不理朝政.以至于朝廷大权先后落入李林甫.杨国忠之手.可谓内忧外患.于是在逃往马嵬坡时.众将士认为这一切都是杨贵妃造成的.要求杀死杨贵妃.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被乱箭射死.杨贵妃也被上吊赐死.白居易的<长恨歌>里记载了整个故事的经过.其中[婉转蛾眉马前死"正是[安史之乱"后杨玉环的下场.其实国家的灭亡.和一个弱女子能有多大的关系呢?纯粹是给昏庸的帝王们找借口.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盛世就算结束.在此后的百年里.可谓是惨淡经营.后面的君主都没有什么建树.渐渐的走向灭亡.
最后的一个君主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他不应该生在帝王家.否则他的才华也不会用来描写失国失自由的哀伤--[故国不堪回首".他不是昏君.他也想经营好这个国家.只可惜.他没有起死回生的能力.所以这样的皇帝.在亡国之后更加叫人同情.
盛唐的帝王始于太宗李世民(其父李渊.为高祖).高宗李治.中宗李睿.李旦(二人为李治与武则天之子.无能.先后为武后废)其后有20年武则天称帝.国号为周.止于玄宗李隆基(即唐明皇).

㈧ 盛唐是什么意思

唐朝达到最鼎盛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㈨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如何划分

唐朝四个历史时期划分:

初唐--玄武门之变以前

盛唐--玄武门之变以后到安史之乱以前

中唐--安史之乱以后到黄巢之乱以前

晚唐--黄巢之乱以后

1、初唐,这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朝代,各方面都是一派欣欣向荣,就像一棵树,就像一片庄稼,热热闹闹自由自在生长起来,基本上没有受到什么打扰。不错,那时候唐朝的宫廷正杀得天昏地暗,唐太宗灭掉哥哥弟弟坐稳皇位,武则天如同一匹黑马,在唐宫中搅起一阵旋风。

武则天之后,还有韦皇后、上官婉儿等人兴风作浪。但是,这都是皇家自己的事情,仿佛他们是关了门在打斗一样。皇宫外面的天下风平浪静,老百姓并没有受到任何波及,都过着自己的小日子,直奔小康而去。

2、盛唐,这是一个紫醉金迷的朝代。杜甫号称“诗史”,因为他的诗歌忠实地记载了这个时代的特点。“稻米流脂粟米白”,经济何等的繁荣。杜甫还写过一首《饮中八仙歌》,写了八个诗人的饮酒。

这八个诗人,上至丞相下至平民,其实已经说明了,全国人民都在饮酒作乐。人间总有悲伤,但是开元天宝年间的盛唐,那不是人间,那是天国的美景。

3、中唐,这是一个乱丝密网的朝代。我之所以做这样一个比喻,是因为中唐的矛盾之多,问题之多,很难找到有一个朝代能跟中唐相比。

所有朝代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皇位更迭、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臣倾轧、边患频发等等,都能够在中唐找到。你根本无法把初唐与盛唐的那种气象与中唐挂上钩。都不知道这么多问题,这么多矛盾,是从哪里凭空冒出来的。

4、晚唐,这是一个千疮百孔的朝代。没有哪个朝代的末期有唐朝末期这么烂,这么无法收拾。中唐虽然矛盾多,但江山依然好好的,晚唐一下就坏了,一下就烂得不可收拾。

西汉末年烂掉了,后来有东汉复兴。北宋末年烂掉了,有南宋复兴。明朝末年烂掉了,南明还坚持了一段时间。可唐朝末年烂掉了,烂掉了就烂掉了,一点复兴的机会都没有。

(9)盛唐扩展阅读

文学史上的分期,主要是分唐诗时用的:

初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六一八年)至玄宗先天元年(公元七一二年)

盛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七一三年)至代宗永泰二年(公元七六六年)

中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七六六年)至文宗大和九年(公元八三五年)

晚唐--文宗开成元年(公元八三六年)至哀宗天佑四年(公元九O七年)

(一)初唐(618—712)

前五十年是南朝形式主义文学的延续,后五十年,四杰突破了宫体诗的题材,沈宋确立了律诗的形式,陈子昂提倡建安风骨,痛斥齐梁诗风,为唐诗开辟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二)盛唐(713—766)

诗歌繁荣的顶峰,大诗人涌现,风格纷呈,题材广泛,以李白为伟大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是盛唐诗歌的主流。政治诗和边塞诗集中体现了唐的风格,杜甫带着盛唐诗歌的伟大气魄,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战乱后的现实,为中唐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三)中唐(766—835)

诗歌数量、流派最多、严峻、冷酷的现实使诗歌的主流转向现实主义,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贯穿整个中唐。

(四)晚唐(836—907)

现实主义诗歌继续发展,皮日休等人继承新乐府运动的传统,但在艺术上缺乏创造性,李商隐等人的诗里充满迟暮黄昏的梦幻情调,爱情主题十分流利,通过温庭筠、韦庄的奠基、词的形式在五代得到迅速发展。